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生增长视角下中国自主创新研究:要素配置、模式选择与实现路径

内生增长视角下中国自主创新研究:要素配置、模式选择与实现路径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9-12
版次: 1
ISBN: 9787509648438
定价: 65.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76页
分类: 经济
1人买过
  •   科技进步和创新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正成为中国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核心任务。然而自主创新进程中核心的问题实质上是知识本身增长的问题,即知识的内生增长问题。
      《内生增长视角下中国自主创新研究:要素配置、模式选择与实现路径》从经济增长理论出发,探讨了经济增长与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如何生产知识、什么因素决定了资源向知识生产配置的问题,建立了基于内生增长的技术创新模型(即自主创新理论模型)。在进一步分析中国自主创新现状的基础上,借鉴国外自主创新的经验,同时结合中国工业化中后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性特征,探求了中国自主创新的实现路径。   郭红卫,汉族,经济学博士,副教授,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湖南省系统工程与管理学会理事及工业工程分会秘书长,湖南省卫生经济与信息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理事,省级精品在线课程“应用统计学”负责人。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课题1项,省社科基金项目、省社科成果评审委员会项目等省级课题10余项,为国家知识产权局、湖南省知识产权局等部门完成委托课题10余项。在《系统工程》《求索》《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等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获第十二届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主持人),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长沙市第十五届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
    第五节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第二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第一节 国外文献综述
    一、内生增长理论
    二、技术创新理论
    三、技术创新模式
    四、自主创新的实现路径
    第二节 国内文献综述
    一、自主创新理论
    二、自主创新模式
    三、自主创新的实现路径

    第三章 基于内生增长的技术创新模型
    第一节 基于内生增长的技术创新模型
    一、基于技术创新视角的经济增长模型分析
    二、基于内生增长的技术创新模型(自主创新模型)构建
    第二节 自主创新模型的静态和动态分析
    一、gA的动态学分析
    二、gh的动态学分析
    三、模型的稳态分析
    第三节 自主创新模型的实证分析
    第四节 自主创新进程中物质资本投入及其配置状况
    第五节 自主创新进程中人力资本投入及其配置状况
    一、R&D人力资源总体情况
    二、研发人力资源在自主创新进程中的配置状况
    三、研发人力资源在自主创新进程中配置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中国自主创新的现状、问题和成因
    第一节 中国自主创新的现状分析
    一、中国自主创新R&D经费投入情况
    二、中国自主创新的科技活动人员变化特点
    三、中国自主创新的承担主体
    四、中国自主创新中高科技产业的技术进步状况
    五、中国自主创新产出分析
    第二节 中国自主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重技术引进,行业技术进步主要依靠模仿创新的方式
    二、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不明显
    三、自主创新所必需的投融资基础条件还比较薄弱
    四、自主创新的宏观环境尚不尽如人意
    五、人力资源配置体制的僵化对自主创新极为不利
    第三节 中国自主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主要原因

    第五章 日美韩技术创新模式比较与借鉴
    第一节 日本的技术创新模式
    一、日本的自主创新历程
    二、日本自主创新模式成功之处
    三、日本自主创新的不足之处
    四、日本自主创新模式对中国自主创新的借鉴意义
    第二节 美国的技术创新模式
    一、美国自主创新模式成功之处
    二、美国自主创新的不足之处
    三、美日技术创新模式的比较
    第三节 韩国的自主创新模式
    一、韩国的自主创新历程
    二、韩国自主创新模式的成功之处
    三、韩国自主创新模式的不足之处
    四、韩国自主创新模式对中国自主创新的借鉴意义

    第六章 中国自主创新模式的选择
    第一节 中国工业化中后期经济发展水平与自主创新模式
    一、中国工业化中后期物质资本水平特点
    二、中国工业化中后期人力资本水平特点
    三、中国工业化中后期技术水平特点
    第二节 中国自主创新模式选择的市场导向性
    一、自主创新模式市场导向性的理论分析
    二、自主创新模式市场导向性的实证分析
    第三节 中国基于市场和技术驱动的自主创新模式选择
    一、技术对自主创新的推动作用
    二、自主创新的模式选择

    第七章 中国自主创新的实现路径
    第一节 中国自主创新实现路径的三个阶段
    一、中国自主创新实现路径阶段性的理论基础
    二、中国自主创新的技术使用阶段
    三、中国自主创新的技术改进阶段
    四、中国自主创新的技术创造阶段
    第二节 中国区域自主创新的实现路径
    一、中国强势地区自主创新的实现路径
    二、中国弱势地区自主创新的实现路径
    第三节 中国自主创新实现路径的制度支持
    一、中国自主创新财政供给制度及完善
    二、中国自主创新风险投资制度及完善
    三、中国国家创新体系构建的对策和建议

    附录1 中国2009~2017年三种专利申请受理量
    附录2 中国2009~2017年三种专利申请授权量
    附录3 世界主要国家2009~2017年专利申请授权数
    附录4 世界主要国家2009~2017年发明专利申请授权数
    附录5 世界主要国家2009~2017年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授权数
    附录6 世界主要国家2009~2017年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授权数
    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科技进步和创新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正成为中国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核心任务。然而自主创新进程中核心的问题实质上是知识本身增长的问题,即知识的内生增长问题。
      《内生增长视角下中国自主创新研究:要素配置、模式选择与实现路径》从经济增长理论出发,探讨了经济增长与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如何生产知识、什么因素决定了资源向知识生产配置的问题,建立了基于内生增长的技术创新模型(即自主创新理论模型)。在进一步分析中国自主创新现状的基础上,借鉴国外自主创新的经验,同时结合中国工业化中后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性特征,探求了中国自主创新的实现路径。
  • 作者简介:
      郭红卫,汉族,经济学博士,副教授,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湖南省系统工程与管理学会理事及工业工程分会秘书长,湖南省卫生经济与信息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理事,省级精品在线课程“应用统计学”负责人。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课题1项,省社科基金项目、省社科成果评审委员会项目等省级课题10余项,为国家知识产权局、湖南省知识产权局等部门完成委托课题10余项。在《系统工程》《求索》《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等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获第十二届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主持人),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长沙市第十五届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
  •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
    第五节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第二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第一节 国外文献综述
    一、内生增长理论
    二、技术创新理论
    三、技术创新模式
    四、自主创新的实现路径
    第二节 国内文献综述
    一、自主创新理论
    二、自主创新模式
    三、自主创新的实现路径

    第三章 基于内生增长的技术创新模型
    第一节 基于内生增长的技术创新模型
    一、基于技术创新视角的经济增长模型分析
    二、基于内生增长的技术创新模型(自主创新模型)构建
    第二节 自主创新模型的静态和动态分析
    一、gA的动态学分析
    二、gh的动态学分析
    三、模型的稳态分析
    第三节 自主创新模型的实证分析
    第四节 自主创新进程中物质资本投入及其配置状况
    第五节 自主创新进程中人力资本投入及其配置状况
    一、R&D人力资源总体情况
    二、研发人力资源在自主创新进程中的配置状况
    三、研发人力资源在自主创新进程中配置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中国自主创新的现状、问题和成因
    第一节 中国自主创新的现状分析
    一、中国自主创新R&D经费投入情况
    二、中国自主创新的科技活动人员变化特点
    三、中国自主创新的承担主体
    四、中国自主创新中高科技产业的技术进步状况
    五、中国自主创新产出分析
    第二节 中国自主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重技术引进,行业技术进步主要依靠模仿创新的方式
    二、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不明显
    三、自主创新所必需的投融资基础条件还比较薄弱
    四、自主创新的宏观环境尚不尽如人意
    五、人力资源配置体制的僵化对自主创新极为不利
    第三节 中国自主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主要原因

    第五章 日美韩技术创新模式比较与借鉴
    第一节 日本的技术创新模式
    一、日本的自主创新历程
    二、日本自主创新模式成功之处
    三、日本自主创新的不足之处
    四、日本自主创新模式对中国自主创新的借鉴意义
    第二节 美国的技术创新模式
    一、美国自主创新模式成功之处
    二、美国自主创新的不足之处
    三、美日技术创新模式的比较
    第三节 韩国的自主创新模式
    一、韩国的自主创新历程
    二、韩国自主创新模式的成功之处
    三、韩国自主创新模式的不足之处
    四、韩国自主创新模式对中国自主创新的借鉴意义

    第六章 中国自主创新模式的选择
    第一节 中国工业化中后期经济发展水平与自主创新模式
    一、中国工业化中后期物质资本水平特点
    二、中国工业化中后期人力资本水平特点
    三、中国工业化中后期技术水平特点
    第二节 中国自主创新模式选择的市场导向性
    一、自主创新模式市场导向性的理论分析
    二、自主创新模式市场导向性的实证分析
    第三节 中国基于市场和技术驱动的自主创新模式选择
    一、技术对自主创新的推动作用
    二、自主创新的模式选择

    第七章 中国自主创新的实现路径
    第一节 中国自主创新实现路径的三个阶段
    一、中国自主创新实现路径阶段性的理论基础
    二、中国自主创新的技术使用阶段
    三、中国自主创新的技术改进阶段
    四、中国自主创新的技术创造阶段
    第二节 中国区域自主创新的实现路径
    一、中国强势地区自主创新的实现路径
    二、中国弱势地区自主创新的实现路径
    第三节 中国自主创新实现路径的制度支持
    一、中国自主创新财政供给制度及完善
    二、中国自主创新风险投资制度及完善
    三、中国国家创新体系构建的对策和建议

    附录1 中国2009~2017年三种专利申请受理量
    附录2 中国2009~2017年三种专利申请授权量
    附录3 世界主要国家2009~2017年专利申请授权数
    附录4 世界主要国家2009~2017年发明专利申请授权数
    附录5 世界主要国家2009~2017年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授权数
    附录6 世界主要国家2009~2017年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授权数
    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12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内生增长视角下中国自主创新研究:要素配置、模式选择与实现路径
自然传奇科学绘本鸟儿怎样建巢
郭红卫 著;匡廷云、郭红卫、王亚楠 编
内生增长视角下中国自主创新研究:要素配置、模式选择与实现路径
英国体育史/世界体育史丛书
郭红卫 著;张新、凡红、郝勤 编
内生增长视角下中国自主创新研究:要素配置、模式选择与实现路径
医学营养学(第2版)
郭红卫 著
内生增长视角下中国自主创新研究:要素配置、模式选择与实现路径
营养与食品安全宝典
郭红卫 编
内生增长视角下中国自主创新研究:要素配置、模式选择与实现路径
营养学:2008年版
郭红卫 主编
内生增长视角下中国自主创新研究:要素配置、模式选择与实现路径
博学·公共卫生硕士:营养与食品安全
郭红卫 著
内生增长视角下中国自主创新研究:要素配置、模式选择与实现路径
面向21世纪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医学营养学
郭红卫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