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之间:大学、学人与交流

中德之间:大学、学人与交流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0-01
版次: 1
ISBN: 9787301162217
定价: 25.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97页
字数: 146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社会文化
19人买过
  •   《中德之间:大学、学人与交流》是关于德国大学与中德学术交流的一本文化随笔。作者长期从事这一领域的研究,对德国的大学理念及其在当代的转型,以及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史都颇有心得,这也是《中德之间:大学、学人语交流》的两大关注点。作者还展示了收藏多年的珍贵照片,并以蔡元培和季羡林两位学人为个案,具体而微地展现德国对中国大学与学术的影响。《中德之间:大学、学人语交流》分析细致、描述生动、文笔轻松,不仅可读性强,而且材料丰富、论点鲜明,适于专业学者,也面向对德国大学与学术传统感兴趣的读者。   陈洪捷,教育学博士,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洪堡学者,曾在德国多所大学进行长期研究。现任北京大学德国研究中心主任,欧美同学会德奥分会理事,柏林自由大学中国校友会会长。著有《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的影响》等。 序言/1
    第一辑德国大学的传统/3
    “利禄之徒”,还是“哲学之才”?——论席勒的大学教育观/4
    [附]利禄之徒与哲学之才(席勒)/12
    什么是洪堡的大学思想?/16
    [附]论柏林高等学术机构的内部和外部组织(洪堡)/27
    洪堡的大学寂寞观及其意义/34
    [附]寂寞和交际作为知识增长的条件(维泽)/47
    为学术还是为职业?——德国大学学习传统及其变迁/52

    第二辑德国对中国的影响/63
    《德国学校论略》与清季中国对专业教育观念的接受/64
    中国对德国教育的接受与研究/79

    第三辑蔡元培与德国大学/91
    蔡元培的大学思想与德国大学观/92
    蔡元培对德国大学理念的接受——基于其译作《德意志大学之特色》的讨论/104
    蔡元培在德国/116
    关于蔡元培在汉堡大学注册的考证/120

    第四辑季羡林与德国/125
    往事已成空?——寻求季羡林在哥廷根的踪迹/126
    悠悠十年哥廷根——季羡林在德国的求学经历/136
    德国名师手下的中国高徒——两位德国导师对季羡林博士论文的评价/143

    第五辑德国大学拾零/153
    艾城大学/154
    德国的旧书摊/169

    第六辑德国学人与著作/173
    汉学家父子话中国/174
    百年教育经典回顾/187
  • 内容简介:
      《中德之间:大学、学人与交流》是关于德国大学与中德学术交流的一本文化随笔。作者长期从事这一领域的研究,对德国的大学理念及其在当代的转型,以及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史都颇有心得,这也是《中德之间:大学、学人语交流》的两大关注点。作者还展示了收藏多年的珍贵照片,并以蔡元培和季羡林两位学人为个案,具体而微地展现德国对中国大学与学术的影响。《中德之间:大学、学人语交流》分析细致、描述生动、文笔轻松,不仅可读性强,而且材料丰富、论点鲜明,适于专业学者,也面向对德国大学与学术传统感兴趣的读者。
  • 作者简介:
      陈洪捷,教育学博士,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洪堡学者,曾在德国多所大学进行长期研究。现任北京大学德国研究中心主任,欧美同学会德奥分会理事,柏林自由大学中国校友会会长。著有《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的影响》等。
  • 目录:
    序言/1
    第一辑德国大学的传统/3
    “利禄之徒”,还是“哲学之才”?——论席勒的大学教育观/4
    [附]利禄之徒与哲学之才(席勒)/12
    什么是洪堡的大学思想?/16
    [附]论柏林高等学术机构的内部和外部组织(洪堡)/27
    洪堡的大学寂寞观及其意义/34
    [附]寂寞和交际作为知识增长的条件(维泽)/47
    为学术还是为职业?——德国大学学习传统及其变迁/52

    第二辑德国对中国的影响/63
    《德国学校论略》与清季中国对专业教育观念的接受/64
    中国对德国教育的接受与研究/79

    第三辑蔡元培与德国大学/91
    蔡元培的大学思想与德国大学观/92
    蔡元培对德国大学理念的接受——基于其译作《德意志大学之特色》的讨论/104
    蔡元培在德国/116
    关于蔡元培在汉堡大学注册的考证/120

    第四辑季羡林与德国/125
    往事已成空?——寻求季羡林在哥廷根的踪迹/126
    悠悠十年哥廷根——季羡林在德国的求学经历/136
    德国名师手下的中国高徒——两位德国导师对季羡林博士论文的评价/143

    第五辑德国大学拾零/153
    艾城大学/154
    德国的旧书摊/169

    第六辑德国学人与著作/173
    汉学家父子话中国/174
    百年教育经典回顾/187
查看详情
系列丛书 / 更多
相关图书 / 更多
中德之间:大学、学人与交流
中德法学论坛(第18辑上卷)
宋晓 编
中德之间:大学、学人与交流
中德私法研究(23):债权让与
王洪亮,张双根,张谷,朱庆育,田士永 主编
中德之间:大学、学人与交流
中德跨文化交流中的尊重互动(外研社多语言学术文库)
韩丁 著
中德之间:大学、学人与交流
中德私法研究(20):情势变更
王洪亮;田士永;张双根;张谷;朱庆育
中德之间:大学、学人与交流
中德双语:东普鲁士与中国——追溯一段不解之缘
[德]托马斯·海贝勒 著;刘靓 译;向开
中德之间:大学、学人与交流
中德文化空间与凯泽林感性哲学的形成——以知识的社会建构为中心(文化中国:传承与汇通丛书)
董琳璐
中德之间:大学、学人与交流
中德私法研究(21):私法上的决议
王洪亮;张双根;张谷;朱庆育;田士永
中德之间:大学、学人与交流
中德私法研究(22):夫妻财产制
田士永 主编;王洪亮;张双根;张谷;朱庆育
中德之间:大学、学人与交流
中德哲学浅释(张祥龙文集·第14卷)
张祥龙
中德之间:大学、学人与交流
中德终身学习动机和影响因素的类型与特征研究
陈志伟
中德之间:大学、学人与交流
中德法学论坛第18辑下卷
宋晓 编
中德之间:大学、学人与交流
中德比较视野下工程合同的规范构造
黄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