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伯胤说紫砂

宋伯胤说紫砂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8-11
版次: 1
ISBN: 9787807354369
定价: 385.00
装帧: 精装
开本: 大16开
纸张: 铜版纸
页数: 251页
分类: 生活
  • 宋伯胤先生上世纪40年代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长期从事中国古代陶瓷研究,出版过《宋伯胤说陶瓷》、《紫砂苑学步》、《茶具》、《博物馆历史文选》、《博物馆人丛语》、《枕林拾遗》等著作,是我国最为著名的陶瓷研究专家之一。
    宋伯胤先生对紫砂陶的研究造诣颇深,他从上世纪50年代接触紫砂,80年代初开始专注于紫砂文化研究,1998年在台湾出版了他的紫砂研究论文集《紫砂苑学步》,2007年又与吴光荣、黄健亮合著《紫砂收藏入门百科》一书。直到今天,年近九十的宋老仍不停歇,孜孜不倦的从事着紫砂文化的研究,《宋伯胤说紫砂》一书汇集了宋老几十年来研究紫砂的心血和成果,收录了宋老自上世纪80年代初至今的紫砂论文和有关文章24篇,12万字,并附有100多帧珍贵实物的图片,具有极高的学术性和重要的研究价值。 我是怎样学紫砂的(代序)
    一对紫砂陶器的历史考察
    对紫砂陶器的历史考察
    二紫砂陶文化的人文透视
    紫砂陶文化的人文透视
    三名人名作细品尝
    1对一件紫砂六方壶的辨识
    2南禅寺古井的遗壶
    3独有“凝夜紫”一梁如长虹——记时大彬款天香阁提梁紫砂壶
    4明人臧否时大彬
    5我读时大彬
    6鸣远砂壶出清漳
    7仿得东陵式吉士寄思存——记陈鸣远紫砂东陵瓜壶
    8迎鱼西江水天鸡弄和风——记陈鸣远天鸡紫砂酒壶
    9此桃枝叶茂“鲜肤一何润”——记项圣思紫砂桃酒杯
    10笑把金刀镌紫泥——记紫砂铭刻家潘稚亮
    11名壶是以名工闻名——为杨彭年制壶正名
    12束竹重高节八卦说“易学”——记邵大亨束竹八卦紫砂壶
    13紫砂枕趣谈
    14沉埋海底二百年的紫砂壶
    四一片冰心在玉壶
    一片冰心在玉壶——记香港著名收藏家罗桂祥先生二、三事
    五师友近作读后
    1哲人其萎念兹在兹——为《徐鳌润紫砂陶艺论文集》出版作
    2名人芳兮,陶艺“权门”——读潘春芳夫妇《芳权陶艺》作
    3寻“根”的尝试——序吴光荣、许艳春紫砂陶艺作品集《寻找未来》
    4从艺术视野看紫砂陶的美和真——读黄健亮《明清紫砂艺术》后
    5石交独紫砂民胞俱点头——为《石民治陶——裴石民紫砂艺术》出版作
    6良匠踵祖法朔鼓开新路——为《路朔良紫砂艺术集》出版作
    7别具只眼看紫砂——读赏壶阁主《明清紫砂珍赏》后
    编后记(李长平)
  • 内容简介:
    宋伯胤先生上世纪40年代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长期从事中国古代陶瓷研究,出版过《宋伯胤说陶瓷》、《紫砂苑学步》、《茶具》、《博物馆历史文选》、《博物馆人丛语》、《枕林拾遗》等著作,是我国最为著名的陶瓷研究专家之一。
    宋伯胤先生对紫砂陶的研究造诣颇深,他从上世纪50年代接触紫砂,80年代初开始专注于紫砂文化研究,1998年在台湾出版了他的紫砂研究论文集《紫砂苑学步》,2007年又与吴光荣、黄健亮合著《紫砂收藏入门百科》一书。直到今天,年近九十的宋老仍不停歇,孜孜不倦的从事着紫砂文化的研究,《宋伯胤说紫砂》一书汇集了宋老几十年来研究紫砂的心血和成果,收录了宋老自上世纪80年代初至今的紫砂论文和有关文章24篇,12万字,并附有100多帧珍贵实物的图片,具有极高的学术性和重要的研究价值。
  • 目录:
    我是怎样学紫砂的(代序)
    一对紫砂陶器的历史考察
    对紫砂陶器的历史考察
    二紫砂陶文化的人文透视
    紫砂陶文化的人文透视
    三名人名作细品尝
    1对一件紫砂六方壶的辨识
    2南禅寺古井的遗壶
    3独有“凝夜紫”一梁如长虹——记时大彬款天香阁提梁紫砂壶
    4明人臧否时大彬
    5我读时大彬
    6鸣远砂壶出清漳
    7仿得东陵式吉士寄思存——记陈鸣远紫砂东陵瓜壶
    8迎鱼西江水天鸡弄和风——记陈鸣远天鸡紫砂酒壶
    9此桃枝叶茂“鲜肤一何润”——记项圣思紫砂桃酒杯
    10笑把金刀镌紫泥——记紫砂铭刻家潘稚亮
    11名壶是以名工闻名——为杨彭年制壶正名
    12束竹重高节八卦说“易学”——记邵大亨束竹八卦紫砂壶
    13紫砂枕趣谈
    14沉埋海底二百年的紫砂壶
    四一片冰心在玉壶
    一片冰心在玉壶——记香港著名收藏家罗桂祥先生二、三事
    五师友近作读后
    1哲人其萎念兹在兹——为《徐鳌润紫砂陶艺论文集》出版作
    2名人芳兮,陶艺“权门”——读潘春芳夫妇《芳权陶艺》作
    3寻“根”的尝试——序吴光荣、许艳春紫砂陶艺作品集《寻找未来》
    4从艺术视野看紫砂陶的美和真——读黄健亮《明清紫砂艺术》后
    5石交独紫砂民胞俱点头——为《石民治陶——裴石民紫砂艺术》出版作
    6良匠踵祖法朔鼓开新路——为《路朔良紫砂艺术集》出版作
    7别具只眼看紫砂——读赏壶阁主《明清紫砂珍赏》后
    编后记(李长平)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宋伯胤说紫砂
宋伯胤文集(陶瓷卷)
南京博物院 编
宋伯胤说紫砂
宋伯胤文集:博物馆卷
南京博物院 编
系列丛书 / 更多
宋伯胤说紫砂
宋伯胤文集(陶瓷卷)
南京博物院 编
宋伯胤说紫砂
宋伯胤文集:博物馆卷
南京博物院 编
相关图书 / 更多
宋伯胤说紫砂
宋伯胤文集(陶瓷卷)
南京博物院 编
宋伯胤说紫砂
宋伯胤文集:博物馆卷
南京博物院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