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美而生的人:怀特海有机哲学的人学内涵

向美而生的人:怀特海有机哲学的人学内涵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21-10
版次: 1
ISBN: 9787569048407
定价: 80.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244页
分类: 社会文化
17人买过
  • 本书集中阐述怀特海有机哲学中上述的人学内涵。全书四章,分别以“宇宙的产儿”“身心的统一”“文明的因果”和“终极的良知”为题阐述上述四个方面的内容,力求较为全面地解读怀特海人学的基本内涵,突出人作为宇宙审美生成的产物所具有的向美而生的创造性本色。怀特海有机宇宙论中的世界是向美而生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生成的人当然应是向美而生的人。 曾永成,男,1941年生,成都大学教授,研究美学和文艺学四十余年,主编《以美育美》,著有《感应与生成》《文艺政治学导论》《文艺的绿色之思》《回归实践论人类学》和《杜威经验论美学的生态精神研究》(合著)等。 第一章  宇宙的产儿
      引言:从宇宙的视域看人的生成和本质
      第一节  宇宙向美而生的根本性质
        (一)宇宙是通过包容活动自我生成的过程
        (二)包容合生活动过程的审美生成性质
        (三)宇宙审美生成过程的生态性质
        (四)宇宙创造性主体精神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人是宇宙自我审美生成的产儿
        (一)从“宇宙生命”到作为“个体生命”的人
        (二)人是宇宙生命整体涌现的躯体模式
        (三)马克思和达尔文的人类生成论的意义
        (四)宇宙整体质的“涌现”与人的审美生成
      第三节  人是宇宙系统中的社群性存在
        (一)“社群”概念和宇宙生成的社群性质
        (二)电磁社群、有结构的社群与有生命的社群
        (三)必须认识和重视社群系统的复杂性
        (四)社群秩序决定人与环境的生态关系
      第四节  人是有意识的自觉创造者
        (一)人是宇宙审美创生本质的自觉实现
        (二)人的创造性是宇宙自我生成的自觉化
        (三)人的创造中价值从有限向无限的融入
        (四)宗白华和马斯洛的人格理想的启示
    第二章  身心的统一
      引言:消除身心之间“灾难性的分离”
      第一节  有机宇宙论中精神的存在和功能
        (一)现实实有作为“动在”的精神内涵
        (二)主体形式在包容合生中的精神作用
        (三)包容合生过程各个环节中的精神体现
        (四)精神极与物质极共生互动的原初存在
      第二节  泛经验论与身心分离的弥合
        (一)有机哲学中的“经验”概念
        (二)泛经验论把心灵视为自然的实在
        (三)心灵与身体在经验中的共生和统一
        (四)身心统一与人的生命经验的整体性机能
      第三节  对身心统一关系的深度探究
        (一)身心关系在环境中受“大生命”的哺育
        (二)从物理科学寻求心灵充分自然化的根源
        (三)心灵是语言给予人类的礼物
        (四)心灵是精神机能和精神内容的结合
      第四节  身心统一与人的审美生成
        (一)身体和心灵的统一才成为人
        (二)与中国哲学中的身心统一观的深刻融通
        (三)从身心统一出发的人格美理想
        (四)在身心统一的基础上成为自然界的自我意识
    第三章  文明的因果
      引言:文明只能被文明化的人理解
      第一节  “文明的宇宙”与人类的文明
        (一)“文明的宇宙”与人类生成的根本价值
        (二)“文明的宇宙”与人的思维方式
        (三)“文明的宇宙”与人的审美意识
        (四)“文明的宇宙”与生态意识的自觉
      第二节  文明的品质与文明化的人
        (一)真正的文明应有的五种品质
        (二)文明是宇宙审美生成本质的自觉认知和实践
        (三)文明需要冒险精神与平和情怀相结合
        (四)冒险精神的爱欲包容和文明创进的社群意识
      第三节  文明发展过程中的宗教和科学
        (一)宗教作为最早的文明形态与人的经验
        (二)理性宗教的“上帝”概念及其人学意义
        (三)科学在宗教信念中成长及其两面性
        (四)科学与宗教在有机哲学中和解的文明意义
      第四节  教育与人的文明化生成
        (一)全部教育都是发展人的天赋
        (二)教育的宗教性和艺术教育的作用
        (三)教育过程要符合人的智力成长节奏
        (四)培养科学与人文审美和谐的风格意识
    第四章  终极的良知
      引言:自觉的创造者应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
      第一节  “创造的冲动”开启的思维过程
        (一)“重要性”是基于创造冲动的思维的起点
        (二)“表达”是对重要性经验的明晰和深化
        (三)“理解”的特殊重要性和理解“理解”之难
        (四)思维推进的逻辑方式和审美方式
      第二节  把世界作为“活动”过程来理解
        (一)深入理解“活动”的关系内涵和基本性质
        (二)从宇宙视域理解世界和事物的“活动”性质
        (三)从“过程的形式”理解世界的自我生成机制
        (四)“文明的宇宙”概念对于理解文明生成的意义
      第三节  从根本上理解自然界的生命本质
        (一)根本的问题是自然界与生命的关系
        (二)无生命的自然界是抽象化思维的误解
        (三)宇宙中的自然界是有生命的存在
        (四)对自然界与生命统一的四重论证
      第四节  创造性思维与文明化的人
        (一)创造性思维方式是“文明的最高的理智”
        (二)是“最高的理智”也是“终极的良知”
        (三)哲学的目的是把神秘主义理性化
        (四)创造性思维是文明化的人的自觉意识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内容简介:
    本书集中阐述怀特海有机哲学中上述的人学内涵。全书四章,分别以“宇宙的产儿”“身心的统一”“文明的因果”和“终极的良知”为题阐述上述四个方面的内容,力求较为全面地解读怀特海人学的基本内涵,突出人作为宇宙审美生成的产物所具有的向美而生的创造性本色。怀特海有机宇宙论中的世界是向美而生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生成的人当然应是向美而生的人。
  • 作者简介:
    曾永成,男,1941年生,成都大学教授,研究美学和文艺学四十余年,主编《以美育美》,著有《感应与生成》《文艺政治学导论》《文艺的绿色之思》《回归实践论人类学》和《杜威经验论美学的生态精神研究》(合著)等。
  • 目录:
    第一章  宇宙的产儿
      引言:从宇宙的视域看人的生成和本质
      第一节  宇宙向美而生的根本性质
        (一)宇宙是通过包容活动自我生成的过程
        (二)包容合生活动过程的审美生成性质
        (三)宇宙审美生成过程的生态性质
        (四)宇宙创造性主体精神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人是宇宙自我审美生成的产儿
        (一)从“宇宙生命”到作为“个体生命”的人
        (二)人是宇宙生命整体涌现的躯体模式
        (三)马克思和达尔文的人类生成论的意义
        (四)宇宙整体质的“涌现”与人的审美生成
      第三节  人是宇宙系统中的社群性存在
        (一)“社群”概念和宇宙生成的社群性质
        (二)电磁社群、有结构的社群与有生命的社群
        (三)必须认识和重视社群系统的复杂性
        (四)社群秩序决定人与环境的生态关系
      第四节  人是有意识的自觉创造者
        (一)人是宇宙审美创生本质的自觉实现
        (二)人的创造性是宇宙自我生成的自觉化
        (三)人的创造中价值从有限向无限的融入
        (四)宗白华和马斯洛的人格理想的启示
    第二章  身心的统一
      引言:消除身心之间“灾难性的分离”
      第一节  有机宇宙论中精神的存在和功能
        (一)现实实有作为“动在”的精神内涵
        (二)主体形式在包容合生中的精神作用
        (三)包容合生过程各个环节中的精神体现
        (四)精神极与物质极共生互动的原初存在
      第二节  泛经验论与身心分离的弥合
        (一)有机哲学中的“经验”概念
        (二)泛经验论把心灵视为自然的实在
        (三)心灵与身体在经验中的共生和统一
        (四)身心统一与人的生命经验的整体性机能
      第三节  对身心统一关系的深度探究
        (一)身心关系在环境中受“大生命”的哺育
        (二)从物理科学寻求心灵充分自然化的根源
        (三)心灵是语言给予人类的礼物
        (四)心灵是精神机能和精神内容的结合
      第四节  身心统一与人的审美生成
        (一)身体和心灵的统一才成为人
        (二)与中国哲学中的身心统一观的深刻融通
        (三)从身心统一出发的人格美理想
        (四)在身心统一的基础上成为自然界的自我意识
    第三章  文明的因果
      引言:文明只能被文明化的人理解
      第一节  “文明的宇宙”与人类的文明
        (一)“文明的宇宙”与人类生成的根本价值
        (二)“文明的宇宙”与人的思维方式
        (三)“文明的宇宙”与人的审美意识
        (四)“文明的宇宙”与生态意识的自觉
      第二节  文明的品质与文明化的人
        (一)真正的文明应有的五种品质
        (二)文明是宇宙审美生成本质的自觉认知和实践
        (三)文明需要冒险精神与平和情怀相结合
        (四)冒险精神的爱欲包容和文明创进的社群意识
      第三节  文明发展过程中的宗教和科学
        (一)宗教作为最早的文明形态与人的经验
        (二)理性宗教的“上帝”概念及其人学意义
        (三)科学在宗教信念中成长及其两面性
        (四)科学与宗教在有机哲学中和解的文明意义
      第四节  教育与人的文明化生成
        (一)全部教育都是发展人的天赋
        (二)教育的宗教性和艺术教育的作用
        (三)教育过程要符合人的智力成长节奏
        (四)培养科学与人文审美和谐的风格意识
    第四章  终极的良知
      引言:自觉的创造者应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
      第一节  “创造的冲动”开启的思维过程
        (一)“重要性”是基于创造冲动的思维的起点
        (二)“表达”是对重要性经验的明晰和深化
        (三)“理解”的特殊重要性和理解“理解”之难
        (四)思维推进的逻辑方式和审美方式
      第二节  把世界作为“活动”过程来理解
        (一)深入理解“活动”的关系内涵和基本性质
        (二)从宇宙视域理解世界和事物的“活动”性质
        (三)从“过程的形式”理解世界的自我生成机制
        (四)“文明的宇宙”概念对于理解文明生成的意义
      第三节  从根本上理解自然界的生命本质
        (一)根本的问题是自然界与生命的关系
        (二)无生命的自然界是抽象化思维的误解
        (三)宇宙中的自然界是有生命的存在
        (四)对自然界与生命统一的四重论证
      第四节  创造性思维与文明化的人
        (一)创造性思维方式是“文明的最高的理智”
        (二)是“最高的理智”也是“终极的良知”
        (三)哲学的目的是把神秘主义理性化
        (四)创造性思维是文明化的人的自觉意识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