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的文学对话:中西比较文学与诗学新论

跨文化的文学对话:中西比较文学与诗学新论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中华书局
2006-04
版次: 1
ISBN: 9787101050431
定价: 20.00
装帧: 平装
开本: 其他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81页
字数: 184千字
分类: 社会文化
41人买过
  • 中西比较文学作为跨文化的文学对话,首先应该录找二者的共同话语,否则,对话就没有契合点,就会各说各的。
    本般来讲,文明之间的碰撞、冲突与交融,有一个规律性的过程,即从一厢情愿的生搬硬套到较为客观的对话与比较。
    要穿越异质文化差异的鸿沟,建立一个系统中西比较文学架构,同时又不流于空疏,几乎和嫦娥奔月的神话一样飘渺,然而今人在月球上漫步,激励着笔者的空索。 高旭东,1960年6月出生。北京语言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重点学科带头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国家特殊津贴专家。在《文学评化》、《外国文学评论》、《中国比较文学》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80多篇,专著有:《生命之树与知识之树》(1989)、《文化二十一世纪冲突》(1994)、《鲁迅与英国文学》(1996)、《五四文学与中国文学传统》(2000)、《走向二十一世纪的鲁迅》(2001)、《比较方学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2002)、《中西文学与哲学宗教》(2004)、《梁实秋:在古典与浪漫之间》(2005)等,合著《孔子精神与基督精神》(1989)和《审美教育新论》(1997)等,主编《世纪末的鲁迅论争》等文集。 上编中西比较文学新论
    一从史传与史诗概念的乐观通看中西文学的共通点
    二从中西民族性格的比较看月亮文学与太阳文学
    三中西文学的想象力
    四中西文学的审美理想
    五中国文学的世俗自然与西方文学的宗教澄明
    六中西文化与文学的发展模式
    七从中西文学比较看文学的使命感
    八中西文学的悲剧精神
    九中西文学中的雅与俗
    十中西文学的末来展望

    中编中西比较诗学新论
    一对20世纪文学批评中盲目西化现象的反思
    二从中西文化比较看形式主义批评
    三德里达:将西方文化的批判性推向巅峰的哲人
    四后殖民语境中的东方文学选择

    下编中西文学与文化的对话
    一在于建立文学文化学批评的设想
    二关于文学和文化的对话
    三中国方化对死亡的超越
    四中国本土与异域文化冲突的基本类型及其转换
    附录
    一用什么引领中国文化的末来——接受《光明日报》记者王玮的采访
    二在册稆上谈文化与文学——做客央视国际网站
    参考与跨文化的文学对话
    ——代后记
  • 内容简介:
    中西比较文学作为跨文化的文学对话,首先应该录找二者的共同话语,否则,对话就没有契合点,就会各说各的。
    本般来讲,文明之间的碰撞、冲突与交融,有一个规律性的过程,即从一厢情愿的生搬硬套到较为客观的对话与比较。
    要穿越异质文化差异的鸿沟,建立一个系统中西比较文学架构,同时又不流于空疏,几乎和嫦娥奔月的神话一样飘渺,然而今人在月球上漫步,激励着笔者的空索。
  • 作者简介:
    高旭东,1960年6月出生。北京语言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重点学科带头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国家特殊津贴专家。在《文学评化》、《外国文学评论》、《中国比较文学》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80多篇,专著有:《生命之树与知识之树》(1989)、《文化二十一世纪冲突》(1994)、《鲁迅与英国文学》(1996)、《五四文学与中国文学传统》(2000)、《走向二十一世纪的鲁迅》(2001)、《比较方学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2002)、《中西文学与哲学宗教》(2004)、《梁实秋:在古典与浪漫之间》(2005)等,合著《孔子精神与基督精神》(1989)和《审美教育新论》(1997)等,主编《世纪末的鲁迅论争》等文集。
  • 目录:
    上编中西比较文学新论
    一从史传与史诗概念的乐观通看中西文学的共通点
    二从中西民族性格的比较看月亮文学与太阳文学
    三中西文学的想象力
    四中西文学的审美理想
    五中国文学的世俗自然与西方文学的宗教澄明
    六中西文化与文学的发展模式
    七从中西文学比较看文学的使命感
    八中西文学的悲剧精神
    九中西文学中的雅与俗
    十中西文学的末来展望

    中编中西比较诗学新论
    一对20世纪文学批评中盲目西化现象的反思
    二从中西文化比较看形式主义批评
    三德里达:将西方文化的批判性推向巅峰的哲人
    四后殖民语境中的东方文学选择

    下编中西文学与文化的对话
    一在于建立文学文化学批评的设想
    二关于文学和文化的对话
    三中国方化对死亡的超越
    四中国本土与异域文化冲突的基本类型及其转换
    附录
    一用什么引领中国文化的末来——接受《光明日报》记者王玮的采访
    二在册稆上谈文化与文学——做客央视国际网站
    参考与跨文化的文学对话
    ——代后记
查看详情
12
相关图书 / 更多
跨文化的文学对话:中西比较文学与诗学新论
跨文化沟通与商务礼仪综合教程
郑春萍、王霞、陶晶、郝劲梅
跨文化的文学对话:中西比较文学与诗学新论
跨文化管理(第3版)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互联网+创新规划教材 晏雄
晏雄 主编
跨文化的文学对话:中西比较文学与诗学新论
跨文化英语翻译的理论与实践应用研究
刘惠玲、赵山、赵翊华 著
跨文化的文学对话:中西比较文学与诗学新论
跨文化传播研究(第五辑)
单波
跨文化的文学对话:中西比较文学与诗学新论
跨文化商务交际导论
刘丹 严明
跨文化的文学对话:中西比较文学与诗学新论
跨文化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创新研究
王双,熊潇潇,李俊
跨文化的文学对话:中西比较文学与诗学新论
跨文化交际语境下大学英语教学生态体系的构建
黄小琴
跨文化的文学对话:中西比较文学与诗学新论
跨文化学导论系列--跨文化的芬兰学派
傅罗格(美)
跨文化的文学对话:中西比较文学与诗学新论
跨文化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育研究
高瑞洁 著
跨文化的文学对话:中西比较文学与诗学新论
跨文化交际精要
翁立平
跨文化的文学对话:中西比较文学与诗学新论
跨文化外语教育新发展研究
张红玲
跨文化的文学对话:中西比较文学与诗学新论
跨文化沟通与客户服务
蒲宏,董蓉,李美清,马伟,刘莉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跨文化的文学对话:中西比较文学与诗学新论
能力第一:以能力为基础的企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高旭东
跨文化的文学对话:中西比较文学与诗学新论
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
高旭东
跨文化的文学对话:中西比较文学与诗学新论
有控弹箭飞行力学
高旭东 著
跨文化的文学对话:中西比较文学与诗学新论
弹箭飞行原理与应用
高旭东 著
跨文化的文学对话:中西比较文学与诗学新论
平行研究·世界文学
高旭东、蒋永影 著
跨文化的文学对话:中西比较文学与诗学新论
跨学科研究
高旭东 著
跨文化的文学对话:中西比较文学与诗学新论
比较文学与中国文体的现代转型
高旭东
跨文化的文学对话:中西比较文学与诗学新论
中国鲁迅研究名家精选集---跨文化视野中的鲁迅
高旭东 著
跨文化的文学对话:中西比较文学与诗学新论
大学名师精品课程共享丛书:中西比较文化讲稿
高旭东 著
跨文化的文学对话:中西比较文学与诗学新论
雅舍小品 : 配图珍藏本
高旭东、高原 编注;梁实秋 著
跨文化的文学对话:中西比较文学与诗学新论
生命之树与知识之树:中西文化专题比较
高旭东 著
跨文化的文学对话:中西比较文学与诗学新论
梁实秋:在古典与浪漫之间
高旭东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