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读者》御风而行

让《读者》御风而行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1-04
版次: 1
ISBN: 9787542324313
定价: 5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46页
字数: 250千字
分类: 社会文化
27人买过
  • 《让读者御风而行》汇集彭长城同志所撰写的编辑论文、为《读者》杂志所写的卷首语、对《读者》杂志办刊过程及未来发展的思考和研究性文章。《让读者御风而行》图文并茂,可读性强,真实、生动地记录了《读者》30年成长的足迹。读了这个集子,也许你就读懂了《读者》背后的秘密。      彭长城1953年12月生于甘肃兰州,祖籍河南罗山。1969年12月在兰州工农轴承厂参加工作。“文革”后首批大学生,毕业于兰州大学历史系。1982年1月起,历任《读者》杂志社编辑、副主编、主编、社长,现为读者出版集团副董事长、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期刊协会副会长,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新闻出。版总署、甘肃省领军人才,中国百名优秀出版企业家,新中国60年百名优秀出版人物。 第一辑  文与思  卷首语一束  这是一枝幽香四溢的兰花——介绍《读者文摘》杂志“文苑”栏  写在评选揭晓之时  《读者文摘》十年  有朋自远方来  厚重与拾贝  《常常感动》后记  愿《读者》是这样一本书  始终如一的关怀——寄语2002年《读者》  让《读者》御风而行——《读者》杂志发刊300期暨创刊22周年纪念  《读者人文读本》后记  九九归一——《读者》月发行量突破900万册暨创刊24周年纪念  一本杂志的诞生  爱是什么  写给“读者的挚爱”诗文音乐朗诵会第二辑  言与行  《读者》有爱情系边防——在兰州军区南疆军区赠书仪式上的发言  齐心协力绘就《读者》新蓝图——在《读者》第六届编印发会议上的讲话  保护母亲河共建读者林——在刘家峡龙汇山“读者林”开工仪式上的讲话  《读者》:读者的心灵读本——在第二期HFM期刊经营与管理研讨会上的演讲  弘扬先进文化繁荣期刊事业——在“弘扬先进文化模范集体”表彰大会上的发言  一生做好一件事——在省直机关工委“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先进  事迹报告会”上的发言  与读者一起成长——在第三届国家期刊奖颁奖大会上的发言  让《读者》成为中美文化交流的窗口——在中国甘肃藏区风情摄影展暨《读者》推介会上的发言  期刊如何应对阅读口味的变化——在第36届世界期刊大会上的演讲  尊师重教兴国利民——向北京市中关村第四小学赠书活动上的讲话  风雨百年路我的兰大情——在兰州大学百年校庆庆典仪式上的发言  在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四中全会上的汇报发言  拥抱时代拥抱变革——在第三届中国(武汉)期刊交易博览会上的演讲  时代选择我们一切刚刚开始——在“西部再出发·兰州论坛”上的演讲  架起海峡两岸的文化桥梁——在《读者》(台湾版)发行仪式上的讲话第三辑  感与悟  《读者文摘》更名的一些问题及思考  对《读者文摘》编辑工作的零星思考  促进期刊发展的广告经营之道  发展电子杂志丰富期刊家族  创建品牌期刊的营销策划——从《读者》杂志谈起  用人文关怀打造国人的心灵读本  坚持人文关怀打造心灵读本  对读者出版集团发展的几点思考  关于甘肃建设文化大省的思考  我们用人性主义打败了热点时尚——中国《读者》与美国《读者文摘》对话(沙林)  两情若是久长时(王立强)  我眼中的《读者》的三位领导(袁勤怀)  城中三万户此地六十家——新中国60年60编辑(甘险峰  董文杰)  人间正道是沧桑——读者杂志社主编彭长城访谈录(孙际铁)  那些与《读者》有关的若干片段(代后记)
  • 内容简介:
    《让读者御风而行》汇集彭长城同志所撰写的编辑论文、为《读者》杂志所写的卷首语、对《读者》杂志办刊过程及未来发展的思考和研究性文章。《让读者御风而行》图文并茂,可读性强,真实、生动地记录了《读者》30年成长的足迹。读了这个集子,也许你就读懂了《读者》背后的秘密。
  • 作者简介:
         彭长城1953年12月生于甘肃兰州,祖籍河南罗山。1969年12月在兰州工农轴承厂参加工作。“文革”后首批大学生,毕业于兰州大学历史系。1982年1月起,历任《读者》杂志社编辑、副主编、主编、社长,现为读者出版集团副董事长、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期刊协会副会长,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新闻出。版总署、甘肃省领军人才,中国百名优秀出版企业家,新中国60年百名优秀出版人物。
  • 目录:
    第一辑  文与思  卷首语一束  这是一枝幽香四溢的兰花——介绍《读者文摘》杂志“文苑”栏  写在评选揭晓之时  《读者文摘》十年  有朋自远方来  厚重与拾贝  《常常感动》后记  愿《读者》是这样一本书  始终如一的关怀——寄语2002年《读者》  让《读者》御风而行——《读者》杂志发刊300期暨创刊22周年纪念  《读者人文读本》后记  九九归一——《读者》月发行量突破900万册暨创刊24周年纪念  一本杂志的诞生  爱是什么  写给“读者的挚爱”诗文音乐朗诵会第二辑  言与行  《读者》有爱情系边防——在兰州军区南疆军区赠书仪式上的发言  齐心协力绘就《读者》新蓝图——在《读者》第六届编印发会议上的讲话  保护母亲河共建读者林——在刘家峡龙汇山“读者林”开工仪式上的讲话  《读者》:读者的心灵读本——在第二期HFM期刊经营与管理研讨会上的演讲  弘扬先进文化繁荣期刊事业——在“弘扬先进文化模范集体”表彰大会上的发言  一生做好一件事——在省直机关工委“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先进  事迹报告会”上的发言  与读者一起成长——在第三届国家期刊奖颁奖大会上的发言  让《读者》成为中美文化交流的窗口——在中国甘肃藏区风情摄影展暨《读者》推介会上的发言  期刊如何应对阅读口味的变化——在第36届世界期刊大会上的演讲  尊师重教兴国利民——向北京市中关村第四小学赠书活动上的讲话  风雨百年路我的兰大情——在兰州大学百年校庆庆典仪式上的发言  在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四中全会上的汇报发言  拥抱时代拥抱变革——在第三届中国(武汉)期刊交易博览会上的演讲  时代选择我们一切刚刚开始——在“西部再出发·兰州论坛”上的演讲  架起海峡两岸的文化桥梁——在《读者》(台湾版)发行仪式上的讲话第三辑  感与悟  《读者文摘》更名的一些问题及思考  对《读者文摘》编辑工作的零星思考  促进期刊发展的广告经营之道  发展电子杂志丰富期刊家族  创建品牌期刊的营销策划——从《读者》杂志谈起  用人文关怀打造国人的心灵读本  坚持人文关怀打造心灵读本  对读者出版集团发展的几点思考  关于甘肃建设文化大省的思考  我们用人性主义打败了热点时尚——中国《读者》与美国《读者文摘》对话(沙林)  两情若是久长时(王立强)  我眼中的《读者》的三位领导(袁勤怀)  城中三万户此地六十家——新中国60年60编辑(甘险峰  董文杰)  人间正道是沧桑——读者杂志社主编彭长城访谈录(孙际铁)  那些与《读者》有关的若干片段(代后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让《读者》御风而行
范用:为书籍的一生
汪家明 编著
让《读者》御风而行
宴飨万年:文物中的中华饮食文化史(足不出户看国博古代饮食文化展,感受跨越万年的烟火气)
王辉
让《读者》御风而行
八十本书环游地球
大卫·丹穆若什 著;宋明炜 译
让《读者》御风而行
没有面目的人
理查德·桑内特 著;周悟拿 译
让《读者》御风而行
(守望者)谁是罗兰·巴特
汪民安 著
让《读者》御风而行
中国山水画对谈录(跟随十位大师,走近山水画世界)
许钦松 编著
让《读者》御风而行
鼓楼新悦.采香者:世界香水之源
[法]多米尼克·罗克(Dominique Roques) 著;王祎慈 译;乔溪 审校
让《读者》御风而行
我是谁?段义孚自传
[美]段义孚 著;志丞 刘苏 译
让《读者》御风而行
父权制与资本积累:国际劳动分工中的女性(共域世界史)
[德]玛丽亚·米斯 著;李昕一 徐明强 译
让《读者》御风而行
街头官僚:公共服务中的个人困境
[美]迈克尔·李普斯基(Michael Lipsky)
让《读者》御风而行
以文学为业:一部体制史(艺术与社会译丛)
杰拉尔德·格拉夫 著;蒋思婷 译;童可依
让《读者》御风而行
原子与灰烬:核灾难的历史
[美]沙希利·浦洛基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让《读者》御风而行
《读者》的人文关怀(平装本)
彭长城 著
让《读者》御风而行
《读者》的人文关怀
彭长城 著
让《读者》御风而行
初二上册:读者人文读本
彭长城 主编
让《读者》御风而行
读者人文读本·初中卷2
彭长城 编
让《读者》御风而行
读者人文读本·高中卷6
彭长城 主编
让《读者》御风而行
初三上册:读者人文读本
彭长城 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