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之统合

音乐学之统合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8-07
版次: 1
ISBN: 9787807512615
定价: 70.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8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555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艺术
33人买过
  • 《音乐学之统合》分中国音乐史学、音乐美学、美育理论与音乐教育学、音乐传播学等五个模块,主要内容包括美育与音乐教育的若干理论问题,远古至西周四声音阶观念的形成及其历史地位,江文也的音乐思想,历史文献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音乐存在的听觉感知基础,有关《声无哀乐论》音乐美学思想评价的若干问题,音乐学领域中的传播学研究,新潮音乐评论中的几个问题等。 修海林,中国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史学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国音乐史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音乐美学会理事,中国唱片总公司艺术顾问。国家《艺术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承担和组织全国教育科学“八五”、“九五”、“十五”重点规划项目课题研究。北京市市属高校“拔尖创新人才”资助项目《中国音乐学术史》主持人。国务院有突出贡献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出版著作《古乐的沉浮一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历史考察》、《音乐美学通论》、《中国古代音乐美学》、《中国古代音乐教育》等多部,获省部级优秀成果奖多项。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音乐学论文80余篇。 中国音乐史学
    远古至西周四声音阶观念的形成及其历史地位
    郑风郑声的文化比较及其历史评价
    曾侯乙编钟六阳律的三度定律及其音阶形态
    “声曲折”概念的重新界定与音韵学研究视点
    古代乐舞曲体的特点
    古乐曲中“解”的结构与功能
    古乐中“二曲合套”的对比性曲体结构
    对中日唐代琵琶谱研究差异的探讨
    宋代词乐的创作特点
    宋代杂剧南传形式的文物遗存——四川大足石窟“六师外道谤佛不孝”群像考
    古代声乐演唱理论拾穗
    关于戏曲音乐“一曲多用”问题的若干断想
    论王光祈的音乐思想
    江文也的音乐思想
    郭兰英的艺术道路及其成就
    吕骥的大型合唱曲《凤凰涅槃》
    杜鸣心的钢琴协奏曲《春之采》
    课题、方法、智力结构——音乐史研究札记三则
    历史文献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
    对古谱译解与音响再现学理层面上的几点认识
    从人的音乐活动出发考察音乐史
    在历时中展开共时——为中国音乐史研究开拓新路径的感想
    中国音乐史学科发展前瞻十要点——“哲学、美学、音乐学学术前沿成果报告会”演讲提纲
    关于中国音乐“双文化”现象的若干思考

    音乐美学
    音乐美学理论新构
    “反映论”与“主体论”——对美学哲学基础的思考
    谈“音心对映论”之争
    音乐存在的听觉感知基础
    音乐存在方式“三要素”与音乐美学研究
    音乐存在方式“三要素”是如何提出来的
    “乐本体”与“音本体”:中西音乐学的分水岭
    从美学的角度看世纪之交的中西音乐问题
    关于中国音乐美学史研究对象的思考
    关于“音乐是什么”的理论模式及其不同思考方式——《关于民族音乐学的一种理论》的读书笔札
    “乐”作为文化行为方式的存在——答刘再生《
  • 内容简介:
    《音乐学之统合》分中国音乐史学、音乐美学、美育理论与音乐教育学、音乐传播学等五个模块,主要内容包括美育与音乐教育的若干理论问题,远古至西周四声音阶观念的形成及其历史地位,江文也的音乐思想,历史文献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音乐存在的听觉感知基础,有关《声无哀乐论》音乐美学思想评价的若干问题,音乐学领域中的传播学研究,新潮音乐评论中的几个问题等。
  • 作者简介:
    修海林,中国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史学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国音乐史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音乐美学会理事,中国唱片总公司艺术顾问。国家《艺术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承担和组织全国教育科学“八五”、“九五”、“十五”重点规划项目课题研究。北京市市属高校“拔尖创新人才”资助项目《中国音乐学术史》主持人。国务院有突出贡献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出版著作《古乐的沉浮一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历史考察》、《音乐美学通论》、《中国古代音乐美学》、《中国古代音乐教育》等多部,获省部级优秀成果奖多项。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音乐学论文80余篇。
  • 目录:
    中国音乐史学
    远古至西周四声音阶观念的形成及其历史地位
    郑风郑声的文化比较及其历史评价
    曾侯乙编钟六阳律的三度定律及其音阶形态
    “声曲折”概念的重新界定与音韵学研究视点
    古代乐舞曲体的特点
    古乐曲中“解”的结构与功能
    古乐中“二曲合套”的对比性曲体结构
    对中日唐代琵琶谱研究差异的探讨
    宋代词乐的创作特点
    宋代杂剧南传形式的文物遗存——四川大足石窟“六师外道谤佛不孝”群像考
    古代声乐演唱理论拾穗
    关于戏曲音乐“一曲多用”问题的若干断想
    论王光祈的音乐思想
    江文也的音乐思想
    郭兰英的艺术道路及其成就
    吕骥的大型合唱曲《凤凰涅槃》
    杜鸣心的钢琴协奏曲《春之采》
    课题、方法、智力结构——音乐史研究札记三则
    历史文献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
    对古谱译解与音响再现学理层面上的几点认识
    从人的音乐活动出发考察音乐史
    在历时中展开共时——为中国音乐史研究开拓新路径的感想
    中国音乐史学科发展前瞻十要点——“哲学、美学、音乐学学术前沿成果报告会”演讲提纲
    关于中国音乐“双文化”现象的若干思考

    音乐美学
    音乐美学理论新构
    “反映论”与“主体论”——对美学哲学基础的思考
    谈“音心对映论”之争
    音乐存在的听觉感知基础
    音乐存在方式“三要素”与音乐美学研究
    音乐存在方式“三要素”是如何提出来的
    “乐本体”与“音本体”:中西音乐学的分水岭
    从美学的角度看世纪之交的中西音乐问题
    关于中国音乐美学史研究对象的思考
    关于“音乐是什么”的理论模式及其不同思考方式——《关于民族音乐学的一种理论》的读书笔札
    “乐”作为文化行为方式的存在——答刘再生《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音乐学之统合
音乐数据分析
陈根方 著
音乐学之统合
音乐 一年级上册
[中国]许卓娅 戴海云
音乐学之统合
音乐与舞蹈学科教研创演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实践探索
张巨斌 编
音乐学之统合
音乐教育的多维视角
雅茹
音乐学之统合
音乐剧表演教程
刘红梅 等 著
音乐学之统合
音乐家/蓝精灵职业启蒙图画书
[比]贝约 著;应潮 译
音乐学之统合
音乐如果这样学
张丽娜 编
音乐学之统合
音乐治疗临床应用及案例
滕健,(奥)沃尔夫冈·马斯特纳克
音乐学之统合
音乐考研基础教程——曲式与作品分析
高佳佳
音乐学之统合
音乐艺术理论与音乐表演美学探究
罗文凤 著
音乐学之统合
音乐教学理论与课堂实践
丁昕春 著;丁昕春 编
音乐学之统合
音乐图像学的理论与实践--艺术中的音乐
洛秦 编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音乐学之统合
中国古代音乐美学史
修海林 著
音乐学之统合
中国古代音乐典籍精诠/艺术学与艺术教育丛书
修海林 编
音乐学之统合
中国音乐的历史与审美(第3版)(21世纪通才教育系列教材)
修海林 李吉提
音乐学之统合
古乐的浮沉: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历史考察(插图本)
修海林 著
音乐学之统合
古乐集锦
修海林 著
音乐学之统合
中国古代音乐教育
修海林 著
音乐学之统合
中国音乐的历史与审美
修海林
音乐学之统合
中国传统音乐学丛书:中国古代音乐美学
修海林 著;王耀华 编
音乐学之统合
看得见的音乐
修海林、王子初 著
音乐学之统合
西方音乐的历史与审美
修海林
音乐学之统合
古樂的沉浮
修海林
音乐学之统合
中国古代音乐史料集
修海林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