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理学

新理学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0-08
版次: 1
ISBN: 9787539937526
定价: 20.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90页
丛书: 北斗丛书
分类: 哲学心理学
87人买过
  • 数年来即拟写《新理学》一书,因杂事多未果。去年中日战起,随学校南来,居于南岳。所见胜迹,多与哲学史有关者。怀昔贤之高风,对当世之巨变,心中感发,不能自已。又以山居,除授课外无杂事,每日皆写数千字。积二月余之力,遂成此书。 冯友兰(1895-1990),字芝生,河南唐河人。一九一五年入北京大学文科中国哲学门,一九二四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中州大学、广东大学、燕京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哲学系主任。抗战期间,任西南联大哲学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一九四六年赴美任客座教授。一九四七年任清华大学校务会议主席。曾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印度德里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博士学位。一九五二年后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出版两卷本《中国哲学史》,把中国哲学史分为“子学时代”和“经学时代”,肯定了传统儒学的价值。四十年代写《新理学》《新事论》《新世训》《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以程朱理学结合新实在论,构建其“新理学”体系。一九四九年后著有《中国哲学史新编》等,论著编为《三松堂全集》。 自序
    绪论
    (一)新理学与哲学
    (二)哲学与科学
    (三)思与辩
    (四)最哲学底哲学
    (五)哲学与经验
    (六)哲学之用处
    (七)哲学之新与旧

    第一章理太极
    (一)实际与真际
    (二)类
    (三)全
    (四)理
    (五)形上形下
    (六)太极
    (七)“物物有一太极”
    (八)“理一分殊”

    第二章气两仪四象
    (一)气及真元之气
    (二)道家所说之道
    (三)“无极而太极”
    (四)所谓气一元论
    (五)时空及理气先后问题
    (六)两仪
    (七)四象

    第三章道天道
    (一)道及天道
    (二)道之六义
    (三)十二辟卦圆图
    (四)先天后天
    (五)反,复,日新
    (六)循环底日新
    (七)进退底日新
    (八)损益底日新
    (九)变通底日新
    (十)“未济

    第四章性心
    (一)性与命
    (二)义理之性,气质之性,气质或气禀
    (三)正性,辅性,及无干性
    (四)性善性恶
    (五)人性是善是恶
    (六)情,欲
    (七)道心,人心
    (八)心
    (九)“心统性情”
    (十)宇宙底心
    (十一)宇宙底心及宇宙的心

    第五章道德人道
    (一)道德之理
    (二)社会之理及各种社会之理
    (三)不道德底道德行为
    (四)君子小人
    (五)革命之道德底根据
    (六)仁
    (七)义,中,经权,王霸
    (八)礼
    (九)智,良知
    (十)信

    第六章势历史
    (一)势与因之而成之事物
    (二)社会制度与思想
    (三)社会制度之好坏
    (四)无为
    (五)历史

    第七章义理
    (一)何为义理
    (二)是非
    (三)本然命题与实际命题
    (四)本然系统与实际系统
    (五)哲学系统与各种哲学系统
    (六)从哲学看宇宙及从宇宙看哲学
    (七)哲学与道统

    第八章艺术
    (一)技与道
    (二)比,兴,风格
    (三)艺术作品之本然样子
    (四)本然样子之一与多
    (五)对于艺术作品之实际底评判
    (六)艺术之教育底功用

    第九章鬼神
    (一)张横渠所谓鬼神
    (二)鬼
    (三)鬼神之际
    (四)魂魄
    (五)神
    (六)以鬼为神
    (七)命运
    (八)宗教
    (九)祭祀

    第十章圣人
    (一)才人
    (二)才人与圣人
    (三)格物,致知,知天
    (四)穷理,尽性,事天
    (五)道家之浑沌
    (六)宇宙底心
  • 内容简介:
    数年来即拟写《新理学》一书,因杂事多未果。去年中日战起,随学校南来,居于南岳。所见胜迹,多与哲学史有关者。怀昔贤之高风,对当世之巨变,心中感发,不能自已。又以山居,除授课外无杂事,每日皆写数千字。积二月余之力,遂成此书。
  • 作者简介:
    冯友兰(1895-1990),字芝生,河南唐河人。一九一五年入北京大学文科中国哲学门,一九二四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中州大学、广东大学、燕京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哲学系主任。抗战期间,任西南联大哲学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一九四六年赴美任客座教授。一九四七年任清华大学校务会议主席。曾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印度德里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博士学位。一九五二年后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出版两卷本《中国哲学史》,把中国哲学史分为“子学时代”和“经学时代”,肯定了传统儒学的价值。四十年代写《新理学》《新事论》《新世训》《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以程朱理学结合新实在论,构建其“新理学”体系。一九四九年后著有《中国哲学史新编》等,论著编为《三松堂全集》。
  • 目录:
    自序
    绪论
    (一)新理学与哲学
    (二)哲学与科学
    (三)思与辩
    (四)最哲学底哲学
    (五)哲学与经验
    (六)哲学之用处
    (七)哲学之新与旧

    第一章理太极
    (一)实际与真际
    (二)类
    (三)全
    (四)理
    (五)形上形下
    (六)太极
    (七)“物物有一太极”
    (八)“理一分殊”

    第二章气两仪四象
    (一)气及真元之气
    (二)道家所说之道
    (三)“无极而太极”
    (四)所谓气一元论
    (五)时空及理气先后问题
    (六)两仪
    (七)四象

    第三章道天道
    (一)道及天道
    (二)道之六义
    (三)十二辟卦圆图
    (四)先天后天
    (五)反,复,日新
    (六)循环底日新
    (七)进退底日新
    (八)损益底日新
    (九)变通底日新
    (十)“未济

    第四章性心
    (一)性与命
    (二)义理之性,气质之性,气质或气禀
    (三)正性,辅性,及无干性
    (四)性善性恶
    (五)人性是善是恶
    (六)情,欲
    (七)道心,人心
    (八)心
    (九)“心统性情”
    (十)宇宙底心
    (十一)宇宙底心及宇宙的心

    第五章道德人道
    (一)道德之理
    (二)社会之理及各种社会之理
    (三)不道德底道德行为
    (四)君子小人
    (五)革命之道德底根据
    (六)仁
    (七)义,中,经权,王霸
    (八)礼
    (九)智,良知
    (十)信

    第六章势历史
    (一)势与因之而成之事物
    (二)社会制度与思想
    (三)社会制度之好坏
    (四)无为
    (五)历史

    第七章义理
    (一)何为义理
    (二)是非
    (三)本然命题与实际命题
    (四)本然系统与实际系统
    (五)哲学系统与各种哲学系统
    (六)从哲学看宇宙及从宇宙看哲学
    (七)哲学与道统

    第八章艺术
    (一)技与道
    (二)比,兴,风格
    (三)艺术作品之本然样子
    (四)本然样子之一与多
    (五)对于艺术作品之实际底评判
    (六)艺术之教育底功用

    第九章鬼神
    (一)张横渠所谓鬼神
    (二)鬼
    (三)鬼神之际
    (四)魂魄
    (五)神
    (六)以鬼为神
    (七)命运
    (八)宗教
    (九)祭祀

    第十章圣人
    (一)才人
    (二)才人与圣人
    (三)格物,致知,知天
    (四)穷理,尽性,事天
    (五)道家之浑沌
    (六)宇宙底心
查看详情
系列丛书 / 更多
新理学
人间词话
王国维 著
新理学
灰喜鹊
仇秀莉 著
新理学
道教史
许地山 著
新理学
西方美学史
朱光潜 著
新理学
乡土中国:北斗丛书
费孝通 著
新理学
谈美书简
朱光潜 著
新理学
中国神话研究初探
茅盾 著
新理学
现代中国文学史
钱基博 编
新理学
吴梅:中国戏曲概论
吴梅 著
新理学
北斗丛书:十五岁的长征
张品成 著
新理学
国学讲演录
章炳麟 著;章炳麟 编
新理学
悲剧心理学
朱光潜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