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超临界水技术与原理

亚超临界水技术与原理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
2014-12
版次: 1
ISBN: 9787502467982
定价: 49.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09页
字数: 265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工程技术
18人买过
  •   超临界状态通常指物质处在超过临界温度及临界压力以上,呈现不同于常规状态的一种特殊的自然物质属性。在该状态下,物质的黏度、介电常数、扩散系数和溶解能力等都会发生巨大改变。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分馏、化工合成、材料及聚合物合成、食品加工、制药和环境污染物控制等领域。
      《亚超临界水技术与原理》系统阐述了亚/超临界水中的氧化反应、脱氯等还原反应、气化过程、液化过程、部分有机化学反应及催化剂合成、腐蚀及装备中试等相关内容。
      《亚超临界水技术与原理》既可供材料、环境保护等专业的师生参考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宁平,男,教授。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国家环境保护工业资源循环利用工程技术中心主任、云南省工业废气净化与资源化利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环境工程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带头人;国家科技进步奖和技术发明奖评审委员,国家环保总局环保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审专家,国家教育部环境工程教育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中国化学会理事、中国化学化工高教学会理事、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教育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环境分会副主任委员、云南省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环境科学》、《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和《天然气化工》等期刊编委;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云南省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中共云南省委管理和联系专家,曾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教育部优秀年青教师、教育部高校优秀骨干教师、云南省优秀教师、云南教育功勋奖等多项荣誉和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国内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1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14部,获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授权30余项;先后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云南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云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云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多项。 1绪论
    1.1物质的超临界状态
    1.2亚/超临界水
    1.3亚/超临界水的研究与运用
    1.3.1亚/超临界水氧化反应
    1.3.2超临界水气化过程
    1.3.3液化过程(liquefaction)
    1.3.4有机合成反应及催化剂合成
    1.4小结
    参考文献

    2亚/超临界水特性、体系作用
    2.1亚/超临界水物理化学特性
    2.1.1密度
    2.1.2氢键
    2.1.3介电常数
    2.1.4离子积
    2.1.5溶解度
    2.1.6黏度
    2.1.7扩散系数
    2.2热力学特性
    2.2.1热力学计算基础
    2.2.2亚/超临界水体系下的自热过程
    2.3亚/超临界水反应作用
    2.3.1反应物
    2.3.2媒介传质作用
    2.3.3催化作用
    参考文献

    3亚/超临界水运用于污染控制
    3.1亚/超临界水氧化
    3.1.1不同物质的亚/超临界水氧化
    3.1.2亚/超临界水催化氧化
    3.2亚/超临界水还原
    3.2.1脱氯
    3.2.2脱杂
    参考文献

    4亚/超临界水气化(SCWG)
    4.1木质素、纤维素的SCWG
    4.1.1工艺参数的影响
    4.1.2纤维素、木质素的气化机理与动力学
    4.1.3催化剂作用
    4.2藻类的气化
    4.2.1藻的气化过程
    4.2.2藻的气化动力学
    4.2.3藻催化气化
    4.3典型化合物气化
    4.3.1葡萄糖
    4.3.2苯酚(部分氧化技术与机理)
    4.4其他废水、废物的气化
    参考文献

    5亚/超临界水液化与油升级
    5.1水热液化
    5.1.1木质纤维素的水热液化
    5.1.2水生生物质的水热液化
    5.1.3煤的水热液化
    5.1.4蛋白质的水热液化
    5.1.5聚合物的水热液化
    5.1.6亚/超临界水催化液化技术展望
    5.2液化油的水热改质升级
    5.2.1生物油的性质
    5.2.2重质燃料水热改质
    5.2.3生物油的催化升级
    5.2.4模型化合物的催化升级
    5.2.5催化剂失活的原因
    参考文献

    6亚/超临界水中有机化学反应及催化剂合成
    6.1有机化学反应
    6.1.1脱氢/加氢
    6.1.2C-C键加成
    6.1.3脱水/加水
    6.1.4水解
    6.1.5解聚
    6.2超临界水热合成
    参考文献

    7设备与中试
    7.1超临界相关设备
    7.2设备腐蚀与盐析
    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超临界状态通常指物质处在超过临界温度及临界压力以上,呈现不同于常规状态的一种特殊的自然物质属性。在该状态下,物质的黏度、介电常数、扩散系数和溶解能力等都会发生巨大改变。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分馏、化工合成、材料及聚合物合成、食品加工、制药和环境污染物控制等领域。
      《亚超临界水技术与原理》系统阐述了亚/超临界水中的氧化反应、脱氯等还原反应、气化过程、液化过程、部分有机化学反应及催化剂合成、腐蚀及装备中试等相关内容。
      《亚超临界水技术与原理》既可供材料、环境保护等专业的师生参考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 作者简介:
      宁平,男,教授。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国家环境保护工业资源循环利用工程技术中心主任、云南省工业废气净化与资源化利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环境工程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带头人;国家科技进步奖和技术发明奖评审委员,国家环保总局环保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审专家,国家教育部环境工程教育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中国化学会理事、中国化学化工高教学会理事、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教育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环境分会副主任委员、云南省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环境科学》、《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和《天然气化工》等期刊编委;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云南省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中共云南省委管理和联系专家,曾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教育部优秀年青教师、教育部高校优秀骨干教师、云南省优秀教师、云南教育功勋奖等多项荣誉和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国内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1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14部,获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授权30余项;先后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云南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云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云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多项。
  • 目录:
    1绪论
    1.1物质的超临界状态
    1.2亚/超临界水
    1.3亚/超临界水的研究与运用
    1.3.1亚/超临界水氧化反应
    1.3.2超临界水气化过程
    1.3.3液化过程(liquefaction)
    1.3.4有机合成反应及催化剂合成
    1.4小结
    参考文献

    2亚/超临界水特性、体系作用
    2.1亚/超临界水物理化学特性
    2.1.1密度
    2.1.2氢键
    2.1.3介电常数
    2.1.4离子积
    2.1.5溶解度
    2.1.6黏度
    2.1.7扩散系数
    2.2热力学特性
    2.2.1热力学计算基础
    2.2.2亚/超临界水体系下的自热过程
    2.3亚/超临界水反应作用
    2.3.1反应物
    2.3.2媒介传质作用
    2.3.3催化作用
    参考文献

    3亚/超临界水运用于污染控制
    3.1亚/超临界水氧化
    3.1.1不同物质的亚/超临界水氧化
    3.1.2亚/超临界水催化氧化
    3.2亚/超临界水还原
    3.2.1脱氯
    3.2.2脱杂
    参考文献

    4亚/超临界水气化(SCWG)
    4.1木质素、纤维素的SCWG
    4.1.1工艺参数的影响
    4.1.2纤维素、木质素的气化机理与动力学
    4.1.3催化剂作用
    4.2藻类的气化
    4.2.1藻的气化过程
    4.2.2藻的气化动力学
    4.2.3藻催化气化
    4.3典型化合物气化
    4.3.1葡萄糖
    4.3.2苯酚(部分氧化技术与机理)
    4.4其他废水、废物的气化
    参考文献

    5亚/超临界水液化与油升级
    5.1水热液化
    5.1.1木质纤维素的水热液化
    5.1.2水生生物质的水热液化
    5.1.3煤的水热液化
    5.1.4蛋白质的水热液化
    5.1.5聚合物的水热液化
    5.1.6亚/超临界水催化液化技术展望
    5.2液化油的水热改质升级
    5.2.1生物油的性质
    5.2.2重质燃料水热改质
    5.2.3生物油的催化升级
    5.2.4模型化合物的催化升级
    5.2.5催化剂失活的原因
    参考文献

    6亚/超临界水中有机化学反应及催化剂合成
    6.1有机化学反应
    6.1.1脱氢/加氢
    6.1.2C-C键加成
    6.1.3脱水/加水
    6.1.4水解
    6.1.5解聚
    6.2超临界水热合成
    参考文献

    7设备与中试
    7.1超临界相关设备
    7.2设备腐蚀与盐析
    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