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世界史研究:日本工作站文集

大夏世界史研究:日本工作站文集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出版社: 东方出版中心
2022-11
版次: 1
ISBN: 9787547319666
定价: 99.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43页
字数: 239.00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历史
1人买过
  •   华东师范大学(旧称大夏大学)历史系和世界史研究院,在上海市高峰学科计划对世界史学科的支持下,根据学科优势和特点,在重要国家选择合适伙伴成立“海外工作站”。这些工作站基于双方校际、院系、师生之间的长期合作,为互访创造各种有利条件,既重点凸显历史学某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又显示了双方师生各自的研究方向。目前,华东师范大学世界史学科的海外工作站共有5个。
      2018年,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与日本早稻田大学社会科学综合学术院签署了两校院系间的交流合作协议,成立“华东师范大学海外学术研究早稻田大学研究中心”。《大夏世界史研究:日本工作站文集》是研究中心相关科研成果的展现,分上下两编,问题指向明确,多角度展现了中日学者对战后日本历史问题的探索与思考,各具特色。
      上编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世界历史专业的博士生及博士毕业生,他们为研究中心的重要成员及推动研究中心发展的主力军。文章涉及日美安保条约形成、美日对冲绳归属问题的政策演变、战后初期日本外交政策、战后日本“核敏感”问题、日本对中亚国家的开发援助等。
      下编作者为研究中心日方重要成员,其中毛里和子教授、波多野澄雄教授为推动研究中心成立的关键性人物。文章涉及构建东亚共同体、现代亚洲学、探索实现东亚地区和谐研究方法等。 主编简介 
    徐显芬,南开大学历史学博士,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治学博士。曾任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术院助教,亚洲研究机构讲师。现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周边国家研究院研究员。主要研究当代日本史、东亚国际关系史及国际援助史。 
    李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世界史博士后,主要研究战后日美关系史、战后日本史。  

    前言 
    上编 
    日美安全保障条约形成论――兼述吉田茂的政治决策(朱成林) 
    冷战转折下美日对冲绳归属问题的政策演变(刘  凯) 
    战后初期日本芦田外交的经济因素再探讨(李  臻) 
    从原水爆禁止世界大会到原子力日――战后日本“核敏感”变化探析(1954-1969)(王盛吉) 
    日本与缅甸关于战争赔偿的交涉(史  勤) 
    三木武夫内阁的中日缔约政策(刘夏妮) 
    日本对中亚国家的政府开发援助(浦佳佳)    
      
    下编 
    冷战是什么――对冷战后世界的启示(菅英辉) 
    构建东亚共同体的可能性――如何研究东亚共同体?(毛里和子) 
    区域研究的最前沿:回顾“创立现代亚洲学”的奋斗历程(毛里和子) 
    探索实现东亚地区和谐的研究方法:从国际理论和跨学科对话的视角(森川裕二) 
    《日本外交文书》编纂刊行事业的80年(波多野澄雄) 
    强制与自主之间:东方阵营围绕日共武装斗争方针的内部关系(1949-1955年)(松村史纪) 
    附录 
    日本外务省外交史料馆与亚洲历史资料中心合作的现状(外务省内亚洲历史资料中心合作室) 

  • 内容简介:
      华东师范大学(旧称大夏大学)历史系和世界史研究院,在上海市高峰学科计划对世界史学科的支持下,根据学科优势和特点,在重要国家选择合适伙伴成立“海外工作站”。这些工作站基于双方校际、院系、师生之间的长期合作,为互访创造各种有利条件,既重点凸显历史学某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又显示了双方师生各自的研究方向。目前,华东师范大学世界史学科的海外工作站共有5个。
      2018年,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与日本早稻田大学社会科学综合学术院签署了两校院系间的交流合作协议,成立“华东师范大学海外学术研究早稻田大学研究中心”。《大夏世界史研究:日本工作站文集》是研究中心相关科研成果的展现,分上下两编,问题指向明确,多角度展现了中日学者对战后日本历史问题的探索与思考,各具特色。
      上编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世界历史专业的博士生及博士毕业生,他们为研究中心的重要成员及推动研究中心发展的主力军。文章涉及日美安保条约形成、美日对冲绳归属问题的政策演变、战后初期日本外交政策、战后日本“核敏感”问题、日本对中亚国家的开发援助等。
      下编作者为研究中心日方重要成员,其中毛里和子教授、波多野澄雄教授为推动研究中心成立的关键性人物。文章涉及构建东亚共同体、现代亚洲学、探索实现东亚地区和谐研究方法等。
  • 作者简介:
    主编简介 
    徐显芬,南开大学历史学博士,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治学博士。曾任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术院助教,亚洲研究机构讲师。现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周边国家研究院研究员。主要研究当代日本史、东亚国际关系史及国际援助史。 
    李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世界史博士后,主要研究战后日美关系史、战后日本史。  

  • 目录:
    前言 
    上编 
    日美安全保障条约形成论――兼述吉田茂的政治决策(朱成林) 
    冷战转折下美日对冲绳归属问题的政策演变(刘  凯) 
    战后初期日本芦田外交的经济因素再探讨(李  臻) 
    从原水爆禁止世界大会到原子力日――战后日本“核敏感”变化探析(1954-1969)(王盛吉) 
    日本与缅甸关于战争赔偿的交涉(史  勤) 
    三木武夫内阁的中日缔约政策(刘夏妮) 
    日本对中亚国家的政府开发援助(浦佳佳)    
      
    下编 
    冷战是什么――对冷战后世界的启示(菅英辉) 
    构建东亚共同体的可能性――如何研究东亚共同体?(毛里和子) 
    区域研究的最前沿:回顾“创立现代亚洲学”的奋斗历程(毛里和子) 
    探索实现东亚地区和谐的研究方法:从国际理论和跨学科对话的视角(森川裕二) 
    《日本外交文书》编纂刊行事业的80年(波多野澄雄) 
    强制与自主之间:东方阵营围绕日共武装斗争方针的内部关系(1949-1955年)(松村史纪) 
    附录 
    日本外务省外交史料馆与亚洲历史资料中心合作的现状(外务省内亚洲历史资料中心合作室)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