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时间简史:教育研究院

清华时间简史:教育研究院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2017-12
版次: 1
ISBN: 9787302427766
定价: 68.00
装帧: 其他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69页
字数: 339千字
分类: 社会文化
6人买过
  • 清华在建校初期即设有哲学教育类别、教育心理学系,后根据社会发展及学校自身需要进行了相应调整。改革开放以来成立了教育研究室,并相继更名为教育研究所、教育研究院。本书通过对档案文献、图书著作、内部文集等资料的挖掘,从多个维度对该学科的历史进行系统归纳和整理,力图为读者提供一部较为完整的清华大学教育学发展演变脉络,亦为我国一流教育学科的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王孙禺  浙江人,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工程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1982年7月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留校任教(含在职研究生)。曾任教育研究所所长、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党委书记等职。发表论文多篇,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等多项。李越  安徽人,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研究员,党总支书记;清华大学高等教育学会秘书长。198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曾任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副所长、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等职。出版有《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技能》、《教育研究方法》等著作。发表论文多篇,获省部级教育教学奖多项。李珍  安徽人,清华大学校史馆研究人员,博士。2008年获中国人民大学档案系博士学位,后进入清华大学博士后流动站,2012年出站并留校工作。发表《改革开放以来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MIT创办早期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历程及特征分析》《科学技术在档案鉴辨中的应用历程及特征分析》等多篇论文。 目录

     

     

    概述

    1清华大学教育学科与学系(1926—1976)

    一、 历史沿革

    (一) 清华学堂时期

    (二) 清华学校时期

    (三) 国立清华大学初期

    (四) 抗战时期

    (五) 复员后至“文革”时期

    二、 师资队伍

    三、 学科建设与课程设置

    四、 科学研究

    五、 学生培养

    (一) 留学生

    (二) 本科生与研究生

    六、 大事记

    2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1979—2009)

    一、 历史沿革

    二、 师资队伍

    (一) 教师聘任

    (二) 专业技术职务聘任

    (三) 获奖情况

    三、 学科建设与课程设置

    (一) 学科建设

    (二) 课程设置

    (三) 教材建设

    四、 科学研究

    (一) 研究机构

    (二) 学术团体

    (三) 学术刊物

    (四) 学术成果

    (五) 学术活动

    (六) 资料室

    五、 学生培养

    六、 大事记

    目录清华时间简史:教育研究院3清华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1998—2009)

    一、 历史沿革

    二、 师资队伍

    三、 学科建设与课程设置

    四、 科学研究

    (一) 学术成果

    (二) 学术活动

    (三) 学术刊物

    五、 学生培养

    六、 大事记

    4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2009—2016)

    一、 历史沿革

    二、 学院与教师

    (一) 机构设置

    (二) 师资队伍

    三、 学科建设与课程设置

    (一) 学科建设

    (二) 课程建设

    四、 科学研究

    (一) 研究所(中心)

    (二) 研究成果

    (三) 学术刊物

    (四) 学术活动

    五、 学生培养

    (一) 研究生培养

    (二) 培训部

    (三) 数字化学习中心

    六、 大事记

    结语

    附: 教育研究院教师学生名单

    后记
  • 内容简介:
    清华在建校初期即设有哲学教育类别、教育心理学系,后根据社会发展及学校自身需要进行了相应调整。改革开放以来成立了教育研究室,并相继更名为教育研究所、教育研究院。本书通过对档案文献、图书著作、内部文集等资料的挖掘,从多个维度对该学科的历史进行系统归纳和整理,力图为读者提供一部较为完整的清华大学教育学发展演变脉络,亦为我国一流教育学科的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 作者简介:
    王孙禺  浙江人,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工程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1982年7月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留校任教(含在职研究生)。曾任教育研究所所长、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党委书记等职。发表论文多篇,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等多项。李越  安徽人,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研究员,党总支书记;清华大学高等教育学会秘书长。198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曾任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副所长、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等职。出版有《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技能》、《教育研究方法》等著作。发表论文多篇,获省部级教育教学奖多项。李珍  安徽人,清华大学校史馆研究人员,博士。2008年获中国人民大学档案系博士学位,后进入清华大学博士后流动站,2012年出站并留校工作。发表《改革开放以来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MIT创办早期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历程及特征分析》《科学技术在档案鉴辨中的应用历程及特征分析》等多篇论文。
  • 目录:
    目录

     

     

    概述

    1清华大学教育学科与学系(1926—1976)

    一、 历史沿革

    (一) 清华学堂时期

    (二) 清华学校时期

    (三) 国立清华大学初期

    (四) 抗战时期

    (五) 复员后至“文革”时期

    二、 师资队伍

    三、 学科建设与课程设置

    四、 科学研究

    五、 学生培养

    (一) 留学生

    (二) 本科生与研究生

    六、 大事记

    2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1979—2009)

    一、 历史沿革

    二、 师资队伍

    (一) 教师聘任

    (二) 专业技术职务聘任

    (三) 获奖情况

    三、 学科建设与课程设置

    (一) 学科建设

    (二) 课程设置

    (三) 教材建设

    四、 科学研究

    (一) 研究机构

    (二) 学术团体

    (三) 学术刊物

    (四) 学术成果

    (五) 学术活动

    (六) 资料室

    五、 学生培养

    六、 大事记

    目录清华时间简史:教育研究院3清华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1998—2009)

    一、 历史沿革

    二、 师资队伍

    三、 学科建设与课程设置

    四、 科学研究

    (一) 学术成果

    (二) 学术活动

    (三) 学术刊物

    五、 学生培养

    六、 大事记

    4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2009—2016)

    一、 历史沿革

    二、 学院与教师

    (一) 机构设置

    (二) 师资队伍

    三、 学科建设与课程设置

    (一) 学科建设

    (二) 课程建设

    四、 科学研究

    (一) 研究所(中心)

    (二) 研究成果

    (三) 学术刊物

    (四) 学术活动

    五、 学生培养

    (一) 研究生培养

    (二) 培训部

    (三) 数字化学习中心

    六、 大事记

    结语

    附: 教育研究院教师学生名单

    后记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清华时间简史:教育研究院
中国工程教育2035:战略走向与政策选择
王孙禺;张炜;丁雪梅;乔伟峰;翁默斯
清华时间简史:教育研究院
清华时间简史:工程教育
王孙禺;李珍
清华时间简史:教育研究院
基于大工程观的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
王孙禺;乔伟峰;徐立辉;郑娟
清华时间简史:教育研究院
国际工程教育发展与科技人才全球化竞争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EDUCATION DEVELOPMENT AND GLOBAL COMPETI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ALENTS : 英文
王孙禺 著;顾皓
清华时间简史:教育研究院
清华时间简史 电机工程系(第二版)
王孙禺;曾嵘;康重庆;李珍;赵伟
清华时间简史:教育研究院
清华时间简史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王孙禺、周茂林、李珍 著
清华时间简史:教育研究院
组织文化和变革相互关系探析
王孙禺 著;黄晟
清华时间简史:教育研究院
战略性研究型大学的崛起:1917—1980年的麻省理工学院
王孙禺 著;曾开富
清华时间简史:教育研究院
清华时间简史电机工程系(第二版)
王孙禺、李珍、赵伟 著
清华时间简史:教育研究院
中国工程教育: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发展史
王孙禺、刘继青 著
清华时间简史:教育研究院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战略与规划
王孙禺 主编;谢维和
清华时间简史:教育研究院
高等教育组织与管理
王孙禺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