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把经验转化为能力(第2版)

复盘+:把经验转化为能力(第2版)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6-06
版次: 2
ISBN: 9787111539827
定价: 39.00
装帧: 精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字数: 172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原版书名: Turn your experience into capabilities
分类: 管理
  •   随着环境日趋多变、不确定、复杂、模糊,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都需要更快更有效地进行创新应变、提升能力。复盘作为一种从经验中学习的结构化方法,满足了快速学习的需求,也是有效进行知识萃取与共享的机制。在第1版基础上,《复盘+:把经验转化为能力》(第2版)做了六方面修订:
      ·提炼复盘的关键词,让大家更精准地理解复盘的精髓;
      ·基于实际操作经验,梳理、明确了复盘的"底层逻辑";
      ·明确了复盘的四种应用类型及操作手法;
      ·对项目复盘、经营/战略复盘进行了细化,补充了谷歌等公司的实践,以及季度业务回顾(QBR)、学习史等方法;
      ·提出了一个整合的模型,阐述了把复盘做到位的12项关键要素;
      ·对全书文字进行了精简与优化。
      个人、管理者与企业家可以用《复盘+:把经验转化为能力》(第2版)中的实用方法将过去的成与败转化为能力,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所带来的挑战。
      邱昭良,管理学博士,高级经济师,学习型组织研修中心、中国学习型组织网创始人,国际组织学习协会会员、美国项目管理协会会员、认证项目管理专家(PMP),中国企业大学联席会学术委员,《培训》杂志专家委员。
      师从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成思危教授、南开大学商学院院长李维安教授,是我国研究和实践学习型组织与知识管理的专业人士之一;硕士和博士研究方向均为组织学习,博士论文得到管理学大师彼得·圣吉的指导,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专业造诣。
      曾任联想控股董事长业务助理,万达学院副院长,东方道迩集团首席运营官(COO),上海时代光华教育发展有限公司副总裁兼首席知识官,捷库动力(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首席学习官,北京学而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裁、首席顾问,为中石化、中国航天、中粮集团、中国移动、西南水泥等数百家公司提供学习型组织、知识管理、组织能力提升、流程优化等方面的咨询与培训服务。
      著有《复盘+:把经验转化为能力》《学习型组织新实践》《学习型组织新思维》《系统思考实践篇》《企业信息化的真谛》,译著包括《系统思考》《系统之美》《创建学习型组织5要素》《学习型组织行动纲领》《情景规划》《欣赏式探询》《U型理论》《新社会化学习》等,并在国内多家知名专业报纸杂志上发表相关论文100余篇。
    赞誉
    推荐序1
    推荐序2
    推荐序3
    推荐序4
    第2版前言
    第1版前言
    第1章 认识复盘  / 1
    什么是复盘  / 2
    复盘的三个关键词  / 2
    复盘的由来  / 4
    复盘,而非总结  / 7
    复盘与行动学习、培训、绩效改进有什么区别  / 8
    关于复盘的几个常见误解  / 10
    第2章 为什么要复盘  / 13
    美军通过AAR打造执行力和领导力  / 14
    联想做复盘的四个理由  / 20
    复盘的学习机理  / 25
    第3章 复盘的"底层逻辑"  / 29
    美军怎么做AAR  / 30
    英国石油的"事后回顾"实践  / 39
    复盘步骤解析  / 42
    第4章 复盘的"操作手法"  / 58
    四类复盘,操作手法各异  / 59
    个人复盘  / 60
    团队复盘  / 64
    项目复盘  / 67
    经营/战略复盘  / 84
    第5章 复盘的"内功心法"  / 97
    美军:AAR的18条军规  / 98
    联想:做好复盘的诀窍  / 106
    解密复盘的"配方"  / 111
    引导复盘成败的关键  / 117
    第6章 如何推广复盘并形成习惯  / 126
    如何推广复盘  / 127
    从两个维度扩大复盘的影响  / 130
    让复盘改造企业文化  / 137
    如何让复盘成为习惯  / 140
    第7章 超越复盘:从复盘到学习型组织  / 145
    组织学习矩阵  / 146
    以复盘为基石,搭建组织学习体系  / 151
    组织学习体系的基本要素  / 160
    结束语  / 164
    附录A 一张图看清复盘  / 167
    附录B 复盘模板  / 168
    附录C 复盘引导常用方法与工具  / 172
    附录D 部分复盘案例  / 186
    附录E 学习资源  / 197
    后记  / 201
    参考文献  / 205
  • 内容简介:
      随着环境日趋多变、不确定、复杂、模糊,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都需要更快更有效地进行创新应变、提升能力。复盘作为一种从经验中学习的结构化方法,满足了快速学习的需求,也是有效进行知识萃取与共享的机制。在第1版基础上,《复盘+:把经验转化为能力》(第2版)做了六方面修订:
      ·提炼复盘的关键词,让大家更精准地理解复盘的精髓;
      ·基于实际操作经验,梳理、明确了复盘的"底层逻辑";
      ·明确了复盘的四种应用类型及操作手法;
      ·对项目复盘、经营/战略复盘进行了细化,补充了谷歌等公司的实践,以及季度业务回顾(QBR)、学习史等方法;
      ·提出了一个整合的模型,阐述了把复盘做到位的12项关键要素;
      ·对全书文字进行了精简与优化。
      个人、管理者与企业家可以用《复盘+:把经验转化为能力》(第2版)中的实用方法将过去的成与败转化为能力,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所带来的挑战。
  • 作者简介:
      邱昭良,管理学博士,高级经济师,学习型组织研修中心、中国学习型组织网创始人,国际组织学习协会会员、美国项目管理协会会员、认证项目管理专家(PMP),中国企业大学联席会学术委员,《培训》杂志专家委员。
      师从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成思危教授、南开大学商学院院长李维安教授,是我国研究和实践学习型组织与知识管理的专业人士之一;硕士和博士研究方向均为组织学习,博士论文得到管理学大师彼得·圣吉的指导,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专业造诣。
      曾任联想控股董事长业务助理,万达学院副院长,东方道迩集团首席运营官(COO),上海时代光华教育发展有限公司副总裁兼首席知识官,捷库动力(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首席学习官,北京学而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裁、首席顾问,为中石化、中国航天、中粮集团、中国移动、西南水泥等数百家公司提供学习型组织、知识管理、组织能力提升、流程优化等方面的咨询与培训服务。
      著有《复盘+:把经验转化为能力》《学习型组织新实践》《学习型组织新思维》《系统思考实践篇》《企业信息化的真谛》,译著包括《系统思考》《系统之美》《创建学习型组织5要素》《学习型组织行动纲领》《情景规划》《欣赏式探询》《U型理论》《新社会化学习》等,并在国内多家知名专业报纸杂志上发表相关论文100余篇。
  • 目录:
    赞誉
    推荐序1
    推荐序2
    推荐序3
    推荐序4
    第2版前言
    第1版前言
    第1章 认识复盘  / 1
    什么是复盘  / 2
    复盘的三个关键词  / 2
    复盘的由来  / 4
    复盘,而非总结  / 7
    复盘与行动学习、培训、绩效改进有什么区别  / 8
    关于复盘的几个常见误解  / 10
    第2章 为什么要复盘  / 13
    美军通过AAR打造执行力和领导力  / 14
    联想做复盘的四个理由  / 20
    复盘的学习机理  / 25
    第3章 复盘的"底层逻辑"  / 29
    美军怎么做AAR  / 30
    英国石油的"事后回顾"实践  / 39
    复盘步骤解析  / 42
    第4章 复盘的"操作手法"  / 58
    四类复盘,操作手法各异  / 59
    个人复盘  / 60
    团队复盘  / 64
    项目复盘  / 67
    经营/战略复盘  / 84
    第5章 复盘的"内功心法"  / 97
    美军:AAR的18条军规  / 98
    联想:做好复盘的诀窍  / 106
    解密复盘的"配方"  / 111
    引导复盘成败的关键  / 117
    第6章 如何推广复盘并形成习惯  / 126
    如何推广复盘  / 127
    从两个维度扩大复盘的影响  / 130
    让复盘改造企业文化  / 137
    如何让复盘成为习惯  / 140
    第7章 超越复盘:从复盘到学习型组织  / 145
    组织学习矩阵  / 146
    以复盘为基石,搭建组织学习体系  / 151
    组织学习体系的基本要素  / 160
    结束语  / 164
    附录A 一张图看清复盘  / 167
    附录B 复盘模板  / 168
    附录C 复盘引导常用方法与工具  / 172
    附录D 部分复盘案例  / 186
    附录E 学习资源  / 197
    后记  / 201
    参考文献  / 205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系列丛书 / 更多
相关图书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