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句法的认知结构研究

汉语句法的认知结构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6-06
版次: 1
ISBN: 9787301102954
定价: 25.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77页
字数: 24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社会文化
20人买过
  •   本文以“汉语句法的认知结构研究”为题,重点选择“把”字句、“连”字句、重动向、句法重叠和介词衍生这五个重要的句法现象,围绕句法的认知结构展开研究,旨在探求汉语句法的语义结构形成的认知基础。
      本文对汉语句法语义机制也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解:(1)特定句法结构的语义来自人们把握外部世界时心理上的某种认知方式,这种认知方式制约着句法的认知结构;(2)隐性的量范畴在汉语句法的认知结构的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对句法结构起着最深刻影响的语义范畴之一,深入挖掘这种隐性量范畴的语义制约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研究任务之一;(3)词汇作为语义承载的最基本单位,与句法的语义结构之间具有明确的互动关系;把握这种句法与词汇之间的互动关系,是我们切入汉语句法研究的一个新的角度。   张旺熹,男,1962年11月生于安徽省芜湖市。2004年获得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语言大学教授、语言学及应用语言专业博士生导师。1984年7月毕业于安徽大学中文系,获学士学位。1987年7月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获硕士学位。1987年7月至今,在北京语言大学从事编辑、教学和科研工作。1994年破格晋升为副研究员。1996年起担任《世界汉语教学》杂志副主编。2001年考入上海师范大学,在职攻读博士学位。2001年起担任对外汉语研究中心副主任。2001年晋升为研究员。2003年增列为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对外汉语教学方向博士研究生导师。2004年6月,获得上海师范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文学博士学位。 出版前言
    内容提要

    绪论
    第1章“把”字句的位移图式
    第一节引言
    第二节典型“把”字句的空间位移图式
    第三节“把”字句位移图式的隐喻拓展
    第四节特殊“把”字句的两种可能解释
    第2章“连”字句的序位框架及其对条件成分的映视
    第一节引言
    第二节连字句形成的语义基础
    第三节有序名词的序位激活
    第四节无序名词的序位建构
    第五节序位框架对条件成分的映视
    第六节小结
    第3章重动结构的远距离因果关系动因
    第一节引言
    第二节以结果的偏离性为基础的致使性重动结构
    第三节以动作行为的超常量为基础的描述性重动结构
    第四节以结果的偏离性为基础的描述性重动结构
    第五节重动结构的远距离因果关系列因
    第4章汉语句法重叠的无界性
    第一节引言
    第二节无界量的三种基本形态
    第三节动词重叠的无界小量特征
    第四节形容词重叠的无界大量特征
    第五节量词重叠的无界逐量特征
    第六节小结
    第5章汉语介词衍生的语义降级机制
    第一节基本问题与非终结动词
    第二节空间动词的非终结性特征
    第三节操作动词的非终结性特征
    第四节依凭动词的非终结性特征
    第五节关系动词的非终结性特征
    第六节遭受、使令动词的非终结性特征
    第七节语义降级机制对介词衍生的影响
    附汉语非终结构动词的类别及例词
    结语
    参考文献
    术语索引
    后记
    附录1从视点平行移动看持续体“着”的语义形成机制
    附录2从词汇研究到语法研究
  • 内容简介:
      本文以“汉语句法的认知结构研究”为题,重点选择“把”字句、“连”字句、重动向、句法重叠和介词衍生这五个重要的句法现象,围绕句法的认知结构展开研究,旨在探求汉语句法的语义结构形成的认知基础。
      本文对汉语句法语义机制也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解:(1)特定句法结构的语义来自人们把握外部世界时心理上的某种认知方式,这种认知方式制约着句法的认知结构;(2)隐性的量范畴在汉语句法的认知结构的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对句法结构起着最深刻影响的语义范畴之一,深入挖掘这种隐性量范畴的语义制约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研究任务之一;(3)词汇作为语义承载的最基本单位,与句法的语义结构之间具有明确的互动关系;把握这种句法与词汇之间的互动关系,是我们切入汉语句法研究的一个新的角度。
  • 作者简介:
      张旺熹,男,1962年11月生于安徽省芜湖市。2004年获得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语言大学教授、语言学及应用语言专业博士生导师。1984年7月毕业于安徽大学中文系,获学士学位。1987年7月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获硕士学位。1987年7月至今,在北京语言大学从事编辑、教学和科研工作。1994年破格晋升为副研究员。1996年起担任《世界汉语教学》杂志副主编。2001年考入上海师范大学,在职攻读博士学位。2001年起担任对外汉语研究中心副主任。2001年晋升为研究员。2003年增列为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对外汉语教学方向博士研究生导师。2004年6月,获得上海师范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文学博士学位。
  • 目录:
    出版前言
    内容提要

    绪论
    第1章“把”字句的位移图式
    第一节引言
    第二节典型“把”字句的空间位移图式
    第三节“把”字句位移图式的隐喻拓展
    第四节特殊“把”字句的两种可能解释
    第2章“连”字句的序位框架及其对条件成分的映视
    第一节引言
    第二节连字句形成的语义基础
    第三节有序名词的序位激活
    第四节无序名词的序位建构
    第五节序位框架对条件成分的映视
    第六节小结
    第3章重动结构的远距离因果关系动因
    第一节引言
    第二节以结果的偏离性为基础的致使性重动结构
    第三节以动作行为的超常量为基础的描述性重动结构
    第四节以结果的偏离性为基础的描述性重动结构
    第五节重动结构的远距离因果关系列因
    第4章汉语句法重叠的无界性
    第一节引言
    第二节无界量的三种基本形态
    第三节动词重叠的无界小量特征
    第四节形容词重叠的无界大量特征
    第五节量词重叠的无界逐量特征
    第六节小结
    第5章汉语介词衍生的语义降级机制
    第一节基本问题与非终结动词
    第二节空间动词的非终结性特征
    第三节操作动词的非终结性特征
    第四节依凭动词的非终结性特征
    第五节关系动词的非终结性特征
    第六节遭受、使令动词的非终结性特征
    第七节语义降级机制对介词衍生的影响
    附汉语非终结构动词的类别及例词
    结语
    参考文献
    术语索引
    后记
    附录1从视点平行移动看持续体“着”的语义形成机制
    附录2从词汇研究到语法研究
查看详情
12
系列丛书 / 更多
汉语句法的认知结构研究
现代汉语离合词离析形式功能研究
王海峰 著
汉语句法的认知结构研究
中国南方民族语言语序类型研究
李云兵 著
汉语句法的认知结构研究
土家语语音研究
张军 著
汉语句法的认知结构研究
实验音系学探索
石锋 著
相关图书 / 更多
汉语句法的认知结构研究
两头不到岸:二十世纪初年中国的社会、政治和文化
杨国强
汉语句法的认知结构研究
高罗佩 : 其人其书
【荷】 扬威廉·范德魏特灵
汉语句法的认知结构研究
官家的心事 : 宋朝宫廷政治三百年
吴铮强
汉语句法的认知结构研究
重读鲁迅:荣格的参照视角
卡罗琳·T. 布朗
汉语句法的认知结构研究
范用:为书籍的一生
汪家明 编著
汉语句法的认知结构研究
没有面目的人
理查德·桑内特 著;周悟拿 译
汉语句法的认知结构研究
两美元过一天 : 美国的福利与贫穷
凯瑟琳·爱丁;卢克·谢弗
汉语句法的认知结构研究
以文学为业:一部体制史(艺术与社会译丛)
杰拉尔德·格拉夫 著;蒋思婷 译;童可依
汉语句法的认知结构研究
我是谁?段义孚自传
[美]段义孚 著;志丞 刘苏 译
汉语句法的认知结构研究
原子与灰烬:核灾难的历史
[美]沙希利·浦洛基
汉语句法的认知结构研究
父权制与资本积累:国际劳动分工中的女性(共域世界史)
[德]玛丽亚·米斯 著;李昕一 徐明强 译
汉语句法的认知结构研究
(守望者)谁是罗兰·巴特
汪民安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