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理事会的组织变革与治理创新研究

村民理事会的组织变革与治理创新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22-09
版次: 1
ISBN: 9787522704197
定价: 79.00
装帧: 其他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分类: 社会文化
  • 本书通过文献梳理、实地调查、试点实验、政策解读和理论分析,运用微自治和组织社会学等理论,构建了独具特色的“微组织结构组成、微组织制度建设、微组织运作管理、微组织功能发挥”分析框架,对村民理事会的产生背景、演变脉络、组织结构、性质特征、治理效能、发展障碍及其完善策略展开了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并创新地把村民理事会分为名实型理事会、纵向型理事会、交叉型理事会、职能型理事会等不同类型。
      本书认为,村民理事会作为基层性、群众性、协商性,沟通性,服务性、内生性、自治性微观组织,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村民委员会自治空间的不足,从而充分发挥了社会治理重心下移背景下微自治模式的优势,但是应该以开放的、系统的思维看待村民理事会在村民自治体系中的角色与功能,正确认识村民理事会与自治单元、治理成效和其他组织之间的关系,全面科学辩证地评价村民理事会的组织特点、自治优势和治理限度及其发展前景。 王中华,1978年生,安徽岳西人。现为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政治学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安徽大学首批“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2011),安徽大学第二批“优秀人才计划”入选对象(2019)。教育背景:南京大学政治学博士(2010)、武汉大学访问学者(2011-2012)、加拿大里贾纳大学短期访学(2015)。学术兼职:安徽省社会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会常务理事、安徽省政治学会理事。研究方向:主要从事乡村治理、村民自治等方面的研究。科研成果: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1项、厅级项目4项和地方政府横向课题10多项。出版专著1部《当代中国律师政治参与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和参著6部,在《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人大研究》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多篇,其中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3篇。教研成果:主持省级教研项目1项、省级示范课程1门、校级教育教学研究项目3项。主要获奖:安徽大学第三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二等奖、民政部民政政策理论研究论文一等奖、安徽省民政政策理论研究三等奖。

      第一章  绪论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  核心概念界定

        (一)自治单元

        (二)组织载体

        (三)村民理事会

      三  文献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四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  理论基础与研究框架

        (一)理论基础

        (二)研究框架

    第二章  中国农村基层自治组织的历史回顾与演变逻辑

      一  中国古代农村基层自治组织的产生与演变

        (一)先秦时期农村基层自治组织

        (二)秦至隋唐农村基层自治组织

        (三)宋至明清农村基层自治组织

      二  近代以来农村基层自治组织的产生与演变

        (一)清末时期农村基层自治组织

        (二)北洋政府时期农村基层自治组织

        (三)国民政府时期农村基层自治组织

      三  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基层自治组织的建立和发展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乡(行政村)政权并存组织

        (二)人民公社化时期“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组织体系

      四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基层自治组织的建立和发展

        (一)以自然村为基础的自生自发组织

        (二)以建制村为基础的规范规制组织

        (三)建制村之下的内生外动的新组织

    第三章  村民理事会的产生背景与发展历程

      一  村民理事会产生的背景

        (一)经济结构变化

        (二)政治民主发展

        (三)人口流动加快

        (四)居住空间重组

        (五)治理半径扩大

      二  村民理事会的发展历程

        (一)部分地区零星产生阶段(1989-2006年)

        (二)局部地区试点和推广阶段(2006-2014年)

        (三)全国范围内试点和推广阶段(2014年至今)

    第四章  村民理事会的组织性质与组织类型

      一  村民理事会的组织性质

        (一)单元微自治组织

        (二)群众自主性组织

        (三)议事协商性组织

        (四)上下沟通性组织

        (五)自我服务性组织

      二  村民理事会的组织类型

        (一)名实型理事会

        (二)纵向型理事会

        (三)交叉型理事会

        (四)职能型理事会

    第五章  村民理事会组织变革与治理创新的实践成效

      一  村民理事会的微组织结构组成

        (一)整合基层“五老”人员

        (二)实行民主选人方式

        (三)建立清晰角色结构

        (四)构建熟人治村模式

      二  村民理事会的微组织制度建设

        (一)村民理事有章可依

        (二)议事规则相对明确

        (三)财务制度基本构建

        (四)村务监督有规可循

      三  村民理事会的微组织运作管理

        (一)组织动员群众

        (二)筹集管理资金

        (三)推动项目实施

        (四)从事公益服务

        (五)调解矛盾纠纷

      四  村民理事会的微组织功能发挥

        (一)组织载体相对适宜

        (二)自主治理充分体现

        (三)组织沟通比较顺畅

        (四)治理成效相对突出

    第六章  村民理事会组织变革与治理创新的主要障碍

      一  微组织结构组成的缺失

        (一)年龄结构偏向老化

        (二)产生程序不够规范

        (三)家族宗族势力侵扰

        (四)组织关系不够明确

      二  微组织制度建设的失范

        (一)章程总体不够完整

        (二)议事制度不够规范

        (三)财务制度不够健全

        (四)监督制度不够完善

      三  微组织运作管理的困境

        (一)群众组织动员不易

        (二)资金筹集管理困难

        (三)项目推进仍存掣肘

        (四)公益任务负担过重

        (五)矛盾调处化解乏力

      四  微组织功能发挥的不佳

        (一)微组织自治性不足

        (二)政府有效引导缺乏

        (三)激励机制不够健全

        (四)协同治理能力不强

    第七章  村民理事会组织变革与治理创新的完善策略

      一  优化微组织结构组成

        (一)优化组成人员结构

        (二)完善选举产生机制

        (三)防范不法势力侵入

        (四)理顺组织关系网络

      二  加强微组织制度建设

        (一)完善组织制度文本

        (二)规范协商议事流程

        (三)健全民主决策制度

        (四)强化内外监督机制

      三  强化微组织运作管理

        (一)创新群众动员方式

        (二)规范资金筹集管理

        (三)协力推进项目实施

        (四)合理设置公益任务

        (五)增强矛盾化解能力

      四  促进微组织功能发挥

        (一)推动组织赋权增能

        (二)加大引导扶持力度

        (三)健全正向激励机制

        (四)完善协同治理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村民理事会访谈提纲

    后记

     
  •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文献梳理、实地调查、试点实验、政策解读和理论分析,运用微自治和组织社会学等理论,构建了独具特色的“微组织结构组成、微组织制度建设、微组织运作管理、微组织功能发挥”分析框架,对村民理事会的产生背景、演变脉络、组织结构、性质特征、治理效能、发展障碍及其完善策略展开了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并创新地把村民理事会分为名实型理事会、纵向型理事会、交叉型理事会、职能型理事会等不同类型。
      本书认为,村民理事会作为基层性、群众性、协商性,沟通性,服务性、内生性、自治性微观组织,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村民委员会自治空间的不足,从而充分发挥了社会治理重心下移背景下微自治模式的优势,但是应该以开放的、系统的思维看待村民理事会在村民自治体系中的角色与功能,正确认识村民理事会与自治单元、治理成效和其他组织之间的关系,全面科学辩证地评价村民理事会的组织特点、自治优势和治理限度及其发展前景。
  • 作者简介:
    王中华,1978年生,安徽岳西人。现为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政治学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安徽大学首批“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2011),安徽大学第二批“优秀人才计划”入选对象(2019)。教育背景:南京大学政治学博士(2010)、武汉大学访问学者(2011-2012)、加拿大里贾纳大学短期访学(2015)。学术兼职:安徽省社会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会常务理事、安徽省政治学会理事。研究方向:主要从事乡村治理、村民自治等方面的研究。科研成果: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1项、厅级项目4项和地方政府横向课题10多项。出版专著1部《当代中国律师政治参与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和参著6部,在《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人大研究》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多篇,其中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3篇。教研成果:主持省级教研项目1项、省级示范课程1门、校级教育教学研究项目3项。主要获奖:安徽大学第三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二等奖、民政部民政政策理论研究论文一等奖、安徽省民政政策理论研究三等奖。

     
  •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  核心概念界定

        (一)自治单元

        (二)组织载体

        (三)村民理事会

      三  文献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四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  理论基础与研究框架

        (一)理论基础

        (二)研究框架

    第二章  中国农村基层自治组织的历史回顾与演变逻辑

      一  中国古代农村基层自治组织的产生与演变

        (一)先秦时期农村基层自治组织

        (二)秦至隋唐农村基层自治组织

        (三)宋至明清农村基层自治组织

      二  近代以来农村基层自治组织的产生与演变

        (一)清末时期农村基层自治组织

        (二)北洋政府时期农村基层自治组织

        (三)国民政府时期农村基层自治组织

      三  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基层自治组织的建立和发展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乡(行政村)政权并存组织

        (二)人民公社化时期“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组织体系

      四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基层自治组织的建立和发展

        (一)以自然村为基础的自生自发组织

        (二)以建制村为基础的规范规制组织

        (三)建制村之下的内生外动的新组织

    第三章  村民理事会的产生背景与发展历程

      一  村民理事会产生的背景

        (一)经济结构变化

        (二)政治民主发展

        (三)人口流动加快

        (四)居住空间重组

        (五)治理半径扩大

      二  村民理事会的发展历程

        (一)部分地区零星产生阶段(1989-2006年)

        (二)局部地区试点和推广阶段(2006-2014年)

        (三)全国范围内试点和推广阶段(2014年至今)

    第四章  村民理事会的组织性质与组织类型

      一  村民理事会的组织性质

        (一)单元微自治组织

        (二)群众自主性组织

        (三)议事协商性组织

        (四)上下沟通性组织

        (五)自我服务性组织

      二  村民理事会的组织类型

        (一)名实型理事会

        (二)纵向型理事会

        (三)交叉型理事会

        (四)职能型理事会

    第五章  村民理事会组织变革与治理创新的实践成效

      一  村民理事会的微组织结构组成

        (一)整合基层“五老”人员

        (二)实行民主选人方式

        (三)建立清晰角色结构

        (四)构建熟人治村模式

      二  村民理事会的微组织制度建设

        (一)村民理事有章可依

        (二)议事规则相对明确

        (三)财务制度基本构建

        (四)村务监督有规可循

      三  村民理事会的微组织运作管理

        (一)组织动员群众

        (二)筹集管理资金

        (三)推动项目实施

        (四)从事公益服务

        (五)调解矛盾纠纷

      四  村民理事会的微组织功能发挥

        (一)组织载体相对适宜

        (二)自主治理充分体现

        (三)组织沟通比较顺畅

        (四)治理成效相对突出

    第六章  村民理事会组织变革与治理创新的主要障碍

      一  微组织结构组成的缺失

        (一)年龄结构偏向老化

        (二)产生程序不够规范

        (三)家族宗族势力侵扰

        (四)组织关系不够明确

      二  微组织制度建设的失范

        (一)章程总体不够完整

        (二)议事制度不够规范

        (三)财务制度不够健全

        (四)监督制度不够完善

      三  微组织运作管理的困境

        (一)群众组织动员不易

        (二)资金筹集管理困难

        (三)项目推进仍存掣肘

        (四)公益任务负担过重

        (五)矛盾调处化解乏力

      四  微组织功能发挥的不佳

        (一)微组织自治性不足

        (二)政府有效引导缺乏

        (三)激励机制不够健全

        (四)协同治理能力不强

    第七章  村民理事会组织变革与治理创新的完善策略

      一  优化微组织结构组成

        (一)优化组成人员结构

        (二)完善选举产生机制

        (三)防范不法势力侵入

        (四)理顺组织关系网络

      二  加强微组织制度建设

        (一)完善组织制度文本

        (二)规范协商议事流程

        (三)健全民主决策制度

        (四)强化内外监督机制

      三  强化微组织运作管理

        (一)创新群众动员方式

        (二)规范资金筹集管理

        (三)协力推进项目实施

        (四)合理设置公益任务

        (五)增强矛盾化解能力

      四  促进微组织功能发挥

        (一)推动组织赋权增能

        (二)加大引导扶持力度

        (三)健全正向激励机制

        (四)完善协同治理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村民理事会访谈提纲

    后记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村民理事会的组织变革与治理创新研究
村民监督委员会实践与思考
郝宗友、崔利民 著
村民理事会的组织变革与治理创新研究
村民委员会工作手册/乡村振兴系列丛书
唐德荣 编
村民理事会的组织变革与治理创新研究
村民日常生活矛盾化解的民间智慧-(以鲁中晓村为例)
赵淑红
村民理事会的组织变革与治理创新研究
村民自治多数决衡平机制研究
丁国民;龙圣锦
村民理事会的组织变革与治理创新研究
村民民法典实用手册(以案释法版)
中国法制出版社
村民理事会的组织变革与治理创新研究
村民应知应会法律手册
法律出版社法规中心
村民理事会的组织变革与治理创新研究
村民自治进程中的农村基层党建创新研究
董江爱 著
村民理事会的组织变革与治理创新研究
村民的民法典(插图版)
本书编写组 编
村民理事会的组织变革与治理创新研究
村民自治与国家治理
刘茂林 著
村民理事会的组织变革与治理创新研究
村民自治与当代广西政治文明发展研究
汤志华、吴国富 著
村民理事会的组织变革与治理创新研究
村民自治的基本理论研究
冯乐坤 著
村民理事会的组织变革与治理创新研究
村民行为与城中村集体产权重构研究
黄静晗
系列丛书 / 更多
村民理事会的组织变革与治理创新研究
村民监督委员会实践与思考
郝宗友、崔利民 著
村民理事会的组织变革与治理创新研究
村民委员会工作手册/乡村振兴系列丛书
唐德荣 编
村民理事会的组织变革与治理创新研究
村民日常生活矛盾化解的民间智慧-(以鲁中晓村为例)
赵淑红
村民理事会的组织变革与治理创新研究
村民自治多数决衡平机制研究
丁国民;龙圣锦
村民理事会的组织变革与治理创新研究
村民民法典实用手册(以案释法版)
中国法制出版社
村民理事会的组织变革与治理创新研究
村民应知应会法律手册
法律出版社法规中心
村民理事会的组织变革与治理创新研究
村民自治进程中的农村基层党建创新研究
董江爱 著
村民理事会的组织变革与治理创新研究
村民的民法典(插图版)
本书编写组 编
村民理事会的组织变革与治理创新研究
村民自治与国家治理
刘茂林 著
村民理事会的组织变革与治理创新研究
村民自治与当代广西政治文明发展研究
汤志华、吴国富 著
村民理事会的组织变革与治理创新研究
村民自治的基本理论研究
冯乐坤 著
村民理事会的组织变革与治理创新研究
村民行为与城中村集体产权重构研究
黄静晗
相关图书 / 更多
村民理事会的组织变革与治理创新研究
村民监督委员会实践与思考
郝宗友、崔利民 著
村民理事会的组织变革与治理创新研究
村民委员会工作手册/乡村振兴系列丛书
唐德荣 编
村民理事会的组织变革与治理创新研究
村民日常生活矛盾化解的民间智慧-(以鲁中晓村为例)
赵淑红
村民理事会的组织变革与治理创新研究
村民自治多数决衡平机制研究
丁国民;龙圣锦
村民理事会的组织变革与治理创新研究
村民民法典实用手册(以案释法版)
中国法制出版社
村民理事会的组织变革与治理创新研究
村民应知应会法律手册
法律出版社法规中心
村民理事会的组织变革与治理创新研究
村民自治进程中的农村基层党建创新研究
董江爱 著
村民理事会的组织变革与治理创新研究
村民的民法典(插图版)
本书编写组 编
村民理事会的组织变革与治理创新研究
村民自治与国家治理
刘茂林 著
村民理事会的组织变革与治理创新研究
村民自治与当代广西政治文明发展研究
汤志华、吴国富 著
村民理事会的组织变革与治理创新研究
村民自治的基本理论研究
冯乐坤 著
村民理事会的组织变革与治理创新研究
村民行为与城中村集体产权重构研究
黄静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