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空性到佛性:晋宋佛学核心论题的转换

从空性到佛性:晋宋佛学核心论题的转换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6-12
版次: 1
ISBN: 9787307190801
定价: 49.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91页
字数: 178千字
分类: 宗教
17人买过
  •   本书通过考察佛教思想家罗什、僧肇以及他们的思想、思想之间的相互关系、演变趋势、其中的内在原因和文化背景来把握般若学向涅槃学的思想轨迹和佛教思想的中国化。本书共从以下几个个方面探讨了问题:佛教思想大家的学术成就及倾向;各自思想的演变、圣心的构建与道生佛性论;对语言采取的批判的态度、原因、意义和影响。
      张源旺,江苏南通人,文艺学硕士,苏州大学哲学博士。现就职于南通大学,致力于美学、中国佛学、古典文献学研究。在《孔子研究》、《西南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
    导论
    一、研究对象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思路
    四、论著的结构

    第一章 晋宋之际的思想界
    一、儒家思想的影响
    二、道家思想与玄学的影响
    三、晋宋佛学思潮
    结语

    第二章 性空与实相
    一、般若中观学说
    二、“理”范畴的建立
    三、罗什门下的学术路径及思想差异
    结语

    第三章 圣心与佛性
    一、“穷理尽性”的路径
    二、“圣心”的内涵
    三、佛性论的建构
    结语

    第四章 言意与假名
    一、得意忘象与圣人体无
    二、寄言出意与忘象息言
    三、假名与二谛
    四、“意言境”与“超意言境”
    结语

    第五章 晋宋佛学论题转换的原因
    一、晋宋佛学论题转换的文化因素
    二、思维方式的转换
    结语

    第六章 晋宋佛学论题转换的意义和影响
    一、晋宋佛学论题转换的意义
    二、对而后学术思想的影响
    结语
    余论
    参考文献
    后记
  •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考察佛教思想家罗什、僧肇以及他们的思想、思想之间的相互关系、演变趋势、其中的内在原因和文化背景来把握般若学向涅槃学的思想轨迹和佛教思想的中国化。本书共从以下几个个方面探讨了问题:佛教思想大家的学术成就及倾向;各自思想的演变、圣心的构建与道生佛性论;对语言采取的批判的态度、原因、意义和影响。
  • 作者简介:
      张源旺,江苏南通人,文艺学硕士,苏州大学哲学博士。现就职于南通大学,致力于美学、中国佛学、古典文献学研究。在《孔子研究》、《西南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
  • 目录:
    导论
    一、研究对象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思路
    四、论著的结构

    第一章 晋宋之际的思想界
    一、儒家思想的影响
    二、道家思想与玄学的影响
    三、晋宋佛学思潮
    结语

    第二章 性空与实相
    一、般若中观学说
    二、“理”范畴的建立
    三、罗什门下的学术路径及思想差异
    结语

    第三章 圣心与佛性
    一、“穷理尽性”的路径
    二、“圣心”的内涵
    三、佛性论的建构
    结语

    第四章 言意与假名
    一、得意忘象与圣人体无
    二、寄言出意与忘象息言
    三、假名与二谛
    四、“意言境”与“超意言境”
    结语

    第五章 晋宋佛学论题转换的原因
    一、晋宋佛学论题转换的文化因素
    二、思维方式的转换
    结语

    第六章 晋宋佛学论题转换的意义和影响
    一、晋宋佛学论题转换的意义
    二、对而后学术思想的影响
    结语
    余论
    参考文献
    后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从空性到佛性:晋宋佛学核心论题的转换
从空间到风格——历史类博物馆展陈设计研究
李倩倩
从空性到佛性:晋宋佛学核心论题的转换
从空中看黄河
殷鹤仙、刘娟 著
从空性到佛性:晋宋佛学核心论题的转换
从空间到场所:住区户外环境的社会维度
李睿煊 著
从空性到佛性:晋宋佛学核心论题的转换
从空间追寻时间
马吉福 著
从空性到佛性:晋宋佛学核心论题的转换
从空间曲线到高斯-博内定理
冯承天 著
从空性到佛性:晋宋佛学核心论题的转换
从空中看地球·遥感——走向科学的明天丛书
杨超武 著;童庆禧
从空性到佛性:晋宋佛学核心论题的转换
从空中看北京:汉英对照
郑炎 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