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兴县水利志

海兴县水利志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出版社: 方志出版社
1995-11
版次: 1
ISBN: 9787801220271
定价: 55.00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18页
字数: 200千字
分类: 工程技术
1人买过
  •   “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纂史修志,我国有着光荣的历史传统。虽然过去历代有才识的统治者能把兴水利、除水害作为治国安邦的基本国策,但古今相比,却有天渊之别。而举国统一行动编纂专业性的县级水利志更系亘古未有。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建国4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战天斗地,改造旧山河的功绩是有目共睹的。海兴县的水利建设就是一个小小的闪光点。记其水利事业发展变化的《海兴县水利志》既体现了时代精神,也突出了本县特色;整个记事歌颂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并寓规律于记事之中;既肯定了成绩,也写出了因“左”的干扰而造成的失误,为子孙后代搞好家乡的水利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具有存史、资政和教育的作用。 概述

    第一章 河流、水库工

     第一节 漳卫新河

     第二节 宣惠河

     第三节 大浪淀排水渠

     第四节 杨埕水库

    第二章 水资源

     第一节 地上水

      一、降水

      二、径流、蒸发

      三、客水

      四、地上水资源总量和可利用量

     第二节 地下水

      一、水文地质

      二、地下水储量和可开采量

     第三节 水资源供需

      一、国民经济各部门需水量

      二 、水资源供需差

     第四节 水质

      一、地上水水质

      二、地下水水质

    第三章 水旱潮灾及抗灾

     第一节 洪涝灾和抗灾

      一、1949年前的洪涝灾

      二、1949年后的洪涝灾

      三、抗洪涝灾害纪实

     第二节 旱灾和抗灾

      一、1949年前的旱灾

      二、1949年后的旱灾

      三、抗旱纪实

     第三节 潮灾和抗灾

      一、潮灾

      二、抗灾

    第四章 河渠水库治理

     第一节 行洪河道治理

     第二节 排沥河道治理

      一、宣惠河

      二、大浪淀排水渠

     第三节 骨干沟渠治理

      一、跨县干沟

      二、县内干沟

     第四节 杨埕水库治理

      一、水库建设

      二、水库效益

      三、水库库区占地

    第五章 闸、桥、涵工程

     第一节 闸

      一、防潮闸

      二、节制闸

      三、排水闸

      四、引水闸

     第二节 桥梁

     第三节 涵洞

    第六章 洼、碱地治理

     第一节 洼、碱地分布

     第二节 洼地治理

     第三节 改良盐碱地

      一、盐碱地类型

      二、改良方法

    第七章 农田灌溉

    第八章 水利管理

    第九章 基础工作

    第十章 水利机构

    第十一章 人物、文征
  • 内容简介:
      “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纂史修志,我国有着光荣的历史传统。虽然过去历代有才识的统治者能把兴水利、除水害作为治国安邦的基本国策,但古今相比,却有天渊之别。而举国统一行动编纂专业性的县级水利志更系亘古未有。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建国4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战天斗地,改造旧山河的功绩是有目共睹的。海兴县的水利建设就是一个小小的闪光点。记其水利事业发展变化的《海兴县水利志》既体现了时代精神,也突出了本县特色;整个记事歌颂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并寓规律于记事之中;既肯定了成绩,也写出了因“左”的干扰而造成的失误,为子孙后代搞好家乡的水利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具有存史、资政和教育的作用。
  • 目录:
    概述

    第一章 河流、水库工

     第一节 漳卫新河

     第二节 宣惠河

     第三节 大浪淀排水渠

     第四节 杨埕水库

    第二章 水资源

     第一节 地上水

      一、降水

      二、径流、蒸发

      三、客水

      四、地上水资源总量和可利用量

     第二节 地下水

      一、水文地质

      二、地下水储量和可开采量

     第三节 水资源供需

      一、国民经济各部门需水量

      二 、水资源供需差

     第四节 水质

      一、地上水水质

      二、地下水水质

    第三章 水旱潮灾及抗灾

     第一节 洪涝灾和抗灾

      一、1949年前的洪涝灾

      二、1949年后的洪涝灾

      三、抗洪涝灾害纪实

     第二节 旱灾和抗灾

      一、1949年前的旱灾

      二、1949年后的旱灾

      三、抗旱纪实

     第三节 潮灾和抗灾

      一、潮灾

      二、抗灾

    第四章 河渠水库治理

     第一节 行洪河道治理

     第二节 排沥河道治理

      一、宣惠河

      二、大浪淀排水渠

     第三节 骨干沟渠治理

      一、跨县干沟

      二、县内干沟

     第四节 杨埕水库治理

      一、水库建设

      二、水库效益

      三、水库库区占地

    第五章 闸、桥、涵工程

     第一节 闸

      一、防潮闸

      二、节制闸

      三、排水闸

      四、引水闸

     第二节 桥梁

     第三节 涵洞

    第六章 洼、碱地治理

     第一节 洼、碱地分布

     第二节 洼地治理

     第三节 改良盐碱地

      一、盐碱地类型

      二、改良方法

    第七章 农田灌溉

    第八章 水利管理

    第九章 基础工作

    第十章 水利机构

    第十一章 人物、文征
查看详情
目前没有书店销售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