抗争宿命之路

抗争宿命之路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1993-06
ISBN: 9787538707182
定价: 7.90
装帧: 平装
开本: 其他
纸张: 其他
分类: 文学
28人买过
  • 李 杨 1963
    年生于湖南长
    沙。北京大学文
    学博士。现任教
    于北京大学中文
    系当代文学教研
    室。
    目 录
    前言:“形式的意识形态”
    上编:叙事篇
    第一章:叙事的话语意义
    第二章:中国的叙事――组织一个现代民族国家
    第三章:经典文本分析:《青春之歌》与成长小说
    第四章:农村叙事的进展
    第一节:赵树理小说的形式意义
    第二节:《暴风骤雨》的两种声音
    第三节:梁生宝的形象与叙事的完成
    中编:抒情篇
    第一章:抒情的话语意义
    第二章:中国的抒情――“人民性”的颂歌
    第三章:经典文本分析:毛泽东诗词与现代辩证法
    第四章:抒情在文类中的体现
    第一节:短篇小说的抒情性
    第二节:散文的三种模式
    第三节:两大抒情诗人
    下编:象征篇
    第一章:象征的话语意义
    第二章:中国的象征――重建“他者”与继续革命
    第三章:经典文本分析:《白毛女》的歌剧系统与舞剧系统
    第四章:京剧与象征
    跋:“反现代”的“现代”意义
  • 作者简介:
    李 杨 1963
    年生于湖南长
    沙。北京大学文
    学博士。现任教
    于北京大学中文
    系当代文学教研
    室。
  • 目录:
    目 录
    前言:“形式的意识形态”
    上编:叙事篇
    第一章:叙事的话语意义
    第二章:中国的叙事――组织一个现代民族国家
    第三章:经典文本分析:《青春之歌》与成长小说
    第四章:农村叙事的进展
    第一节:赵树理小说的形式意义
    第二节:《暴风骤雨》的两种声音
    第三节:梁生宝的形象与叙事的完成
    中编:抒情篇
    第一章:抒情的话语意义
    第二章:中国的抒情――“人民性”的颂歌
    第三章:经典文本分析:毛泽东诗词与现代辩证法
    第四章:抒情在文类中的体现
    第一节:短篇小说的抒情性
    第二节:散文的三种模式
    第三节:两大抒情诗人
    下编:象征篇
    第一章:象征的话语意义
    第二章:中国的象征――重建“他者”与继续革命
    第三章:经典文本分析:《白毛女》的歌剧系统与舞剧系统
    第四章:京剧与象征
    跋:“反现代”的“现代”意义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抗争宿命之路
抗争与妥协:马来西亚华社对华族母语教育政策制定的影响(世界华侨华人研究文库)
胡春艳 著
抗争宿命之路
抗争与合作:乡村治理中的传播模式
蒋旭峰 著
抗争宿命之路
抗争与绿化
王积龙 著
抗争宿命之路
抗争表演
(美)查尔斯·蒂利,王子夔、朱联璧 译
抗争宿命之路
抗争政治
[美]蒂利、[美]塔罗 著;李义中 译
抗争宿命之路
抗争与秩序:基层政府面对群体性事件的因应之道
周松柏、胡晓登、杨婷、周超 著
抗争宿命之路
抗争与坚守:马来西亚华文教师队伍历史演进研究
王焕芝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