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否平庸,要看他无聊时做什么

人是否平庸,要看他无聊时做什么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丛书主编
2022-05
版次: 1
ISBN: 9787519048501
定价: 52.00
装帧: 其他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88页
分类: 哲学心理学
15人买过
  • 罗素特别强调清晰、理性的思考,他是不相信“难得糊涂”这种幸福的。他觉得幸福需要长期的努力和实践,对自己和世界都要有清醒的认识。那种一下子的非理性快感以及自以为看破红尘的深邃都是对生活的逃避。越想快乐的人越难快乐,因为他眼里只有自己。保持理性重要的是正视自身、保持对外界的好奇,时刻提醒自己在自我之外还有整个世界。 罗素:英国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历史学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苏德超(主编):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外国哲学教研室主任;武汉大学欧美宗教文化研究所研究员;珞珈青年学者;武汉大学受学生欢迎的哲学老师苏德超教授凭借自己高超的学术水平和出色的讲述能力,让哲学课,成为武汉大学受欢迎的课。青年学者的领头羊苏德超教授是整个哲学界青年学者的佼佼者,不仅是年轻的博导,而且学术上更是能力出众。

    李思逸(编译):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文化研究系,哈佛大学访问学者,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 导言

    罗素其人其思 001

     

    I幸福的征途

    上篇    我们为什么不幸?

    “是什么令人不快乐?”

        只关心自己的人不值得赞扬,也不会令人感到要去赞赏他。032

     

    “拜伦式的痛苦”

        得不到一些你所渴求的东西才是幸福不可或缺的条件。038

     

    竞争

    人们担心的不是吃不到明天的早餐,而是自己无法胜过周围的邻居。041

     

    厌倦与激情  

    无法承受厌倦的一代人注定是平庸的一代。047

     

    疲劳

        我们的所作所为并不如我们自以为的那般重要,毕竟,我们的成功与失败根本没什么大不了。

    055

     

     

    嫉妒

    智者不会因为别人拥有什么就停止自己的快乐。

    060

     

    罪恶感

    一个人精力充沛时运用全部的理智思考出来的信念,应当成为他一以贯之的准则。

    067

     

    被害妄想症  

    我们自己的优点总是伟大而明显,他人的优点即使存在也只会被极为慷慨的眼光所发现。

    077

     

    舆论压力

    人只要到了可以自行决定的年龄就有权利为自己做出选择,必要的话他们甚至有犯错的权利。

    090

     

     

    下篇    幸福的原因

    “幸福依然可能吗?”

    让自己的眼界和兴趣尽可能地宽广,对待那些令你感兴趣的人和物尽可能地抱有善意而非敌视的态度。

    099

     

    兴致

    一个人感兴趣的事情越多,快乐的机会也就越多。

    106

     

    爱 

    只接受爱是不够的;要让接受的爱释放出施与的爱,只有当二者同等存在时,爱才可能达致好

    的境界。

    115

     

    家庭

    家庭未能给人提供原则上应有的慰藉,是这个时代存在普遍不满的根源之一。

    122

     

    工作

    一个人从事必须而又无趣的工作时感受到的无聊,和他整天无所事事的无聊相比根本不值一哂。

    128

     

    非功利的兴趣

    不幸的原因之一就是人因为疲劳和紧张,无法对自己生活利害关系以外的东西产生兴趣。

    136

     

    努力与放弃  

    即使是追求真正重要的东西,情感上陷得太深也是不明智的,因为对失败的担心会一直扰乱内心的平静。

    142

     

    幸福之人

    只要外部环境并非不幸,一个人要想获得幸福,就应该把自己的激情和兴趣投向外界而非专注于内心。

     

    II我的信念

    美好的生活  

    知识和爱都是无限扩展的,所以无论生活有多么好,我们总是能想象一个更美好的生活。没有知识引导的爱,或没有爱所支撑的知识,均无法给人带来美好的生活。

    158

     

    科学与幸福  

    生活不应该被规定得太严,也不要太有目的性;只要有可能就应该让我们的冲动得到释放——只要不是毁灭性的或对他人造成伤害的;生活理应给冒险留出位置。我们应该尊重人的天性,因为我们的幸福就是建立在自身冲动和欲望之上的。

    168

     

     

    III怀疑论文集

    梦想与事实  

    在人敢于正视自己在世上的真实位置之前,没有人能从恐惧之中真正解放;除非人允许自己面对自身的渺小,否则没有人能实现真正的伟大。

    186

     

    好人办坏事  

    我们需要的道德应当建立在对生活的爱、增长的快乐以及积极的成就之上,而不是依赖压抑和禁止。

    190

     

     

    IV闲暇颂

    闲暇颂 

    在所有的道德品性中,善良是世界需要的;而善良是在悠闲和安全之中诞生的,并非艰苦斗争的生活之产品。

    200

     

    “无用的”知识  

    在思想中而非行动中寻求愉悦的习惯,是对抗反智和过度权力欲的保护措施,也是在苦难中保持镇定、在烦恼中维持内心宁静的一种办法。

    207

     

    斯多葛主义与精神健康

    想让整个人生都温柔、愉快是不可能的,所以人必须有一种态度去应付人生中不愉快的部分;但我们也要尽可能将对残忍的鼓励减少到。

    216

     

    V论教育

    构成一个人理想人格的四种基本要素是:活力、勇气、敏感和智慧。并不是说只有这四个就够了, 但它们完全可以带领我们步入美好的生活。

    229

     

     

    VI罗素名言录

    如果我们真能感到我和我们的邻人是平等的,既不比他们好也不比他们差,也许生活就会少一些争斗,我们也就用不着拿这些编造的神话为自己撑起一时的虚荣。

    243

     

    编译后记 267
  • 内容简介:
    罗素特别强调清晰、理性的思考,他是不相信“难得糊涂”这种幸福的。他觉得幸福需要长期的努力和实践,对自己和世界都要有清醒的认识。那种一下子的非理性快感以及自以为看破红尘的深邃都是对生活的逃避。越想快乐的人越难快乐,因为他眼里只有自己。保持理性重要的是正视自身、保持对外界的好奇,时刻提醒自己在自我之外还有整个世界。
  • 作者简介:
    罗素:英国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历史学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苏德超(主编):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外国哲学教研室主任;武汉大学欧美宗教文化研究所研究员;珞珈青年学者;武汉大学受学生欢迎的哲学老师苏德超教授凭借自己高超的学术水平和出色的讲述能力,让哲学课,成为武汉大学受欢迎的课。青年学者的领头羊苏德超教授是整个哲学界青年学者的佼佼者,不仅是年轻的博导,而且学术上更是能力出众。

    李思逸(编译):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文化研究系,哈佛大学访问学者,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
  • 目录:
    导言

    罗素其人其思 001

     

    I幸福的征途

    上篇    我们为什么不幸?

    “是什么令人不快乐?”

        只关心自己的人不值得赞扬,也不会令人感到要去赞赏他。032

     

    “拜伦式的痛苦”

        得不到一些你所渴求的东西才是幸福不可或缺的条件。038

     

    竞争

    人们担心的不是吃不到明天的早餐,而是自己无法胜过周围的邻居。041

     

    厌倦与激情  

    无法承受厌倦的一代人注定是平庸的一代。047

     

    疲劳

        我们的所作所为并不如我们自以为的那般重要,毕竟,我们的成功与失败根本没什么大不了。

    055

     

     

    嫉妒

    智者不会因为别人拥有什么就停止自己的快乐。

    060

     

    罪恶感

    一个人精力充沛时运用全部的理智思考出来的信念,应当成为他一以贯之的准则。

    067

     

    被害妄想症  

    我们自己的优点总是伟大而明显,他人的优点即使存在也只会被极为慷慨的眼光所发现。

    077

     

    舆论压力

    人只要到了可以自行决定的年龄就有权利为自己做出选择,必要的话他们甚至有犯错的权利。

    090

     

     

    下篇    幸福的原因

    “幸福依然可能吗?”

    让自己的眼界和兴趣尽可能地宽广,对待那些令你感兴趣的人和物尽可能地抱有善意而非敌视的态度。

    099

     

    兴致

    一个人感兴趣的事情越多,快乐的机会也就越多。

    106

     

    爱 

    只接受爱是不够的;要让接受的爱释放出施与的爱,只有当二者同等存在时,爱才可能达致好

    的境界。

    115

     

    家庭

    家庭未能给人提供原则上应有的慰藉,是这个时代存在普遍不满的根源之一。

    122

     

    工作

    一个人从事必须而又无趣的工作时感受到的无聊,和他整天无所事事的无聊相比根本不值一哂。

    128

     

    非功利的兴趣

    不幸的原因之一就是人因为疲劳和紧张,无法对自己生活利害关系以外的东西产生兴趣。

    136

     

    努力与放弃  

    即使是追求真正重要的东西,情感上陷得太深也是不明智的,因为对失败的担心会一直扰乱内心的平静。

    142

     

    幸福之人

    只要外部环境并非不幸,一个人要想获得幸福,就应该把自己的激情和兴趣投向外界而非专注于内心。

     

    II我的信念

    美好的生活  

    知识和爱都是无限扩展的,所以无论生活有多么好,我们总是能想象一个更美好的生活。没有知识引导的爱,或没有爱所支撑的知识,均无法给人带来美好的生活。

    158

     

    科学与幸福  

    生活不应该被规定得太严,也不要太有目的性;只要有可能就应该让我们的冲动得到释放——只要不是毁灭性的或对他人造成伤害的;生活理应给冒险留出位置。我们应该尊重人的天性,因为我们的幸福就是建立在自身冲动和欲望之上的。

    168

     

     

    III怀疑论文集

    梦想与事实  

    在人敢于正视自己在世上的真实位置之前,没有人能从恐惧之中真正解放;除非人允许自己面对自身的渺小,否则没有人能实现真正的伟大。

    186

     

    好人办坏事  

    我们需要的道德应当建立在对生活的爱、增长的快乐以及积极的成就之上,而不是依赖压抑和禁止。

    190

     

     

    IV闲暇颂

    闲暇颂 

    在所有的道德品性中,善良是世界需要的;而善良是在悠闲和安全之中诞生的,并非艰苦斗争的生活之产品。

    200

     

    “无用的”知识  

    在思想中而非行动中寻求愉悦的习惯,是对抗反智和过度权力欲的保护措施,也是在苦难中保持镇定、在烦恼中维持内心宁静的一种办法。

    207

     

    斯多葛主义与精神健康

    想让整个人生都温柔、愉快是不可能的,所以人必须有一种态度去应付人生中不愉快的部分;但我们也要尽可能将对残忍的鼓励减少到。

    216

     

    V论教育

    构成一个人理想人格的四种基本要素是:活力、勇气、敏感和智慧。并不是说只有这四个就够了, 但它们完全可以带领我们步入美好的生活。

    229

     

     

    VI罗素名言录

    如果我们真能感到我和我们的邻人是平等的,既不比他们好也不比他们差,也许生活就会少一些争斗,我们也就用不着拿这些编造的神话为自己撑起一时的虚荣。

    243

     

    编译后记 267
查看详情
12
相关图书 / 更多
人是否平庸,要看他无聊时做什么
人是干什么用的?(5岁+孩子的哲学启蒙书。回答孩子千奇百怪的问题,培养惊人的思考能力!博洛尼亚童书奖提名)小读客科普馆
读客文化 出品;[葡萄牙]若泽·马里亚·维埃拉·门德斯 (葡)马达莱纳·马托佐
人是否平庸,要看他无聊时做什么
人是衣裳马是鞍
王少华 著
人是否平庸,要看他无聊时做什么
人是漂流的植物:约翰·巴勒斯和他的“绿色”书写
吴俊龙著
人是否平庸,要看他无聊时做什么
人是选出来的
蒋青林
人是否平庸,要看他无聊时做什么
人是媒介的尺度
郑燕
人是否平庸,要看他无聊时做什么
人是泥捏的
聂尔 著
人是否平庸,要看他无聊时做什么
人是什么呀?动物们的人类观察笔记(让孩子从不同动物的眼中认识自己)
[韩]文钟勋 著;王智慧 译;[韩]文钟勋 绘
人是否平庸,要看他无聊时做什么
人是第三种时间
秦德君
人是否平庸,要看他无聊时做什么
人是怎样运转的?(瑞典畅销儿童手绘科普读物)
[瑞典]马茨·文布拉德 著;徐昕 译;[瑞典]奥斯卡·荣松 绘
人是否平庸,要看他无聊时做什么
人是活的
吴丹 著
人是否平庸,要看他无聊时做什么
人是机器
[法]梅特里(Mettrie;L
人是否平庸,要看他无聊时做什么
人是如何学习的II:学习者、境脉与文化(“21世纪人类学习的革命”译丛第二辑)
科拉·巴格利·马雷特 著;裴新宁、王美、郑太年 译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人是否平庸,要看他无聊时做什么
韭菜生存指南:极简批判性思考入门
苏德超 著
人是否平庸,要看他无聊时做什么
何为幸福
苏德超奥古斯丁贺腾 丛书主编
人是否平庸,要看他无聊时做什么
更高更妙的百题讲坛(高中数学.立体几何)
苏德超
人是否平庸,要看他无聊时做什么
哲学语言与生活:论惟特根施坦的语言哲学
苏德超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