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与20世纪中国都市化进程

鲁迅与20世纪中国都市化进程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 ,
2018-05
ISBN: 9787550027237
定价: 4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
纸张: 轻型纸
分类: 文学
7人买过
  • 《鲁迅与20世纪中国都市化进程》探讨鲁迅对都市文化的批判与建构、鲁迅式的都市中产知识分子的崛起对现代都市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鲁迅介入和影响着现当代中国都市人的精神、价值取向、职业选择,乃至社会体制、大众生活的思想源流、意蕴。研究鲁迅与个体与群体、大众生活、文化载体、市场经济等多元现代都市文化形态生成演变的内在理路;探讨鲁迅作为20世纪中国非常重要的一个文化符号和象征,在20世纪后半期的中国城市发展中的贡献,研究和梳理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不同的城市如何利用鲁迅这一文化资源进行消费和建构的自己的城市文化,总结其得失,作出价值判断,以期使鲁迅的文化资源更好地介入和引导当代中国都市文化建设,提升都市现代文明的水平,提高文化软实力。 

    杨洪承,文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兼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江苏省鲁迅研究会副会长等。出版《文学社群文化形态论》等专著7 部,主编著作有《鲁迅研究教程》等多部,在《文学评论》《鲁迅研究月刊》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其中获省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项多种。作为第二带头人获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1 年指导研究生获得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 
      
    张克,文学博士(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鲁迅研究。著有《颓败线的颤动——鲁迅与中国文学的现代性》,编有《70后鲁迅研究学人论文集》等。 
      
    张娟,文学博士,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评论、鲁迅研究等,研究。发表学术论文和文学创作50 余篇,主持和参与国家、省部级项目多项,出版学术专著《穿越伟大灵魂的隧道——鲁迅〈野草〉〈朝花夕拾〉研究史》《三四十年代上海现代市民小说价值重构》,曾获江苏省社科联优秀论文二等奖、江苏省长江杯文学评论三等奖等奖项。 
      
    钱旭初,男,江苏开放大学教授。兼任江苏省鲁迅研究会副会长等职,曾在《文学评论》《江海学刊》《鲁迅研究学刊》等发表现当代文学研究论文60余篇。出版有《跨学科互动——文学与影视比较研究》《转型期的文学嬗变及其言说》等专著,曾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江苏省长江杯文学评论二等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优秀成果奖等奖项。 

    导 言 
    第一节 古今之变中的中国“都市” 
    第二节 “鲁迅与都市”研究述略 
    第三节 “鲁迅与都市”研究的反/21 
    第四节 本书的旨趣 
    第一章 鲁迅与20世纪中国都市新文化的生成 
    第一节 文学与城市 
    第二节 都市公共文化空间的生成 
    第三节 文化市场与经济理性 
    第四节 都市体验与鲁迅精神 
    第二章 鲁迅的“都市”观与20世纪中国的都市文明之路 
    第一节 合题:“都邑者,政治与文化之标征也” 
    第二节 正题:“走都市文明的路而未成” 
    第三节 反题:“跟着反近代都市文明的路” 
    第三章 鲁迅与20世纪中国“都市精神生活的世故” 
    第一节 方位:“站在十字路口” 
    第二节 底色:“都市精神生活的世故” 
    第三节 时尚:“我的所爱在闹市” 
    第四节 写作:“对于同类市民的愤懑” 
    第四章 鲁迅与20世纪中国的“市民社会” 
    第一节 “精神”:从“家庭”走向“市民社会” 
    第二节 改造“国民性”:“主奴辩证法”中的“精神” 
    第三节 “第三样时代”:“人的分立”与“市民社会” 
    第五章 鲁迅创作与20世纪中国都市的日常生活 
    第一节 漫游与求乞:都市的悲哀 
    第二节 看客与闲谈:市井的颓败 
    第三节 “即时审美”:都市的隐微 
    第六章 鲁迅创作与20世纪中国都市化进程中的女性 
    第一节 “娜拉走后怎样”:从启蒙到生存 
    第二节 “爱情必须时时生长”:从生存到生动 
    第三节 “极平常的惨苦”:从生动到生计 
    第七章 鲁迅作品与20世纪中国的都市文化空间 
    第一节 鲁迅小说中的城镇空间 
    第二节 鲁迅小说中的“空间政治” 
    第三节 鲁迅杂文中的“异质空间” 
    第八章 鲁迅与20世纪中国都市的游民文化记忆 
    第一节 “正在做流民”:游民记忆的唤醒 
    第二节 “有乖史法”:游民的书写 
    第三节 “微尘似的迸散”:游民的命运 
    第四节 “世俗递降”:游民与越文化 
    第九章 鲁迅书写与20世纪中国的都市之“恶” 
    第一节 “否定”性:《阿金》的挑战 
    第二节 “仿佛她塞住了我的一条路”:阿金的力量 
    第三节 “蛮野如华”:世界的“阿金化” 
    第十章 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鲁迅文化遗地 
    第一节 人物纪念馆的文化使命 
    第二节 鲁迅纪念馆概览 
    第三节 发展中的鲁迅纪念馆 
    第十一章 中国都市化进程中的鲁迅文化地标 
    第一节 纪念仪式的文化政治 
    第二节 从政治空间到文化符号 
    第三节 从文化符号到文化资本 
    第十二章 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北京鲁迅博物馆 
    第一节 政治意志的空间缩影 
    第二节 从宣传到经营 
    第三节 拓展中的公共空间 
    第十三章 鲁迅文化遗地的精神重生 
    第一节 1898—1902年的“南京鲁迅” 
    第二节 南京鲁迅纪念馆里的“南京鲁迅” 
    第三节 文教实践中的“南京鲁迅” 
    结语 鲁迅与20世纪中国都市研究的学术前瞻 
    参考文献 
    后 记 

  • 内容简介:
    《鲁迅与20世纪中国都市化进程》探讨鲁迅对都市文化的批判与建构、鲁迅式的都市中产知识分子的崛起对现代都市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鲁迅介入和影响着现当代中国都市人的精神、价值取向、职业选择,乃至社会体制、大众生活的思想源流、意蕴。研究鲁迅与个体与群体、大众生活、文化载体、市场经济等多元现代都市文化形态生成演变的内在理路;探讨鲁迅作为20世纪中国非常重要的一个文化符号和象征,在20世纪后半期的中国城市发展中的贡献,研究和梳理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不同的城市如何利用鲁迅这一文化资源进行消费和建构的自己的城市文化,总结其得失,作出价值判断,以期使鲁迅的文化资源更好地介入和引导当代中国都市文化建设,提升都市现代文明的水平,提高文化软实力。 

  • 作者简介:
    杨洪承,文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兼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江苏省鲁迅研究会副会长等。出版《文学社群文化形态论》等专著7 部,主编著作有《鲁迅研究教程》等多部,在《文学评论》《鲁迅研究月刊》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其中获省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项多种。作为第二带头人获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1 年指导研究生获得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 
      
    张克,文学博士(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鲁迅研究。著有《颓败线的颤动——鲁迅与中国文学的现代性》,编有《70后鲁迅研究学人论文集》等。 
      
    张娟,文学博士,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评论、鲁迅研究等,研究。发表学术论文和文学创作50 余篇,主持和参与国家、省部级项目多项,出版学术专著《穿越伟大灵魂的隧道——鲁迅〈野草〉〈朝花夕拾〉研究史》《三四十年代上海现代市民小说价值重构》,曾获江苏省社科联优秀论文二等奖、江苏省长江杯文学评论三等奖等奖项。 
      
    钱旭初,男,江苏开放大学教授。兼任江苏省鲁迅研究会副会长等职,曾在《文学评论》《江海学刊》《鲁迅研究学刊》等发表现当代文学研究论文60余篇。出版有《跨学科互动——文学与影视比较研究》《转型期的文学嬗变及其言说》等专著,曾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江苏省长江杯文学评论二等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优秀成果奖等奖项。 

  • 目录:
    导 言 
    第一节 古今之变中的中国“都市” 
    第二节 “鲁迅与都市”研究述略 
    第三节 “鲁迅与都市”研究的反/21 
    第四节 本书的旨趣 
    第一章 鲁迅与20世纪中国都市新文化的生成 
    第一节 文学与城市 
    第二节 都市公共文化空间的生成 
    第三节 文化市场与经济理性 
    第四节 都市体验与鲁迅精神 
    第二章 鲁迅的“都市”观与20世纪中国的都市文明之路 
    第一节 合题:“都邑者,政治与文化之标征也” 
    第二节 正题:“走都市文明的路而未成” 
    第三节 反题:“跟着反近代都市文明的路” 
    第三章 鲁迅与20世纪中国“都市精神生活的世故” 
    第一节 方位:“站在十字路口” 
    第二节 底色:“都市精神生活的世故” 
    第三节 时尚:“我的所爱在闹市” 
    第四节 写作:“对于同类市民的愤懑” 
    第四章 鲁迅与20世纪中国的“市民社会” 
    第一节 “精神”:从“家庭”走向“市民社会” 
    第二节 改造“国民性”:“主奴辩证法”中的“精神” 
    第三节 “第三样时代”:“人的分立”与“市民社会” 
    第五章 鲁迅创作与20世纪中国都市的日常生活 
    第一节 漫游与求乞:都市的悲哀 
    第二节 看客与闲谈:市井的颓败 
    第三节 “即时审美”:都市的隐微 
    第六章 鲁迅创作与20世纪中国都市化进程中的女性 
    第一节 “娜拉走后怎样”:从启蒙到生存 
    第二节 “爱情必须时时生长”:从生存到生动 
    第三节 “极平常的惨苦”:从生动到生计 
    第七章 鲁迅作品与20世纪中国的都市文化空间 
    第一节 鲁迅小说中的城镇空间 
    第二节 鲁迅小说中的“空间政治” 
    第三节 鲁迅杂文中的“异质空间” 
    第八章 鲁迅与20世纪中国都市的游民文化记忆 
    第一节 “正在做流民”:游民记忆的唤醒 
    第二节 “有乖史法”:游民的书写 
    第三节 “微尘似的迸散”:游民的命运 
    第四节 “世俗递降”:游民与越文化 
    第九章 鲁迅书写与20世纪中国的都市之“恶” 
    第一节 “否定”性:《阿金》的挑战 
    第二节 “仿佛她塞住了我的一条路”:阿金的力量 
    第三节 “蛮野如华”:世界的“阿金化” 
    第十章 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鲁迅文化遗地 
    第一节 人物纪念馆的文化使命 
    第二节 鲁迅纪念馆概览 
    第三节 发展中的鲁迅纪念馆 
    第十一章 中国都市化进程中的鲁迅文化地标 
    第一节 纪念仪式的文化政治 
    第二节 从政治空间到文化符号 
    第三节 从文化符号到文化资本 
    第十二章 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北京鲁迅博物馆 
    第一节 政治意志的空间缩影 
    第二节 从宣传到经营 
    第三节 拓展中的公共空间 
    第十三章 鲁迅文化遗地的精神重生 
    第一节 1898—1902年的“南京鲁迅” 
    第二节 南京鲁迅纪念馆里的“南京鲁迅” 
    第三节 文教实践中的“南京鲁迅” 
    结语 鲁迅与20世纪中国都市研究的学术前瞻 
    参考文献 
    后 记 

查看详情
系列丛书 / 更多
鲁迅与20世纪中国都市化进程
鲁迅与20世纪中国传媒发展
唐东堰 著
鲁迅与20世纪中国都市化进程
鲁迅与20世纪中国文学教育
郑家建、施灏 著
鲁迅与20世纪中国都市化进程
鲁迅与20世纪中国学术转型
刘克敌 著
鲁迅与20世纪中国都市化进程
鲁迅与20世纪中外文化交流
林敏洁 著
相关图书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