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与世界哲学(成中英文集·第七卷)

中国哲学与世界哲学(成中英文集·第七卷)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7-05
版次: 1
ISBN: 9787300237176
定价: 98.00
装帧: 其他
开本: 其他
纸张: 胶版纸
分类: 哲学心理学
15人买过
  • 《中国哲学与世界哲学》以分析的重建的方法阐述了中国哲学的主要传统和思想的综合特征,通过分析当代英美哲学的发展阐释西方哲学的特色,以中西哲学家为例比较中西哲学同异,并对中西融合之道、会通之前景、中国哲学与世界哲学的发展等内容进行了论述,既体现出中国化特质,又体现出世界化的眼光。 成中英,美籍华人学者,第三代新儒家代表人物,世界著名哲学家,2016年第五届“中华之光——传播中华文化年度人物”。1935年生于南京,1955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9年获华盛顿大学哲学与逻辑学硕士学位,1963年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美国夏威夷大学哲学系终身教授,国际儒学联合会创始人及荣誉顾问,英文《中国哲学季刊》创始人及总主编,国际中国哲学会创建者及荣誉会长,国际易经学会主席,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中国哲学与比较哲学研究中心主持人,浙江大学文化与管理研究发展中心创始人,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并为国内外著名大学耶鲁大学、牛津大学、柏林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著名院校客座讲席教授。研究领域涵盖:儒家哲学、本体诠释学、中西哲学比较、形而上学、道德哲学、科学哲学、语言哲学。出版中英文学术著作逾35种,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 中国哲学的特性

    中国哲学中的知识论

    迈向和谐化辩证观的建立

    ——和谐及冲突在中国哲学内的地位

    中国古代的语言哲学:逻辑和本体论

    公孙龙哲学的意义:作为意义与指涉的“指”理论的新阐释

    公孙龙《指物论》中的逻辑和本体论

    论重新诠释、理解与评价朱子

    ——朱熹与中西哲学比较

    科学真理与人类价值

    当代英美哲学与科学知识

    莱布尼茨的通用符号系统概念与《易经》象征实在论

    蒯因哲学的重大意义:知识本体论的启发性与开放性

    逻辑研究什么与怎样研究逻辑?

    ——访成中英教授

    中西哲学范畴的差异

    孔子、海德格尔、《易经》:对人的存在之真理性的比较探索

    从禅悟的观点论海德格尔、道元与慧能

    怀特海之象征指涉论与《易经》、《道德经》中心思想

    创生性范畴之分析

    ——论怀特海与宋明儒学之类同与分野

    当代人类的危机与中国文化传统的现代价值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传统哲学

    关于中国传统与现代化问题的对话

    ——成中英教授访谈录

    新论人文精神与科学理性:中西融合之道

    回忆、怀旧和未来

    ——乐黛云与成中英对话

    寻求保留差异的中西马哲学会通之路

    中国哲学与世界哲学的发展

    ——后现代化与后全球化
  • 内容简介:
    《中国哲学与世界哲学》以分析的重建的方法阐述了中国哲学的主要传统和思想的综合特征,通过分析当代英美哲学的发展阐释西方哲学的特色,以中西哲学家为例比较中西哲学同异,并对中西融合之道、会通之前景、中国哲学与世界哲学的发展等内容进行了论述,既体现出中国化特质,又体现出世界化的眼光。
  • 作者简介:
    成中英,美籍华人学者,第三代新儒家代表人物,世界著名哲学家,2016年第五届“中华之光——传播中华文化年度人物”。1935年生于南京,1955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9年获华盛顿大学哲学与逻辑学硕士学位,1963年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美国夏威夷大学哲学系终身教授,国际儒学联合会创始人及荣誉顾问,英文《中国哲学季刊》创始人及总主编,国际中国哲学会创建者及荣誉会长,国际易经学会主席,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中国哲学与比较哲学研究中心主持人,浙江大学文化与管理研究发展中心创始人,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并为国内外著名大学耶鲁大学、牛津大学、柏林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著名院校客座讲席教授。研究领域涵盖:儒家哲学、本体诠释学、中西哲学比较、形而上学、道德哲学、科学哲学、语言哲学。出版中英文学术著作逾35种,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
  • 目录:
    中国哲学的特性

    中国哲学中的知识论

    迈向和谐化辩证观的建立

    ——和谐及冲突在中国哲学内的地位

    中国古代的语言哲学:逻辑和本体论

    公孙龙哲学的意义:作为意义与指涉的“指”理论的新阐释

    公孙龙《指物论》中的逻辑和本体论

    论重新诠释、理解与评价朱子

    ——朱熹与中西哲学比较

    科学真理与人类价值

    当代英美哲学与科学知识

    莱布尼茨的通用符号系统概念与《易经》象征实在论

    蒯因哲学的重大意义:知识本体论的启发性与开放性

    逻辑研究什么与怎样研究逻辑?

    ——访成中英教授

    中西哲学范畴的差异

    孔子、海德格尔、《易经》:对人的存在之真理性的比较探索

    从禅悟的观点论海德格尔、道元与慧能

    怀特海之象征指涉论与《易经》、《道德经》中心思想

    创生性范畴之分析

    ——论怀特海与宋明儒学之类同与分野

    当代人类的危机与中国文化传统的现代价值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传统哲学

    关于中国传统与现代化问题的对话

    ——成中英教授访谈录

    新论人文精神与科学理性:中西融合之道

    回忆、怀旧和未来

    ——乐黛云与成中英对话

    寻求保留差异的中西马哲学会通之路

    中国哲学与世界哲学的发展

    ——后现代化与后全球化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中国哲学与世界哲学(成中英文集·第七卷)
中国海洋法治发展报告(2023)
海洋法治发展报告编写组
中国哲学与世界哲学(成中英文集·第七卷)
中国氢能产业展望报告
中国石化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编著
中国哲学与世界哲学(成中英文集·第七卷)
中国经济报告(2023)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著
中国哲学与世界哲学(成中英文集·第七卷)
中国零售硬折扣时代
连杰 上官易易
中国哲学与世界哲学(成中英文集·第七卷)
中国沼气工程案例图鉴(第1辑)
刘秋琳
中国哲学与世界哲学(成中英文集·第七卷)
中国音乐文学
杨赛
中国哲学与世界哲学(成中英文集·第七卷)
中国旅游业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旅游接待业管理(第二版)
邓爱民
中国哲学与世界哲学(成中英文集·第七卷)
中国仪器科学与技术(自动化仪表)学科史 中国学科史研究报告系列丛书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
中国哲学与世界哲学(成中英文集·第七卷)
中国低碳化发电技术创新发展报告.2023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编著.--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24.1
中国哲学与世界哲学(成中英文集·第七卷)
中国租界通史
费成康
中国哲学与世界哲学(成中英文集·第七卷)
中国的诗词曲赋(修订版)
刘景禄
中国哲学与世界哲学(成中英文集·第七卷)
中国戏剧学史稿(增订本)
叶长海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