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梦唯美中国:华文文学与文化中国

溯梦唯美中国:华文文学与文化中国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巴蜀书社
2018-05
版次: 1
ISBN: 9787553109626
定价: 30.00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66页
字数: 25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文学
8人买过
  •   《溯梦唯美中国:华文文学与文化中国》荟萃了作者多年来关于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的研究成果,分别从“台港暨海外语境下的文化中国”、“台湾地区殖民地经验与文化抵抗”、“两岸城乡变迁与乡土中国”、“华人作家的离散飘零与家国想象”等角度,探讨了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中的诸多热点问题,并对林语堂、张爱玲、白先勇等经典华文作家的作品进行了颇有新意的重新解读和阐释,是一部视野开阔、文史结合的功夫扎实的文学史论著作。 沈庆利,男,1970年生,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学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在海内外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著有《现代中国异域小说研究》《啼血的行吟》、《“巫女”的眼光——中国现代文学文本细读与史论》等,主编或参编教材多部。 目录:第一编  文化历史中的“文化中国”第一章 “海外”语境下的“文化中国”   一、“文化中国”概念由来  二、“文化中国”的文化心理特征  三、“文化中国”的“海外”历史渊源   四、“海”内外汇聚下的“文化中国”建构第二章 “文化中国”与两岸文化互动    一、“文化中国”与六七十年代(以来)台湾社会    二、“文化中国”与近现代中国历史变迁    三、“文化中国”与未来两岸文化互动第三章  香港历史变迁与身份认同建构    一、1841—1940年代:“在港中国人”的身份认同    二、1950—1990年代:香港认同与中国认同的扭结  三、1997至今:“香港中国人”的曲折建构  四、余论:“香港奇迹”与“中国香港”第二编 经典作家与“文化中国”想象第四章 林语堂:北京情怀与中国形象建构 一、以北京想象中国 二、评说中西文化的“一团矛盾”第五章 张爱玲:家国飘零与“恒常中国性”  一、家族梦魇与认同纠结  二、乱世书写中的“恒常中国性”   第六章 白先勇:孜孜以求“(文化)中国梦”  一、从《纽约客》到《台北人》:“中国”的“死而复生”  二、溯梦“唯美中国”第三编 华文文学与华人文化现象第七章 台湾文学中的“民国南京”一、《亚细亚的孤儿》里的南京:匆匆过客的“家园之城”二、《台北人》中的南京:失落了荣华旧梦的“天堂国都”三、《巨流河》里的南京:青春永驻的“精神之城”第八章 “到城市去”与“乡土”的现代流离一、 当“乡土”遭遇“现代”二、台湾作家:土地的“黏附”与“城市来了”三、大陆作家:城乡反差与“狗日的粮食”四、台湾作家:“到城市去”与“悬空”的人五、大陆作家:“上城里去”与离家的“盲流”六、短短的余论:“乡土”的现代流离第九章 妈祖信俗:灵动的中华神一、文化流动与乡土守望的统一二、地域边缘与皇朝中心的“合谋”三、现代海洋与传统大陆的融汇四、余论:“全球中华”下的妈祖信俗附录一、从容体悟人生奥秘二、生与死的梦幻联欢三、许荣哲的迷藏术    后记
  • 内容简介:
      《溯梦唯美中国:华文文学与文化中国》荟萃了作者多年来关于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的研究成果,分别从“台港暨海外语境下的文化中国”、“台湾地区殖民地经验与文化抵抗”、“两岸城乡变迁与乡土中国”、“华人作家的离散飘零与家国想象”等角度,探讨了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中的诸多热点问题,并对林语堂、张爱玲、白先勇等经典华文作家的作品进行了颇有新意的重新解读和阐释,是一部视野开阔、文史结合的功夫扎实的文学史论著作。
  • 作者简介:
    沈庆利,男,1970年生,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学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在海内外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著有《现代中国异域小说研究》《啼血的行吟》、《“巫女”的眼光——中国现代文学文本细读与史论》等,主编或参编教材多部。
  • 目录:
    目录:第一编  文化历史中的“文化中国”第一章 “海外”语境下的“文化中国”   一、“文化中国”概念由来  二、“文化中国”的文化心理特征  三、“文化中国”的“海外”历史渊源   四、“海”内外汇聚下的“文化中国”建构第二章 “文化中国”与两岸文化互动    一、“文化中国”与六七十年代(以来)台湾社会    二、“文化中国”与近现代中国历史变迁    三、“文化中国”与未来两岸文化互动第三章  香港历史变迁与身份认同建构    一、1841—1940年代:“在港中国人”的身份认同    二、1950—1990年代:香港认同与中国认同的扭结  三、1997至今:“香港中国人”的曲折建构  四、余论:“香港奇迹”与“中国香港”第二编 经典作家与“文化中国”想象第四章 林语堂:北京情怀与中国形象建构 一、以北京想象中国 二、评说中西文化的“一团矛盾”第五章 张爱玲:家国飘零与“恒常中国性”  一、家族梦魇与认同纠结  二、乱世书写中的“恒常中国性”   第六章 白先勇:孜孜以求“(文化)中国梦”  一、从《纽约客》到《台北人》:“中国”的“死而复生”  二、溯梦“唯美中国”第三编 华文文学与华人文化现象第七章 台湾文学中的“民国南京”一、《亚细亚的孤儿》里的南京:匆匆过客的“家园之城”二、《台北人》中的南京:失落了荣华旧梦的“天堂国都”三、《巨流河》里的南京:青春永驻的“精神之城”第八章 “到城市去”与“乡土”的现代流离一、 当“乡土”遭遇“现代”二、台湾作家:土地的“黏附”与“城市来了”三、大陆作家:城乡反差与“狗日的粮食”四、台湾作家:“到城市去”与“悬空”的人五、大陆作家:“上城里去”与离家的“盲流”六、短短的余论:“乡土”的现代流离第九章 妈祖信俗:灵动的中华神一、文化流动与乡土守望的统一二、地域边缘与皇朝中心的“合谋”三、现代海洋与传统大陆的融汇四、余论:“全球中华”下的妈祖信俗附录一、从容体悟人生奥秘二、生与死的梦幻联欢三、许荣哲的迷藏术    后记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