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六朝杂传研究

汉魏六朝杂传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中华书局
2014-05
版次: 1
ISBN: 9787101096255
定价: 89.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445页
字数: 48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历史
64人买过
  •   《汉魏六朝杂传研究》对汉魏六朝杂传的研究,实际上包含三个层面:一是对汉魏六朝杂传的存佚、著录、作者等进行详细考索,力求厘清每一种杂传的基本情况;二是对汉魏六朝杂传进行细致的文本研究,对每一种杂传的人物传写、叙事建构、风格取向等各方面进行系统解析;三是在对每一种杂传微观研究的基础上,对整个汉魏六朝时期的杂传创作进行宏观审视,分析总结汉魏六朝杂传的人文品格,并对其历史地位与价值特别是其中国古代小说史意义作出判断。   熊明,字伯亮,1970年生于四川南充:文学博士,教授。
      著者自述:自始学之年,即负笈他乡,辗转北南。后得游南开园,师从李剑国先生,治中国小说史,致力于中国古代小说及小说文献的研究整理。尤耽唐人小说,赏其意趣,故累年沉醉。然天资驽钝,虽不舍昼夜,竟所获无几,案前萧瑟。性沉静少言,悦音怡钓,亲山爱水,疏宕简易,来去随趣,偃仰任心,故生涯寥落。惟得半窗烟霞,晨昏蒸蔚。意其或可呼龙而耕,播植瑶草,犹堪略慰蹉跎。遂自号呼龙耕烟客,题见方之室曰耕烟堂。 叙论
    上编杂传与杂传的兴起
    第一章列传与杂传
    第一节传列传
    第二节杂传
    第三节杂传之流变
    第二章杂传的兴起
    第一节传记体之萌生:《尚书》
    第二节传记体之雏形:《穆天子传》
    第三节“传记之祖”:《晏子春秋》
    第四节“小说杂传之祖”:《燕丹子》
    第五节杂传文体之形成:刘向及其杂传

    中编汉魏六朝杂传概论
    第一章两汉杂传
    第一节传录传闻:《东方朔传》
    第二节“传奇之首”:《赵飞燕外传》
    第三节人物形象的虚构性:汉武三传
    第四节两汉散传
    第五节两汉类传
    第二章三国杂传
    第一节变形的镜像:《曹瞒传》对曹操的传写
    第二节三国散传
    第三节生命理念的投射:嵇康与《圣贤高士传赞》
    第四节三国类传
    第三章两晋杂传
    第一节小说式的创作:皇甫谧及其杂传
    第二节显扬郡望:习凿齿与《襄阳耆旧记》
    第三节文士群像的速写:《文士传》
    第四节传神写照:《名士传》、《竹林七贤论》与魏晋风度
    第五节两晋类传
    第六节两晋散传
    第七节自叙与他叙
    第四章南北朝杂传
    第一节忠孝道德:萧绎及其杂传创作
    第二节佛光流转:南北朝的僧尼类传
    第三节“虚诞”的孝事:诸《孝子传》与孝感模式
    第四节南北朝类传
    第五节南北朝散传

    下编汉魏六朝杂传品格检视
    第一章汉魏六朝杂传的人文观照
    第一节时代环境:汉魏六朝杂传兴盛的人文生态
    第二节趣尚与价值:汉魏六朝杂传的人文特性+
    第二章汉魏六朝杂传的小说化倾向
    第一节表现之一:人物传写的小说化倾向
    第二节表现之二:叙事建构的小说化倾向
    第三节表现之三:风格取向的小说化倾向
    第三章杂传文体与传奇文体
    第一节外在标志:体制模式
    第二节特殊联系:文备众体
    第三节内在传承:叙事模式
    余论
    参考文献
    后记
  • 内容简介:
      《汉魏六朝杂传研究》对汉魏六朝杂传的研究,实际上包含三个层面:一是对汉魏六朝杂传的存佚、著录、作者等进行详细考索,力求厘清每一种杂传的基本情况;二是对汉魏六朝杂传进行细致的文本研究,对每一种杂传的人物传写、叙事建构、风格取向等各方面进行系统解析;三是在对每一种杂传微观研究的基础上,对整个汉魏六朝时期的杂传创作进行宏观审视,分析总结汉魏六朝杂传的人文品格,并对其历史地位与价值特别是其中国古代小说史意义作出判断。
  • 作者简介:
      熊明,字伯亮,1970年生于四川南充:文学博士,教授。
      著者自述:自始学之年,即负笈他乡,辗转北南。后得游南开园,师从李剑国先生,治中国小说史,致力于中国古代小说及小说文献的研究整理。尤耽唐人小说,赏其意趣,故累年沉醉。然天资驽钝,虽不舍昼夜,竟所获无几,案前萧瑟。性沉静少言,悦音怡钓,亲山爱水,疏宕简易,来去随趣,偃仰任心,故生涯寥落。惟得半窗烟霞,晨昏蒸蔚。意其或可呼龙而耕,播植瑶草,犹堪略慰蹉跎。遂自号呼龙耕烟客,题见方之室曰耕烟堂。
  • 目录:
    叙论
    上编杂传与杂传的兴起
    第一章列传与杂传
    第一节传列传
    第二节杂传
    第三节杂传之流变
    第二章杂传的兴起
    第一节传记体之萌生:《尚书》
    第二节传记体之雏形:《穆天子传》
    第三节“传记之祖”:《晏子春秋》
    第四节“小说杂传之祖”:《燕丹子》
    第五节杂传文体之形成:刘向及其杂传

    中编汉魏六朝杂传概论
    第一章两汉杂传
    第一节传录传闻:《东方朔传》
    第二节“传奇之首”:《赵飞燕外传》
    第三节人物形象的虚构性:汉武三传
    第四节两汉散传
    第五节两汉类传
    第二章三国杂传
    第一节变形的镜像:《曹瞒传》对曹操的传写
    第二节三国散传
    第三节生命理念的投射:嵇康与《圣贤高士传赞》
    第四节三国类传
    第三章两晋杂传
    第一节小说式的创作:皇甫谧及其杂传
    第二节显扬郡望:习凿齿与《襄阳耆旧记》
    第三节文士群像的速写:《文士传》
    第四节传神写照:《名士传》、《竹林七贤论》与魏晋风度
    第五节两晋类传
    第六节两晋散传
    第七节自叙与他叙
    第四章南北朝杂传
    第一节忠孝道德:萧绎及其杂传创作
    第二节佛光流转:南北朝的僧尼类传
    第三节“虚诞”的孝事:诸《孝子传》与孝感模式
    第四节南北朝类传
    第五节南北朝散传

    下编汉魏六朝杂传品格检视
    第一章汉魏六朝杂传的人文观照
    第一节时代环境:汉魏六朝杂传兴盛的人文生态
    第二节趣尚与价值:汉魏六朝杂传的人文特性+
    第二章汉魏六朝杂传的小说化倾向
    第一节表现之一:人物传写的小说化倾向
    第二节表现之二:叙事建构的小说化倾向
    第三节表现之三:风格取向的小说化倾向
    第三章杂传文体与传奇文体
    第一节外在标志:体制模式
    第二节特殊联系:文备众体
    第三节内在传承:叙事模式
    余论
    参考文献
    后记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