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史四说

戏史四说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21-11
版次: 1
ISBN: 9787573200587
定价: 5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456页
分类: 艺术
4人买过
  •   南戏,是中国北宋末至元末明初,在中国南方地区最早兴起的汉族戏曲剧种,是中国戏剧最早的成熟形式之一。昆曲是汉族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被称为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元杂剧,又称北杂剧,是元代用北曲演唱的传统戏曲形式。仪式剧既具有宗教仪式的性质,又具有中国戏曲的特征,是介乎仪式与戏曲之间的艺术形式,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稿是作者多年以来对于以上几种戏剧起源、发展、具体剧目、相关人物等内容所进行的研究总结。考察了南戏的滥觞、诞生、分期、遗存等;昆曲的入京、入浙及张宗祥、庄一拂、周瑞深、黄源、徐朔方等人物;傩戏的起源、流向及其在浙江的遗踪等问题。 

      徐宏图,男,1945年3月生,浙江平阳县人。先后任《中国戏曲志·浙江卷》编辑部编委兼责编、浙江省艺术研究所研究员、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研究员,现任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研究员。长期从事中国戏曲史论研究,已出版专著《南戏遗存考论》《南宋戏曲史》《浙江昆剧史》《浙江戏曲史》等30多种,论文200余篇。其中《南戏遗存考论》《南宋戏曲史》《浙江昆剧史》分别获浙江省第十五届、十六届、十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前言  
    说南戏 
    南戏称谓补识  
    南戏声腔的衍化及其走向  
    南戏的流向及地域分布  
    南戏剧目的变异与遗存  
    南戏分期初探  
    南戏剧目传承考  
    南戏剧目传承续考  
    南戏诞生的意义及其影响  
    南戏“东瓯令”小考  
    《琵琶记》“曲祖”指义索解  
    南戏与温州四题  
    说元杂剧 
    中国戏曲的成熟标志是南戏而不是元杂剧  
    以杭州为中心时期的元杂剧  
    精湛的伎艺,悲惨的命运――读《青楼集》  
    王国维“曲学”新解  
    说昆剧 
    昆山腔与吴歌的关系  
    昆剧支派补说  
    昆剧入京考  
    昆剧入浙  
    昆剧《十五贯》补论  
    “京昆不挡”补说  
    近代昆剧在浙江的转机  
    昆剧“五毒戏”新解  
    昆曲“同期”源流考  
    说仪式剧 
    内坛法事外台戏――论中国戏剧与宗教的关系  
    试论傩戏的起源、流向及其在浙江的遗踪  
    经文·变文·戏文――中国目连戏非传自印度辨  
    日翻九楼,夜演孟姜――绍兴孟姜戏调查  
    从道教仪式到高腔剧种――永康醒感戏考略  
    戏剧的生存与庙会  
    附录 
    徐宏图著述简目  

     

  • 内容简介:
      南戏,是中国北宋末至元末明初,在中国南方地区最早兴起的汉族戏曲剧种,是中国戏剧最早的成熟形式之一。昆曲是汉族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被称为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元杂剧,又称北杂剧,是元代用北曲演唱的传统戏曲形式。仪式剧既具有宗教仪式的性质,又具有中国戏曲的特征,是介乎仪式与戏曲之间的艺术形式,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稿是作者多年以来对于以上几种戏剧起源、发展、具体剧目、相关人物等内容所进行的研究总结。考察了南戏的滥觞、诞生、分期、遗存等;昆曲的入京、入浙及张宗祥、庄一拂、周瑞深、黄源、徐朔方等人物;傩戏的起源、流向及其在浙江的遗踪等问题。 

  • 作者简介:
      徐宏图,男,1945年3月生,浙江平阳县人。先后任《中国戏曲志·浙江卷》编辑部编委兼责编、浙江省艺术研究所研究员、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研究员,现任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研究员。长期从事中国戏曲史论研究,已出版专著《南戏遗存考论》《南宋戏曲史》《浙江昆剧史》《浙江戏曲史》等30多种,论文200余篇。其中《南戏遗存考论》《南宋戏曲史》《浙江昆剧史》分别获浙江省第十五届、十六届、十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 目录:
    前言  
    说南戏 
    南戏称谓补识  
    南戏声腔的衍化及其走向  
    南戏的流向及地域分布  
    南戏剧目的变异与遗存  
    南戏分期初探  
    南戏剧目传承考  
    南戏剧目传承续考  
    南戏诞生的意义及其影响  
    南戏“东瓯令”小考  
    《琵琶记》“曲祖”指义索解  
    南戏与温州四题  
    说元杂剧 
    中国戏曲的成熟标志是南戏而不是元杂剧  
    以杭州为中心时期的元杂剧  
    精湛的伎艺,悲惨的命运――读《青楼集》  
    王国维“曲学”新解  
    说昆剧 
    昆山腔与吴歌的关系  
    昆剧支派补说  
    昆剧入京考  
    昆剧入浙  
    昆剧《十五贯》补论  
    “京昆不挡”补说  
    近代昆剧在浙江的转机  
    昆剧“五毒戏”新解  
    昆曲“同期”源流考  
    说仪式剧 
    内坛法事外台戏――论中国戏剧与宗教的关系  
    试论傩戏的起源、流向及其在浙江的遗踪  
    经文·变文·戏文――中国目连戏非传自印度辨  
    日翻九楼,夜演孟姜――绍兴孟姜戏调查  
    从道教仪式到高腔剧种――永康醒感戏考略  
    戏剧的生存与庙会  
    附录 
    徐宏图著述简目  

     

查看详情
12
相关图书 / 更多
戏史四说
戏史何以需辨
陈多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戏史四说
温州古代戏曲史(《温州通史》专题史丛书)
徐宏图 著
戏史四说
永康醒感戏/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
徐宏图、吕美丽、施祖新 著;金兴盛 编
戏史四说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东岳观道教音乐
徐宏图、郑金开 著;金兴盛 编
戏史四说
浙江昆剧史
徐宏图 著
戏史四说
浙江戏曲史
徐宏图 著
戏史四说
南戏遗存考论
徐宏图 著
戏史四说
南宋戏曲史
徐宏图 著
戏史四说
平阳县、苍南县传统民俗文化研究
徐宏图、康豹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