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分析基础(第4版)(附微课视频)

电路分析基础(第4版)(附微课视频)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
2017-06
版次: 04
ISBN: 9787115445476
定价: 42.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48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工程技术
15人买过
  •   理论内容主要有: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正弦交流电路基础,相量分析法,谐振电路,互感耦合电路与变压器,三相电路,电路的暂态分析,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二端口网络,均匀传输线和拉普拉斯变换。为体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章后增添了与理论内容相关的实验项目       该作者曾在我社出版过《电工电子技术》《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电路分析》等教材,销量均较好。该作者编写的教材都配备了优质的教学课件,受到了老师的欢迎 。 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定律 1
    1.1 电路和电路模型 2
    1.1.1 电路的组成及功能 2
    1.1.2 电路模型和理想电路元件 2
    1.2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4
    1.2.1 电流 4
    1.2.2 电压 5
    1.2.3 电位 6
    1.2.4 电功和电功率 6
    1.2.5 参考方向 7
    1.3 电路基本定律 8
    1.3.1 欧姆定律 8
    1.3.2 基尔霍夫定律 8
    1.4 电压源和电流源 12
    1.4.1 理想电压源 12
    1.4.2 理想电流源 13
    1.4.3 实际电源的两种电路模型 13
    1.5 电路的等效变换 14
    1.5.1 电阻之间的等效变换 14
    1.5.2 电源之间的等效变换 17
    1.6 直流电路中的几个问题 19
    1.6.1 电路中各点电位的计算 19
    1.6.2 电桥电路 20
    1.6.3 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 21
    1.6.4 受控源 22
    小结 23
    技能训练 24
    实验一 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 24
    第1章 习题 25
    第2章 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29
    2.1 支路电流法 30
    2.2 回路电流法 31
    2.3 结点电压法 33
    2.3.1 结点电压法 33
    2.3.2 弥尔曼定理 36
    2.4 叠加定理和互易定理 37
    2.5 戴维南定理 39
    小结 40
    技能训练 41
    实验二 叠加定理和戴维南定理的
    验证 41
    第2章 习题 43
    第3章 正弦交流电路基础 45
    3.1 正弦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 46
    3.1.1 正弦量的三要素 46
    3.1.2 相位差 48
    3.2 单一参数的正弦交流电路 50
    3.2.1 电阻元件 50
    3.2.2 电感元件 51
    3.2.3 电容元件 55
    小结 58
    技能训练 59
    实验三 三表法测量线圈参数 59
    第3章 习题 61
    第4章 相量分析法 63
    4.1 复数及其运算 64
    4.1.1 复数及其表示方法 64
    4.1.2 复数运算法则 65
    4.2 相量和复阻抗 65
    4.2.1 相量 65
    4.2.2 复阻抗 66
    4.3 正弦交流电路的相量分析法 67
    4.3.1 RLC串联电路的相量模型
    分析 68
    4.3.2 RLC并联电路的相量模型
    分析 70
    4.3.3 相量分析的方法与步骤 71
    4.4 复功率 76
    4.4.1 正弦交流电路中的功率 77
    4.4.2 复功率 78
    4.4.3 功率因数的提高 80
    小结 82
    技能训练 83
    实验四 日光灯电路的连接及功率
    因数的提高 83
    第4章 习题 86
    第5章 谐振电路 89
    5.1 串联谐振 90
    5.1.1 RLC串联电路的基本关系 90
    5.1.2 串联谐振的条件 90
    5.1.3 串联谐振电路的基本特性 90
    *5.1.4 串联谐振回路的能量特性 91
    5.1.5 串联谐振电路的频率特性 92
    5.2 并联谐振 96
    5.2.1 并联谐振电路的谐振条件 96
    5.2.2 并联谐振电路的基本特性 97
    5.2.3 信号源内阻对并联谐振
    电路的影响 97
    5.2.4 并联谐振电路的一般分析
    方法 99
    5.3 正弦交流电路的最大功率
    传输 100
    5.4 谐振电路的应用 101
    小结 102
    技能训练 103
    实验五 串联谐振的研究 103
    第5章 习题 105
    第6章 互感耦合电路和变压器 108
    6.1 耦合电感电路基础 109
    6.1.1 自感电压与自感系数 109
    6.1.2 互感电压与互感系数 109
    6.1.3 耦合系数和同名端 110
    6.2 互感电路的分析方法 111
    6.2.1 互感线圈的串联 112
    6.2.2 互感线圈的并联 112
    6.2.3 互感线圈的去耦等效
    电路 113
    6.3 空心变压器 115
    6.4 理想变压器 117
    6.4.1 理想变压器的条件 117
    6.4.2 理想变压器的主要性能 118
    6.5 全耦合变压器 119
    6.5.1 全耦合变压器的定义 119
    6.5.2 全耦合变压器的等效
    电路 120
    6.5.3 全耦合变压器的变换
    系数 120
    小结 121
    技能训练 122
    实验六 变压器参数测定及绕组
    极性的判别 122
    第6章 习题 125
    第7章 三相电路 128
    7.1 三相交流电的基本概念 129
    7.2 三相电源的连接 130
    7.2.1 三相电源的Y形连接 130
    7.2.2 三相电源的△形连接 131
    7.3 三相负载的连接 132
    7.3.1 三相负载的Y形连接 133
    7.3.2 三相负载的△形连接 137
    7.4 三相电路的功率 139
    小结 141
    技能训练 142
    实验七 三相电路电压、电流的
    测量 142
    第7章 习题 144
    第8章 电路的暂态分析 147
    8.1 换路定律 148
    8.1.1 基本概念 148
    8.1.2 换路定律 149
    8.2 一阶电路的暂态分析 150
    8.2.1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150
    8.2.2 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153
    8.2.3 一阶电路的全响应 155
    8.2.4 一阶电路暂态分析的
    三要素法 156
    8.3 一阶电路的阶跃响应 158
    8.3.1 单位阶跃函数 158
    8.3.2 单位阶跃响应 159
    8.4 二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161
    小结 163
    技能训练 164
    实验八 一阶电路的响应测试 164
    第8章 习题 166
    第9章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 170
    9.1 非正弦周期信号 171
    9.1.1 非正弦周期信号的产生 171
    9.1.2 非正弦周期信号 171
    9.2 谐波分析和频谱 172
    9.2.1 非正弦周期信号的
    傅里叶级数表达式 172
    9.2.2 非正弦周期信号的频谱 174
    9.2.3 波形的对称性与谐波
    成分的关系 174
    9.2.4 波形的平滑性与谐波
    成分的关系 175
    9.3 非正弦周期信号的有效值、
    平均值和平均功率 176
    9.3.1 非正弦周期量的有效值和
    平均值 176
    9.3.2 非正弦周期量的平均功率 177
    9.4 非正弦周期信号作用下的
    线性电路分析 178
    小结 181
    技能训练 182
    实验九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
    研究 182
    第9章 习题 183
    第10章 二端口网络 186
    10.1 二端口网络的一般概念 187
    10.2 二端口网络的基本方程和
    参数 187
    10.2.1 阻抗方程和Z参数 188
    10.2.2 导纳方程与Y参数 189
    10.2.3 传输方程和A参数 190
    10.2.4 混合方程和h参数 191
    10.2.5 二端口网络参数之间的
    关系 192
    10.2.6 实验参数 192
    10.3 二端口网络的输入阻抗、
    输出阻抗和传输函数 193
    10.3.1 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 193
    10.3.2 传输函数 194
    10.4 线性二端口网络的
    等效电路 196
    10.4.1 无源线性二端口网络的
    T形等效电路 196
    10.4.2 无源线性二端口网络的
    Π形等效电路 197
    10.4.3 T形网络和Π形网络的
    等效变换 197
    10.4.4 多个简单二端口网络的
    连接 198
    10.5 二端口网络的特性阻抗和
    传输常数 200
    10.5.1 二端口网络的特性阻抗 200
    10.5.2 二端口网络的传输常数 201
    10.6 二端口网络应用简介 201
    10.6.1 相移器 201
    10.6.2 衰减器 202
    10.6.3 滤波器 202
    小结 203
    技能训练 204
    实验十 线性无源二端口网络的
    研究 204
    第10章 习题 207
    第11章 均匀传输线 210
    11.1 分布参数电路的概念 211
    11.1.1 分布参数电路的条件 211
    11.1.2 分布参数电路的分析
    方法 211
    11.2 均匀传输线的正弦稳态
    响应方程式 212
    11.2.1 均匀传输线及其方程 212
    11.2.2 均匀传输线方程的
    稳态解 213
    11.3 均匀传输线上的波和
    传播特性 215
    11.4 终端接有负载的传输线 216
    11.4.1 反射系数 216
    11.4.2 终端阻抗匹配的均匀
    传输线 217
    11.4.3 终端阻抗不匹配的均匀
    传输线 217
    小结 219
    第11章 习题 219
    第12章 拉普拉斯变换 222
    12.1 拉普拉斯变换的定义 223
    12.2 拉普拉斯变换的基本性质 225
    12.3 拉普拉斯反变换 227
    12.4 应用拉氏变换分析线性
    电路 230
    12.4.1 单一参数的运算电路 231
    12.4.2 耦合电感的运算电路 232
    12.4.3 应用拉氏变换分析线性
    电路 233
    小结 237
    第12章 习题 238
    技能训练 239
    实训项目 常用电工工具的使用
    及配盘练习 239
  • 内容简介:
      理论内容主要有: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正弦交流电路基础,相量分析法,谐振电路,互感耦合电路与变压器,三相电路,电路的暂态分析,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二端口网络,均匀传输线和拉普拉斯变换。为体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章后增添了与理论内容相关的实验项目
  • 作者简介:
          该作者曾在我社出版过《电工电子技术》《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电路分析》等教材,销量均较好。该作者编写的教材都配备了优质的教学课件,受到了老师的欢迎 。
  • 目录:
    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定律 1
    1.1 电路和电路模型 2
    1.1.1 电路的组成及功能 2
    1.1.2 电路模型和理想电路元件 2
    1.2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4
    1.2.1 电流 4
    1.2.2 电压 5
    1.2.3 电位 6
    1.2.4 电功和电功率 6
    1.2.5 参考方向 7
    1.3 电路基本定律 8
    1.3.1 欧姆定律 8
    1.3.2 基尔霍夫定律 8
    1.4 电压源和电流源 12
    1.4.1 理想电压源 12
    1.4.2 理想电流源 13
    1.4.3 实际电源的两种电路模型 13
    1.5 电路的等效变换 14
    1.5.1 电阻之间的等效变换 14
    1.5.2 电源之间的等效变换 17
    1.6 直流电路中的几个问题 19
    1.6.1 电路中各点电位的计算 19
    1.6.2 电桥电路 20
    1.6.3 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 21
    1.6.4 受控源 22
    小结 23
    技能训练 24
    实验一 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 24
    第1章 习题 25
    第2章 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29
    2.1 支路电流法 30
    2.2 回路电流法 31
    2.3 结点电压法 33
    2.3.1 结点电压法 33
    2.3.2 弥尔曼定理 36
    2.4 叠加定理和互易定理 37
    2.5 戴维南定理 39
    小结 40
    技能训练 41
    实验二 叠加定理和戴维南定理的
    验证 41
    第2章 习题 43
    第3章 正弦交流电路基础 45
    3.1 正弦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 46
    3.1.1 正弦量的三要素 46
    3.1.2 相位差 48
    3.2 单一参数的正弦交流电路 50
    3.2.1 电阻元件 50
    3.2.2 电感元件 51
    3.2.3 电容元件 55
    小结 58
    技能训练 59
    实验三 三表法测量线圈参数 59
    第3章 习题 61
    第4章 相量分析法 63
    4.1 复数及其运算 64
    4.1.1 复数及其表示方法 64
    4.1.2 复数运算法则 65
    4.2 相量和复阻抗 65
    4.2.1 相量 65
    4.2.2 复阻抗 66
    4.3 正弦交流电路的相量分析法 67
    4.3.1 RLC串联电路的相量模型
    分析 68
    4.3.2 RLC并联电路的相量模型
    分析 70
    4.3.3 相量分析的方法与步骤 71
    4.4 复功率 76
    4.4.1 正弦交流电路中的功率 77
    4.4.2 复功率 78
    4.4.3 功率因数的提高 80
    小结 82
    技能训练 83
    实验四 日光灯电路的连接及功率
    因数的提高 83
    第4章 习题 86
    第5章 谐振电路 89
    5.1 串联谐振 90
    5.1.1 RLC串联电路的基本关系 90
    5.1.2 串联谐振的条件 90
    5.1.3 串联谐振电路的基本特性 90
    *5.1.4 串联谐振回路的能量特性 91
    5.1.5 串联谐振电路的频率特性 92
    5.2 并联谐振 96
    5.2.1 并联谐振电路的谐振条件 96
    5.2.2 并联谐振电路的基本特性 97
    5.2.3 信号源内阻对并联谐振
    电路的影响 97
    5.2.4 并联谐振电路的一般分析
    方法 99
    5.3 正弦交流电路的最大功率
    传输 100
    5.4 谐振电路的应用 101
    小结 102
    技能训练 103
    实验五 串联谐振的研究 103
    第5章 习题 105
    第6章 互感耦合电路和变压器 108
    6.1 耦合电感电路基础 109
    6.1.1 自感电压与自感系数 109
    6.1.2 互感电压与互感系数 109
    6.1.3 耦合系数和同名端 110
    6.2 互感电路的分析方法 111
    6.2.1 互感线圈的串联 112
    6.2.2 互感线圈的并联 112
    6.2.3 互感线圈的去耦等效
    电路 113
    6.3 空心变压器 115
    6.4 理想变压器 117
    6.4.1 理想变压器的条件 117
    6.4.2 理想变压器的主要性能 118
    6.5 全耦合变压器 119
    6.5.1 全耦合变压器的定义 119
    6.5.2 全耦合变压器的等效
    电路 120
    6.5.3 全耦合变压器的变换
    系数 120
    小结 121
    技能训练 122
    实验六 变压器参数测定及绕组
    极性的判别 122
    第6章 习题 125
    第7章 三相电路 128
    7.1 三相交流电的基本概念 129
    7.2 三相电源的连接 130
    7.2.1 三相电源的Y形连接 130
    7.2.2 三相电源的△形连接 131
    7.3 三相负载的连接 132
    7.3.1 三相负载的Y形连接 133
    7.3.2 三相负载的△形连接 137
    7.4 三相电路的功率 139
    小结 141
    技能训练 142
    实验七 三相电路电压、电流的
    测量 142
    第7章 习题 144
    第8章 电路的暂态分析 147
    8.1 换路定律 148
    8.1.1 基本概念 148
    8.1.2 换路定律 149
    8.2 一阶电路的暂态分析 150
    8.2.1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150
    8.2.2 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153
    8.2.3 一阶电路的全响应 155
    8.2.4 一阶电路暂态分析的
    三要素法 156
    8.3 一阶电路的阶跃响应 158
    8.3.1 单位阶跃函数 158
    8.3.2 单位阶跃响应 159
    8.4 二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161
    小结 163
    技能训练 164
    实验八 一阶电路的响应测试 164
    第8章 习题 166
    第9章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 170
    9.1 非正弦周期信号 171
    9.1.1 非正弦周期信号的产生 171
    9.1.2 非正弦周期信号 171
    9.2 谐波分析和频谱 172
    9.2.1 非正弦周期信号的
    傅里叶级数表达式 172
    9.2.2 非正弦周期信号的频谱 174
    9.2.3 波形的对称性与谐波
    成分的关系 174
    9.2.4 波形的平滑性与谐波
    成分的关系 175
    9.3 非正弦周期信号的有效值、
    平均值和平均功率 176
    9.3.1 非正弦周期量的有效值和
    平均值 176
    9.3.2 非正弦周期量的平均功率 177
    9.4 非正弦周期信号作用下的
    线性电路分析 178
    小结 181
    技能训练 182
    实验九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
    研究 182
    第9章 习题 183
    第10章 二端口网络 186
    10.1 二端口网络的一般概念 187
    10.2 二端口网络的基本方程和
    参数 187
    10.2.1 阻抗方程和Z参数 188
    10.2.2 导纳方程与Y参数 189
    10.2.3 传输方程和A参数 190
    10.2.4 混合方程和h参数 191
    10.2.5 二端口网络参数之间的
    关系 192
    10.2.6 实验参数 192
    10.3 二端口网络的输入阻抗、
    输出阻抗和传输函数 193
    10.3.1 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 193
    10.3.2 传输函数 194
    10.4 线性二端口网络的
    等效电路 196
    10.4.1 无源线性二端口网络的
    T形等效电路 196
    10.4.2 无源线性二端口网络的
    Π形等效电路 197
    10.4.3 T形网络和Π形网络的
    等效变换 197
    10.4.4 多个简单二端口网络的
    连接 198
    10.5 二端口网络的特性阻抗和
    传输常数 200
    10.5.1 二端口网络的特性阻抗 200
    10.5.2 二端口网络的传输常数 201
    10.6 二端口网络应用简介 201
    10.6.1 相移器 201
    10.6.2 衰减器 202
    10.6.3 滤波器 202
    小结 203
    技能训练 204
    实验十 线性无源二端口网络的
    研究 204
    第10章 习题 207
    第11章 均匀传输线 210
    11.1 分布参数电路的概念 211
    11.1.1 分布参数电路的条件 211
    11.1.2 分布参数电路的分析
    方法 211
    11.2 均匀传输线的正弦稳态
    响应方程式 212
    11.2.1 均匀传输线及其方程 212
    11.2.2 均匀传输线方程的
    稳态解 213
    11.3 均匀传输线上的波和
    传播特性 215
    11.4 终端接有负载的传输线 216
    11.4.1 反射系数 216
    11.4.2 终端阻抗匹配的均匀
    传输线 217
    11.4.3 终端阻抗不匹配的均匀
    传输线 217
    小结 219
    第11章 习题 219
    第12章 拉普拉斯变换 222
    12.1 拉普拉斯变换的定义 223
    12.2 拉普拉斯变换的基本性质 225
    12.3 拉普拉斯反变换 227
    12.4 应用拉氏变换分析线性
    电路 230
    12.4.1 单一参数的运算电路 231
    12.4.2 耦合电感的运算电路 232
    12.4.3 应用拉氏变换分析线性
    电路 233
    小结 237
    第12章 习题 238
    技能训练 239
    实训项目 常用电工工具的使用
    及配盘练习 239
查看详情
系列丛书 / 更多
电路分析基础(第4版)(附微课视频)
模具设计与制造(第3版)
杨占尧 著
电路分析基础(第4版)(附微课视频)
机械测量技术(附微课视频)
邓方贞、杨淑珍 著
电路分析基础(第4版)(附微课视频)
液压与气动技术项目式教程 附微课视频
刘文倩 著
电路分析基础(第4版)(附微课视频)
机械设计基础
金旭星 著
电路分析基础(第4版)(附微课视频)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 第2版 附微课视频
娄琳 著
电路分析基础(第4版)(附微课视频)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
陆玉兵、陈静 著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电路分析基础(第4版)(附微课视频)
电子技术基础(第5版)(微课版)
曾令琴 陈维克
电路分析基础(第4版)(附微课视频)
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第2版)(附微课视频)
曾令琴 贾磊
电路分析基础(第4版)(附微课视频)
电工电子技术(第5版)(微课版)
曾令琴、薛冰 著
电路分析基础(第4版)(附微课视频)
电子技术基础(第4版)(微课版)
曾令琴 陈维克
电路分析基础(第4版)(附微课视频)
电工技术基础(第4版)(微课版)
曾令琴 丁燕
电路分析基础(第4版)(附微课视频)
供配电技术(第3版)
曾令琴 ;王磊
电路分析基础(第4版)(附微课视频)
电路分析基础
曾令琴 著
电路分析基础(第4版)(附微课视频)
电工技术基础(第3版)
曾令琴、郑兰霞、尹璐 编
电路分析基础(第4版)(附微课视频)
电工电子技术
曾令琴、王海星 主编
电路分析基础(第4版)(附微课视频)
供配电技术
曾令琴 主编
电路分析基础(第4版)(附微课视频)
电工学(Ⅱ)
曾令琴;赵胜会
电路分析基础(第4版)(附微课视频)
供配电技术
曾令琴 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