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中心教育课程论/人生中心教育丛书

人生中心教育课程论/人生中心教育丛书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2019-01
版次: 1
ISBN: 9787100167185
定价: 69.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24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社会文化
51人买过
  •   “人生中心教育丛书” 是作者在近50年的中学教育战线上的总结性研究成果。“人生中心教育论”,就是在传统意义上的应试教育基础上,强调以人为中心,以实现美好人生为高追求而实施的教育。《人生中心教育课程论/人生中心教育丛书》作为丛书之一,从功能、空间、时间三大维度提出了全课程体系,构建了“课程树”模型。探讨了人生中心教育优质课程的特征品性和优质品性,呈现了完整设计人生中心教育课程,重构课程功能、内容、空间、方式的理论基础。分析了课程主权价值及人生中心教育课程理论的根源,探讨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理论创新的新思路。   李金初,自1974年至2007年任北京市十一学校副校长、校长,同时先后兼任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和中国民办教育协会民办中小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北京教育学院兼职教授等。专著有《改革、选择、发展一一我的办学思想及实践》、《学校国有民办制》等多部,发表论文几十篇,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践公办学校的办学体制改革。先后获得北京市海淀区首届创新人物、中学模范校长、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等数十项荣誉称号。现任民办北京市建华实验学校董事长、校长。 前言
    第一章 人生中心教育课程“宣言
    第一节 实现伟大“中国梦”,既须创新发展,也须健康发展
    第二节 使自创性成为民族新一代的优秀基因
    第三节 在自创性立场上对中国课改方式的辨析
    第四节 深度剖析课程问题
    第五节 坚持自创,期待未来

    第二章 人生中心教育课程基本理论
    第一节 从一般性人生中心教育论中归纳课程理论的总体思考
    第二节 人生中心教育课程的哲学基础
    第三节 人生中心教育课程的心理学基础
    第四节 人生中心教育课程的社会学基础
    第五节 人生中心教育课程的教育史学基础
    第六节 人生中心教育全课程观和全课程形式
    第七节 课程的若干重构问题
    第八节 课程的泰勒原理和人生中心教育的追问
    第九节 人生中心教育课程的定义
    第十节 自创性——人生中心教育课程的根“源”点和基因
    第十一节 美好人生基本素养——人生中心教育课程的终结点和目标点
    第十二节 建构人生中心教育课程的基本理论(18条)

    第三章 人生中心教育课程体系的逻辑构建和模型构建
    第一节 逻辑构建全课程体系的理论依据
    第二节 人生中心教育全课程体系
    第三节 “自然树”启发构建“课程树
    第四节 “课程树”模型

    第四章 人生中心教育课程的基本类型
    第一节 活动课程
    第二节 学科课程
    第三节 文化课程
    第四节 修养课程

    第五章 人生中心教育的课程方式
    第一节 课程方式实际并人了课程的定义
    第二节 影响课程方式的因素
    第三节 “大单元、四环节”教学方式
    第四节 “社会”与“科学”综合课程的教学设计

    第六章 人生中心教育课程的构建模式
    第一节 影响人生中心教育课程构建的因素
    第二节 课程构建的三种模式
    第三节 政府主导模式和民间主导模式
    第四节 人生中心教育对课程构建的改进

    第七章 实现人生中心教育课程的优质构建
    第一节 当下构建课程的两个问题
    第二节 人生中心教育课程的特征品性和优质品性
    第三节 人生中心教育课程特征品性的深度分析
    第四节 人生中心教育与新技术革命
    第五节 从传统“教本”到“读本”的转变
    第六节 人生中心教育“读本”中的哲学

    第八章 人生中心教育学校空间课程框架
    第一节 人生中心教育幼儿园课程框架
    第二节 幼小衔接阶段的特点及任务
    第三节 人生中心教育五年制小学课程框架
    第四节 构建七年制中学初中课程的基本遵循
    第五节 人生中心教育三年制初中课程基本框架
    第六节 影响高中课程实际构建的十大因素
    第七节 人生中心教育四年制高中段课程基本框架

    第九章 自然空间课程、社会空间课程、心理空间课程
    第一节 自然空间与社会空间中的“研学旅行
    第二节 发生在心理空间的“正念”与“正念疗法
    第三节 人生中心教育全空间课程
    第四节 人生中心教育自然空间课程
    第五节 人生中心教育社会空间课程
    第六节 人生中心教育心理空间课程

    第十章 人生中心教育德育课程
    第一节 人生中心教育德育的生成
    第二节 德育课程的根“源”点和目标点
    第三节 人生中心教育空间德育课程
    第四节 修养课程的积极德育意义
    第五节 人生三段划分与德育
    第六节 人生中心教育德育课程的逻辑结构
    第七节 德育的共性与个性内容、集体与个体方式
    第八节 人生中心教育德育与人类道德起源

    第十一章 人生中心教育的课堂与教学
    第一节 人生中心教育课堂与教学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课堂与教室
    第三节 课程活动才是教育的全部活动
    第四节 优秀课堂不要求学生接受教师权威
    第五节 时间是课程活动的重要资源
    第六节 教室功能的演变和专用教室的形成
    第七节 人生中心教育的“教室革命
    第八节 教学的社会学解释是师生互动
    第九节 人生中心教育主张怎样的课堂
    第十节 人生中心教育课堂的特征
    第十一节 教学设计是课程“再生成
    第十二节 课堂教学从计划(预设)课程到生成课程的转变
    第十三节 人生中心教育理想的课室与课堂
    第十四节 优秀课堂举例
    结语:终于可以打造人生中心教育版本的课程了
  • 内容简介:
      “人生中心教育丛书” 是作者在近50年的中学教育战线上的总结性研究成果。“人生中心教育论”,就是在传统意义上的应试教育基础上,强调以人为中心,以实现美好人生为高追求而实施的教育。《人生中心教育课程论/人生中心教育丛书》作为丛书之一,从功能、空间、时间三大维度提出了全课程体系,构建了“课程树”模型。探讨了人生中心教育优质课程的特征品性和优质品性,呈现了完整设计人生中心教育课程,重构课程功能、内容、空间、方式的理论基础。分析了课程主权价值及人生中心教育课程理论的根源,探讨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理论创新的新思路。
  • 作者简介:
      李金初,自1974年至2007年任北京市十一学校副校长、校长,同时先后兼任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和中国民办教育协会民办中小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北京教育学院兼职教授等。专著有《改革、选择、发展一一我的办学思想及实践》、《学校国有民办制》等多部,发表论文几十篇,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践公办学校的办学体制改革。先后获得北京市海淀区首届创新人物、中学模范校长、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等数十项荣誉称号。现任民办北京市建华实验学校董事长、校长。
  •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人生中心教育课程“宣言
    第一节 实现伟大“中国梦”,既须创新发展,也须健康发展
    第二节 使自创性成为民族新一代的优秀基因
    第三节 在自创性立场上对中国课改方式的辨析
    第四节 深度剖析课程问题
    第五节 坚持自创,期待未来

    第二章 人生中心教育课程基本理论
    第一节 从一般性人生中心教育论中归纳课程理论的总体思考
    第二节 人生中心教育课程的哲学基础
    第三节 人生中心教育课程的心理学基础
    第四节 人生中心教育课程的社会学基础
    第五节 人生中心教育课程的教育史学基础
    第六节 人生中心教育全课程观和全课程形式
    第七节 课程的若干重构问题
    第八节 课程的泰勒原理和人生中心教育的追问
    第九节 人生中心教育课程的定义
    第十节 自创性——人生中心教育课程的根“源”点和基因
    第十一节 美好人生基本素养——人生中心教育课程的终结点和目标点
    第十二节 建构人生中心教育课程的基本理论(18条)

    第三章 人生中心教育课程体系的逻辑构建和模型构建
    第一节 逻辑构建全课程体系的理论依据
    第二节 人生中心教育全课程体系
    第三节 “自然树”启发构建“课程树
    第四节 “课程树”模型

    第四章 人生中心教育课程的基本类型
    第一节 活动课程
    第二节 学科课程
    第三节 文化课程
    第四节 修养课程

    第五章 人生中心教育的课程方式
    第一节 课程方式实际并人了课程的定义
    第二节 影响课程方式的因素
    第三节 “大单元、四环节”教学方式
    第四节 “社会”与“科学”综合课程的教学设计

    第六章 人生中心教育课程的构建模式
    第一节 影响人生中心教育课程构建的因素
    第二节 课程构建的三种模式
    第三节 政府主导模式和民间主导模式
    第四节 人生中心教育对课程构建的改进

    第七章 实现人生中心教育课程的优质构建
    第一节 当下构建课程的两个问题
    第二节 人生中心教育课程的特征品性和优质品性
    第三节 人生中心教育课程特征品性的深度分析
    第四节 人生中心教育与新技术革命
    第五节 从传统“教本”到“读本”的转变
    第六节 人生中心教育“读本”中的哲学

    第八章 人生中心教育学校空间课程框架
    第一节 人生中心教育幼儿园课程框架
    第二节 幼小衔接阶段的特点及任务
    第三节 人生中心教育五年制小学课程框架
    第四节 构建七年制中学初中课程的基本遵循
    第五节 人生中心教育三年制初中课程基本框架
    第六节 影响高中课程实际构建的十大因素
    第七节 人生中心教育四年制高中段课程基本框架

    第九章 自然空间课程、社会空间课程、心理空间课程
    第一节 自然空间与社会空间中的“研学旅行
    第二节 发生在心理空间的“正念”与“正念疗法
    第三节 人生中心教育全空间课程
    第四节 人生中心教育自然空间课程
    第五节 人生中心教育社会空间课程
    第六节 人生中心教育心理空间课程

    第十章 人生中心教育德育课程
    第一节 人生中心教育德育的生成
    第二节 德育课程的根“源”点和目标点
    第三节 人生中心教育空间德育课程
    第四节 修养课程的积极德育意义
    第五节 人生三段划分与德育
    第六节 人生中心教育德育课程的逻辑结构
    第七节 德育的共性与个性内容、集体与个体方式
    第八节 人生中心教育德育与人类道德起源

    第十一章 人生中心教育的课堂与教学
    第一节 人生中心教育课堂与教学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课堂与教室
    第三节 课程活动才是教育的全部活动
    第四节 优秀课堂不要求学生接受教师权威
    第五节 时间是课程活动的重要资源
    第六节 教室功能的演变和专用教室的形成
    第七节 人生中心教育的“教室革命
    第八节 教学的社会学解释是师生互动
    第九节 人生中心教育主张怎样的课堂
    第十节 人生中心教育课堂的特征
    第十一节 教学设计是课程“再生成
    第十二节 课堂教学从计划(预设)课程到生成课程的转变
    第十三节 人生中心教育理想的课室与课堂
    第十四节 优秀课堂举例
    结语:终于可以打造人生中心教育版本的课程了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