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建筑

负建筑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日] ,
2008-01
版次: 1
ISBN: 9787209043519
定价: 4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09页
字数: 16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工程技术
432人买过
  •   这本书,隈研吾似乎并不急于给出什么是负建筑的答案,我们看到的,更多是一个建筑师对自身使命的叩问和思索。
      当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在我们身边拔地而起,当越来越多的建筑物被我们当做“强大”和“富有”的象征,隈研吾却在思索在不刻意追求象征意义,不刻意追求视觉需要,也不刻意追求满足占有私欲的前提下,可能出现什么样的建筑模式?除了高高耸立的、洋洋得意的建筑模式之外,难道就不能有那种俯伏于地面之上、在承受各种外力的同时又不失明快的建筑模式吗?   隈研吾,日本著名建筑师,隈研吾都市设计中心代表,日本庆应义塾大学教授。 序
    自序
    Ⅰ分割、批判、形式
    1.从分割到统一
    2.场和物
    3.何谓批判性?
    4.形式与自由
    Ⅱ透明、民主与唯物论
    1.透明得让人倍感凄凉的风格派
    2.辛德勒:民主主义的理想
    3.内田祥哉:二战后的民主主义
    4.村野藤吾:制度和唯物论
    5.三爱梦幻中心:场所、建筑物、表象
    6.威尼斯双年展1995:给我一个家,让我看电视
    7.威尼斯双年展2000:少女与行者
    Ⅲ品牌、虚拟、圈地运动
    1.正统、品牌、个性
    2.风俗住宅
    3.混凝土时代
    4.虚拟世界
    5.“美”的终结
    6.圈地运动
    结束语
    出处一览
    巴黎设计师推荐的私房小店
  • 内容简介:
      这本书,隈研吾似乎并不急于给出什么是负建筑的答案,我们看到的,更多是一个建筑师对自身使命的叩问和思索。
      当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在我们身边拔地而起,当越来越多的建筑物被我们当做“强大”和“富有”的象征,隈研吾却在思索在不刻意追求象征意义,不刻意追求视觉需要,也不刻意追求满足占有私欲的前提下,可能出现什么样的建筑模式?除了高高耸立的、洋洋得意的建筑模式之外,难道就不能有那种俯伏于地面之上、在承受各种外力的同时又不失明快的建筑模式吗?
  • 作者简介:
      隈研吾,日本著名建筑师,隈研吾都市设计中心代表,日本庆应义塾大学教授。
  • 目录:

    自序
    Ⅰ分割、批判、形式
    1.从分割到统一
    2.场和物
    3.何谓批判性?
    4.形式与自由
    Ⅱ透明、民主与唯物论
    1.透明得让人倍感凄凉的风格派
    2.辛德勒:民主主义的理想
    3.内田祥哉:二战后的民主主义
    4.村野藤吾:制度和唯物论
    5.三爱梦幻中心:场所、建筑物、表象
    6.威尼斯双年展1995:给我一个家,让我看电视
    7.威尼斯双年展2000:少女与行者
    Ⅲ品牌、虚拟、圈地运动
    1.正统、品牌、个性
    2.风俗住宅
    3.混凝土时代
    4.虚拟世界
    5.“美”的终结
    6.圈地运动
    结束语
    出处一览
    巴黎设计师推荐的私房小店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