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映:殖民主义电影政治与美学的魅影

满映:殖民主义电影政治与美学的魅影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2015-10
版次: 1
ISBN: 9787010148595
定价: 4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其他
页数: 370页
分类: 历史
44人买过
  • “满映”全称为“株式会社满洲映画协会”,又名满洲电影股份公司。“9·18”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东北大肆武力侵占的同时,也开始了对中国人民思想的奴役。“满映”利用电影这种艺术形式,拍摄了大量的纪录片,宣传所谓的“东亚共荣”、“日满一体”、“王道乐土”,用以迷惑中国人民。同时还组织了“满洲国电影国策研究会”,聚集了日本关东军、“满铁”、伪满政府、伪协和会等各方面力量,着手控制东北的电影事业,成为日本军国主义者一手策划和控制的宣传工具。殖民主义国策电影的意识形态及其欺骗作用,殖民主义政治压迫下大众通俗电影的复杂内容和接受效果,满映故事片的殖民政治逻辑与电影美学的温柔形式,中日电影人在满映及其解体后的表现与作用,殖民主义的历史之恶如何在历史辩证法的逻辑下存在若干超出殖民者意料的历史之“善”,如何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与美学的方法分析满映的殖民化电影,都是本书的重要内容和创新之处。在目前所见不多的中外研究满映的著述中,本书是超过以往、多有建树的新著,且所有分析和创见都建立在独到的史料基础上。相信对于满映研究和殖民文化研究,均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学术价值。 逢增玉,汉族,1957年生于吉林省。文学博士。1985-2006年任教于东北师范大学,1993年晋升教授,1998年任博士生导师。其2001—2003年赴日本创价大学、樱美林大任教。2007年任中国传媒大学汉语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孔子学院处处长、文法学部副部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发表论文170余篇,出版个人著作7部,编著多部。主持完成国家与教育部社科基金、国际合作项目等16项,学术成果获中宣部精神产品“五个一工程”奖、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中国文联优秀成果奖等40余项,还获国务院特殊津贴、省市劳动模范和有突出贡献专家等荣誉称号近20项。兼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教育部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抗战文化》编委、东亚汉学研究会理事等。 第一章满映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一、中国大陆对满映研究的历史与立场及其变化
    二、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的研究
    三、邦交正常化后的李香兰热
    四、日本对满映研究的新进展
    第二章满映:殖民主义意识形态机器的建立与运转
    一、伪满洲国建立之初的思想文化统治与电影活动
    二、满映建立始末
    三、满映的机构设置与运转
    四、满映的关联机构及其殖民主义的电影大陆梦
    第三章满映国策电影的爱情叙事与殖民主义美学
    一、李香兰身世与殖民电影的出笼
    二、“大陆三部曲”电影的爱情叙事与殖民话语
    三、《迎春花》的殖民主义话语与美学症候
    第四章殖民语境与娱民故事片的价值取向及评价
    一、如何建立对满映娱民片的认识“装置”
    二、满映娱民片水准高低的内外因素
    三、现实题材与武侠侦探、神鬼志怪和古装戏曲片分析
    四、家庭伦理和婚恋爱情片分析
    附录:满映中国人拍摄的通俗娱民电影
    第五章殖民电影想象中的中国与地方的彤象和风景
    一、文化映画与启民电影的殖民宣传
    二、国策片中的东北自然与文化地理景观及殖民主义逻辑
    三、国策片中的北方黄河形象及殖民主义的“中国想象”
    四、《黄河》的复杂意蕴与符号价值的评价
    五、国策片中的江南风景及其意义的殖民化
    第六章满映的电影杂志与宣传
    一、《满映映画》与《电影画报》的国策电影宣传
    二、殖民政治与市场化结合的明星包装与宣传策略
    三、电影理论与评论
    四、电影知识教养与关注世界电影动态
    五、电影广告及手段
    六、满映影院及放映网
    第七章殖民主义语境与满映中国人演职员的评价问题
    一、坚持抵抗立场的中国电影人
    二、内心抵抗或灰色状态的中国电影人
    三、丧失民族立场的“汉奸型”电影人
    四、满映中国电影人与新中国电影
    第八章殖民主义的恶之花——满映时期及解体后的日本人
    一、满映时期日系人的艺术家气质与职业精神
    二、东北电影公司建立与日本人的参与和跟随转移
    三、日本专家与东北电影制片厂建立和发展
    四、日本电影人的归国及其对中国电影的帮助和贡献
    第九章日本左翼电影大师岩崎昶与满映
    一、岩崎昶与日本左翼电影
    二、岩崎昶在满映与中国时期的行为二重性
    三、战后的忏悔与对中国电影的关心
    第十章殖民性与现代性的复杂纠结——甘粕正彦与满映
    一、右翼分子甘粕正彦执掌满映及反对舆论
    二、甘粕正彦的机构改革与现代电影工业机制建设
    三、超越政治与党派的电影人才政策与招揽
    四、殖民宗旨下的民族怀柔与对中国电影人的大力培养
    五、服务国策与支持和发展市场化娱乐电影的矛盾
    附录一“满映”机构表(1940年2月20日)
    附录二“满映”机构表(1941年1月1日)
    附录三“满映”机构表(1943年6月1日)
    附录四“满映”机构表(1944年11月1日)
    附录五“满映”故事片目录
    附录六“满映”“启民”映画目录
    附录七(伪满)株式会社满洲映画协会法
    附录八(伪满)映画法
    附录九(伪满)映画法施行令
    后记
  • 内容简介:
    “满映”全称为“株式会社满洲映画协会”,又名满洲电影股份公司。“9·18”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东北大肆武力侵占的同时,也开始了对中国人民思想的奴役。“满映”利用电影这种艺术形式,拍摄了大量的纪录片,宣传所谓的“东亚共荣”、“日满一体”、“王道乐土”,用以迷惑中国人民。同时还组织了“满洲国电影国策研究会”,聚集了日本关东军、“满铁”、伪满政府、伪协和会等各方面力量,着手控制东北的电影事业,成为日本军国主义者一手策划和控制的宣传工具。殖民主义国策电影的意识形态及其欺骗作用,殖民主义政治压迫下大众通俗电影的复杂内容和接受效果,满映故事片的殖民政治逻辑与电影美学的温柔形式,中日电影人在满映及其解体后的表现与作用,殖民主义的历史之恶如何在历史辩证法的逻辑下存在若干超出殖民者意料的历史之“善”,如何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与美学的方法分析满映的殖民化电影,都是本书的重要内容和创新之处。在目前所见不多的中外研究满映的著述中,本书是超过以往、多有建树的新著,且所有分析和创见都建立在独到的史料基础上。相信对于满映研究和殖民文化研究,均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学术价值。
  • 作者简介:
    逢增玉,汉族,1957年生于吉林省。文学博士。1985-2006年任教于东北师范大学,1993年晋升教授,1998年任博士生导师。其2001—2003年赴日本创价大学、樱美林大任教。2007年任中国传媒大学汉语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孔子学院处处长、文法学部副部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发表论文170余篇,出版个人著作7部,编著多部。主持完成国家与教育部社科基金、国际合作项目等16项,学术成果获中宣部精神产品“五个一工程”奖、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中国文联优秀成果奖等40余项,还获国务院特殊津贴、省市劳动模范和有突出贡献专家等荣誉称号近20项。兼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教育部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抗战文化》编委、东亚汉学研究会理事等。
  • 目录:
    第一章满映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一、中国大陆对满映研究的历史与立场及其变化
    二、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的研究
    三、邦交正常化后的李香兰热
    四、日本对满映研究的新进展
    第二章满映:殖民主义意识形态机器的建立与运转
    一、伪满洲国建立之初的思想文化统治与电影活动
    二、满映建立始末
    三、满映的机构设置与运转
    四、满映的关联机构及其殖民主义的电影大陆梦
    第三章满映国策电影的爱情叙事与殖民主义美学
    一、李香兰身世与殖民电影的出笼
    二、“大陆三部曲”电影的爱情叙事与殖民话语
    三、《迎春花》的殖民主义话语与美学症候
    第四章殖民语境与娱民故事片的价值取向及评价
    一、如何建立对满映娱民片的认识“装置”
    二、满映娱民片水准高低的内外因素
    三、现实题材与武侠侦探、神鬼志怪和古装戏曲片分析
    四、家庭伦理和婚恋爱情片分析
    附录:满映中国人拍摄的通俗娱民电影
    第五章殖民电影想象中的中国与地方的彤象和风景
    一、文化映画与启民电影的殖民宣传
    二、国策片中的东北自然与文化地理景观及殖民主义逻辑
    三、国策片中的北方黄河形象及殖民主义的“中国想象”
    四、《黄河》的复杂意蕴与符号价值的评价
    五、国策片中的江南风景及其意义的殖民化
    第六章满映的电影杂志与宣传
    一、《满映映画》与《电影画报》的国策电影宣传
    二、殖民政治与市场化结合的明星包装与宣传策略
    三、电影理论与评论
    四、电影知识教养与关注世界电影动态
    五、电影广告及手段
    六、满映影院及放映网
    第七章殖民主义语境与满映中国人演职员的评价问题
    一、坚持抵抗立场的中国电影人
    二、内心抵抗或灰色状态的中国电影人
    三、丧失民族立场的“汉奸型”电影人
    四、满映中国电影人与新中国电影
    第八章殖民主义的恶之花——满映时期及解体后的日本人
    一、满映时期日系人的艺术家气质与职业精神
    二、东北电影公司建立与日本人的参与和跟随转移
    三、日本专家与东北电影制片厂建立和发展
    四、日本电影人的归国及其对中国电影的帮助和贡献
    第九章日本左翼电影大师岩崎昶与满映
    一、岩崎昶与日本左翼电影
    二、岩崎昶在满映与中国时期的行为二重性
    三、战后的忏悔与对中国电影的关心
    第十章殖民性与现代性的复杂纠结——甘粕正彦与满映
    一、右翼分子甘粕正彦执掌满映及反对舆论
    二、甘粕正彦的机构改革与现代电影工业机制建设
    三、超越政治与党派的电影人才政策与招揽
    四、殖民宗旨下的民族怀柔与对中国电影人的大力培养
    五、服务国策与支持和发展市场化娱乐电影的矛盾
    附录一“满映”机构表(1940年2月20日)
    附录二“满映”机构表(1941年1月1日)
    附录三“满映”机构表(1943年6月1日)
    附录四“满映”机构表(1944年11月1日)
    附录五“满映”故事片目录
    附录六“满映”“启民”映画目录
    附录七(伪满)株式会社满洲映画协会法
    附录八(伪满)映画法
    附录九(伪满)映画法施行令
    后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满映:殖民主义电影政治与美学的魅影
重读鲁迅:荣格的参照视角
卡罗琳·T. 布朗
满映:殖民主义电影政治与美学的魅影
两美元过一天 : 美国的福利与贫穷
凯瑟琳·爱丁;卢克·谢弗
满映:殖民主义电影政治与美学的魅影
中国龙的发明:近现代中国形象的域外变迁
施爱东 后浪
满映:殖民主义电影政治与美学的魅影
重构契丹早期史 新锐学者关于契丹早期历史全新力作 苗润博 北京大学人文学科文库·北大中国史研究丛书
苗润博 著
满映:殖民主义电影政治与美学的魅影
我能帮上什么忙?(万镜·现象)
戴维·戈德布卢姆;皮尔·布莱登
满映:殖民主义电影政治与美学的魅影
普林斯顿大学生物图鉴 :真菌(地球分解者)
[美]布里特·艾伦·邦亚德 著;陈伟 译;中国国家地理·图书 出品
满映:殖民主义电影政治与美学的魅影
克洛德·夏布罗尔 法国电影新浪潮运动开创者夏布罗尔导演评传
若埃尔·马尼(Jo.l Magny) 著;谢强 译
满映:殖民主义电影政治与美学的魅影
拓地降敌:北宋中叶内臣名将李宪研究
何冠环
满映:殖民主义电影政治与美学的魅影
班史:一个大学班级的日常生活(2018—2022)
黄修志 石榴花 著
满映:殖民主义电影政治与美学的魅影
另一场新文化运动:五四前后“梁启超系”再造新文明的努力
周月峰 著
满映:殖民主义电影政治与美学的魅影
辛弃疾新传
辛更儒 后浪
满映:殖民主义电影政治与美学的魅影
无条件投降博物馆
[荷兰]杜布拉夫卡·乌格雷西奇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满映:殖民主义电影政治与美学的魅影
孔子学院与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
逄增玉;包学菊
满映:殖民主义电影政治与美学的魅影
汉语国际教育与中国文化国际传播
逄增玉 著
满映:殖民主义电影政治与美学的魅影
东北现当代文学与文化论稿
逄增玉 著
满映:殖民主义电影政治与美学的魅影
文学现象与文学史风景
逄增玉 著
满映:殖民主义电影政治与美学的魅影
黑土地文化与东北作家群
逄增玉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