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融通与文学互鉴:曾朴、曾虚白父子与“真美善作家群”研究

中西融通与文学互鉴:曾朴、曾虚白父子与“真美善作家群”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2015-12
版次: 1
ISBN: 9787030469328
定价: 7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60页
字数: 226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文学
4人买过
  •   《中西融通与文学互鉴:曾朴、曾虚白父子与“真美善作家群”研究》系统梳理、认真分析了“真美善”书店出版物和《真美善》杂志全刊,对曾朴、曾虚白父子及“真美善作家群”的文艺主张与译著实践进行了比照研究,使用大量历史资料论证了“真美善作家群”这一具有趋同性审美追求的文学团体作为一个文学史存在的学术合理性,并充分呈现了“真美善作家群”参与当时文学变革的思路、方式、文化姿态以及他们在历史的“当时”和文学史的“当下”的遭际,从文学变革的角度审视了1930年前后的文学在政治与商业的张力中试图整合本土与外来文学资源,以择取新路、谋求发展的文学史价值和意义。《中西融通与文学互鉴:曾朴、曾虚白父子与“真美善作家群”研究》为相关专业研究者参考用书。   王启龙,男,1964年生,博士生导师。现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陕西省“百人计划”特聘专家、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国外藏学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双聘教授、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理事等。主要从事藏学、语言学研究。迄今共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出版中外文著作10多部,学术译著若干。
      获第三和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第一届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一等奖空缺)、第三届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4项,教育部社科项目1项;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项(首席专家)、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
      
      田兵,男,1966年生,博士生导师。现为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应用语言学及词典学研究。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博士,北京外国语大学博士后,中国辞书学会理事,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2007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总序  换个视角看世界
    序言  研究视野的拓展与学术空间的发现
    前言
    Prcface
    第1章  引言
    1.1  20世纪中国文学语境中的曾朴、曾虚白父子及其文学活动
    1.2  百余年来的曾氏父子及“真美善作家群”研究
    1.3  研究方法和内容

    第2章  曾朴、曾虚白父子的文学理想与实践
    2.1  “匡时治国”:文学的除旧布新与外国文学的有意译介
    2.2  “改革文学”:现代中国文学的全面革新与开放包容
    2.3  “父传子承”:地域文化熏陶与家学体统影响

    第3章  真美善书店及《真美善》杂志的创办及其文学活动
    3.1  “进修文艺”与“广交文友”:书店的创立与杂志的编辑
    3.2  阐释“真美善”:理想化的文学与艺术标准
    3.3  确定“文学的范围”:形式规范与审美导向

    第4章  “真美善作家群”的形成及其文化姿态
    4.1  “法国式沙龙”:“真美善作家群”的形成聚集
    4.2  客厅与书店:作家群体内部的文化交往
    4.3  “领导群伦”:“真美善作家群”的文化姿态

    第5章  凝聚交际:艺术的宣扬与商业化推销
    5.1  编辑通信与趣味互动:文艺观念及其主张的彰显坚持
    5.2  “名作推选”与商业炒作:文艺市场的了解及运作
    5.3  图书广告与“书报映象”:文艺界的“容纳”及阅读“指导”

    第6章  “注重翻译事业”:外国文学的翻译与介绍
    6.1  “外潮的汹涌”:曾氏父子及“真美善作家群”的翻译实绩
    6.2  “容纳异性”与“系统翻译”:文学翻译的基本立场与方法
    6.3  源语与经典:翻译标准的确立与技术探索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真美善书店出版图书目录(1927~1931)
    附录二  曾朴著译篇目考录
    附录三  曾虚白文学著译篇目辑录(共205篇/部)
    附录四  《真美善》杂志登载的各类广告目录
    索引
    后记
  • 内容简介:
      《中西融通与文学互鉴:曾朴、曾虚白父子与“真美善作家群”研究》系统梳理、认真分析了“真美善”书店出版物和《真美善》杂志全刊,对曾朴、曾虚白父子及“真美善作家群”的文艺主张与译著实践进行了比照研究,使用大量历史资料论证了“真美善作家群”这一具有趋同性审美追求的文学团体作为一个文学史存在的学术合理性,并充分呈现了“真美善作家群”参与当时文学变革的思路、方式、文化姿态以及他们在历史的“当时”和文学史的“当下”的遭际,从文学变革的角度审视了1930年前后的文学在政治与商业的张力中试图整合本土与外来文学资源,以择取新路、谋求发展的文学史价值和意义。《中西融通与文学互鉴:曾朴、曾虚白父子与“真美善作家群”研究》为相关专业研究者参考用书。
  • 作者简介:
      王启龙,男,1964年生,博士生导师。现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陕西省“百人计划”特聘专家、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国外藏学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双聘教授、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理事等。主要从事藏学、语言学研究。迄今共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出版中外文著作10多部,学术译著若干。
      获第三和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第一届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一等奖空缺)、第三届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4项,教育部社科项目1项;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项(首席专家)、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
      
      田兵,男,1966年生,博士生导师。现为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应用语言学及词典学研究。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博士,北京外国语大学博士后,中国辞书学会理事,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2007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 目录:
    总序  换个视角看世界
    序言  研究视野的拓展与学术空间的发现
    前言
    Prcface
    第1章  引言
    1.1  20世纪中国文学语境中的曾朴、曾虚白父子及其文学活动
    1.2  百余年来的曾氏父子及“真美善作家群”研究
    1.3  研究方法和内容

    第2章  曾朴、曾虚白父子的文学理想与实践
    2.1  “匡时治国”:文学的除旧布新与外国文学的有意译介
    2.2  “改革文学”:现代中国文学的全面革新与开放包容
    2.3  “父传子承”:地域文化熏陶与家学体统影响

    第3章  真美善书店及《真美善》杂志的创办及其文学活动
    3.1  “进修文艺”与“广交文友”:书店的创立与杂志的编辑
    3.2  阐释“真美善”:理想化的文学与艺术标准
    3.3  确定“文学的范围”:形式规范与审美导向

    第4章  “真美善作家群”的形成及其文化姿态
    4.1  “法国式沙龙”:“真美善作家群”的形成聚集
    4.2  客厅与书店:作家群体内部的文化交往
    4.3  “领导群伦”:“真美善作家群”的文化姿态

    第5章  凝聚交际:艺术的宣扬与商业化推销
    5.1  编辑通信与趣味互动:文艺观念及其主张的彰显坚持
    5.2  “名作推选”与商业炒作:文艺市场的了解及运作
    5.3  图书广告与“书报映象”:文艺界的“容纳”及阅读“指导”

    第6章  “注重翻译事业”:外国文学的翻译与介绍
    6.1  “外潮的汹涌”:曾氏父子及“真美善作家群”的翻译实绩
    6.2  “容纳异性”与“系统翻译”:文学翻译的基本立场与方法
    6.3  源语与经典:翻译标准的确立与技术探索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真美善书店出版图书目录(1927~1931)
    附录二  曾朴著译篇目考录
    附录三  曾虚白文学著译篇目辑录(共205篇/部)
    附录四  《真美善》杂志登载的各类广告目录
    索引
    后记
查看详情
系列丛书 / 更多
中西融通与文学互鉴:曾朴、曾虚白父子与“真美善作家群”研究
自我调控词汇学习策略教学设计研究:从理论到实践
马萍 著;王启龙、田兵 编
中西融通与文学互鉴:曾朴、曾虚白父子与“真美善作家群”研究
萨义德人文主义文化批评研究
张春娟 著;王启龙、田兵 编
中西融通与文学互鉴:曾朴、曾虚白父子与“真美善作家群”研究
笔译资格考试构念效度研究:测前理论效度的视角
杨冬敏 著;王启龙、田兵 编
中西融通与文学互鉴:曾朴、曾虚白父子与“真美善作家群”研究
高考自主命题条件下英语测试质量控制研究
王昉、贺俊杰 著;王启龙、田兵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