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小说与民俗意象研究

唐人小说与民俗意象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5-05
版次: 1
ISBN: 9787532575763
定价: 4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76页
字数: 330千字
丛书: 文史哲丛刊
分类: 文学
22人买过
  •   唐人小说中存在大量的民俗意象,研究这些文化意象,无论对文学,还是史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都颇有裨益。然而多年来小说研究极少涉及此领域。熊明编著的《唐人小说与民俗意象研究》将小说与民俗相结合,摭取唐人小说中呈现出来的民俗意象,并对这些民俗意象进行细致梳理,分析这些民俗意象的社会文化心理背景,揭示这些民俗意象描写在小说人物塑造、情节建构、主题表达方面的功用及其审美价值,开启了一个全新的研究视阈。在文本文献考订、历史源流梳理、文化解读与艺术阐释之外,考察唐人小说中民俗意象的存在形态及其小说美学功能,探寻唐人小说的特殊人文意蕴,是一个全新的视界。   熊明,1970年生,四川南充人,博士,教授。现执教于辽宁大学文学院,致力于中国古代小说及小说文献的研究整理工作。著有《汉魏六朝杂传研究》(中华书局,2014年)、《汉魏六朝杂传集》(中华书局,2014年)、《初唐封建制度的变革与初盛唐文学》(辽海出版社,2012年)、《杂传与小说:汉魏六朝杂传研究》(辽海出版社,2004年)等专著。在《文学遗产》、《文艺研究》等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诗味情味趣味:论唐人小说中民俗意象的运用及其影响》、《试论唐人小说中的女神形象》等论文近五十篇。主持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的研究工作。获2005—2006年度辽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三等奖。 序前言导论 唐人小说的生态图式 第一节 唐人小说的源起  一、传奇之名的确立  二、“源出于志怪”之缺失  三、汉魏六朝杂传之启导  四、唐人传奇之渊源图式 第二节 唐人小说的审美趣尚:著文章之美,传要妙之情  一、沈既济与《任氏传》  二、理论内涵:小说的审美趣尚及其实现途径  三、理论价值:小说审美功能的强调  四、小说史意义:小说创作的自觉与成熟 第三节 唐人小说的艺术特征:史才、诗笔与议论  一、唐人小说之“史才”  二、唐人小说之“诗笔”  三、唐人小说之“议论”第一章 唐人小说与婚恋俗尚 第一节 命定观念与红丝结福  一、命定故事及其民间心理  二、月老传说与婚恋俗信  三、姻缘前定的艺术呈现  四、月老意象及命定观念的文化心态审视 第二节 非婚情恋与冶游之习  一、唐人小说中的士子与妓女情恋  二、唐人小说中的婚外情恋  三、冶游之习与风流薮泽 第三节 前世因缘与三生石  一、《圆观》与三生石  二、《圆观》故事渊源  三、三生石与因缘轮回观念  四、从前世因缘到前世姻缘 第四节 早天与冥婚之俗  一、冥婚之俗的小说呈现  二、唐人小说冥婚故事的社会文化心理依托  三、冥婚仪式第二章 唐人小说与游戏女神 第一节 女神形象的改构与游戏女神  一、妖娆的魔母  二、不贞的织女  三、卑下的上元夫人  四、游戏女神 第二节 人神、人鬼、人妖情恋与爱情幻想  一、唐人小说中的人神情恋  二、唐人小说中的人鬼情恋  三、唐人小说中的人妖情恋  四、人神、人鬼、人妖情恋与士人的爱情幻想 第三节 庙寺与人神、人鬼、人妖情恋  一、庙寺意象在人神、人鬼、人妖情恋故事中的艺术呈现  二、庙寺意象的小说功能  三、庙寺意象的文化心理阐释  四、宫观、神仙窟与人神、人鬼、人妖情恋第三章 唐人小说与节庆宴聚习俗 第一节 唐人节庆与节庆习尚  一、上元赏灯  二、中秋玩月  三、唐人小说中的节庆意象及其小说功能 第二节 唐人宴聚与宴聚风尚  一、酒令  二、乐歌  三、唐人小说中的宴聚意象及其小说功能 第三节 进士及第与曲江游宴  一、曲江的历史变迁  二、曲江与节日游宴  三、新科进士的曲江会  四、曲江会上的世态人情第四章 唐人小说与龙及龙宫俗信 第一节 崇龙与祭龙祈雨  一、唐人小说中的龙  二、龙的神性、困厄与物性  三、龙的施云致雨神格及其小说呈现  四、祭龙祈雨习俗的小说呈现 第二节 龙王、龙女与崇龙俗信  一、唐人小说中的龙王与龙女  二、《传奇·萧旷》与崇龙俗信 第三节 龙宫与龙宫俗信  一、龙宫及其位置  二、传书范式及其渊源  三、龙宫之门与扣树俗信  四、龙宫与宝货第五章 唐人小说与幽冥世界 第一节 鬼神观念与幽冥世界  一、鬼神观念  二、幽冥世界之社会结构  三、幽冥世界之职司 第二节 幽冥世界与人间社会  一、幽冥与人间的沟通  二、人间社会的镜像  三、唐人小说中的幽冥意象及其审美价值第六章 唐人小说与游艺行旅 第一节 竹马之戏与飞行的竹马  一、飞行的竹马  二、飞行的扫帚及其他  三、竹枝之妙用 第二节 弈与对弈中的人间世相  一、弈技天授  二、作为神仙标志的对弈  三、对弈中的人间世相 第三节 客店、客店奇遇与宵话征异  一、客店奇事型  二、客店奇人型  三、客店奇情型  四、客店奇遇故事中客店场景的小说功能  五、客店奇遇故事与宵话征异参考文献后记
  • 内容简介:
      唐人小说中存在大量的民俗意象,研究这些文化意象,无论对文学,还是史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都颇有裨益。然而多年来小说研究极少涉及此领域。熊明编著的《唐人小说与民俗意象研究》将小说与民俗相结合,摭取唐人小说中呈现出来的民俗意象,并对这些民俗意象进行细致梳理,分析这些民俗意象的社会文化心理背景,揭示这些民俗意象描写在小说人物塑造、情节建构、主题表达方面的功用及其审美价值,开启了一个全新的研究视阈。在文本文献考订、历史源流梳理、文化解读与艺术阐释之外,考察唐人小说中民俗意象的存在形态及其小说美学功能,探寻唐人小说的特殊人文意蕴,是一个全新的视界。
  • 作者简介:
      熊明,1970年生,四川南充人,博士,教授。现执教于辽宁大学文学院,致力于中国古代小说及小说文献的研究整理工作。著有《汉魏六朝杂传研究》(中华书局,2014年)、《汉魏六朝杂传集》(中华书局,2014年)、《初唐封建制度的变革与初盛唐文学》(辽海出版社,2012年)、《杂传与小说:汉魏六朝杂传研究》(辽海出版社,2004年)等专著。在《文学遗产》、《文艺研究》等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诗味情味趣味:论唐人小说中民俗意象的运用及其影响》、《试论唐人小说中的女神形象》等论文近五十篇。主持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的研究工作。获2005—2006年度辽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三等奖。
  • 目录:
    序前言导论 唐人小说的生态图式 第一节 唐人小说的源起  一、传奇之名的确立  二、“源出于志怪”之缺失  三、汉魏六朝杂传之启导  四、唐人传奇之渊源图式 第二节 唐人小说的审美趣尚:著文章之美,传要妙之情  一、沈既济与《任氏传》  二、理论内涵:小说的审美趣尚及其实现途径  三、理论价值:小说审美功能的强调  四、小说史意义:小说创作的自觉与成熟 第三节 唐人小说的艺术特征:史才、诗笔与议论  一、唐人小说之“史才”  二、唐人小说之“诗笔”  三、唐人小说之“议论”第一章 唐人小说与婚恋俗尚 第一节 命定观念与红丝结福  一、命定故事及其民间心理  二、月老传说与婚恋俗信  三、姻缘前定的艺术呈现  四、月老意象及命定观念的文化心态审视 第二节 非婚情恋与冶游之习  一、唐人小说中的士子与妓女情恋  二、唐人小说中的婚外情恋  三、冶游之习与风流薮泽 第三节 前世因缘与三生石  一、《圆观》与三生石  二、《圆观》故事渊源  三、三生石与因缘轮回观念  四、从前世因缘到前世姻缘 第四节 早天与冥婚之俗  一、冥婚之俗的小说呈现  二、唐人小说冥婚故事的社会文化心理依托  三、冥婚仪式第二章 唐人小说与游戏女神 第一节 女神形象的改构与游戏女神  一、妖娆的魔母  二、不贞的织女  三、卑下的上元夫人  四、游戏女神 第二节 人神、人鬼、人妖情恋与爱情幻想  一、唐人小说中的人神情恋  二、唐人小说中的人鬼情恋  三、唐人小说中的人妖情恋  四、人神、人鬼、人妖情恋与士人的爱情幻想 第三节 庙寺与人神、人鬼、人妖情恋  一、庙寺意象在人神、人鬼、人妖情恋故事中的艺术呈现  二、庙寺意象的小说功能  三、庙寺意象的文化心理阐释  四、宫观、神仙窟与人神、人鬼、人妖情恋第三章 唐人小说与节庆宴聚习俗 第一节 唐人节庆与节庆习尚  一、上元赏灯  二、中秋玩月  三、唐人小说中的节庆意象及其小说功能 第二节 唐人宴聚与宴聚风尚  一、酒令  二、乐歌  三、唐人小说中的宴聚意象及其小说功能 第三节 进士及第与曲江游宴  一、曲江的历史变迁  二、曲江与节日游宴  三、新科进士的曲江会  四、曲江会上的世态人情第四章 唐人小说与龙及龙宫俗信 第一节 崇龙与祭龙祈雨  一、唐人小说中的龙  二、龙的神性、困厄与物性  三、龙的施云致雨神格及其小说呈现  四、祭龙祈雨习俗的小说呈现 第二节 龙王、龙女与崇龙俗信  一、唐人小说中的龙王与龙女  二、《传奇·萧旷》与崇龙俗信 第三节 龙宫与龙宫俗信  一、龙宫及其位置  二、传书范式及其渊源  三、龙宫之门与扣树俗信  四、龙宫与宝货第五章 唐人小说与幽冥世界 第一节 鬼神观念与幽冥世界  一、鬼神观念  二、幽冥世界之社会结构  三、幽冥世界之职司 第二节 幽冥世界与人间社会  一、幽冥与人间的沟通  二、人间社会的镜像  三、唐人小说中的幽冥意象及其审美价值第六章 唐人小说与游艺行旅 第一节 竹马之戏与飞行的竹马  一、飞行的竹马  二、飞行的扫帚及其他  三、竹枝之妙用 第二节 弈与对弈中的人间世相  一、弈技天授  二、作为神仙标志的对弈  三、对弈中的人间世相 第三节 客店、客店奇遇与宵话征异  一、客店奇事型  二、客店奇人型  三、客店奇情型  四、客店奇遇故事中客店场景的小说功能  五、客店奇遇故事与宵话征异参考文献后记
查看详情
系列丛书 / 更多
唐人小说与民俗意象研究
轴心时代的中国思想 : 先秦诸子研究
李梅 编;王学典 主编
唐人小说与民俗意象研究
知识论与后形而上学:西方哲学新趋向
文史哲编辑部 编
唐人小说与民俗意象研究
门阀、庄园与政治
文史哲编辑部 编
唐人小说与民俗意象研究
国家与社会:构建怎样的公域秩序?
文史哲编辑部 编
唐人小说与民俗意象研究
道玄佛:历史、思想与信仰
文史哲编辑部 编
唐人小说与民俗意象研究
“疑古”与“走出疑古”
文史哲编辑部 编
相关图书 / 更多
唐人小说与民俗意象研究
唐人街内部(美国国家图书奖时隔20年再现华裔获奖,《西部世界》《西游ABC》小说神作,烧脑层叠剧中剧)
游朝凯
唐人小说与民俗意象研究
唐人三家集/清刻珍本丛刊(宣纸线装 一函四册)
[清]秦恩复 辑
唐人小说与民俗意象研究
唐人月仪帖(中华经典碑帖彩色放大本)
中华书局编辑部 编
唐人小说与民俗意象研究
唐人灵飞经(精)
历代法帖精粹编委会 编
唐人小说与民俗意象研究
唐人灵飞经/独喜·临赏
浙江摄影出版社 编
唐人小说与民俗意象研究
唐人街:共生与同化
吴景超
唐人小说与民俗意象研究
唐人绝句三百首
罗仲鼎、周菁齐 编
唐人小说与民俗意象研究
唐人小说与民俗意象研究(增订本)(蠡海文丛)
熊明 著
唐人小说与民俗意象研究
唐人绝句精华
刘永济 后浪
唐人小说与民俗意象研究
唐人佚诗解读
陈尚君 著
唐人小说与民俗意象研究
唐人街五城记
[美]徐灵凤
唐人小说与民俗意象研究
唐人笔记小说考索(周勋初文集)
周勋初 著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