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罪学:预防犯罪新学科结构探索

未罪学:预防犯罪新学科结构探索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7-11
版次: 1
ISBN: 9787561480731
定价: 150.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435页
字数: 895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法律
2人买过
  •   未罪学的学理——源流论
      研究预防犯罪的学科,是犯罪学。研究惩罚犯罪的学科是刑法学。关于二者的位置,是争论不休的问题。为了科学地进行学科定位,笔者把老子的“道法自然”具象为“道法江流”,把东汉政治理论家荀悦的“三字经”古为今用。荀悦在其《申鉴》中论道:“先其未然谓之防,发而止之谓之救,行而责之谓之戒。”从而把“道法江流”与防救戒“三字经”相稼接,就构成从源头着手称为“防治”,流程着手称为“救控”,终端着手称为“戒惩”。这样划分,就分为源头时空、流程时空、终端时空三大时空。前二时空均为犯罪学研究的天地,第三时空才为刑法学的用武之地。
      因其犯罪学本属类学名,无论国际还是国内大多学者都作为学科名使用;同时“我思故我学”的研究已成普遍现象,不能聚焦在犯罪预防的研究上来。为了真正聚焦犯罪预防的研究,尽可能做到“未违法、未犯罪、未再犯罪”的“三未”功效,笔者在“已罪学”即刑法学的溯源上,提出和建立了一门新的对称科学,即未罪学。
      “法治防范”已经到来
      把权力关在制度的笼子里,这是在运用制度防治腐败,亦是法治防范的首举之作。整个社会上的犯罪如何防范呢?亦必须把法律利用起来。宪法有原则要求,几十个部门法都各有“警示法”,对违法犯罪进行规定。据笔者统计已达1000多条,问题是徒法不能自行,需要学术研究,需要全社会各领域、各行业和全体公民把法律主动运用起来发挥作用。人大立法部门更要立出防范程序法来,使之与“警示法”的实体法配套,从而形成法治防范的全新格局。
      未罪学以教科书的形式,以其“总论”“分论”结构与广大读者见面。《未罪学:预防犯罪新学科结构探索》围绕源头、流程空间按法律规定作出系统研究。未罪学的教学,不搞灌输教学法,而是提出问题,共同探讨进行教学。未罪学是一门新诞生的学科,不可能一问世就十分完美。因此,请读者多提宝贵建议,为完善该学科贡献一点儿自己的智慧。 前言
    蟊蚂治歌(代自序)
    含苞的行为法学花朵
    ——苏州河畔的三十年变迁
    作者简介
    对学术路径的简要回眸
    伍柳村“序”
    史焕章“序”
    刘家琛“序”
    曹建明“序”
    未罪学命名论
    题字:未罪学基本内容的标题式亮相
    书眼:防范象场菜单选项
    梦同书——预防犯罪新学科《未罪学》问世之回眸

    总论
    总论前语
    第一编 定位论
    定位论理论篇
    未罪学的学科定位与写作特点
    一、为什么要研究未罪学的学科定位?
    二、什么理论是未罪学的定位理论?
    三、是理论学科,更是行为学科
    四、犯罪源流理论的产生及其在《未罪学》中的实际运用
    五、未罪学的学科定位
    六、本书的写作方式与职业习惯
    定位论实证篇
    实证篇卷首语
    卷之一社会学与未罪学
    问题
    一、社会学对“社会”的学术定义
    二、犯罪学对社会学“根依”的先河
    三、未罪学——犯罪社会学溯源——社会学
    四、转型社会——治罪方式的增型——学科的创新
    思考
    第一思  “社体”(社会体的简称)是个体的外化延伸延展体
    一、“人体”及“人体”结构学术图示
    二、“社体”及“社体”结构学术图示
    第二思  “社体”的“法”系统似人体的经络系统
    一、“人体”的脉系及其功能
    二、“社体”的法系统及其功能
    第三思 减少了“人体”的违法就必然会减少“社体”的犯罪
    一、没有边际的自由与法定范围的自由的永恒矛盾存在
    二、把违法行为的研究作为一门专门学科
    三、从战略层面的高度来研究
    第四思 确立预防犯罪新理念
    卷之二 中医学与未罪学
    问题
    一、向着整体与部分关系的方向游弋
    二、向着阴与阳关系的方向游弋
    三、向着动与静关系的方向游弋
    四、向着对抗与和谐关系的方向游弋
    思考
    第一思 预防医学与未罪学
    第二思  《鹞冠子》医学故事与未罪学
    第三思  经络学的人体穴位理论与未罪学
    卷之三犯罪学与未罪学
    问题
    一、以弥补刑法学的不足而登场
    二、两个学派的论争
    三、恪守自身“疆域”的新中国犯罪学研究
    思考
    第一思  “预防犯罪”概念内涵的更新,与未罪学科学概念的确立
    第二思 未罪学是对接社会预防犯罪主体需要的学科
    第三思 犯罪学的分科研究问题
    卷之四 生态心理学与未罪学
    ……

    分论
  • 内容简介:
      未罪学的学理——源流论
      研究预防犯罪的学科,是犯罪学。研究惩罚犯罪的学科是刑法学。关于二者的位置,是争论不休的问题。为了科学地进行学科定位,笔者把老子的“道法自然”具象为“道法江流”,把东汉政治理论家荀悦的“三字经”古为今用。荀悦在其《申鉴》中论道:“先其未然谓之防,发而止之谓之救,行而责之谓之戒。”从而把“道法江流”与防救戒“三字经”相稼接,就构成从源头着手称为“防治”,流程着手称为“救控”,终端着手称为“戒惩”。这样划分,就分为源头时空、流程时空、终端时空三大时空。前二时空均为犯罪学研究的天地,第三时空才为刑法学的用武之地。
      因其犯罪学本属类学名,无论国际还是国内大多学者都作为学科名使用;同时“我思故我学”的研究已成普遍现象,不能聚焦在犯罪预防的研究上来。为了真正聚焦犯罪预防的研究,尽可能做到“未违法、未犯罪、未再犯罪”的“三未”功效,笔者在“已罪学”即刑法学的溯源上,提出和建立了一门新的对称科学,即未罪学。
      “法治防范”已经到来
      把权力关在制度的笼子里,这是在运用制度防治腐败,亦是法治防范的首举之作。整个社会上的犯罪如何防范呢?亦必须把法律利用起来。宪法有原则要求,几十个部门法都各有“警示法”,对违法犯罪进行规定。据笔者统计已达1000多条,问题是徒法不能自行,需要学术研究,需要全社会各领域、各行业和全体公民把法律主动运用起来发挥作用。人大立法部门更要立出防范程序法来,使之与“警示法”的实体法配套,从而形成法治防范的全新格局。
      未罪学以教科书的形式,以其“总论”“分论”结构与广大读者见面。《未罪学:预防犯罪新学科结构探索》围绕源头、流程空间按法律规定作出系统研究。未罪学的教学,不搞灌输教学法,而是提出问题,共同探讨进行教学。未罪学是一门新诞生的学科,不可能一问世就十分完美。因此,请读者多提宝贵建议,为完善该学科贡献一点儿自己的智慧。
  • 目录:
    前言
    蟊蚂治歌(代自序)
    含苞的行为法学花朵
    ——苏州河畔的三十年变迁
    作者简介
    对学术路径的简要回眸
    伍柳村“序”
    史焕章“序”
    刘家琛“序”
    曹建明“序”
    未罪学命名论
    题字:未罪学基本内容的标题式亮相
    书眼:防范象场菜单选项
    梦同书——预防犯罪新学科《未罪学》问世之回眸

    总论
    总论前语
    第一编 定位论
    定位论理论篇
    未罪学的学科定位与写作特点
    一、为什么要研究未罪学的学科定位?
    二、什么理论是未罪学的定位理论?
    三、是理论学科,更是行为学科
    四、犯罪源流理论的产生及其在《未罪学》中的实际运用
    五、未罪学的学科定位
    六、本书的写作方式与职业习惯
    定位论实证篇
    实证篇卷首语
    卷之一社会学与未罪学
    问题
    一、社会学对“社会”的学术定义
    二、犯罪学对社会学“根依”的先河
    三、未罪学——犯罪社会学溯源——社会学
    四、转型社会——治罪方式的增型——学科的创新
    思考
    第一思  “社体”(社会体的简称)是个体的外化延伸延展体
    一、“人体”及“人体”结构学术图示
    二、“社体”及“社体”结构学术图示
    第二思  “社体”的“法”系统似人体的经络系统
    一、“人体”的脉系及其功能
    二、“社体”的法系统及其功能
    第三思 减少了“人体”的违法就必然会减少“社体”的犯罪
    一、没有边际的自由与法定范围的自由的永恒矛盾存在
    二、把违法行为的研究作为一门专门学科
    三、从战略层面的高度来研究
    第四思 确立预防犯罪新理念
    卷之二 中医学与未罪学
    问题
    一、向着整体与部分关系的方向游弋
    二、向着阴与阳关系的方向游弋
    三、向着动与静关系的方向游弋
    四、向着对抗与和谐关系的方向游弋
    思考
    第一思 预防医学与未罪学
    第二思  《鹞冠子》医学故事与未罪学
    第三思  经络学的人体穴位理论与未罪学
    卷之三犯罪学与未罪学
    问题
    一、以弥补刑法学的不足而登场
    二、两个学派的论争
    三、恪守自身“疆域”的新中国犯罪学研究
    思考
    第一思  “预防犯罪”概念内涵的更新,与未罪学科学概念的确立
    第二思 未罪学是对接社会预防犯罪主体需要的学科
    第三思 犯罪学的分科研究问题
    卷之四 生态心理学与未罪学
    ……

    分论
查看详情
12
相关图书 / 更多
未罪学:预防犯罪新学科结构探索
重读鲁迅:荣格的参照视角
卡罗琳·T. 布朗
未罪学:预防犯罪新学科结构探索
两美元过一天 : 美国的福利与贫穷
凯瑟琳·爱丁;卢克·谢弗
未罪学:预防犯罪新学科结构探索
中国龙的发明:近现代中国形象的域外变迁
施爱东 后浪
未罪学:预防犯罪新学科结构探索
重构契丹早期史 新锐学者关于契丹早期历史全新力作 苗润博 北京大学人文学科文库·北大中国史研究丛书
苗润博 著
未罪学:预防犯罪新学科结构探索
我能帮上什么忙?(万镜·现象)
戴维·戈德布卢姆;皮尔·布莱登
未罪学:预防犯罪新学科结构探索
普林斯顿大学生物图鉴 :真菌(地球分解者)
[美]布里特·艾伦·邦亚德 著;陈伟 译;中国国家地理·图书 出品
未罪学:预防犯罪新学科结构探索
克洛德·夏布罗尔 法国电影新浪潮运动开创者夏布罗尔导演评传
若埃尔·马尼(Jo.l Magny) 著;谢强 译
未罪学:预防犯罪新学科结构探索
拓地降敌:北宋中叶内臣名将李宪研究
何冠环
未罪学:预防犯罪新学科结构探索
班史:一个大学班级的日常生活(2018—2022)
黄修志 石榴花 著
未罪学:预防犯罪新学科结构探索
另一场新文化运动:五四前后“梁启超系”再造新文明的努力
周月峰 著
未罪学:预防犯罪新学科结构探索
辛弃疾新传
辛更儒 后浪
未罪学:预防犯罪新学科结构探索
无条件投降博物馆
[荷兰]杜布拉夫卡·乌格雷西奇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未罪学:预防犯罪新学科结构探索
源流论:犯罪学学科体系新构架探索
夏吉先、向朝阳、夏雪 编
未罪学:预防犯罪新学科结构探索
刑事源流论
夏吉先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