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封存侵权责任研究/知识传承与创新文库

碳封存侵权责任研究/知识传承与创新文库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6-01
版次: 1
ISBN: 9787511256621
定价: 35.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70页
字数: 149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法律
  •   碳封存具有减缓气候变化的巨大潜力,但其在项目运作中也存在着侵害民众民事权益的责任风险。《碳封存侵权责任研究》以消除未来碳封存项目推广的法律障碍以实现其可持续发展为目的,通过借鉴美国碳封存侵权责任问题研究的相关成果,对我国未来碳封存侵权责任的潜在情形、相关主体、归责原则、构成要件、抗辩事由的适用特点以及责任救济保障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探究。   李宗录,男,1975年生于山东日照,现为山东科技大学文法学院法学系副教授,先后取得山东大学法学学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民商法法学硕士、山东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保护专业博士学位。曾在《法学评论》、《法学论坛》、《法学杂志》等刊物上发表论文近30篇,并有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作品;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一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等课题若干项。1998年取得律师资格证书并有短期律师执业经历(兼职),2014年度在山东省泰安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二庭任审判员、副庭长(挂职),主审民事案件,积极参与法律实践。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界定与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与创新
    四、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碳封存侵权责任的潜在情形
    第一节 诱发地震致害责任
    一、流体注入与诱发地震的关系
    二、二氧化碳封存诱发地震的科学原理
    三、诱发地震侵权责任的实践及诉讼缺失的原因
    第二节 地下水污染致害责任
    一、碳封存产生地下水污染责任的科学基础
    二、碳封存地下水污染责任之美国法分析
    三、碳封存地下水污染责任之中国法分析
    第三节 二氧化碳泄漏致害责任
    一、发生二氧化碳泄漏致害责任的科学依据
    二、二氧化碳泄漏致害责任的界定与诉讼中将面临的问题
    第四节 二氧化碳迁移地下侵入责任
    一、发生二氧化碳迁移地下侵入责任的原因
    二、美国类似地下注入物质迁移侵入责任的案例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碳封存侵权责任的相关主体
    第一节 碳封存侵权责任中侵权人的界定
    一、碳封存项目的营运人
    二、碳封存项目的施工人
    三、碳封存项目完成后的管理义务人
    四、碳封存项目的投资人
    第二节 碳封存侵权责任中被侵权人的界定
    一、美国空隙空间权利归属的观点与被侵权人的界定
    二、中国空隙空间的权利归属与被侵权人的界定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碳封存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
    第一节 碳封存侵权归责原则的现行法分析
    一、基于美国法的分析
    二、基于中国法的分析
    第二节 碳封存侵权归责原则的影响因素与未来选择
    一、碳封存侵权归责原则的影响因素
    二、未来碳封存侵权归责原则确立的两种路径选择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碳封存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
    第一节 两种违法性学说与加害行为的认定
    一、认定加害行为违法性的两种学说
    二、结果违法性学说对碳封存侵权加害行为认定的意义
    第二节 各侵权责任情形中损害的认定
    一、诱发地震致害责任中“损害”的认定
    二、地下水污染致害责任中“损害”的认定
    三、二氧化碳泄漏致害责任中“损害”的认定
    四、二氧化碳迁移地下侵入责任中“损害”的认定
    第三节 科学证据在因果关系证明中的运用
    一、科学证据对碳封存侵权责任因果关系证明的重要性
    二、科学证据在地下水污染致害责任中因果关系证明的运用
    三、科学证据在二氧化碳泄漏致害责任中因果关系证明的运用
    四、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第四节 注意义务的违反与过错的认定
    一、过错要件在碳封存侵权责任中的适用范围
    二、地下水污染责任中营运人的注意义务及其认定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碳封存侵权责任的抗辩事由
    第一节 碳封存侵权责任抗辩事由概述
    第二节 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
    一、美国碳封存侵权责任诉讼时效应从何时起算
    二、中国碳封存侵权责任诉讼时效应从何时起算
    第三节 不可抗力与封存风险的识别及抗辩效果
    一、不可抗力与碳封存风险如何识别
    二、不可抗力对碳封存侵权责任的抗辩效果:免责还是减轻责任
    第四节 自寻妨害抗辩事由的适用
    一、美国普通法关于自寻妨害作为抗辩事由的处理
    二、“自寻妨害”在碳封存妨害案件中如何作为抗辩事由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碳封存侵权救济的保障机制
    第一节 责任保险
    一、责任保险的功能和条件
    二、责任保险用作碳封存侵权救济保障机制未来应解决的问题
    第二节 补偿基金
    一、现有补偿基金的借鉴
    二、碳封存侵权责任补偿基金确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三节 责任减免与政府财政负担
    一、美国法中责任上限与政府财政负担结合机制
    二、美国学者提出的责任免除与政府财政负担结合的方案
    三、我国未来对责任减免与政府财政负担结合机制应当采取的态度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 内容简介:
      碳封存具有减缓气候变化的巨大潜力,但其在项目运作中也存在着侵害民众民事权益的责任风险。《碳封存侵权责任研究》以消除未来碳封存项目推广的法律障碍以实现其可持续发展为目的,通过借鉴美国碳封存侵权责任问题研究的相关成果,对我国未来碳封存侵权责任的潜在情形、相关主体、归责原则、构成要件、抗辩事由的适用特点以及责任救济保障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探究。
  • 作者简介:
      李宗录,男,1975年生于山东日照,现为山东科技大学文法学院法学系副教授,先后取得山东大学法学学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民商法法学硕士、山东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保护专业博士学位。曾在《法学评论》、《法学论坛》、《法学杂志》等刊物上发表论文近30篇,并有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作品;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一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等课题若干项。1998年取得律师资格证书并有短期律师执业经历(兼职),2014年度在山东省泰安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二庭任审判员、副庭长(挂职),主审民事案件,积极参与法律实践。
  • 目录: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界定与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与创新
    四、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碳封存侵权责任的潜在情形
    第一节 诱发地震致害责任
    一、流体注入与诱发地震的关系
    二、二氧化碳封存诱发地震的科学原理
    三、诱发地震侵权责任的实践及诉讼缺失的原因
    第二节 地下水污染致害责任
    一、碳封存产生地下水污染责任的科学基础
    二、碳封存地下水污染责任之美国法分析
    三、碳封存地下水污染责任之中国法分析
    第三节 二氧化碳泄漏致害责任
    一、发生二氧化碳泄漏致害责任的科学依据
    二、二氧化碳泄漏致害责任的界定与诉讼中将面临的问题
    第四节 二氧化碳迁移地下侵入责任
    一、发生二氧化碳迁移地下侵入责任的原因
    二、美国类似地下注入物质迁移侵入责任的案例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碳封存侵权责任的相关主体
    第一节 碳封存侵权责任中侵权人的界定
    一、碳封存项目的营运人
    二、碳封存项目的施工人
    三、碳封存项目完成后的管理义务人
    四、碳封存项目的投资人
    第二节 碳封存侵权责任中被侵权人的界定
    一、美国空隙空间权利归属的观点与被侵权人的界定
    二、中国空隙空间的权利归属与被侵权人的界定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碳封存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
    第一节 碳封存侵权归责原则的现行法分析
    一、基于美国法的分析
    二、基于中国法的分析
    第二节 碳封存侵权归责原则的影响因素与未来选择
    一、碳封存侵权归责原则的影响因素
    二、未来碳封存侵权归责原则确立的两种路径选择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碳封存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
    第一节 两种违法性学说与加害行为的认定
    一、认定加害行为违法性的两种学说
    二、结果违法性学说对碳封存侵权加害行为认定的意义
    第二节 各侵权责任情形中损害的认定
    一、诱发地震致害责任中“损害”的认定
    二、地下水污染致害责任中“损害”的认定
    三、二氧化碳泄漏致害责任中“损害”的认定
    四、二氧化碳迁移地下侵入责任中“损害”的认定
    第三节 科学证据在因果关系证明中的运用
    一、科学证据对碳封存侵权责任因果关系证明的重要性
    二、科学证据在地下水污染致害责任中因果关系证明的运用
    三、科学证据在二氧化碳泄漏致害责任中因果关系证明的运用
    四、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第四节 注意义务的违反与过错的认定
    一、过错要件在碳封存侵权责任中的适用范围
    二、地下水污染责任中营运人的注意义务及其认定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碳封存侵权责任的抗辩事由
    第一节 碳封存侵权责任抗辩事由概述
    第二节 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
    一、美国碳封存侵权责任诉讼时效应从何时起算
    二、中国碳封存侵权责任诉讼时效应从何时起算
    第三节 不可抗力与封存风险的识别及抗辩效果
    一、不可抗力与碳封存风险如何识别
    二、不可抗力对碳封存侵权责任的抗辩效果:免责还是减轻责任
    第四节 自寻妨害抗辩事由的适用
    一、美国普通法关于自寻妨害作为抗辩事由的处理
    二、“自寻妨害”在碳封存妨害案件中如何作为抗辩事由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碳封存侵权救济的保障机制
    第一节 责任保险
    一、责任保险的功能和条件
    二、责任保险用作碳封存侵权救济保障机制未来应解决的问题
    第二节 补偿基金
    一、现有补偿基金的借鉴
    二、碳封存侵权责任补偿基金确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三节 责任减免与政府财政负担
    一、美国法中责任上限与政府财政负担结合机制
    二、美国学者提出的责任免除与政府财政负担结合的方案
    三、我国未来对责任减免与政府财政负担结合机制应当采取的态度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碳封存侵权责任研究/知识传承与创新文库
重读鲁迅:荣格的参照视角
卡罗琳·T. 布朗
碳封存侵权责任研究/知识传承与创新文库
两美元过一天 : 美国的福利与贫穷
凯瑟琳·爱丁;卢克·谢弗
碳封存侵权责任研究/知识传承与创新文库
中国龙的发明:近现代中国形象的域外变迁
施爱东 后浪
碳封存侵权责任研究/知识传承与创新文库
重构契丹早期史 新锐学者关于契丹早期历史全新力作 苗润博 北京大学人文学科文库·北大中国史研究丛书
苗润博 著
碳封存侵权责任研究/知识传承与创新文库
我能帮上什么忙?(万镜·现象)
戴维·戈德布卢姆;皮尔·布莱登
碳封存侵权责任研究/知识传承与创新文库
普林斯顿大学生物图鉴 :真菌(地球分解者)
[美]布里特·艾伦·邦亚德 著;陈伟 译;中国国家地理·图书 出品
碳封存侵权责任研究/知识传承与创新文库
克洛德·夏布罗尔 法国电影新浪潮运动开创者夏布罗尔导演评传
若埃尔·马尼(Jo.l Magny) 著;谢强 译
碳封存侵权责任研究/知识传承与创新文库
拓地降敌:北宋中叶内臣名将李宪研究
何冠环
碳封存侵权责任研究/知识传承与创新文库
班史:一个大学班级的日常生活(2018—2022)
黄修志 石榴花 著
碳封存侵权责任研究/知识传承与创新文库
另一场新文化运动:五四前后“梁启超系”再造新文明的努力
周月峰 著
碳封存侵权责任研究/知识传承与创新文库
辛弃疾新传
辛更儒 后浪
碳封存侵权责任研究/知识传承与创新文库
无条件投降博物馆
[荷兰]杜布拉夫卡·乌格雷西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