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山志

四大名山志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修订 ,
2017-07
版次: 1
ISBN: 9787520111492
定价: 388.00
装帧: 平装
分类: 地理
143人买过
  • 《四大名山志》,是佛教地理典籍。包含《清凉山志》《峨嵋山志》《普陀山志》《九华山志》四个部分。《清凉山志》属于历史地理类山水志,从明嘉靖至清康熙朝曾几次修纂山志,乾隆五十年命军机大臣派员重修。乾隆本22卷:圣制二卷,天章四卷,巡典一卷,佛迹一卷,名胜一卷,寺院二卷,历代崇建一卷,灵感二卷,方外二卷,历代艺文二卷,国朝艺文二卷,杂志一卷,物产一卷。书中内容丰富,涉及清凉山的名胜古迹、人物事件及有关诗词歌赋等。《普陀山志》,明周应宾撰。应宾有《九经考》,已著录。普陀山在浙江之定海。是编因旧志重辑,凡六卷,十五门。而应宾自序称五卷,十七门。清康熙十一年(1672)蒋超据井研胡阁译峨籁,编峨眉山志,民国十九年(1930)印光大师重修蒋超之志,厘为八卷,分为十一门:星野图说、菩萨圣迹、金山形胜、寺庵胜概、感应灵异、历代高僧、王臣外护、仙隐流寓、古今艺文、动植物产、蒋编志余。为峨眉山之全史。《九华山志》是描述九华山之史地艺文掌故之典籍。本文八卷,首一卷。民国印光法师重修,民国二十七年(1938)排印本,收在《中国佛寺志》第二辑第二十二册。本书的编辑,始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在此之前,虽有若干描述九华山之诗文,但迄未撰成方志。直至明·嘉靖五年(1526)王一槐始辑山志六卷;万历朝二度重修,万历二十一年(1593),知县蔡立身主持重修成为八卷。清康熙、乾隆二朝均有续修,然皆散佚无考。至光绪二十六年(1900)纂修为十卷,考证较前书正确,文亦较工。
  • 内容简介:
    《四大名山志》,是佛教地理典籍。包含《清凉山志》《峨嵋山志》《普陀山志》《九华山志》四个部分。《清凉山志》属于历史地理类山水志,从明嘉靖至清康熙朝曾几次修纂山志,乾隆五十年命军机大臣派员重修。乾隆本22卷:圣制二卷,天章四卷,巡典一卷,佛迹一卷,名胜一卷,寺院二卷,历代崇建一卷,灵感二卷,方外二卷,历代艺文二卷,国朝艺文二卷,杂志一卷,物产一卷。书中内容丰富,涉及清凉山的名胜古迹、人物事件及有关诗词歌赋等。《普陀山志》,明周应宾撰。应宾有《九经考》,已著录。普陀山在浙江之定海。是编因旧志重辑,凡六卷,十五门。而应宾自序称五卷,十七门。清康熙十一年(1672)蒋超据井研胡阁译峨籁,编峨眉山志,民国十九年(1930)印光大师重修蒋超之志,厘为八卷,分为十一门:星野图说、菩萨圣迹、金山形胜、寺庵胜概、感应灵异、历代高僧、王臣外护、仙隐流寓、古今艺文、动植物产、蒋编志余。为峨眉山之全史。《九华山志》是描述九华山之史地艺文掌故之典籍。本文八卷,首一卷。民国印光法师重修,民国二十七年(1938)排印本,收在《中国佛寺志》第二辑第二十二册。本书的编辑,始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在此之前,虽有若干描述九华山之诗文,但迄未撰成方志。直至明·嘉靖五年(1526)王一槐始辑山志六卷;万历朝二度重修,万历二十一年(1593),知县蔡立身主持重修成为八卷。清康熙、乾隆二朝均有续修,然皆散佚无考。至光绪二十六年(1900)纂修为十卷,考证较前书正确,文亦较工。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四大名山志
印光大师口述
印光大师 著
四大名山志
永久纪念印光大师书系(套装共5册)
印光大师 著;弘化社 编
四大名山志
寿康宝鉴(白话)
印光大师 编订
四大名山志
佛法修行止偏法要
印光大师 著
四大名山志
向印光大师学修行
印光大师 著
四大名山志
百年佛教高僧大德丛书:印光大师文汇
印光大师 著;中华佛教文化院、王志远 编
四大名山志
忍得:跟印光大师学佛法
印光大师 著
四大名山志
灵岩遗旨:印光法师文钞甄选类编
印光大师 著;智随 编
四大名山志
印光大师说净土
印光大师 著;曾琦云 译
四大名山志
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
印光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