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治之道:汉代名教研究

礼治之道:汉代名教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2011-07
版次: 1
ISBN: 9787010100142
定价: 2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98页
字数: 23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哲学心理学
21人买过
  • 《礼治之道:汉代名教研究》讲述了: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纲常名教是重要方面。研究纲常名教,董仲舒的“三纲五常”是核心成分,汉代名教是基本方面。因此,从思想文化的层面仔细探讨董仲舒的“三纲五常”思想,其意义不言而喻。作为中国文化史上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政治家,作为封建专制制度的千古功臣,董仲舒特别注意社会制度的建设,以加强对社会的外在控制。同时,他还特别重视社会道德规范的建立,以加强对社会的内在控制。“三纲五常”道德论的构建,正是这一政治目标的实现。 “三纲五常”的文化阐释(代序)
    引言
    第一章汉代名教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正名说
    一、先秦儒家的“正名以正政”思想
    二、先秦法家的“立法明分”思想
    三、名家与墨家的逻辑“正名”思想
    四、秦汉之际的正名思想及董仲舒的“深察名号”说
    第二节教化论
    一、先秦儒家的礼乐教化思想
    二、先秦法家的“以法为教”思想
    三、西汉儒家德主刑辅的教化思想
    第三节正名与教化的融合
    一、孔孟对正名与教化的融合
    二、韩非对正名与教化的融合
    三、荀子和董仲舒对正名与教化的融合

    第二章汉代名教的名分体系
    第一节先秦及汉初对名分体系的探索
    一、先秦儒家的名分思想
    二、墨子的名分思想
    三、韩非的名分思想
    四、秦汉之际的名分思想
    第二节董仲舒的“三纲五常”名分体系
    一、“三纲五常”思想的提出
    二、对“三纲”的论证
    三、对“五常”的论证
    四、“三纲五常”的历史影响
    第三节“三纲六纪”与名分体系的完善
    一、“三纲六纪”的內涵
    二、《白虎通义》对“三纲六纪”的论证
    三、“三纲六纪”在《白虎通义》中的贯通
    四、白虎现会议对名教的意义

    第三章汉代名教的教化载体
    第一节作为名教思想文化载体的经学
    一、经学的确立与两汉经学之兴盛
    二、《五经》功能的共性与个性
    三、今古文经学阐发名分思想的差异
    四、《春秋》“以道名分”
    五、《孝经》“移孝作忠”
    第二节作为名教制度文化载体的礼制
    ……
    第四章汉代名教之教化途径
    第五章东汉末年的名教危机与批判
    第六章名教的现代观照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 内容简介:
    《礼治之道:汉代名教研究》讲述了: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纲常名教是重要方面。研究纲常名教,董仲舒的“三纲五常”是核心成分,汉代名教是基本方面。因此,从思想文化的层面仔细探讨董仲舒的“三纲五常”思想,其意义不言而喻。作为中国文化史上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政治家,作为封建专制制度的千古功臣,董仲舒特别注意社会制度的建设,以加强对社会的外在控制。同时,他还特别重视社会道德规范的建立,以加强对社会的内在控制。“三纲五常”道德论的构建,正是这一政治目标的实现。
  • 目录:
    “三纲五常”的文化阐释(代序)
    引言
    第一章汉代名教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正名说
    一、先秦儒家的“正名以正政”思想
    二、先秦法家的“立法明分”思想
    三、名家与墨家的逻辑“正名”思想
    四、秦汉之际的正名思想及董仲舒的“深察名号”说
    第二节教化论
    一、先秦儒家的礼乐教化思想
    二、先秦法家的“以法为教”思想
    三、西汉儒家德主刑辅的教化思想
    第三节正名与教化的融合
    一、孔孟对正名与教化的融合
    二、韩非对正名与教化的融合
    三、荀子和董仲舒对正名与教化的融合

    第二章汉代名教的名分体系
    第一节先秦及汉初对名分体系的探索
    一、先秦儒家的名分思想
    二、墨子的名分思想
    三、韩非的名分思想
    四、秦汉之际的名分思想
    第二节董仲舒的“三纲五常”名分体系
    一、“三纲五常”思想的提出
    二、对“三纲”的论证
    三、对“五常”的论证
    四、“三纲五常”的历史影响
    第三节“三纲六纪”与名分体系的完善
    一、“三纲六纪”的內涵
    二、《白虎通义》对“三纲六纪”的论证
    三、“三纲六纪”在《白虎通义》中的贯通
    四、白虎现会议对名教的意义

    第三章汉代名教的教化载体
    第一节作为名教思想文化载体的经学
    一、经学的确立与两汉经学之兴盛
    二、《五经》功能的共性与个性
    三、今古文经学阐发名分思想的差异
    四、《春秋》“以道名分”
    五、《孝经》“移孝作忠”
    第二节作为名教制度文化载体的礼制
    ……
    第四章汉代名教之教化途径
    第五章东汉末年的名教危机与批判
    第六章名教的现代观照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礼治之道:汉代名教研究
两头不到岸:二十世纪初年中国的社会、政治和文化
杨国强
礼治之道:汉代名教研究
高罗佩 : 其人其书
【荷】 扬威廉·范德魏特灵
礼治之道:汉代名教研究
官家的心事 : 宋朝宫廷政治三百年
吴铮强
礼治之道:汉代名教研究
重读鲁迅:荣格的参照视角
卡罗琳·T. 布朗
礼治之道:汉代名教研究
范用:为书籍的一生
汪家明 编著
礼治之道:汉代名教研究
没有面目的人
理查德·桑内特 著;周悟拿 译
礼治之道:汉代名教研究
两美元过一天 : 美国的福利与贫穷
凯瑟琳·爱丁;卢克·谢弗
礼治之道:汉代名教研究
以文学为业:一部体制史(艺术与社会译丛)
杰拉尔德·格拉夫 著;蒋思婷 译;童可依
礼治之道:汉代名教研究
我是谁?段义孚自传
[美]段义孚 著;志丞 刘苏 译
礼治之道:汉代名教研究
原子与灰烬:核灾难的历史
[美]沙希利·浦洛基
礼治之道:汉代名教研究
父权制与资本积累:国际劳动分工中的女性(共域世界史)
[德]玛丽亚·米斯 著;李昕一 徐明强 译
礼治之道:汉代名教研究
(守望者)谁是罗兰·巴特
汪民安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