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在社会中的位置

史学在社会中的位置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2011-03
版次: 1
ISBN: 9787100073981
定价: 37.00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498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历史
38人买过
  •   《史学在社会中的位置》是作者瞿林东近三十年来在这方面的点滴思考及与之相关问题的研究所得。全书辑为上下两编。上编所收14篇文章,是关于这方面的一些理论上的认识,略分为四组。其中前四篇为一组,是从总的方面论述史学在社会中的重要位置;其后五篇为第二组,是讨论古代史学的特点和现代价值;之后两篇为第三组,是分析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及其重要意义;最后三篇为第四组,是从历史观和史学观方面提出的几点认识。下编所收14篇文章,是关于史学在社会中的各方面作用的具体表述,略分为三组。起首三篇是从史学发展的视角阐述中国历史上的历史文化认同的传统;中间八篇是举魏晋南北朝隋唐两宋为例,从不同的侧面评析史学与社会的密切关系,而以唐代史学与唐代社会为重点;末了三篇是论述近代以来逐步面向世界、走向世界的中国史学。   瞿林东,男,汉族,1937年12月生,安徽肥东人。196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本科,1967年以中国史学史专业研究生毕业于该系。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史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史学理论与中国史学史研究。著有《唐代史学论稿》、《中国史学散论》、《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纵横》、《史学的沉思》、《杜佑评传》、《史学与史学评论》、《史学志》、《中国史学史纲》、《中国史学的理论遗产》、《中国简明史学史》、《中国史学通论》、六卷本《中国史学史》魏晋南北朝隋唐卷、《中国历史文化散论》以及《史学导论》(合著)等书,主编《历史·现实·人生系列》(七种)、《20世纪中国史学研究系列》、《中华大典·历史典·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分典》、《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年刊)。撰有《中国史学的遗产、传統和当前发展趋势》、《略论中国古代历史理论的特点》、《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史学观》等论文、评论200余篇。 自序

    上编 理论认识之部

    论史学在社会中的位置——为中国史学步入21世纪而作

    历史与认识

    历史·史学·历史智慧

    论史家的角色与责任和史学的求真与经世

    中国传统史学的多样性、社会性和时代性

    论史学的时代精神

    论读史明道

    传统史学和历史教育

    传统史学的现代价值

    再谈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

    中国修史传统与中华文明传承

    天人古今与时势理道——中国古代历史观念的几个重要问题

    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史学观

    中国史学:中华民族一个共有的精神家园(论纲)
    下编 历史实际之部

    中国历史上历史文化认同的传统

    从史学发展看炎黄文化的民族凝聚力

    少数民族史学的发展与多民族统一国家观念的形成

    史学:社会变迁的记录和解说——略论魏晋至隋唐时期的史学与社会

    令狐德□和唐初史学

    略谈《隋书》的史论

    史学家和政治——关于唐代史学与政治关系的考察

    一个政治家的史学自觉——略论唐太宗和历史学

    唐代谱学和唐代社会

    论《通典》的方法和旨趣

    两宋史家的忧患意识

    开眼看世界——中国近代史学开始走向世界的历程

    近代意识与世界意识——浅谈姚莹和夏燮史学的一点启示

    世界眼光与中国特色

    后记
  • 内容简介:
      《史学在社会中的位置》是作者瞿林东近三十年来在这方面的点滴思考及与之相关问题的研究所得。全书辑为上下两编。上编所收14篇文章,是关于这方面的一些理论上的认识,略分为四组。其中前四篇为一组,是从总的方面论述史学在社会中的重要位置;其后五篇为第二组,是讨论古代史学的特点和现代价值;之后两篇为第三组,是分析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及其重要意义;最后三篇为第四组,是从历史观和史学观方面提出的几点认识。下编所收14篇文章,是关于史学在社会中的各方面作用的具体表述,略分为三组。起首三篇是从史学发展的视角阐述中国历史上的历史文化认同的传统;中间八篇是举魏晋南北朝隋唐两宋为例,从不同的侧面评析史学与社会的密切关系,而以唐代史学与唐代社会为重点;末了三篇是论述近代以来逐步面向世界、走向世界的中国史学。
  • 作者简介:
      瞿林东,男,汉族,1937年12月生,安徽肥东人。196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本科,1967年以中国史学史专业研究生毕业于该系。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史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史学理论与中国史学史研究。著有《唐代史学论稿》、《中国史学散论》、《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纵横》、《史学的沉思》、《杜佑评传》、《史学与史学评论》、《史学志》、《中国史学史纲》、《中国史学的理论遗产》、《中国简明史学史》、《中国史学通论》、六卷本《中国史学史》魏晋南北朝隋唐卷、《中国历史文化散论》以及《史学导论》(合著)等书,主编《历史·现实·人生系列》(七种)、《20世纪中国史学研究系列》、《中华大典·历史典·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分典》、《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年刊)。撰有《中国史学的遗产、传統和当前发展趋势》、《略论中国古代历史理论的特点》、《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史学观》等论文、评论200余篇。
  • 目录:
    自序

    上编 理论认识之部

    论史学在社会中的位置——为中国史学步入21世纪而作

    历史与认识

    历史·史学·历史智慧

    论史家的角色与责任和史学的求真与经世

    中国传统史学的多样性、社会性和时代性

    论史学的时代精神

    论读史明道

    传统史学和历史教育

    传统史学的现代价值

    再谈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

    中国修史传统与中华文明传承

    天人古今与时势理道——中国古代历史观念的几个重要问题

    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史学观

    中国史学:中华民族一个共有的精神家园(论纲)
    下编 历史实际之部

    中国历史上历史文化认同的传统

    从史学发展看炎黄文化的民族凝聚力

    少数民族史学的发展与多民族统一国家观念的形成

    史学:社会变迁的记录和解说——略论魏晋至隋唐时期的史学与社会

    令狐德□和唐初史学

    略谈《隋书》的史论

    史学家和政治——关于唐代史学与政治关系的考察

    一个政治家的史学自觉——略论唐太宗和历史学

    唐代谱学和唐代社会

    论《通典》的方法和旨趣

    两宋史家的忧患意识

    开眼看世界——中国近代史学开始走向世界的历程

    近代意识与世界意识——浅谈姚莹和夏燮史学的一点启示

    世界眼光与中国特色

    后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史学在社会中的位置
史学、经学与思想——在世界史背景下对于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思考(增订版)
刘家和
史学在社会中的位置
史学原理
【英】柯林武德
史学在社会中的位置
史学要义校注
吴漫
史学在社会中的位置
史学杂稿续存(黄云眉著作集)
黄云眉
史学在社会中的位置
史学与年谱:中国电影表演美学述评
厉震林
史学在社会中的位置
史学理论手册
[英]萨拉·富特 主编;何立民 译;[加拿大]南希·帕特纳;余伟
史学在社会中的位置
史学史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南开史学家论丛》第四辑)
乔治忠 著
史学在社会中的位置
史学通论(四种合刊)
浮田和民
史学在社会中的位置
史学导论:历史研究的目标、方法与新方向(第七版)
(英) 约翰·托什(John Tosh)
史学在社会中的位置
史学理论:起步与进程
陈启能著
史学在社会中的位置
史学概论(第二版)
《史学概论》编写组
史学在社会中的位置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22年下卷(总第27卷)
杨共乐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史学在社会中的位置
稽古与随时(光启文库)
瞿林东 著
史学在社会中的位置
我的史学人生(《文史知识》编委文丛)
瞿林东 著
史学在社会中的位置
中国通史英文版(软精装 六卷本)
瞿林东 著
史学在社会中的位置
中国史学史教程
瞿林东 著
史学在社会中的位置
20世纪中国史学散论
瞿林东 著
史学在社会中的位置
20世纪中国史学散论
瞿林东 著
史学在社会中的位置
20世纪二十四史研究综论
瞿林东 著
史学在社会中的位置
历史时代嬗变的记录-中国近现代史学研究
瞿林东 著
史学在社会中的位置
历史研究的理性抉择
瞿林东 著
史学在社会中的位置
中国史学史(第三卷)
瞿林东 著
史学在社会中的位置
中国史学通论
瞿林东 著
史学在社会中的位置
中国史学的理论遗产
瞿林东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