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品牌关系研究:概念、前因与后果

粉丝—品牌关系研究:概念、前因与后果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9-01
版次: 1
ISBN: 9787513655347
定价: 5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38页
字数: 147千字
分类: 管理
6人买过
  •   粉丝被视为消费主义文化的典型代表。他们的出现深刻地改变了当今品牌的塑造方式,消费者品牌关系也呈现出新的内涵和特点。 
      在梳理粉丝消费行为理论和消费者文化理论的基础上,本书结合了不同情境和理论视角来研究粉丝与品牌之间的关系性质、特征、前置因素和作用结果。研究发现,品牌崇拜是相对少数极度热诚的忠实粉丝对于某个品牌所形成的精神和情感依恋状态,它具有品牌信念、品牌崇敬感和品牌热诚三个维度;流体验和交融感对于体育粉丝的持久参与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且粉丝神圣感和精神性在其中分别发挥着中介和调节作用;感知互动和类社会互动对粉丝的在线品牌契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且在线品牌契合的情感和行为维度对品牌忠诚和网络口碑也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这些研究结论一方面从粉丝的角度对以往的消费者品牌关系理论有所深化和拓展,另一方面也能为我国企业在粉丝经济时代开展粉丝营销、为品牌吸引更多粉丝提供有价值的策略建议。   刘伟 
      男,1982年生,陕西西安人,上海财经大学管理学博士,美国康涅狄格大学访问学者,现任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讲师,西北大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主要研究领域:消费者行为、品牌管理、消费者品牌关系。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在CSSCI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另有3篇论文被CPCI全文检索。曾获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1绪论00 
    1.1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00 
    1.2研究内容和框架00 
    1.3研究方法00 
    2粉丝消费行为理论综述00 
    2.1粉丝的概念界定00 
    2.1.1粉丝的定义00 
    2.1.2粉丝概念的独特性00 
    2.1.3粉丝的分类00 
    2.2粉丝的超常消费行为00 
    2.2.1狂热消费行为00 
    2.2.2消费者热诚00 
    2.2.3理性上瘾0 
    2.3粉丝文化及其特性0 
    2.3.1参与性0 
    2.3.2崇拜性0 
    2.3.3社交性0 
    2.3.4污名身份0 
    2.4粉丝的心理特征0 
    2.4.1粉丝的心理动机0 
    2.4.2粉丝的个性特征0 
    2.5启示与未来研究展望0 
    3消费者文化理论综述0 
    3.1消费者文化理论的历史渊源0 
    3.1.1兴起阶段0 
    3.1.2融入阶段0 
    3.1.3形成阶段0 
    3.2消费者文化理论的哲学基础0 
    3.2.1实证主义的局限性0 
    3.2.2诠释主义的观点0 
    3.2.3诠释主义与实证主义的哲学假设对比0 
    3.3消费者文化理论的研究内容0 
    3.3.1研究属性0 
    3.3.2主题内容0 
    3.4消费者文化理论的研究方法0 
    3.4.1研究设计0 
    3.4.2主要数据收集方式0 
    3.4.3数据分析与阐释0 
    3.4.4评价标准0 
    3.5启示与未来研究方向0 
    3.5.1倡导多样化的消费者研究0 
    3.5.2构建本土消费者文化理论0 
    3.5.3我国值得挖掘的消费者文化研究方向0 
    4品牌崇拜的概念和维度研究0 
    4.1问题的提出0 
    4.2文献综述0 
    4.2.1消费者—品牌关系理论0 
    4.2.2品牌的神圣化0 
    4.2.3品牌崇拜0 
    4.3研究设计0 
    4.3.1研究对象与数据收集0 
    4.3.2数据分析与解释0 
    4.3.3效度和可信性0 
    4.4理论建构0 
    4.4.1品牌信念0 
    4.4.2品牌崇敬感0 
    4.4.3品牌热诚0 
    4.5小结0 
    0030045粉丝神圣感的形成和作用结果研究0 
    5.1问题的提出0 
    5.2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0 
    5.2.1持久参与的概念及其前置因素0 
    5.2.2流体验对持久参与的影响0 
    5.2.3交融感对持久参与的影响0 
    5.2.4粉丝神圣感及其中介效应0 
    5.2.5粉丝精神性及其调节效应0 
    5.3研究设计0 
    5.3.1研究对象和数据收集0 
    5.3.2变量测量0 
    5.4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0 
    5.4.1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检验0 
    5.4.2变量间的描述性统计0 
    5.4.3假设检验0 
    5.5小结0 
    6在线品牌契合的前因后果研究0 
    6.1问题的提出0 
    6.2文献综述0 
    6.2.1品牌契合的跨学科理论背景0 
    6.2.2品牌契合的定义与测量0 
    6.2.3品牌契合的前因和后果研究0 
    6.3研究假设0 
    6.3.1感知互动与在线品牌契合0 
    6.3.2类社会互动与在线品牌契合0 
    6.3.3在线品牌契合与品牌忠诚0 
    6.3.4在线品牌契合与网络口碑0 
    6.4研究设计0 
    6.4.1变量测量0 
    6.4.2数据收集与样本特征0 
    6.5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0 
    6.5.1量表的信度与效度分析0 
    6.5.2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6.5.3假设检验 
    6.6小结 
    7结论与讨论 
    7.1关于品牌崇拜的研究结论和讨论 
    7.1.1研究结论和理论贡献 
    7.1.2实践启示 
    7.1.3研究局限和未来展望 
    7.2关于粉丝神圣感的研究结论和讨论 
    7.2.1研究结论和理论贡献 
    7.2.2实践启示 
    7.2.3研究局限和未来展望 
    7.3关于在线品牌契合的研究结论和讨论 
    7.3.1研究结论和理论贡献 
    7.3.2实践启示 
    7.3.3研究局限和未来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重要术语索引表 
    后记
  • 内容简介:
      粉丝被视为消费主义文化的典型代表。他们的出现深刻地改变了当今品牌的塑造方式,消费者品牌关系也呈现出新的内涵和特点。 
      在梳理粉丝消费行为理论和消费者文化理论的基础上,本书结合了不同情境和理论视角来研究粉丝与品牌之间的关系性质、特征、前置因素和作用结果。研究发现,品牌崇拜是相对少数极度热诚的忠实粉丝对于某个品牌所形成的精神和情感依恋状态,它具有品牌信念、品牌崇敬感和品牌热诚三个维度;流体验和交融感对于体育粉丝的持久参与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且粉丝神圣感和精神性在其中分别发挥着中介和调节作用;感知互动和类社会互动对粉丝的在线品牌契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且在线品牌契合的情感和行为维度对品牌忠诚和网络口碑也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这些研究结论一方面从粉丝的角度对以往的消费者品牌关系理论有所深化和拓展,另一方面也能为我国企业在粉丝经济时代开展粉丝营销、为品牌吸引更多粉丝提供有价值的策略建议。
  • 作者简介:
      刘伟 
      男,1982年生,陕西西安人,上海财经大学管理学博士,美国康涅狄格大学访问学者,现任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讲师,西北大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主要研究领域:消费者行为、品牌管理、消费者品牌关系。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在CSSCI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另有3篇论文被CPCI全文检索。曾获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 目录:
    1绪论00 
    1.1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00 
    1.2研究内容和框架00 
    1.3研究方法00 
    2粉丝消费行为理论综述00 
    2.1粉丝的概念界定00 
    2.1.1粉丝的定义00 
    2.1.2粉丝概念的独特性00 
    2.1.3粉丝的分类00 
    2.2粉丝的超常消费行为00 
    2.2.1狂热消费行为00 
    2.2.2消费者热诚00 
    2.2.3理性上瘾0 
    2.3粉丝文化及其特性0 
    2.3.1参与性0 
    2.3.2崇拜性0 
    2.3.3社交性0 
    2.3.4污名身份0 
    2.4粉丝的心理特征0 
    2.4.1粉丝的心理动机0 
    2.4.2粉丝的个性特征0 
    2.5启示与未来研究展望0 
    3消费者文化理论综述0 
    3.1消费者文化理论的历史渊源0 
    3.1.1兴起阶段0 
    3.1.2融入阶段0 
    3.1.3形成阶段0 
    3.2消费者文化理论的哲学基础0 
    3.2.1实证主义的局限性0 
    3.2.2诠释主义的观点0 
    3.2.3诠释主义与实证主义的哲学假设对比0 
    3.3消费者文化理论的研究内容0 
    3.3.1研究属性0 
    3.3.2主题内容0 
    3.4消费者文化理论的研究方法0 
    3.4.1研究设计0 
    3.4.2主要数据收集方式0 
    3.4.3数据分析与阐释0 
    3.4.4评价标准0 
    3.5启示与未来研究方向0 
    3.5.1倡导多样化的消费者研究0 
    3.5.2构建本土消费者文化理论0 
    3.5.3我国值得挖掘的消费者文化研究方向0 
    4品牌崇拜的概念和维度研究0 
    4.1问题的提出0 
    4.2文献综述0 
    4.2.1消费者—品牌关系理论0 
    4.2.2品牌的神圣化0 
    4.2.3品牌崇拜0 
    4.3研究设计0 
    4.3.1研究对象与数据收集0 
    4.3.2数据分析与解释0 
    4.3.3效度和可信性0 
    4.4理论建构0 
    4.4.1品牌信念0 
    4.4.2品牌崇敬感0 
    4.4.3品牌热诚0 
    4.5小结0 
    0030045粉丝神圣感的形成和作用结果研究0 
    5.1问题的提出0 
    5.2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0 
    5.2.1持久参与的概念及其前置因素0 
    5.2.2流体验对持久参与的影响0 
    5.2.3交融感对持久参与的影响0 
    5.2.4粉丝神圣感及其中介效应0 
    5.2.5粉丝精神性及其调节效应0 
    5.3研究设计0 
    5.3.1研究对象和数据收集0 
    5.3.2变量测量0 
    5.4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0 
    5.4.1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检验0 
    5.4.2变量间的描述性统计0 
    5.4.3假设检验0 
    5.5小结0 
    6在线品牌契合的前因后果研究0 
    6.1问题的提出0 
    6.2文献综述0 
    6.2.1品牌契合的跨学科理论背景0 
    6.2.2品牌契合的定义与测量0 
    6.2.3品牌契合的前因和后果研究0 
    6.3研究假设0 
    6.3.1感知互动与在线品牌契合0 
    6.3.2类社会互动与在线品牌契合0 
    6.3.3在线品牌契合与品牌忠诚0 
    6.3.4在线品牌契合与网络口碑0 
    6.4研究设计0 
    6.4.1变量测量0 
    6.4.2数据收集与样本特征0 
    6.5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0 
    6.5.1量表的信度与效度分析0 
    6.5.2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6.5.3假设检验 
    6.6小结 
    7结论与讨论 
    7.1关于品牌崇拜的研究结论和讨论 
    7.1.1研究结论和理论贡献 
    7.1.2实践启示 
    7.1.3研究局限和未来展望 
    7.2关于粉丝神圣感的研究结论和讨论 
    7.2.1研究结论和理论贡献 
    7.2.2实践启示 
    7.2.3研究局限和未来展望 
    7.3关于在线品牌契合的研究结论和讨论 
    7.3.1研究结论和理论贡献 
    7.3.2实践启示 
    7.3.3研究局限和未来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重要术语索引表 
    后记
查看详情
12
相关图书 / 更多
粉丝—品牌关系研究:概念、前因与后果
粉丝经济学
蔡嫚
粉丝—品牌关系研究:概念、前因与后果
粉丝经济(社群这样玩)
邵明、胡化立 著
粉丝—品牌关系研究:概念、前因与后果
粉丝经济学2精选实战案例汇编
吴高远候宪武
粉丝—品牌关系研究:概念、前因与后果
粉丝生产技术
杜连启
粉丝—品牌关系研究:概念、前因与后果
粉丝媒体(越界与展演的空间)/新媒介与青年亚文化
陈霖 著;马中红 编
粉丝—品牌关系研究:概念、前因与后果
粉丝效应:从用户到粉丝,从流量到增量
戴维·米尔曼·斯科特;玲子·斯科特
粉丝—品牌关系研究:概念、前因与后果
粉丝与知音
余光中
粉丝—品牌关系研究:概念、前因与后果
粉丝经济学
黄钰茗 著
粉丝—品牌关系研究:概念、前因与后果
粉丝运营 吸粉技巧 盈利模式 实战案例
曾水华、向天夫、王伟 著
粉丝—品牌关系研究:概念、前因与后果
粉丝生产新技术
刘文合 主编;杜连起
粉丝—品牌关系研究:概念、前因与后果
粉丝制作新方法
钱建亚 编
粉丝—品牌关系研究:概念、前因与后果
粉丝生产新技术(2版)
杜连启、王爱云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