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毗婆沙论

大毗婆沙论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2019-10
版次: 1
ISBN: 9787506085489
定价: 8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608页
分类: 宗教
91人买过
  • 《大毗婆沙论》全称《阿毗达摩大毗婆沙论》,一般认为它是对《发智论》所作的义疏。作为解读《发智论》的一部书,《大毗婆沙论》对《发智论》八蕴的理论观点和内容逐一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论述,全面又系统地总结了说一切有部的理论主张,并批驳其他部派的观点和各外道的理论。 
    《大毗婆沙论》在佛学思想史上有很高的宗教和学术价值,具有早期佛教百科全书的性质,同时也是研究部派佛教思想的珍贵资料。 

    徐醒生,江苏人,一九六六年生人。一九九二年获安徽大学文学硕士学位,后获北京大学文学博士学位,著有多篇论文。 
    曾撰有《论孔子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戴震经学思想评述》等文章。
    题解 001 
    经典 017 
      1 卷第二 019 
           杂蕴第一中世第一法纳息第一之一 019 
      2 卷第三 069 
           杂蕴第一中世第一法纳息第一之二 069 
      3 卷第四 081 
           杂蕴第一中世第一法纳息第一之三 081 
      4 卷第六 088 
           杂蕴第一中世第一法纳息第一之五 088 
      5 卷第七 115 
           杂蕴第一中世第一法纳息第一之六 115 
      6 卷第五十九 141 
           结蕴第二中一行纳息第二之四 141 
      7 卷第六十 156 
           结蕴第二中一行纳息第二之五 156 
      8 卷第六十一 184 
           结蕴第二中一行纳息第二之六 184 
      9 卷第六十二 210 
           结蕴第二中一行纳息第二之七 210 
      10 卷第六十三 219 
        结蕴第二中一行纳息第二之八 219 
        结蕴第二中有情纳息第三之一 227 
      11 卷第七十二 236 
        结蕴第二中十门纳息第四之二 236 
      12 卷第七十三 265 
        结蕴第二中十门纳息第四之三 265 
      13 卷第九十九 297 
        智蕴第三中他心智纳息第三之一 297 
      14 卷第一百 307 
        智蕴第三中他心智纳息第三之二 307 
      15 卷第一百一 319 
        智蕴第三中他心智纳息第三之三 319 
      16 卷第一百二 336 
        智蕴第三中他心智纳息第三之四 336 
      17 卷第一百九 353 
        智蕴第三中七圣纳息第五之一 353 
      18 卷第一百一十 374 
        智蕴第三中七圣纳息第五之二 374 
      19 卷第一百一十二 382 
        业蕴第四中恶行纳息第一之一 382 
      20 卷第一百三十五 405 
        大种蕴第五中具见纳息第三之二 405 
      21 卷第一百五十三 420 
        根蕴第六中等心纳息第四之三 420 
      22 卷第一百五十四 434 
        根蕴第六中等心纳息第四之四 434 
      23 卷第一百五十五 439 
        根蕴第六中一心纳息第五之一 439 
      24 卷第一百五十六 455 
        根蕴第六中鱼纳息第六 455 
      25 卷第一百六十六 477 
        定蕴第七中摄纳息第三之一 477 
      26 卷第一百九十六 493 
        见蕴第八中智纳息第四之一 493 
      27 卷第一百九十七 502 
        见蕴第八中智纳息第四之二 502 
      28 卷第二百 514 
        见蕴第八中见纳息第五之三 514 
    源流 533 
    解说 547 
    附录 555 
    参考书目 575 
      
  • 内容简介:
    《大毗婆沙论》全称《阿毗达摩大毗婆沙论》,一般认为它是对《发智论》所作的义疏。作为解读《发智论》的一部书,《大毗婆沙论》对《发智论》八蕴的理论观点和内容逐一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论述,全面又系统地总结了说一切有部的理论主张,并批驳其他部派的观点和各外道的理论。 
    《大毗婆沙论》在佛学思想史上有很高的宗教和学术价值,具有早期佛教百科全书的性质,同时也是研究部派佛教思想的珍贵资料。 

  • 作者简介:
    徐醒生,江苏人,一九六六年生人。一九九二年获安徽大学文学硕士学位,后获北京大学文学博士学位,著有多篇论文。 
    曾撰有《论孔子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戴震经学思想评述》等文章。
  • 目录:
    题解 001 
    经典 017 
      1 卷第二 019 
           杂蕴第一中世第一法纳息第一之一 019 
      2 卷第三 069 
           杂蕴第一中世第一法纳息第一之二 069 
      3 卷第四 081 
           杂蕴第一中世第一法纳息第一之三 081 
      4 卷第六 088 
           杂蕴第一中世第一法纳息第一之五 088 
      5 卷第七 115 
           杂蕴第一中世第一法纳息第一之六 115 
      6 卷第五十九 141 
           结蕴第二中一行纳息第二之四 141 
      7 卷第六十 156 
           结蕴第二中一行纳息第二之五 156 
      8 卷第六十一 184 
           结蕴第二中一行纳息第二之六 184 
      9 卷第六十二 210 
           结蕴第二中一行纳息第二之七 210 
      10 卷第六十三 219 
        结蕴第二中一行纳息第二之八 219 
        结蕴第二中有情纳息第三之一 227 
      11 卷第七十二 236 
        结蕴第二中十门纳息第四之二 236 
      12 卷第七十三 265 
        结蕴第二中十门纳息第四之三 265 
      13 卷第九十九 297 
        智蕴第三中他心智纳息第三之一 297 
      14 卷第一百 307 
        智蕴第三中他心智纳息第三之二 307 
      15 卷第一百一 319 
        智蕴第三中他心智纳息第三之三 319 
      16 卷第一百二 336 
        智蕴第三中他心智纳息第三之四 336 
      17 卷第一百九 353 
        智蕴第三中七圣纳息第五之一 353 
      18 卷第一百一十 374 
        智蕴第三中七圣纳息第五之二 374 
      19 卷第一百一十二 382 
        业蕴第四中恶行纳息第一之一 382 
      20 卷第一百三十五 405 
        大种蕴第五中具见纳息第三之二 405 
      21 卷第一百五十三 420 
        根蕴第六中等心纳息第四之三 420 
      22 卷第一百五十四 434 
        根蕴第六中等心纳息第四之四 434 
      23 卷第一百五十五 439 
        根蕴第六中一心纳息第五之一 439 
      24 卷第一百五十六 455 
        根蕴第六中鱼纳息第六 455 
      25 卷第一百六十六 477 
        定蕴第七中摄纳息第三之一 477 
      26 卷第一百九十六 493 
        见蕴第八中智纳息第四之一 493 
      27 卷第一百九十七 502 
        见蕴第八中智纳息第四之二 502 
      28 卷第二百 514 
        见蕴第八中见纳息第五之三 514 
    源流 533 
    解说 547 
    附录 555 
    参考书目 575 
      
查看详情
12
相关图书 / 更多
大毗婆沙论
重读鲁迅:荣格的参照视角
卡罗琳·T. 布朗
大毗婆沙论
两美元过一天 : 美国的福利与贫穷
凯瑟琳·爱丁;卢克·谢弗
大毗婆沙论
中国龙的发明:近现代中国形象的域外变迁
施爱东 后浪
大毗婆沙论
重构契丹早期史 新锐学者关于契丹早期历史全新力作 苗润博 北京大学人文学科文库·北大中国史研究丛书
苗润博 著
大毗婆沙论
我能帮上什么忙?(万镜·现象)
戴维·戈德布卢姆;皮尔·布莱登
大毗婆沙论
普林斯顿大学生物图鉴 :真菌(地球分解者)
[美]布里特·艾伦·邦亚德 著;陈伟 译;中国国家地理·图书 出品
大毗婆沙论
克洛德·夏布罗尔 法国电影新浪潮运动开创者夏布罗尔导演评传
若埃尔·马尼(Jo.l Magny) 著;谢强 译
大毗婆沙论
拓地降敌:北宋中叶内臣名将李宪研究
何冠环
大毗婆沙论
班史:一个大学班级的日常生活(2018—2022)
黄修志 石榴花 著
大毗婆沙论
另一场新文化运动:五四前后“梁启超系”再造新文明的努力
周月峰 著
大毗婆沙论
辛弃疾新传
辛更儒 后浪
大毗婆沙论
无条件投降博物馆
[荷兰]杜布拉夫卡·乌格雷西奇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大毗婆沙论
中国新疆事实与数字:2012
徐醒生 主编;余言 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