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湖岸线多孔混凝土特定生境生态修复技术与实践

河湖岸线多孔混凝土特定生境生态修复技术与实践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2017-05
版次: 1
ISBN: 9787517050438
定价: 48.00
装帧: 其他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分类: 工程技术
4人买过
  • 由吴义锋、吕锡武*的《河湖岸线多孔混凝土特定生境生态修复技术与实践》是一本关于水体岸线生态修复关键技术原理与实践应用的图书。本书紧紧围绕当前被广泛关注的河湖岸线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的热点问题,基于河湖岸线生态功能及生境修复的理论基础分析,全面介绍河湖岸线生态修复型多孔混凝土材料配比及构型优化设计技术,阐述河湖多孔混凝土生态岸线水质净化效应、微生物富集效应、生态化岸线水土界面的物质交换机制,系统研究多孑L混凝土制备与构型优化设计、河湖岸线多孑L混凝土特定生境生态修复关键技术,展示多孔混凝土载体联合植物群落应用于环境改善和生态修复的成功案例,提供多孔混凝土制备工艺与构型优化设计技术、河湖岸线多孔混凝土生态建设技术及应用两部技术指南。
      本书可供环境工程、环境科学、水利工程、市政工程等学科的科研人员、大学教师及其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以及从事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及水生态、水资源等领域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参考。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水环境现状

        1.1.2  水环境生态修复

        1.1.3  提出问题

      1.2  河湖岸线生态化研究进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水环境现状

        1.1.2  水环境生态修复

        1.1.3  提出问题

      1.2  河湖岸线生态化研究进展

        1.2.1  河湖岸线生态水文过程的环境效应

        1.2.2  岸线传统护坡方式

        1.2.2  河湖岸线生态化构建

        1.2.4  岸线水土界面的生态效应

      1.3  河湖岸线多孔混凝土生境材料及应用

        1.3.1  多孔混凝土修复材料

        1.3.2  多孔混凝土的水质净化效应

        1.3.3  多孔混凝土生态护坡

      1.4  河湖岸线生态构建发展趋势

    第2章  河湖岸线生境修复型多孔混凝土材料及构型设计

      2.1  修复型多孔混凝土制备的配比设计

        2.1.1  多孔混凝土制备原料

        2.1.2  多孔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2.1.3  多孔混凝土参数设计

        2.1.4  配合比设计计算方法

      2.2  多孔混凝土制备工艺

        2.2.1  拌和工艺

        2.2.2  混合浆料性能

        2.2.3  多孔成型工艺

        2.2.4  养护模式

      2.3  河湖多孔混凝土生态岸线构型设计

        2.3.1  生态岸线护岸构型设计

        2.3.2  预制单球组合

        2.3.3  多球连体砌块组合

        2.3.4  凹凸连锁具孔矩形砌块

        2.3.5  方形组合自嵌式砌块

        2.3.6  鱼巢式砌块

        2.3.7  直立岸线预制扇形块体

        2.3.8  直立岸线连锁砌块

      2.4  多孔混凝土预制构型成型工艺

        2.4.1  成型控制与养护

        2.4.2  预制构型适用性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河湖岸线多孔混凝土生态护坡效应评价实验模型

      3.1  概述

      3.2  实验材料

        3.2.1  模型构建

        3.2.2  多孔混凝土岸线生境植被

      3.3  水质分析方法

        3.3.1  常规水质分析

        3.3.2  有机物分子量分析方法

        3.3.3  微量有机物分析方法

      3.4  多孔混凝土特定生境微生物分析

        3.4.1  微生物生物量的测定

        3.4.2  基质脱氢酶活性的测定

        3.4.3  基质脲酶活性的测定

        3.4.4  基质微生物活细菌测数

        3.4.5  氮转化功能菌群分析方法

      3.5  实验模型微型生物群落分析

        3.5.1  微型生物群落分析方法

        3.5.2  浮游生物监测方法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多孔混凝土岸线修复实验模型的水质改善效应

      4.1  实验期间原水水质

      4.2  岸线生境模式对水质改善效果的影响与对比

        4.2.1  氨氮的去除效果对比分析

        4.2.2  高锰酸盐指数的去除效果对比分析

        4.2.3  总氮的去除效果对比分析

        4.2.4  其他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对比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岸线多孔混凝土特定生境实验模型中污染物去除过程

      5.1  不同水动力条件下的水质净化效应

        5.1.1  常水位模拟时污染物去除效应对比

        5.1.2  动态水位模拟时污染物去除过程

        5.1.3  实验河道的抗污染冲击效应

      5.2  岸坡特定生境下的脱氮机理分析

        5.2.1  11H3-11和T11的去除效果

        5.2.2  实验模型脱氮动力学模拟

        5.2.3  脱氮的影响因素与机理讨论

        5.2.4  实验渠中氮类污染物去除机制

      5.3  生态修复条件下水体中微量有机物的去除效应

        5.3.1  阿特拉津的去除效果

        5.3.2  酞酸酯类化合物的去除效果

        5.3.3  氯苯类化合物的去除效果

        5.3.4  气相色谱有机物出峰图谱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多孔混凝土岸线特定生境水土界面微生物富集特性

      6.1  特定生境微生物采集

      6.2  岸线特定生境微生物特定的时空规律

        6.2.1  基质微生物量的动态特征

        6.2.2  脱氢酶活性的动态特征

        6.2.3  脲酶活性的动态特征

        6.2.4  纤维素酶的动态特征

        6.2.5  微生物量及细菌种群的时空规律

      6.3  多孔混凝土岸坡基质生化特性

        6.3.1  硝化潜力

        6.3.2  反硝化作用强度

        6.3.3  基质氮释放速率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岸坡特定生境对水中微型生物群落结构功能的影响

      7.1  水质化学综合污染指数

        7.1.1  污染指数计算方法

        7.1.2  水质化学综合污染指数变化

      7.2  特定生境对微型生物群落的影响

        7.2.1  微型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参数计算

        7.2.2  微型生物群落种群结构特征

        7.2.3  微型生物群落群集过程分析

        7.2.4  PF11微型生物多样性分析

      7.3  特定生境对浮游生物动态变化的影响

        7.3.1  浮游细菌动态变化

        7.3.2  浮游植物动态变化

        7.3.3  浮游动物动态变化

      7.4  底栖生物动态变化

      7.5  生态护砌河道污染物行为机制探讨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岸线多孔混凝土生态护坡实验模型的流态分析

      8.1  水力计算方法

        8.1.1  断面流速测试

        8.1.2  断面流速分布

      8.2  护砌面粗糙系数计算

    第9章  多孔混凝土河湖岸线生态修复技术与应用

      9.1  岸线多孔混凝土生态修复

      9.2  多孔混凝土岸线构建

        9.2.1  坡面基础工程

        9.2.2  反滤层

        9.2.3  多孔混凝土预制构型与铺装

        9.2.4  种植土回填

        9.2.5  植物选配

        9.2.6  养护与管理

        9.2.7  施工及验收

      9.3  特定生境植物群落构建

        9.3.1  黏土质岸线修复后生境植物群落设计

        9.3.2  砂土质岸线修复后生境植物群落设计

        9.3.3  含盐砂质岸线修复后生境植物群落设计

        9.3.4  岸线植物群落构建

      9.4  岸线多孔混凝土生态建设工程案例

      9.5  本章小结

    第10章  岸线修复型多孔混凝土制备与预制构型设计技术指南

      10.1  总则

      10.2  术语、符号

        10.2.1  术语

        10.2.2  符号

      10.3  制备原材料

        10.3.1  -般要求

        10.3.2  骨料

        10.3.3  水泥

        10.3.4  胶结材料

        10.3.5  拌和用水

      10.4  配合比设计

        10.4.1  -般要求

        10.4.2  配合比计算

        10.4.3  配合比设计

        10.4.4  配合比施工调整

      10.5  多孔混凝土及拌和物性能指标

        10.5.1  -般要求

        10.5.2  混合料制备工艺

        10.5.3  混合料性能指标

        10.5.4  硬化多孔混凝土性能指标

      10.6  多孔混凝土预制构型

        lO.6.1  -般要求

        lO.6.2  多孔混凝土预制单球组合

        10.6.3  多孔混凝土预制球连体砌块

        10.6.4  多孔混凝土凹凸连锁具孔矩形砌块

        10.6.5  多孔混凝土预制方形组合自嵌式砌块

        10.6.6  多孔混凝土鱼巢式砌块

        10.6.7  多孔混凝土直立岸线预制扇形块体

        10.6.8  多孔混凝土直立岸线连锁砌块

      10.7  多孔混凝土预制构型养护

        10.7.1  振动成型

        10.7.2  养护模式

      10.8  多孔混凝土检验规则

        10.8.1  检验分类

        lO.8.2  取样与批号

        10.8.3  判定与复检

      10-附录A  多孔混凝土抗压强度测试

      10-附录B  渗透系数测试

      10-附录C  孔隙率测试

      10-引用标准名录

    第11章  河湖岸线生态建设技术指南

      11.1  总则

      11.2  河湖岸线生态建设概述

        11.2.1  河岸岸线生态与生境特征

        11.2.2  河湖岸线生态建设解决的问题

        11.2.3  河道堤岸生态建设技术要求

      11.3  河道堤岸生境建设方法

        11.3.1  土壤修复材料

        11.3.2  河湖岸线多子L生境修复基材

        11.3.3  河湖岸线多孔混凝土生态建设构型

        11.3.4  河湖岸线多子L混凝土预制构型选用

        11.3.5  多孔混凝土生态护坡构建

      11.4  植物群落设计与重建

        11.4.1  黏土质岸线修复后植物选择

        11.4.2  砂土质岸线修复后植物选择

        11.4.3  含盐砂质岸线修复后植物选择

        11.4.4  植物群落配置与构建

        11.4.5  河湖岸线多孔混凝土生境推荐植物群落

        11.4.6  岸线多孔混凝土特定生境的植物效应

      11.5  河湖岸线植物自然养护

      11.6  施工与验收

        11.6.1  施工期主要技术环节验收

        11.6.2  竣工时主要技术验收环节

        11.6.3  验收时质量检查

      11-引用标准名录

    参考文献

    收起全部>>
  • 内容简介:
    由吴义锋、吕锡武*的《河湖岸线多孔混凝土特定生境生态修复技术与实践》是一本关于水体岸线生态修复关键技术原理与实践应用的图书。本书紧紧围绕当前被广泛关注的河湖岸线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的热点问题,基于河湖岸线生态功能及生境修复的理论基础分析,全面介绍河湖岸线生态修复型多孔混凝土材料配比及构型优化设计技术,阐述河湖多孔混凝土生态岸线水质净化效应、微生物富集效应、生态化岸线水土界面的物质交换机制,系统研究多孑L混凝土制备与构型优化设计、河湖岸线多孑L混凝土特定生境生态修复关键技术,展示多孔混凝土载体联合植物群落应用于环境改善和生态修复的成功案例,提供多孔混凝土制备工艺与构型优化设计技术、河湖岸线多孔混凝土生态建设技术及应用两部技术指南。
      本书可供环境工程、环境科学、水利工程、市政工程等学科的科研人员、大学教师及其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以及从事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及水生态、水资源等领域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参考。
  • 目录: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水环境现状

        1.1.2  水环境生态修复

        1.1.3  提出问题

      1.2  河湖岸线生态化研究进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水环境现状

        1.1.2  水环境生态修复

        1.1.3  提出问题

      1.2  河湖岸线生态化研究进展

        1.2.1  河湖岸线生态水文过程的环境效应

        1.2.2  岸线传统护坡方式

        1.2.2  河湖岸线生态化构建

        1.2.4  岸线水土界面的生态效应

      1.3  河湖岸线多孔混凝土生境材料及应用

        1.3.1  多孔混凝土修复材料

        1.3.2  多孔混凝土的水质净化效应

        1.3.3  多孔混凝土生态护坡

      1.4  河湖岸线生态构建发展趋势

    第2章  河湖岸线生境修复型多孔混凝土材料及构型设计

      2.1  修复型多孔混凝土制备的配比设计

        2.1.1  多孔混凝土制备原料

        2.1.2  多孔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2.1.3  多孔混凝土参数设计

        2.1.4  配合比设计计算方法

      2.2  多孔混凝土制备工艺

        2.2.1  拌和工艺

        2.2.2  混合浆料性能

        2.2.3  多孔成型工艺

        2.2.4  养护模式

      2.3  河湖多孔混凝土生态岸线构型设计

        2.3.1  生态岸线护岸构型设计

        2.3.2  预制单球组合

        2.3.3  多球连体砌块组合

        2.3.4  凹凸连锁具孔矩形砌块

        2.3.5  方形组合自嵌式砌块

        2.3.6  鱼巢式砌块

        2.3.7  直立岸线预制扇形块体

        2.3.8  直立岸线连锁砌块

      2.4  多孔混凝土预制构型成型工艺

        2.4.1  成型控制与养护

        2.4.2  预制构型适用性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河湖岸线多孔混凝土生态护坡效应评价实验模型

      3.1  概述

      3.2  实验材料

        3.2.1  模型构建

        3.2.2  多孔混凝土岸线生境植被

      3.3  水质分析方法

        3.3.1  常规水质分析

        3.3.2  有机物分子量分析方法

        3.3.3  微量有机物分析方法

      3.4  多孔混凝土特定生境微生物分析

        3.4.1  微生物生物量的测定

        3.4.2  基质脱氢酶活性的测定

        3.4.3  基质脲酶活性的测定

        3.4.4  基质微生物活细菌测数

        3.4.5  氮转化功能菌群分析方法

      3.5  实验模型微型生物群落分析

        3.5.1  微型生物群落分析方法

        3.5.2  浮游生物监测方法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多孔混凝土岸线修复实验模型的水质改善效应

      4.1  实验期间原水水质

      4.2  岸线生境模式对水质改善效果的影响与对比

        4.2.1  氨氮的去除效果对比分析

        4.2.2  高锰酸盐指数的去除效果对比分析

        4.2.3  总氮的去除效果对比分析

        4.2.4  其他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对比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岸线多孔混凝土特定生境实验模型中污染物去除过程

      5.1  不同水动力条件下的水质净化效应

        5.1.1  常水位模拟时污染物去除效应对比

        5.1.2  动态水位模拟时污染物去除过程

        5.1.3  实验河道的抗污染冲击效应

      5.2  岸坡特定生境下的脱氮机理分析

        5.2.1  11H3-11和T11的去除效果

        5.2.2  实验模型脱氮动力学模拟

        5.2.3  脱氮的影响因素与机理讨论

        5.2.4  实验渠中氮类污染物去除机制

      5.3  生态修复条件下水体中微量有机物的去除效应

        5.3.1  阿特拉津的去除效果

        5.3.2  酞酸酯类化合物的去除效果

        5.3.3  氯苯类化合物的去除效果

        5.3.4  气相色谱有机物出峰图谱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多孔混凝土岸线特定生境水土界面微生物富集特性

      6.1  特定生境微生物采集

      6.2  岸线特定生境微生物特定的时空规律

        6.2.1  基质微生物量的动态特征

        6.2.2  脱氢酶活性的动态特征

        6.2.3  脲酶活性的动态特征

        6.2.4  纤维素酶的动态特征

        6.2.5  微生物量及细菌种群的时空规律

      6.3  多孔混凝土岸坡基质生化特性

        6.3.1  硝化潜力

        6.3.2  反硝化作用强度

        6.3.3  基质氮释放速率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岸坡特定生境对水中微型生物群落结构功能的影响

      7.1  水质化学综合污染指数

        7.1.1  污染指数计算方法

        7.1.2  水质化学综合污染指数变化

      7.2  特定生境对微型生物群落的影响

        7.2.1  微型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参数计算

        7.2.2  微型生物群落种群结构特征

        7.2.3  微型生物群落群集过程分析

        7.2.4  PF11微型生物多样性分析

      7.3  特定生境对浮游生物动态变化的影响

        7.3.1  浮游细菌动态变化

        7.3.2  浮游植物动态变化

        7.3.3  浮游动物动态变化

      7.4  底栖生物动态变化

      7.5  生态护砌河道污染物行为机制探讨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岸线多孔混凝土生态护坡实验模型的流态分析

      8.1  水力计算方法

        8.1.1  断面流速测试

        8.1.2  断面流速分布

      8.2  护砌面粗糙系数计算

    第9章  多孔混凝土河湖岸线生态修复技术与应用

      9.1  岸线多孔混凝土生态修复

      9.2  多孔混凝土岸线构建

        9.2.1  坡面基础工程

        9.2.2  反滤层

        9.2.3  多孔混凝土预制构型与铺装

        9.2.4  种植土回填

        9.2.5  植物选配

        9.2.6  养护与管理

        9.2.7  施工及验收

      9.3  特定生境植物群落构建

        9.3.1  黏土质岸线修复后生境植物群落设计

        9.3.2  砂土质岸线修复后生境植物群落设计

        9.3.3  含盐砂质岸线修复后生境植物群落设计

        9.3.4  岸线植物群落构建

      9.4  岸线多孔混凝土生态建设工程案例

      9.5  本章小结

    第10章  岸线修复型多孔混凝土制备与预制构型设计技术指南

      10.1  总则

      10.2  术语、符号

        10.2.1  术语

        10.2.2  符号

      10.3  制备原材料

        10.3.1  -般要求

        10.3.2  骨料

        10.3.3  水泥

        10.3.4  胶结材料

        10.3.5  拌和用水

      10.4  配合比设计

        10.4.1  -般要求

        10.4.2  配合比计算

        10.4.3  配合比设计

        10.4.4  配合比施工调整

      10.5  多孔混凝土及拌和物性能指标

        10.5.1  -般要求

        10.5.2  混合料制备工艺

        10.5.3  混合料性能指标

        10.5.4  硬化多孔混凝土性能指标

      10.6  多孔混凝土预制构型

        lO.6.1  -般要求

        lO.6.2  多孔混凝土预制单球组合

        10.6.3  多孔混凝土预制球连体砌块

        10.6.4  多孔混凝土凹凸连锁具孔矩形砌块

        10.6.5  多孔混凝土预制方形组合自嵌式砌块

        10.6.6  多孔混凝土鱼巢式砌块

        10.6.7  多孔混凝土直立岸线预制扇形块体

        10.6.8  多孔混凝土直立岸线连锁砌块

      10.7  多孔混凝土预制构型养护

        10.7.1  振动成型

        10.7.2  养护模式

      10.8  多孔混凝土检验规则

        10.8.1  检验分类

        lO.8.2  取样与批号

        10.8.3  判定与复检

      10-附录A  多孔混凝土抗压强度测试

      10-附录B  渗透系数测试

      10-附录C  孔隙率测试

      10-引用标准名录

    第11章  河湖岸线生态建设技术指南

      11.1  总则

      11.2  河湖岸线生态建设概述

        11.2.1  河岸岸线生态与生境特征

        11.2.2  河湖岸线生态建设解决的问题

        11.2.3  河道堤岸生态建设技术要求

      11.3  河道堤岸生境建设方法

        11.3.1  土壤修复材料

        11.3.2  河湖岸线多子L生境修复基材

        11.3.3  河湖岸线多孔混凝土生态建设构型

        11.3.4  河湖岸线多子L混凝土预制构型选用

        11.3.5  多孔混凝土生态护坡构建

      11.4  植物群落设计与重建

        11.4.1  黏土质岸线修复后植物选择

        11.4.2  砂土质岸线修复后植物选择

        11.4.3  含盐砂质岸线修复后植物选择

        11.4.4  植物群落配置与构建

        11.4.5  河湖岸线多孔混凝土生境推荐植物群落

        11.4.6  岸线多孔混凝土特定生境的植物效应

      11.5  河湖岸线植物自然养护

      11.6  施工与验收

        11.6.1  施工期主要技术环节验收

        11.6.2  竣工时主要技术验收环节

        11.6.3  验收时质量检查

      11-引用标准名录

    参考文献

    收起全部>>
查看详情
12
相关图书 / 更多
河湖岸线多孔混凝土特定生境生态修复技术与实践
河湖生态流量管理理论与实践
朱乾德 著
河湖岸线多孔混凝土特定生境生态修复技术与实践
河湖生态治理与旅游
余学芳
河湖岸线多孔混凝土特定生境生态修复技术与实践
河湖生态模型与生态修复
董哲仁
河湖岸线多孔混凝土特定生境生态修复技术与实践
河湖长制长效治理模式研究及实践
张心凤 李召旭 蒋然 何瑞
河湖岸线多孔混凝土特定生境生态修复技术与实践
河湖水系连通战略问题研究
徐宗学、庞博、冷罗生 著
河湖岸线多孔混凝土特定生境生态修复技术与实践
河湖水系连通生态模型、规划方法和工程实践
蒋咏 著;赵进勇;张晶;董延军;赵先富
河湖岸线多孔混凝土特定生境生态修复技术与实践
河湖水环境数学模型与应用
华祖林;王鹏
河湖岸线多孔混凝土特定生境生态修复技术与实践
河湖生态系统治理(河(湖)长能力提升系列丛书)
余学芳 编著
河湖岸线多孔混凝土特定生境生态修复技术与实践
河湖污染与蓝藻爆发治理技术
朱喜、胡云海 著
河湖岸线多孔混凝土特定生境生态修复技术与实践
河湖满地
杨涛 著
河湖岸线多孔混凝土特定生境生态修复技术与实践
河湖底泥生态修复与土壤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
刘永兵 李翔 程言君 赵从举
河湖岸线多孔混凝土特定生境生态修复技术与实践
河湖综合治理实践(浙水设计-水利技术丛书 )
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