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牛顿以来的科学家

自牛顿以来的科学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2-11
版次: 2
ISBN: 9787533632847
定价: 3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594页
字数: 450千字
分类: 历史
28人买过
  •   《牛顿以来的科学家——近现代科学家群体透视》用6编34章来对科学家的多维生活进行较为详细的阐述。第一编关注科学与科研的运行和组织,包括科研方法与步骤、科研管理和科技政策、科研中的规范与越轨行为等;第二编关于科学家群体的特征进行介绍,包括性格、能力、年龄等;第三编通过举例列举了主要是按科研活动本身的特征来分类的各种类型的科学家,如实验型与理论型科学家,保守型与革命型科学家、合作型与竞争型科学家;第四编列举了按科学家于科学领域之外的活动特点来分类的各种类型的科学家,如社会活动家型科学家、文学艺术家型科学家等;第五编介绍特殊时期的科学家,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思想、行为的选择;第六编则对中国科学家的诺贝尔情结、报酬待遇问题进行讨论。本书使读者对科学家的活动与生活方式有一个较为系统的了解和认识。 序
    总论
    第一编科学与科学活动的运行
    第1章关于科学、伪科学与反科学
    1如何定义科学
    2科学的效用
    3科学与艺术某些不同的特性
    4伪科学与伪科学家
    5反科学与对科学的反省
    6科学是否终结
    7从社会学看科学的未来
    第2章科学研究是一种特殊的职业
    1简要的回顾:科学的职业化进程
    2科学家队伍的增加以及科学界的分层
    3科学研究作为一种职业活动的特征
    4业余科学家的未来出路
    第3章科学家与科学精神
    1关于科学精神的定义
    2科学理论的形成过程及特征
    3科学精神的基本内涵
    4一个简例:量子力学的发展
    5另一个简例:冷聚变是病态科学吗
    第4章科学家与科研越轨
    l科研越轨行为的界定
    2科研活动环节中的越轨行为
    3科研越轨行为的基本原因
    ………
    6美国为什么垄断了诺贝尔奖
    7怎样才能获奖:lO大标准条件
    8还要等待多少年
    9中国该做些什么:10大行动纲领
    第2章中国科技人员的经济价值
    1当代科技人员的价值特征
    2经济价值获取的理论基础
    3中国科技人员经济价值的变化轨迹
    4职称与经济价值直接关联的弊端
    5实现科技人员经济价值的基本对策
    附录诺贝尔自然科学奖1901~2001年奖获者名录
    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牛顿以来的科学家——近现代科学家群体透视》用6编34章来对科学家的多维生活进行较为详细的阐述。第一编关注科学与科研的运行和组织,包括科研方法与步骤、科研管理和科技政策、科研中的规范与越轨行为等;第二编关于科学家群体的特征进行介绍,包括性格、能力、年龄等;第三编通过举例列举了主要是按科研活动本身的特征来分类的各种类型的科学家,如实验型与理论型科学家,保守型与革命型科学家、合作型与竞争型科学家;第四编列举了按科学家于科学领域之外的活动特点来分类的各种类型的科学家,如社会活动家型科学家、文学艺术家型科学家等;第五编介绍特殊时期的科学家,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思想、行为的选择;第六编则对中国科学家的诺贝尔情结、报酬待遇问题进行讨论。本书使读者对科学家的活动与生活方式有一个较为系统的了解和认识。
  • 目录:

    总论
    第一编科学与科学活动的运行
    第1章关于科学、伪科学与反科学
    1如何定义科学
    2科学的效用
    3科学与艺术某些不同的特性
    4伪科学与伪科学家
    5反科学与对科学的反省
    6科学是否终结
    7从社会学看科学的未来
    第2章科学研究是一种特殊的职业
    1简要的回顾:科学的职业化进程
    2科学家队伍的增加以及科学界的分层
    3科学研究作为一种职业活动的特征
    4业余科学家的未来出路
    第3章科学家与科学精神
    1关于科学精神的定义
    2科学理论的形成过程及特征
    3科学精神的基本内涵
    4一个简例:量子力学的发展
    5另一个简例:冷聚变是病态科学吗
    第4章科学家与科研越轨
    l科研越轨行为的界定
    2科研活动环节中的越轨行为
    3科研越轨行为的基本原因
    ………
    6美国为什么垄断了诺贝尔奖
    7怎样才能获奖:lO大标准条件
    8还要等待多少年
    9中国该做些什么:10大行动纲领
    第2章中国科技人员的经济价值
    1当代科技人员的价值特征
    2经济价值获取的理论基础
    3中国科技人员经济价值的变化轨迹
    4职称与经济价值直接关联的弊端
    5实现科技人员经济价值的基本对策
    附录诺贝尔自然科学奖1901~2001年奖获者名录
    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自牛顿以来的科学家
范用:为书籍的一生
汪家明 编著
自牛顿以来的科学家
宴飨万年:文物中的中华饮食文化史(足不出户看国博古代饮食文化展,感受跨越万年的烟火气)
王辉
自牛顿以来的科学家
八十本书环游地球
大卫·丹穆若什 著;宋明炜 译
自牛顿以来的科学家
没有面目的人
理查德·桑内特 著;周悟拿 译
自牛顿以来的科学家
(守望者)谁是罗兰·巴特
汪民安 著
自牛顿以来的科学家
中国山水画对谈录(跟随十位大师,走近山水画世界)
许钦松 编著
自牛顿以来的科学家
鼓楼新悦.采香者:世界香水之源
[法]多米尼克·罗克(Dominique Roques) 著;王祎慈 译;乔溪 审校
自牛顿以来的科学家
我是谁?段义孚自传
[美]段义孚 著;志丞 刘苏 译
自牛顿以来的科学家
父权制与资本积累:国际劳动分工中的女性(共域世界史)
[德]玛丽亚·米斯 著;李昕一 徐明强 译
自牛顿以来的科学家
街头官僚:公共服务中的个人困境
[美]迈克尔·李普斯基(Michael Lipsky)
自牛顿以来的科学家
以文学为业:一部体制史(艺术与社会译丛)
杰拉尔德·格拉夫 著;蒋思婷 译;童可依
自牛顿以来的科学家
原子与灰烬:核灾难的历史
[美]沙希利·浦洛基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