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小说与现代都市文化(修订本)

海派小说与现代都市文化(修订本)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9-04
版次: 1
ISBN: 9787301302279
定价: 72.00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页数: 360页
字数: 285千字
分类: 文学
33人买过
  •   《海派小说与现代都市文化(修订本)》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流行的西式现代主义建筑风格、唯美—颓废的现代都市文学和电影这三大领域构成的现代都市文化对海派小说的影响为线索,探讨海派小说在文学观念和主题上表现出的独特的精神特征,剖析海派文学赖以生长的特定时期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土壤,特别是西方现代都市文化介入二三十年代的上海,对这个时期上海都市文化的兴起所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书中重点探讨了海派小说所渗透的“日常生活意识和都市市民的哲学”这一文化精神,进一步提出了是否能在20世纪兴起的向生活世界回归的哲学思潮视野下,来认识海派文学的意义和价值问题。通过阐释与评价海派小说独特的文化精神,对人的日常生活层面进行更深层次的打量和认识,尤其是对90年代以后的现代社会与人生进行了重新思考。   李今,博士,山东莱州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汉译文学研究。著有《个人主义与五四新文学》《海派小说与现代都市文化》《三四十年代苏俄汉译文学论》《意义的生成——现代中国文学作品细读集》等;译有利里安·弗斯特著《浪漫主义》、R.L.布鲁特著《论幻想与想象》;参与主编《穆时英全集》《中国现代文学期刊目录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初版本图鉴》,主编《汉译文学序跋集1894—1949》等。 序 ...... 1

    小引 ...... 7

    **章 都市和都市的意象 ...... 13

    **节 二三十年代上海都市现代化发展的“黄金时期” ...... 13

    第二节 建筑的空间和空间的想象 ...... 24

    第二章 唯美—颓废和对于新的生活方式的探求 ......47

    **节 唯美—颓废和初期现代主义的精神特征 ...... 47

    第二节 唯美—娱乐的性意识与唯美—颓废的上海都市

            文化氛围 ...... 69

    第三节 两种颓废的主题 ...... 89

    第四节 颓废女人的形象和意象 ...... 105

    第五节 颓废的历史观和人生观 ...... 134

    第三章 电影和小说新艺术形式的实验 ...... 141

    **节 女体和叙述者作为“看”的承担者 ...... 141

    第二节 都市风景和小说形式的空间化 ...... 157

    第三节 小说中的电影世界 ...... 171

    第四章 海派作家的文学观念 ...... 179

    **节 “硬性电影”和“软性电影”之争 ...... 179

    第二节 放弃启蒙者的身份和姿态 ...... 187

    第三节 技巧· 软性电影· 轻文学──作为生产者,

            也作为艺术家 ...... 194

    第四节 文艺的终极使命 ...... 201

    第五节 海派的“大众”和“为人生” ...... 213

    第五章 日常生活意识和都市市民的哲学 ...... 225

    **节 以人的世俗性消解历史英雄和圣人的光环 ...... 225

    第二节 以日常生活的逻辑消解价值的理想形态 ...... 243

    第三节 以日常生活作为独立的写作领域 ...... 263

    第六章 海派文人与现代新市民 ...... 285

    **节 市民的知识化与现代新市民群体的崛起 ...... 285

    第二节 文人的世俗化──文学能够谋生时代的到来 ...... 293

    结语 海派的现代性 ...... 313

    主要参考文献 ...... 321

    后记 ...... 327

    修订本后记 ...... 331

    附录 ...... 337

    “海派”文学研究的拓展 ...... 337

    ——评李今的《海派小说与现代都市文化》 袁进

    解读“摩登”:李今和她的海派小说研究 ...... 343

    ——《海派小说论》代序 解志熙
  • 内容简介:
      《海派小说与现代都市文化(修订本)》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流行的西式现代主义建筑风格、唯美—颓废的现代都市文学和电影这三大领域构成的现代都市文化对海派小说的影响为线索,探讨海派小说在文学观念和主题上表现出的独特的精神特征,剖析海派文学赖以生长的特定时期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土壤,特别是西方现代都市文化介入二三十年代的上海,对这个时期上海都市文化的兴起所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书中重点探讨了海派小说所渗透的“日常生活意识和都市市民的哲学”这一文化精神,进一步提出了是否能在20世纪兴起的向生活世界回归的哲学思潮视野下,来认识海派文学的意义和价值问题。通过阐释与评价海派小说独特的文化精神,对人的日常生活层面进行更深层次的打量和认识,尤其是对90年代以后的现代社会与人生进行了重新思考。
  • 作者简介:
      李今,博士,山东莱州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汉译文学研究。著有《个人主义与五四新文学》《海派小说与现代都市文化》《三四十年代苏俄汉译文学论》《意义的生成——现代中国文学作品细读集》等;译有利里安·弗斯特著《浪漫主义》、R.L.布鲁特著《论幻想与想象》;参与主编《穆时英全集》《中国现代文学期刊目录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初版本图鉴》,主编《汉译文学序跋集1894—1949》等。
  • 目录:
    序 ...... 1

    小引 ...... 7

    **章 都市和都市的意象 ...... 13

    **节 二三十年代上海都市现代化发展的“黄金时期” ...... 13

    第二节 建筑的空间和空间的想象 ...... 24

    第二章 唯美—颓废和对于新的生活方式的探求 ......47

    **节 唯美—颓废和初期现代主义的精神特征 ...... 47

    第二节 唯美—娱乐的性意识与唯美—颓废的上海都市

            文化氛围 ...... 69

    第三节 两种颓废的主题 ...... 89

    第四节 颓废女人的形象和意象 ...... 105

    第五节 颓废的历史观和人生观 ...... 134

    第三章 电影和小说新艺术形式的实验 ...... 141

    **节 女体和叙述者作为“看”的承担者 ...... 141

    第二节 都市风景和小说形式的空间化 ...... 157

    第三节 小说中的电影世界 ...... 171

    第四章 海派作家的文学观念 ...... 179

    **节 “硬性电影”和“软性电影”之争 ...... 179

    第二节 放弃启蒙者的身份和姿态 ...... 187

    第三节 技巧· 软性电影· 轻文学──作为生产者,

            也作为艺术家 ...... 194

    第四节 文艺的终极使命 ...... 201

    第五节 海派的“大众”和“为人生” ...... 213

    第五章 日常生活意识和都市市民的哲学 ...... 225

    **节 以人的世俗性消解历史英雄和圣人的光环 ...... 225

    第二节 以日常生活的逻辑消解价值的理想形态 ...... 243

    第三节 以日常生活作为独立的写作领域 ...... 263

    第六章 海派文人与现代新市民 ...... 285

    **节 市民的知识化与现代新市民群体的崛起 ...... 285

    第二节 文人的世俗化──文学能够谋生时代的到来 ...... 293

    结语 海派的现代性 ...... 313

    主要参考文献 ...... 321

    后记 ...... 327

    修订本后记 ...... 331

    附录 ...... 337

    “海派”文学研究的拓展 ...... 337

    ——评李今的《海派小说与现代都市文化》 袁进

    解读“摩登”:李今和她的海派小说研究 ...... 343

    ——《海派小说论》代序 解志熙
查看详情
12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海派小说与现代都市文化(修订本)
鲁滨孙变形记:汉译文学改写现象研究 李今
李今
海派小说与现代都市文化(修订本)
经典临床研究
李今庸
海派小说与现代都市文化(修订本)
家书做伴
李今枚
海派小说与现代都市文化(修订本)
汉译文学序跋集(第九卷(1933-1934))(全五册)
李今 主编;屠毅力 编注
海派小说与现代都市文化(修订本)
内经选读
李今庸 著
海派小说与现代都市文化(修订本)
舌耕馀话(续)
李今庸
海派小说与现代都市文化(修订本)
李今庸临床用方集粹
李今庸
海派小说与现代都市文化(修订本)
中华自然疗法(上下册)
李今庸
海派小说与现代都市文化(修订本)
难经注疏与语译 灵枢经选篇语译
李今庸
海派小说与现代都市文化(修订本)
黄帝内经讲义
李今庸
海派小说与现代都市文化(修订本)
三四十年代苏俄汉译文学论
李今
海派小说与现代都市文化(修订本)
个人主义与五四新文学
李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