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D:情史

致D:情史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法] ,
2010-04
版次: 1
ISBN: 9787305067457
定价: 20.00
装帧: 精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74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原版书名: Lettre à D.
分类: 文学
538人买过
  •   “很快你就八十二岁了,身高缩短了六厘米,体重只有四十五公斤。但是你一如既往的美丽、幽雅,令我心动。我们已经在一起度过了五十八个年头,而我对你的爱愈发浓烈。我的胸口又有了这恼人的空芒,只有你灼热的身体依偎在我怀里时,它才能被填满。”
      八十四岁的法国哲学家安德烈·高兹为身患绝症、不久于人世的妻子多莉娜写下这封情书,记述了二人共度五十八年的情感历程,之后打开煤气共赴黄泉。在平静、理性、深情的叙述中,其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形象带给了读者巨大的冲击和感动。
      《致D 情史》是高兹写给她妻子多莉娜(Dorine,1924-2007)的“情书”,也是他的最后一部作品———爱情的墓志铭。法国哲学家高兹用平实、朴素的语言向多莉娜回溯这段刻骨铭心的情史。那时,他已经知道身患绝症的多莉娜医治无望,很有可能会先他而去。面对缠绵病榻、体重只剩四十五公斤、身高缩短了六厘米、在他眼里“依然美丽、依然优雅、魅力无穷”的妻子,他感到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强烈的爱,以致抑制不住要给她写信的狂热欲望。他要告诉她自己是多么爱她,多么后悔没有更多地向她诉说自己的无限深情,没有更早地表白人世间这可遇而不可求的真爱,他说要用这封信重新组构爱情的历史,为的是把握它的全部意义。他所以要写这封信,还是为着理解他经历过的、也就是和妻子共同经历过的一切……
      高兹和多莉娜最后双双弃世的决定是最自然不过的结果。高兹,已经看到爱人灵柩的男人,终于作出了最终的抉择:“我们都不希望我们两人中的一个在另一个死后继续活着。”高兹最后选择的不是哲学家的选择,他说为爱而死是不能用哲学解释的观念,当爱成为两个人在身体和精神上发生共鸣的方式时,就已经超出了哲学。
      安德烈·高兹,出身于奥地利维也纳的一个商人家庭,原名为霍斯特,父亲是皈依天主教的犹太人。反犹运动兴起后,他于1939年来到中立国瑞士洛桑读书学习,学习化学。1946年,他结识了来这里举办讲座的存在主义哲学大师让·保罗·萨特。1949年他与女友多莉娜结婚并定居巴黎。他曾以米歇尔·博斯凯的笔名活跃在巴黎知识界。1955年开始以戈尔兹为名发表作品。高兹先是在《巴黎快报》工作,后在1961年进入《现代》杂志编委会,是主要策划者之一,直到1983年。他还是《新观察家》创办者之一,主持经济栏目。他发表的书《叛徒》是自传体论著,由萨特写序。他的主要著作有《历史道德》(1959)、《困难的社会主义》、《和无产阶级告别》、《劳动的变革》(1988)、《现时的贫困,可能的财富》(1997)等等。

      袁筱一,法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士,现任教于华东师范大学法语系,主要译作有《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卢梭著)、《外面的世界》(杜拉斯著)、《流浪的星星》(勒克莱齐奥著)、《生活在别处》(米兰?昆德拉著)、《法兰西组曲》(伊莱娜?内米诺夫斯基著)等,著有《文字·传奇——法国现代经典作家与作品》、《我目光下的你》、《最难的事》等。
  • 内容简介:
      “很快你就八十二岁了,身高缩短了六厘米,体重只有四十五公斤。但是你一如既往的美丽、幽雅,令我心动。我们已经在一起度过了五十八个年头,而我对你的爱愈发浓烈。我的胸口又有了这恼人的空芒,只有你灼热的身体依偎在我怀里时,它才能被填满。”
      八十四岁的法国哲学家安德烈·高兹为身患绝症、不久于人世的妻子多莉娜写下这封情书,记述了二人共度五十八年的情感历程,之后打开煤气共赴黄泉。在平静、理性、深情的叙述中,其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形象带给了读者巨大的冲击和感动。
      《致D 情史》是高兹写给她妻子多莉娜(Dorine,1924-2007)的“情书”,也是他的最后一部作品———爱情的墓志铭。法国哲学家高兹用平实、朴素的语言向多莉娜回溯这段刻骨铭心的情史。那时,他已经知道身患绝症的多莉娜医治无望,很有可能会先他而去。面对缠绵病榻、体重只剩四十五公斤、身高缩短了六厘米、在他眼里“依然美丽、依然优雅、魅力无穷”的妻子,他感到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强烈的爱,以致抑制不住要给她写信的狂热欲望。他要告诉她自己是多么爱她,多么后悔没有更多地向她诉说自己的无限深情,没有更早地表白人世间这可遇而不可求的真爱,他说要用这封信重新组构爱情的历史,为的是把握它的全部意义。他所以要写这封信,还是为着理解他经历过的、也就是和妻子共同经历过的一切……
      高兹和多莉娜最后双双弃世的决定是最自然不过的结果。高兹,已经看到爱人灵柩的男人,终于作出了最终的抉择:“我们都不希望我们两人中的一个在另一个死后继续活着。”高兹最后选择的不是哲学家的选择,他说为爱而死是不能用哲学解释的观念,当爱成为两个人在身体和精神上发生共鸣的方式时,就已经超出了哲学。
  • 作者简介:
      安德烈·高兹,出身于奥地利维也纳的一个商人家庭,原名为霍斯特,父亲是皈依天主教的犹太人。反犹运动兴起后,他于1939年来到中立国瑞士洛桑读书学习,学习化学。1946年,他结识了来这里举办讲座的存在主义哲学大师让·保罗·萨特。1949年他与女友多莉娜结婚并定居巴黎。他曾以米歇尔·博斯凯的笔名活跃在巴黎知识界。1955年开始以戈尔兹为名发表作品。高兹先是在《巴黎快报》工作,后在1961年进入《现代》杂志编委会,是主要策划者之一,直到1983年。他还是《新观察家》创办者之一,主持经济栏目。他发表的书《叛徒》是自传体论著,由萨特写序。他的主要著作有《历史道德》(1959)、《困难的社会主义》、《和无产阶级告别》、《劳动的变革》(1988)、《现时的贫困,可能的财富》(1997)等等。

      袁筱一,法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士,现任教于华东师范大学法语系,主要译作有《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卢梭著)、《外面的世界》(杜拉斯著)、《流浪的星星》(勒克莱齐奥著)、《生活在别处》(米兰?昆德拉著)、《法兰西组曲》(伊莱娜?内米诺夫斯基著)等,著有《文字·传奇——法国现代经典作家与作品》、《我目光下的你》、《最难的事》等。
查看详情
其他版本 / 全部 (1)
相关图书 / 更多
致D:情史
重读鲁迅:荣格的参照视角
卡罗琳·T. 布朗
致D:情史
两美元过一天 : 美国的福利与贫穷
凯瑟琳·爱丁;卢克·谢弗
致D:情史
中国龙的发明:近现代中国形象的域外变迁
施爱东 后浪
致D:情史
重构契丹早期史 新锐学者关于契丹早期历史全新力作 苗润博 北京大学人文学科文库·北大中国史研究丛书
苗润博 著
致D:情史
我能帮上什么忙?(万镜·现象)
戴维·戈德布卢姆;皮尔·布莱登
致D:情史
普林斯顿大学生物图鉴 :真菌(地球分解者)
[美]布里特·艾伦·邦亚德 著;陈伟 译;中国国家地理·图书 出品
致D:情史
克洛德·夏布罗尔 法国电影新浪潮运动开创者夏布罗尔导演评传
若埃尔·马尼(Jo.l Magny) 著;谢强 译
致D:情史
拓地降敌:北宋中叶内臣名将李宪研究
何冠环
致D:情史
班史:一个大学班级的日常生活(2018—2022)
黄修志 石榴花 著
致D:情史
另一场新文化运动:五四前后“梁启超系”再造新文明的努力
周月峰 著
致D:情史
辛弃疾新传
辛更儒 后浪
致D:情史
无条件投降博物馆
[荷兰]杜布拉夫卡·乌格雷西奇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致D:情史
不归路之门(《灵魂兄弟》作者达维德·迪奥普新作,根据法国博物学家生平经历撰写的非洲故事,呈现启蒙时代的另一侧面)
[法]达维德·迪奥普
致D:情史
德勒兹哲学词汇
[法]弗朗索瓦·祖拉比什维利
致D:情史
追慕与练笔(哲学家齐奥朗为博尔赫斯、贝克特、圣—琼·佩斯、亨利·米肖等十一作家画肖像,字里行间充满赞赏、友情或冲动)
[法]齐奥朗
致D:情史
肌肉健美训练解析(强化篇)
[法]弗雷德里克·德拉威尔
致D:情史
生而不称意(哲学家齐奥朗广为人称道的随笔集,以格言式写作体悟生而为人的困境与解脱,以拈花微笑的姿态重获自由与幸福)
[法]齐奥朗
致D:情史
阿尔班?米歇尔:一个出版人的传奇(他从书摊学徒做起,研究每本书的特点和读者的心理,逐渐悟出了卖书做书的奥秘,从而成为一位全能的出版人)
[法]埃玛纽艾尔·艾曼
致D:情史
我和我的妇科指南
[法]珠珠医生
致D:情史
壮游欧洲:作家和艺术家的世纪之旅(跟随透纳的画笔,尼采的哲思,雨果的文字,柴可夫斯基的旋律漫游黄金时代的欧罗巴。)
[法]克洛 德·布埃莱
致D:情史
为什么我们会被愚弄
[法]托马·C.迪朗(Thomas C. Durand)
致D:情史
你喜欢在哪儿阅读?
[法]热拉尔迪纳·科莱
致D:情史
海底两万里:中小学生课外阅读快乐读书吧 儿童文学无障碍有声伴读世界名著童话故事
[法]儒勒:凡尔纳
致D:情史
世界名人名传:马尔罗传:幻梦与真实
[法]夏尔-路易·弗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