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刑法博士文丛(6):违法性认识理论研究

北大刑法博士文丛(6):违法性认识理论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2007-04
版次: 1
ISBN: 9787811096859
定价: 1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19页
字数: 185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法律
11人买过
  •   在刑法领域,许多国家都站在相对主义的立场上对严格的“不知法律不免责”原则进行修正。以此为背景,刑法理论中出现了四种主要的违法性认识理沦观点:违法性认识不要说、社会危害性认识必要说、违法性认识必要说和违法性认识可能性说。在对各违法性认识理论观点之间的“语词之争”、“立场之争”和“方法之争”展开深入细致的分析、比较和论证的基础上,《北大刑法博士文丛(6):违法性认识理论研究》作者就与违法性认识相关的国要刑法理论问题提出了独到见解。   于洪伟,男,1971年4月22日生,汉族,中共党员,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刑法学博士,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讲师。1993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获得法学学士学位;2003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获得法学硕士学位;2006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学院,获得刑法学博士学位。 导言
    第一章违法性认识理论概述
    一、违法性认识理论的历史背景
    (一)不知法律不免责原则及其影响
    (二)不知法律不免责原则的动摇
    二、违法性认识理论的历史沿革
    (一)德日的违法性认识理论观点
    (二)我国的违法性认识理论观点
    (三)小结

    第二章违法性认识
    一、违法性认识的概念
    (一)违法性认识概念的特征
    (二)专业人的违法性认识概念之评析
    (三)“违反前法律的规范的意识”说之评析
    (四)“违反可罚的刑法的意识”说之评析
    (五)“一般的违法性的意识”说之评析
    二、违法性认识的分类
    (一)确定的违法性认识与不确定的违法性认识
    (二)具体的违法性认识与潜在的违法性认识
    (三)推定存在的违法性认识与认定存在的违法性认识

    第三章违法性错误
    一、违法性错误的概念与范围
    (一)违法性错误的概念
    (二)违法性错误的范围
    二、违法性错误的表现形式
    (一)因不知法律产生的违法性错误
    (二)因误解法律产生的违法性错误

    第四章违法性认识可能性
    一、违法性认识可能性的概念
    (一)违法性认识理论的立场之争
    (二)相对的法律规范认知义务观点的合理性
    (三)违法性认识可能性概念之提出
    二、违法性认识可能性的意义
    (一)违法性认识可能性与故意犯罪
    (二)违法性认识可能性与过失犯罪
    三、违法性认识可能性的判断
    (一)违法性认识可能性的判断标准概述
    (二)违法性认识可能性的具体判断

    第五章违法性认识问题的体系性地位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内容简介:
      在刑法领域,许多国家都站在相对主义的立场上对严格的“不知法律不免责”原则进行修正。以此为背景,刑法理论中出现了四种主要的违法性认识理沦观点:违法性认识不要说、社会危害性认识必要说、违法性认识必要说和违法性认识可能性说。在对各违法性认识理论观点之间的“语词之争”、“立场之争”和“方法之争”展开深入细致的分析、比较和论证的基础上,《北大刑法博士文丛(6):违法性认识理论研究》作者就与违法性认识相关的国要刑法理论问题提出了独到见解。
  • 作者简介:
      于洪伟,男,1971年4月22日生,汉族,中共党员,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刑法学博士,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讲师。1993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获得法学学士学位;2003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获得法学硕士学位;2006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学院,获得刑法学博士学位。
  • 目录:
    导言
    第一章违法性认识理论概述
    一、违法性认识理论的历史背景
    (一)不知法律不免责原则及其影响
    (二)不知法律不免责原则的动摇
    二、违法性认识理论的历史沿革
    (一)德日的违法性认识理论观点
    (二)我国的违法性认识理论观点
    (三)小结

    第二章违法性认识
    一、违法性认识的概念
    (一)违法性认识概念的特征
    (二)专业人的违法性认识概念之评析
    (三)“违反前法律的规范的意识”说之评析
    (四)“违反可罚的刑法的意识”说之评析
    (五)“一般的违法性的意识”说之评析
    二、违法性认识的分类
    (一)确定的违法性认识与不确定的违法性认识
    (二)具体的违法性认识与潜在的违法性认识
    (三)推定存在的违法性认识与认定存在的违法性认识

    第三章违法性错误
    一、违法性错误的概念与范围
    (一)违法性错误的概念
    (二)违法性错误的范围
    二、违法性错误的表现形式
    (一)因不知法律产生的违法性错误
    (二)因误解法律产生的违法性错误

    第四章违法性认识可能性
    一、违法性认识可能性的概念
    (一)违法性认识理论的立场之争
    (二)相对的法律规范认知义务观点的合理性
    (三)违法性认识可能性概念之提出
    二、违法性认识可能性的意义
    (一)违法性认识可能性与故意犯罪
    (二)违法性认识可能性与过失犯罪
    三、违法性认识可能性的判断
    (一)违法性认识可能性的判断标准概述
    (二)违法性认识可能性的具体判断

    第五章违法性认识问题的体系性地位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