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说 法治论

新民说 法治论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2014-11
版次: 1
ISBN: 9787549559763
定价: 48.00
装帧: 精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491页
字数: 36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丛书: 新民说
分类: 社会文化
229人买过
  •   二十多年前出版的《法治论》(1989)和《权利论》(《法治论》姊妹篇,原名为《赢得神圣:权利及其救济通论》)两书,是国内早提出“法治论”和“依法治国论”的名著,堪称法学界的一块耀眼的路标。对两书所阐述的基本观点,作者至今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修正。甚至可以说,作者更加坚持两书所确证的信念和立场。而那些基本观点,即使是在当下,也远未过时。 
      此次修订两书,一是订正了讹误之处;二是尽可能将书中所引汉译本著作按当下通行本予以引证和注释,对中国文献的引证和注释,亦依此例处理;三是书名变动,《权利论》一书,第1版书名为《赢得神圣——权利及其救济通论》(1993年),此次修订版,更名为《权利论》;四是《法治论》增加了一章——余论:中国法治思想的“突破”;后,《权利论》增加了“代第3版后记”。 
      《新民说:法治论》主要从汉语文献中阅读了从亚里士多德到西塞罗、卢梭、孟德斯鸠、哈灵顿、洛克、杰弗逊、潘恩等人有关法治的学说;厘清了法治概念,区分了法治的实体价值与形式价值;阐释了法治与权力、法治与自由、法治与权利的关系;勾画了英、美、法等国的不同法治式样;对中国自1949年至1980年代末近40年的法制实践并运用法治作为量度的尺码,确立了中国法治理论的大致框架,是中国法治理论初的系统研究。 
      《权利论》一书,为《法治论》的姊妹篇,将《法治论》里的论题从中释出加以拓展研究,把关涉每个个体的权利问题从“宪法/法律性”视角转换成一种“社会性“的书写路径,着重讨论了社会中的权利问题。 
      王人博, 著名宪法学家,曾任西南政法大学教授、《现代法学》和《西南政法大学学报》主编,现为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政法论坛》主编。代表著作有:《法治论》(与程燎原合著)、《权利论》(与程燎原合著)、《宪政文化与近代中国》、《宪政的中国之道》、《法的中国性》及《孤独的敏感者》等。
      程燎原,著名法理学家,曾任西南政法大学教授,现任重庆大学法学院教授。代表著作有:《法治论》、《权利论》、《从法制到法治》、《清末法政人的世界》、《中国法治政体问题初探》等。 上篇 法治:思考的历程
    第一章 古希腊、罗马人的法治观
    一、“伟大的对话”:古希腊的人治论与法治论
    二、罗马人的“以法为据”
    第二章 西欧人对法治的探讨
    一、英国的法治主义和法律主治论
    二、法国的法治理论
    第三章 美国人对法治的理解和设计
    第四章 当代中国关于法治与人治问题的论争
    一、思想解放与法学萌动
    二、法治与人治问题的纷争
    三、讨论过后留下的思索
    中篇 法治:理论的探索
    第五章 法治概念界说
    一、法治概念的困惑
    二、法治概念方法探寻
    三、法治实体价值与形式价值的界定
    第六章 法治实体价值探微
    一、引子:法治价值入口处的探寻
    二、法治实体价值之一:权力的合理位置
    三、法治实体价值之二:自由与法律
    四、法治实体价值之三:权利与义务
    第七章 法治形式价值论说
    一、法治形式化原则的起源
    二、法治形式化原则之一:普遍性原则
    三、法治形式化原则之二:可操作性原则
    四、法治形式化原则之三:至上性原则
    五、法治形式化原则之四:程序正义原则
    六、法治形式化原则之五:法律组织职业化原则
    第八章 法治状态剖析
    一、法治的观念模式
    二、法治的制度框架
    三、法治的组织结构
    四、法律秩序
    五、法治状态的整合模式
    下篇 法治:实证的分析
    第九章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法治发展模式的追寻
    一、法治的胚胎:古希腊、罗马的法制发展
    二、从“法”个人走向“法”国家:法国及欧洲大陆国家法治发展模式
    三、传统与革命:英国资产阶级法治发展模式
    四、“宪法主治”:美国资产阶级法治发展模式
    第十章 新中国前三十年法制透视
    一、新法制的初步预言
    二、1949:新纪元
    三、1954:伟大的奠基
    四、1957:风云突变
    五、1966:走向悲剧
    六、1976:“拨乱反正”中的徘徊
    第十一章 十年法制:反思的方法与尺度
    一、十年法制:反思的方法
    二、十年法制:反思的尺度
    第十二章 十年法制:法治进行曲
    一、十年法制发展的契机
    二、十年法制发展的目标:法治
    三、十年法制的全方位拓进
    第十三章 十年法制:法治发展中的冲突
    一、冲突之一:传统法文化与法治发展的冲突
    二、冲突之二:传统道德观与法治发展的冲突
    三、冲突之三:法的实效与法治发展的冲突
    第十四章 余论:中国法治思想的“突破”
    一、引言:一个基本的解释框架
    二、春秋战国时代的法治思想“突破”
    三、中国近代法治思想的“突破”
    四、坚守与坚持中国法治思想的“突破”
    结束语
    附录 苏联人对法治的思考
    一、法治国家思想的确立:法制思想的历史性转变
    二、“惨痛的历史篇章”
    三、苏共的“法治国家思想”
    四、苏联法学家对“法治国家思想”的探讨

  • 内容简介:
      二十多年前出版的《法治论》(1989)和《权利论》(《法治论》姊妹篇,原名为《赢得神圣:权利及其救济通论》)两书,是国内早提出“法治论”和“依法治国论”的名著,堪称法学界的一块耀眼的路标。对两书所阐述的基本观点,作者至今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修正。甚至可以说,作者更加坚持两书所确证的信念和立场。而那些基本观点,即使是在当下,也远未过时。 
      此次修订两书,一是订正了讹误之处;二是尽可能将书中所引汉译本著作按当下通行本予以引证和注释,对中国文献的引证和注释,亦依此例处理;三是书名变动,《权利论》一书,第1版书名为《赢得神圣——权利及其救济通论》(1993年),此次修订版,更名为《权利论》;四是《法治论》增加了一章——余论:中国法治思想的“突破”;后,《权利论》增加了“代第3版后记”。 
      《新民说:法治论》主要从汉语文献中阅读了从亚里士多德到西塞罗、卢梭、孟德斯鸠、哈灵顿、洛克、杰弗逊、潘恩等人有关法治的学说;厘清了法治概念,区分了法治的实体价值与形式价值;阐释了法治与权力、法治与自由、法治与权利的关系;勾画了英、美、法等国的不同法治式样;对中国自1949年至1980年代末近40年的法制实践并运用法治作为量度的尺码,确立了中国法治理论的大致框架,是中国法治理论初的系统研究。 
      《权利论》一书,为《法治论》的姊妹篇,将《法治论》里的论题从中释出加以拓展研究,把关涉每个个体的权利问题从“宪法/法律性”视角转换成一种“社会性“的书写路径,着重讨论了社会中的权利问题。 
  • 作者简介:
      王人博, 著名宪法学家,曾任西南政法大学教授、《现代法学》和《西南政法大学学报》主编,现为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政法论坛》主编。代表著作有:《法治论》(与程燎原合著)、《权利论》(与程燎原合著)、《宪政文化与近代中国》、《宪政的中国之道》、《法的中国性》及《孤独的敏感者》等。
      程燎原,著名法理学家,曾任西南政法大学教授,现任重庆大学法学院教授。代表著作有:《法治论》、《权利论》、《从法制到法治》、《清末法政人的世界》、《中国法治政体问题初探》等。
  • 目录:
    上篇 法治:思考的历程
    第一章 古希腊、罗马人的法治观
    一、“伟大的对话”:古希腊的人治论与法治论
    二、罗马人的“以法为据”
    第二章 西欧人对法治的探讨
    一、英国的法治主义和法律主治论
    二、法国的法治理论
    第三章 美国人对法治的理解和设计
    第四章 当代中国关于法治与人治问题的论争
    一、思想解放与法学萌动
    二、法治与人治问题的纷争
    三、讨论过后留下的思索
    中篇 法治:理论的探索
    第五章 法治概念界说
    一、法治概念的困惑
    二、法治概念方法探寻
    三、法治实体价值与形式价值的界定
    第六章 法治实体价值探微
    一、引子:法治价值入口处的探寻
    二、法治实体价值之一:权力的合理位置
    三、法治实体价值之二:自由与法律
    四、法治实体价值之三:权利与义务
    第七章 法治形式价值论说
    一、法治形式化原则的起源
    二、法治形式化原则之一:普遍性原则
    三、法治形式化原则之二:可操作性原则
    四、法治形式化原则之三:至上性原则
    五、法治形式化原则之四:程序正义原则
    六、法治形式化原则之五:法律组织职业化原则
    第八章 法治状态剖析
    一、法治的观念模式
    二、法治的制度框架
    三、法治的组织结构
    四、法律秩序
    五、法治状态的整合模式
    下篇 法治:实证的分析
    第九章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法治发展模式的追寻
    一、法治的胚胎:古希腊、罗马的法制发展
    二、从“法”个人走向“法”国家:法国及欧洲大陆国家法治发展模式
    三、传统与革命:英国资产阶级法治发展模式
    四、“宪法主治”:美国资产阶级法治发展模式
    第十章 新中国前三十年法制透视
    一、新法制的初步预言
    二、1949:新纪元
    三、1954:伟大的奠基
    四、1957:风云突变
    五、1966:走向悲剧
    六、1976:“拨乱反正”中的徘徊
    第十一章 十年法制:反思的方法与尺度
    一、十年法制:反思的方法
    二、十年法制:反思的尺度
    第十二章 十年法制:法治进行曲
    一、十年法制发展的契机
    二、十年法制发展的目标:法治
    三、十年法制的全方位拓进
    第十三章 十年法制:法治发展中的冲突
    一、冲突之一:传统法文化与法治发展的冲突
    二、冲突之二:传统道德观与法治发展的冲突
    三、冲突之三:法的实效与法治发展的冲突
    第十四章 余论:中国法治思想的“突破”
    一、引言:一个基本的解释框架
    二、春秋战国时代的法治思想“突破”
    三、中国近代法治思想的“突破”
    四、坚守与坚持中国法治思想的“突破”
    结束语
    附录 苏联人对法治的思考
    一、法治国家思想的确立:法制思想的历史性转变
    二、“惨痛的历史篇章”
    三、苏共的“法治国家思想”
    四、苏联法学家对“法治国家思想”的探讨

查看详情
系列丛书 / 更多
新民说 法治论
公天下:多中心治理与双主体法权
吴稼祥 著
新民说 法治论
纷争的年代:当代西方思想寻踪
刘擎 著
新民说 法治论
我故乡的四种死亡方式
柴春芽 著
新民说 法治论
法的中国性
王人博 著
新民说 法治论
孤独的敏感者
王人博 著
新民说 法治论
新民说·野渡:凤凰网读书文库
朱天文、苏伟贞、骆以军 著;严彬、马培杰 编
新民说 法治论
中国法史导论
黄源盛 著
新民说 法治论
中国历史的空间结构
鲁西奇 著
新民说 法治论
寻找失踪者:新民说
艾云 著
新民说 法治论
古书之媒:感知拍卖二十年摭谈
韦力、拓晓堂 著
新民说 法治论
法辨:法律文化论集
梁治平 著
新民说 法治论
中国的近代性
王人博 著
相关图书 / 更多
新民说 法治论
新民说·隔空对谈
[俄]根纳季·艾基,新民说出品
新民说 法治论
新民说·乡墅中的居止
新民说 出品;[德]温弗里德·塞巴尔德
新民说 法治论
新民说·“鲁迅研究”系列:晚年鲁迅与民国政治文化
郝庆军 著,新民说出品
新民说 法治论
新民说·绚烂的空无:艾米莉·狄金森的信封诗
(美)艾米莉·狄金森
新民说 法治论
新民说·19世纪法国读者与社会:工人、女性和农民
(英)马丁·里昂,新民说出品
新民说 法治论
新民说·沈祖棻全集(函套版全五卷)
沈祖棻 著,张春晓 主编,新民说出品
新民说 法治论
新民说·沈祖棻全集:涉江诗词集
沈祖棻 作者;张春晓 主编;程千帆 笺注;新民说 出品
新民说 法治论
新民说·爱,海(上下册)
[法]帕斯卡·基尼亚尔 Pascal Quignard
新民说 法治论
新民说·沈祖棻全集:书札拾零 子苾日记
沈祖棻 著;张春晓 主编;新民说 出品
新民说 法治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史问题探思
李东朗
新民说 法治论
新民说·未曾叙说
(德)温弗里德·塞巴尔德
新民说 法治论
新民事案件案由规定适用指引(2023年版)上下册
人民法院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