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珠古祠堂

海珠古祠堂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2014-09
版次: 1
ISBN: 9787554802359
定价: 160.00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95页
字数: 390千字
分类: 社会文化
31人买过
  • 祠堂是中国社会的一个重要的管理单位,起着传宗接代,维护社会秩序,教化子孙等重要作用。
       海珠祠堂是海珠区的文脉,从宗祠的历史我们可以阅读到海珠区的发展史。众多杰出先贤,来自众多宗祠;众多的宗祠,走出一代又一代民族的菁英,蔚成广州“河南”灿烂的星空。
      
      本书由广州市海珠区文联组织编写,收纳了海珠区一百多座祠堂,细说了各座祠堂的建筑特色、祠堂文物、风俗习惯、名人轶事等。通过这些可以让读者了解到祠堂文化发展史。  

    刘小玲

    国家一级作家  编审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广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常务理事

    海珠区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

    主要作品及获奖情况:

    刘小玲  广州人。中国民主促进会成员。1973年始发表作品。1985年加入广东作协。曾任《少男少女》杂志编辑部主任。主要从事儿童文学创作,著有报告文学集《浪漫季节》、《珠江少男少女的广角镜》、《跨世纪的一代自强卷》、《香江花季》、《初夏的回声》等5部,长篇小说《蓝色隧道》1部。在6届广东省优秀儿童文学评奖中有5届获奖,并多次获“全国青年报刊好作品奖”。《跨世纪的一代自强卷》获1994年度国家“五个一工程奖”,长篇小说《蓝色隧道》获2003年“冰心图书奖”。撰有反映广州“西关风情”的散文一批,其中《家住西关》系列获广东省第七届新人新作奖,《日落故园》获第二届秦牧散文奖并入选1998年《广东年鉴》。

    自2005年开始从事岭南文化研究、国学研究事作,编辑岭南文化类书籍:

    广州民间艺术系列丛书——《纤云弄巧摆七夕》《千年海祭》《赛龙夺锦》《万缕金丝》《堆金织玉》

    《沙湾何氏与广东音乐》《家乡滋味》

    主编:

    《趣美岭南系列》(六种)

    《走进黄埔古村》《海珠古祠堂》

    《少年诵读经典系列》(六种)

    著作:

    《岭南童谣》《岭南盆景艺术与技法》《岭南盆景艺术研究》《晚晴映翠——刘仲明大师盆景艺术》《国学教育读本》 一、海珠崇祠 

    1.崇祠壮节——邓氏宗祠 

    2.百世周宗————卫氏大宗祠 

    3.“乐善好施”白公祠——纶生白公祠 

    4.“十三行”行商发展的见证者——潘氏家祠 

    5.“十三行”巨富私宅——伍氏家祠 

    6.兰桂腾芳——梁氏大宗祠 

    7.纸上的南雪祠——杨孚祠 

    8.漱珠冈上菊坡祠——菊坡祠 

     

    二、海珠特色祠 

    1. 99个门的传奇——云隐冯公祠 

    2.海珠最早的祠堂——崌崃祠 

    3.辛亥革命义旗在此举起——大塘李氏大宗祠 

    4. 一门走出七代名人——左垣家塾 

    5. 旗杆夹彰显一传侨领风采——胡氏宗祠 

    6. 借江为塘大格局——南溟黎公祠 

    7. 祠壁嵌刻“认祖诗”——龙潭黄氏宗祠 

     

    三、海珠众姓祠 

     

    (一)马氏祠堂 

    (二)
  • 内容简介:
    祠堂是中国社会的一个重要的管理单位,起着传宗接代,维护社会秩序,教化子孙等重要作用。
       海珠祠堂是海珠区的文脉,从宗祠的历史我们可以阅读到海珠区的发展史。众多杰出先贤,来自众多宗祠;众多的宗祠,走出一代又一代民族的菁英,蔚成广州“河南”灿烂的星空。
      
      本书由广州市海珠区文联组织编写,收纳了海珠区一百多座祠堂,细说了各座祠堂的建筑特色、祠堂文物、风俗习惯、名人轶事等。通过这些可以让读者了解到祠堂文化发展史。
  • 作者简介:
     

    刘小玲

    国家一级作家  编审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广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常务理事

    海珠区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

    主要作品及获奖情况:

    刘小玲  广州人。中国民主促进会成员。1973年始发表作品。1985年加入广东作协。曾任《少男少女》杂志编辑部主任。主要从事儿童文学创作,著有报告文学集《浪漫季节》、《珠江少男少女的广角镜》、《跨世纪的一代自强卷》、《香江花季》、《初夏的回声》等5部,长篇小说《蓝色隧道》1部。在6届广东省优秀儿童文学评奖中有5届获奖,并多次获“全国青年报刊好作品奖”。《跨世纪的一代自强卷》获1994年度国家“五个一工程奖”,长篇小说《蓝色隧道》获2003年“冰心图书奖”。撰有反映广州“西关风情”的散文一批,其中《家住西关》系列获广东省第七届新人新作奖,《日落故园》获第二届秦牧散文奖并入选1998年《广东年鉴》。

    自2005年开始从事岭南文化研究、国学研究事作,编辑岭南文化类书籍:

    广州民间艺术系列丛书——《纤云弄巧摆七夕》《千年海祭》《赛龙夺锦》《万缕金丝》《堆金织玉》

    《沙湾何氏与广东音乐》《家乡滋味》

    主编:

    《趣美岭南系列》(六种)

    《走进黄埔古村》《海珠古祠堂》

    《少年诵读经典系列》(六种)

    著作:

    《岭南童谣》《岭南盆景艺术与技法》《岭南盆景艺术研究》《晚晴映翠——刘仲明大师盆景艺术》《国学教育读本》
  • 目录:
    一、海珠崇祠 

    1.崇祠壮节——邓氏宗祠 

    2.百世周宗————卫氏大宗祠 

    3.“乐善好施”白公祠——纶生白公祠 

    4.“十三行”行商发展的见证者——潘氏家祠 

    5.“十三行”巨富私宅——伍氏家祠 

    6.兰桂腾芳——梁氏大宗祠 

    7.纸上的南雪祠——杨孚祠 

    8.漱珠冈上菊坡祠——菊坡祠 

     

    二、海珠特色祠 

    1. 99个门的传奇——云隐冯公祠 

    2.海珠最早的祠堂——崌崃祠 

    3.辛亥革命义旗在此举起——大塘李氏大宗祠 

    4. 一门走出七代名人——左垣家塾 

    5. 旗杆夹彰显一传侨领风采——胡氏宗祠 

    6. 借江为塘大格局——南溟黎公祠 

    7. 祠壁嵌刻“认祖诗”——龙潭黄氏宗祠 

     

    三、海珠众姓祠 

     

    (一)马氏祠堂 

    (二)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海珠古祠堂
重读鲁迅:荣格的参照视角
卡罗琳·T. 布朗
海珠古祠堂
两美元过一天 : 美国的福利与贫穷
凯瑟琳·爱丁;卢克·谢弗
海珠古祠堂
中国龙的发明:近现代中国形象的域外变迁
施爱东 后浪
海珠古祠堂
重构契丹早期史 新锐学者关于契丹早期历史全新力作 苗润博 北京大学人文学科文库·北大中国史研究丛书
苗润博 著
海珠古祠堂
我能帮上什么忙?(万镜·现象)
戴维·戈德布卢姆;皮尔·布莱登
海珠古祠堂
普林斯顿大学生物图鉴 :真菌(地球分解者)
[美]布里特·艾伦·邦亚德 著;陈伟 译;中国国家地理·图书 出品
海珠古祠堂
克洛德·夏布罗尔 法国电影新浪潮运动开创者夏布罗尔导演评传
若埃尔·马尼(Jo.l Magny) 著;谢强 译
海珠古祠堂
拓地降敌:北宋中叶内臣名将李宪研究
何冠环
海珠古祠堂
班史:一个大学班级的日常生活(2018—2022)
黄修志 石榴花 著
海珠古祠堂
另一场新文化运动:五四前后“梁启超系”再造新文明的努力
周月峰 著
海珠古祠堂
辛弃疾新传
辛更儒 后浪
海珠古祠堂
无条件投降博物馆
[荷兰]杜布拉夫卡·乌格雷西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