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媒介的尺度

人是媒介的尺度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21-06
版次: 1
ISBN: 9787209135597
定价: 49.00
装帧: 其他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42页
字数: 240千字
分类: 社会文化
3人买过
  • 本书以媒介进化为主线,将媒介环境学派尤其是保罗·莱文森的媒介技术观、身体观统合到一起,用知识社会学的研究路径,剖析了莱文森在媒介环境学派中的地位及主要思想,结合我国的技术发展与媒介环境进一步印证了莱文森具有历史关怀和富有洞察力的理论,从媒介环境学视角考察“技术与人” 的关系问题,为当前的媒介研究寻求一个参考性的视野和研究样本。

    绪论

    节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一、研究的缘起

    二、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第二节  外研究综述

    一、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点与难点

    章  保罗·莱文森对媒介环境学的与反叛

    节  媒介环境学

    一、媒介环境学的思想源流

    二、媒介环境学的核心命题与建构

    三、媒介环境学派的代际传承

    第二节  保罗·莱文森的生(1947—)

    一、保罗·莱文森的学术历程

    二、保罗·莱文森的学术成

    三、保罗·莱文森获得的荣誉

    第三节  媒介环境学派第三代旗手的与反叛

    一、保罗·莱文森对麦克卢汉的继承与

    二、保罗·莱文森对尼尔·波斯曼的背离和开拓

    第二章  保罗·莱文森的技术进化论思想

    节  芝加哥社会学派对莱文森思想的启蒙

    一、芝加哥社会学派的技术主义观点

    二、芝加哥社会学派对保罗·莱文森传播研究的影响

    第二节  进化认识论为保罗·莱文森的技术进化论提供了方向

    一、进化认识论的兴起

    二、保罗·莱文森对进化论思想的吸收与改造

    第三节  先验认识论为保罗·莱文森技术进化论提供哲学基础

    一、康德的先验认识论为技术进化论做先驱

    二、理与进化

    三、人是媒介的尺度,技术是人类思想的物质表现

    第三章  保罗·莱文森的媒介演进图谱

    节  媒介进化的路径:玩具-镜子-艺术

    一、玩具-镜子-艺术的演化路径

    二、媒介技术演化的动力:经济发展阶段和人对技术潜力的需求

    三、玩具-镜子-艺术的演化语境是对单一媒介的自我进化,而非针对新旧更替的各类媒介

    第二节  媒介演进的方向:适应人的“小生境”

    一、适应人类的“小生境理论”的提出

    二、媒介适者生存的规律

    第三节  媒介进化的方式:以人为尺度的补救陧演进

    一、什么是媒介的补救演进

    二、人化是媒介补救的尺度与方向

    三、以为例的补偿进化分析

    第四章  手机:从挡不住的呼唤到移动的家园

    节  手机——补偿媒介的集大成者

    一、手机发展史

    二、手机是补偿媒介的集大成者

    第二节  手机:挡不住的呼唤

    一、呼叫难以转移

    二、改变难以阻挡

    第三节  手机:移动的家园

    一、手机创造移动互联网时代

    二、手机重构了传统媒介的传播模式和理念

    三、手机正在成为我们“移动的家园”

    第五章  处处是中心无处是边缘——保罗·莱文森的新新媒介思想

    节  媒介向何方延伸——新新媒介的兴起

    一、新新媒介的界定

    二、新新媒介的类别及其在中国的形态

    第二节  新新媒介改变了什么

    一、新新媒介的特征

    二、新新媒介带来的变革

    第三节  新新媒介的自由与边界

    一、对新新媒介舆论场中言论自由的反思

    二、言论自由的边界在哪里

    结语

    主要参文献

    后记

    后记二


  • 内容简介:
    本书以媒介进化为主线,将媒介环境学派尤其是保罗·莱文森的媒介技术观、身体观统合到一起,用知识社会学的研究路径,剖析了莱文森在媒介环境学派中的地位及主要思想,结合我国的技术发展与媒介环境进一步印证了莱文森具有历史关怀和富有洞察力的理论,从媒介环境学视角考察“技术与人” 的关系问题,为当前的媒介研究寻求一个参考性的视野和研究样本。
  • 目录:


    绪论

    节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一、研究的缘起

    二、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第二节  外研究综述

    一、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点与难点

    章  保罗·莱文森对媒介环境学的与反叛

    节  媒介环境学

    一、媒介环境学的思想源流

    二、媒介环境学的核心命题与建构

    三、媒介环境学派的代际传承

    第二节  保罗·莱文森的生(1947—)

    一、保罗·莱文森的学术历程

    二、保罗·莱文森的学术成

    三、保罗·莱文森获得的荣誉

    第三节  媒介环境学派第三代旗手的与反叛

    一、保罗·莱文森对麦克卢汉的继承与

    二、保罗·莱文森对尼尔·波斯曼的背离和开拓

    第二章  保罗·莱文森的技术进化论思想

    节  芝加哥社会学派对莱文森思想的启蒙

    一、芝加哥社会学派的技术主义观点

    二、芝加哥社会学派对保罗·莱文森传播研究的影响

    第二节  进化认识论为保罗·莱文森的技术进化论提供了方向

    一、进化认识论的兴起

    二、保罗·莱文森对进化论思想的吸收与改造

    第三节  先验认识论为保罗·莱文森技术进化论提供哲学基础

    一、康德的先验认识论为技术进化论做先驱

    二、理与进化

    三、人是媒介的尺度,技术是人类思想的物质表现

    第三章  保罗·莱文森的媒介演进图谱

    节  媒介进化的路径:玩具-镜子-艺术

    一、玩具-镜子-艺术的演化路径

    二、媒介技术演化的动力:经济发展阶段和人对技术潜力的需求

    三、玩具-镜子-艺术的演化语境是对单一媒介的自我进化,而非针对新旧更替的各类媒介

    第二节  媒介演进的方向:适应人的“小生境”

    一、适应人类的“小生境理论”的提出

    二、媒介适者生存的规律

    第三节  媒介进化的方式:以人为尺度的补救陧演进

    一、什么是媒介的补救演进

    二、人化是媒介补救的尺度与方向

    三、以为例的补偿进化分析

    第四章  手机:从挡不住的呼唤到移动的家园

    节  手机——补偿媒介的集大成者

    一、手机发展史

    二、手机是补偿媒介的集大成者

    第二节  手机:挡不住的呼唤

    一、呼叫难以转移

    二、改变难以阻挡

    第三节  手机:移动的家园

    一、手机创造移动互联网时代

    二、手机重构了传统媒介的传播模式和理念

    三、手机正在成为我们“移动的家园”

    第五章  处处是中心无处是边缘——保罗·莱文森的新新媒介思想

    节  媒介向何方延伸——新新媒介的兴起

    一、新新媒介的界定

    二、新新媒介的类别及其在中国的形态

    第二节  新新媒介改变了什么

    一、新新媒介的特征

    二、新新媒介带来的变革

    第三节  新新媒介的自由与边界

    一、对新新媒介舆论场中言论自由的反思

    二、言论自由的边界在哪里

    结语

    主要参文献

    后记

    后记二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人是媒介的尺度
人是干什么用的?(5岁+孩子的哲学启蒙书。回答孩子千奇百怪的问题,培养惊人的思考能力!博洛尼亚童书奖提名)小读客科普馆
读客文化 出品;[葡萄牙]若泽·马里亚·维埃拉·门德斯 (葡)马达莱纳·马托佐
人是媒介的尺度
人是衣裳马是鞍
王少华 著
人是媒介的尺度
人是漂流的植物:约翰·巴勒斯和他的“绿色”书写
吴俊龙著
人是媒介的尺度
人是选出来的
蒋青林
人是媒介的尺度
人是否平庸,要看他无聊时做什么
苏德超罗素李思逸 丛书主编
人是媒介的尺度
人是泥捏的
聂尔 著
人是媒介的尺度
人是什么呀?动物们的人类观察笔记(让孩子从不同动物的眼中认识自己)
[韩]文钟勋 著;王智慧 译;[韩]文钟勋 绘
人是媒介的尺度
人是第三种时间
秦德君
人是媒介的尺度
人是怎样运转的?(瑞典畅销儿童手绘科普读物)
[瑞典]马茨·文布拉德 著;徐昕 译;[瑞典]奥斯卡·荣松 绘
人是媒介的尺度
人是活的
吴丹 著
人是媒介的尺度
人是机器
[法]梅特里(Mettrie;L
人是媒介的尺度
人是如何学习的II:学习者、境脉与文化(“21世纪人类学习的革命”译丛第二辑)
科拉·巴格利·马雷特 著;裴新宁、王美、郑太年 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