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教育学教程(高等师范院校教材)

新编教育学教程(高等师范院校教材)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主编
2006-05
版次: 2
ISBN: 9787561707418
定价: 39.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97人买过
  • 本书是叶澜同志受国家教委委托主编的《新编教育学教程》。这本供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各专业学生使用的教育学教材,由学校教育功能论、学校教育模式论、学校教育活动论三编及一个导论构成,这样的体系安排比较简明、合理,颇有独创性。作为高等师范院校的毕业生,首先应对教育的功能有清晰的认识,树立坚定的教育信念和科学的教育观,并以此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其次,未来的教师应了解学校教育的整体模式,从目的、制度到课程,明确自己未来的具体工作是在怎样的整体结构内开展的,这将拓展他的教育学视野和修养,使他可能在具体的教育工作中理解和体现整体性的要求。最后,根据教师的工作处于学校教育第一线的特点,作为教程应把全书的重点放在为他们提供对学校教育活动的剖析,提供开展各类教育活动的理论指导和方法指导。这样,就构成了本书三大编的结构模式。从三编的内在联系看,这是对教育的认识从功能到实践,从学校外部到学校内部,从一般到具体的逐级内化过程。 导论  时代、教师与教育学    一、古代社会中教师职业的出现与教育经验、教育思想的积累    二、近代社会中师范教育的出现与作为学科的教育学的形成    三、现代社会中教师职责的变化与教育学的发展    第一编  学校教育功能论第一章  学校教育的产生及其功能的演变  第一节  教育的起源与学校的出现    一、“教育”概念的界定    二、教育的起源    三、学校教育的出现  第二节  学校教育功能的演变    一、近代资本主义社会中学校教育功能的演变    二、进入20世纪以来学校教育功能的新发展第二章  现代学校教育的社会功能  第一节  现代学校教育的政治功能    一、现代社会政治对学校教育的作用    二、现代学校教育政治功能的具体表现  第二节  现代学校教育的经济功能    一、现代社会经济对学校教育的作用    二、现代学校教育经济功能的具体表现  第三节  现代学校教育的文化功能    一、现代社会文化对学校教育的作用    二、现代学校教育文化功能的具体表现  第四节  现代学校教育的生态功能    一、现代社会的生态状况对学校教育的作用    二、现代学校教育生态功能的具体表现第三章  学校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  第一节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含义    二、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    三、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四、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第二节  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特殊功能    一、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基本因素的分类    二、个体的先天因素对自身发展可能性的影响    三、个体的后天因素对自身发展可能性的影响    四、环境因素对个体发展可能性的影响    五、个体的实践活动在个体发展中的决定性影响    六、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特殊功能  第三节  普通中等教育促进青少年发展的特殊任务    一、少年期的年龄特征与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二、青年期的年龄特征与高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第二编  学枝教育模式论第四章  学校教育模式构成的主要成分及其基本概念  第一节  教育目的    一、学校教育的目的的层次结构与学校教育的目的的意义    二、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  学校教育制度    一、学校教育制度的主要概念    二、制定学制的原理  第三节  课程与教材    一、课程的概念与课程的类型    二、教材的选择与组织第五章  理论上的学校教育模式-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中的学校教育模式    一、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子女受教育状况    二、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统一的教育目的    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    四、全面发展的教育内容的基本构成    五、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中的学校教育模式的意义  第二节  实用主义的学校教育模式    一、社会背景和学校教育的背景    二、新教育和进步教育的学校教育模式的共同特点    三、实用主义的学校教育模式  第三节  要素主义的学校教育模式    一、要素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二、要素主义的学校教育模式第六章  国家的学校教育模式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学校教育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校教育的发展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校教育的特点  第二节  美国的学校教育    一、美国学校教育状况    二、美国学校教育的特点  第三节  英国的学校教育    一、英国学校教育状况    二、英国学校教育的特点  第四节  印度的学校教育    一、印度学校教育状况    二、印度学校教育的特点  第五节  巴西的学校教育    一、巴西学校教育状况    二、巴西学校教育的特点  附录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第三编  学枝教育活动论第七章  学校教育活动概述  第一节  学校教育活动的任务    一、德育的意义与基本任务    二、智育的意义与基本任务    三、美育的意义与基本任务    四、体育的意义与基本任务    五、劳动技术教育的意义与基本任务    六、学校教育活动中“五育”的关联性  第二节  学校教育活动的类型与基本结构    一、学校教育活动的类型及其相互关系    二、学校实践活动的基本结构  第三节  学校教育实践活动中的交往    一、学校教育实践活动中交往的基本类型    二、教师在师生交往中使用的基本方式第八章  教学活动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  教学过程    一、教学活动的特点    二、教学过程的结构  第二节  教学原则    一、科学性、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统一的原则    二、教师教的积极性与对学生学的启发性相结合的原则    三、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四、循序渐进与“高难度高速度”相结合的原则    五、集体教学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第九章  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和基本方法  第一节  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    一、备课    二、上课    三、作业的检查和批改    四、课外辅导    五、学业成绩的测量与评价  第二节  教学的基本方法    一、讲授法    二、谈话法    三、小组讨论法    四、读书指导法    五、演示法    六、参观法    七、实验法和实习作业法    八、练习法    九、模仿法    十、记诵法第十章  现代教学模式  第一节  我国的教学模式    一、建国17年中形成的教学基本模式    二、育才中学的“八字”教学模式    三、青浦县的反馈一调节  教学模式  第二节  侧重于发展思维能力的教学模式    一、归纳思维教学模式    二、探究训练模式    三、布鲁纳的发现法    四、社会探究模式  第三节  侧重于发展人际关系技能的教学模式  第四节  侧重于适应学生需要与个别差异的教学模式    一、设计教学法    二、分组教学第十一章  学校课外活动与班级活动  第一节  学校课外活动    一、学校课外活动的含义    二、学校课外活动在学校教育中的特殊作用与地位    三、教师与学校课外活动的开展  第二节  建设与发展班级集体的活动    一、建设与发展班级集体的意义与目标    二、班级活动的类型    三、班主任与班级活动的开展附录二  学年或学期教学进度表附录三  单元进度计划表附录四  教案示范5例附录五  供答型试题编制的注意事项附录六  选答型试题编制的注意事项附录七  板书式样举例
  • 内容简介:
    本书是叶澜同志受国家教委委托主编的《新编教育学教程》。这本供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各专业学生使用的教育学教材,由学校教育功能论、学校教育模式论、学校教育活动论三编及一个导论构成,这样的体系安排比较简明、合理,颇有独创性。作为高等师范院校的毕业生,首先应对教育的功能有清晰的认识,树立坚定的教育信念和科学的教育观,并以此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其次,未来的教师应了解学校教育的整体模式,从目的、制度到课程,明确自己未来的具体工作是在怎样的整体结构内开展的,这将拓展他的教育学视野和修养,使他可能在具体的教育工作中理解和体现整体性的要求。最后,根据教师的工作处于学校教育第一线的特点,作为教程应把全书的重点放在为他们提供对学校教育活动的剖析,提供开展各类教育活动的理论指导和方法指导。这样,就构成了本书三大编的结构模式。从三编的内在联系看,这是对教育的认识从功能到实践,从学校外部到学校内部,从一般到具体的逐级内化过程。
  • 目录:
    导论  时代、教师与教育学    一、古代社会中教师职业的出现与教育经验、教育思想的积累    二、近代社会中师范教育的出现与作为学科的教育学的形成    三、现代社会中教师职责的变化与教育学的发展    第一编  学校教育功能论第一章  学校教育的产生及其功能的演变  第一节  教育的起源与学校的出现    一、“教育”概念的界定    二、教育的起源    三、学校教育的出现  第二节  学校教育功能的演变    一、近代资本主义社会中学校教育功能的演变    二、进入20世纪以来学校教育功能的新发展第二章  现代学校教育的社会功能  第一节  现代学校教育的政治功能    一、现代社会政治对学校教育的作用    二、现代学校教育政治功能的具体表现  第二节  现代学校教育的经济功能    一、现代社会经济对学校教育的作用    二、现代学校教育经济功能的具体表现  第三节  现代学校教育的文化功能    一、现代社会文化对学校教育的作用    二、现代学校教育文化功能的具体表现  第四节  现代学校教育的生态功能    一、现代社会的生态状况对学校教育的作用    二、现代学校教育生态功能的具体表现第三章  学校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  第一节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含义    二、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    三、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四、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第二节  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特殊功能    一、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基本因素的分类    二、个体的先天因素对自身发展可能性的影响    三、个体的后天因素对自身发展可能性的影响    四、环境因素对个体发展可能性的影响    五、个体的实践活动在个体发展中的决定性影响    六、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特殊功能  第三节  普通中等教育促进青少年发展的特殊任务    一、少年期的年龄特征与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二、青年期的年龄特征与高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第二编  学枝教育模式论第四章  学校教育模式构成的主要成分及其基本概念  第一节  教育目的    一、学校教育的目的的层次结构与学校教育的目的的意义    二、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  学校教育制度    一、学校教育制度的主要概念    二、制定学制的原理  第三节  课程与教材    一、课程的概念与课程的类型    二、教材的选择与组织第五章  理论上的学校教育模式-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中的学校教育模式    一、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子女受教育状况    二、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统一的教育目的    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    四、全面发展的教育内容的基本构成    五、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中的学校教育模式的意义  第二节  实用主义的学校教育模式    一、社会背景和学校教育的背景    二、新教育和进步教育的学校教育模式的共同特点    三、实用主义的学校教育模式  第三节  要素主义的学校教育模式    一、要素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二、要素主义的学校教育模式第六章  国家的学校教育模式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学校教育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校教育的发展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校教育的特点  第二节  美国的学校教育    一、美国学校教育状况    二、美国学校教育的特点  第三节  英国的学校教育    一、英国学校教育状况    二、英国学校教育的特点  第四节  印度的学校教育    一、印度学校教育状况    二、印度学校教育的特点  第五节  巴西的学校教育    一、巴西学校教育状况    二、巴西学校教育的特点  附录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第三编  学枝教育活动论第七章  学校教育活动概述  第一节  学校教育活动的任务    一、德育的意义与基本任务    二、智育的意义与基本任务    三、美育的意义与基本任务    四、体育的意义与基本任务    五、劳动技术教育的意义与基本任务    六、学校教育活动中“五育”的关联性  第二节  学校教育活动的类型与基本结构    一、学校教育活动的类型及其相互关系    二、学校实践活动的基本结构  第三节  学校教育实践活动中的交往    一、学校教育实践活动中交往的基本类型    二、教师在师生交往中使用的基本方式第八章  教学活动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  教学过程    一、教学活动的特点    二、教学过程的结构  第二节  教学原则    一、科学性、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统一的原则    二、教师教的积极性与对学生学的启发性相结合的原则    三、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四、循序渐进与“高难度高速度”相结合的原则    五、集体教学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第九章  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和基本方法  第一节  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    一、备课    二、上课    三、作业的检查和批改    四、课外辅导    五、学业成绩的测量与评价  第二节  教学的基本方法    一、讲授法    二、谈话法    三、小组讨论法    四、读书指导法    五、演示法    六、参观法    七、实验法和实习作业法    八、练习法    九、模仿法    十、记诵法第十章  现代教学模式  第一节  我国的教学模式    一、建国17年中形成的教学基本模式    二、育才中学的“八字”教学模式    三、青浦县的反馈一调节  教学模式  第二节  侧重于发展思维能力的教学模式    一、归纳思维教学模式    二、探究训练模式    三、布鲁纳的发现法    四、社会探究模式  第三节  侧重于发展人际关系技能的教学模式  第四节  侧重于适应学生需要与个别差异的教学模式    一、设计教学法    二、分组教学第十一章  学校课外活动与班级活动  第一节  学校课外活动    一、学校课外活动的含义    二、学校课外活动在学校教育中的特殊作用与地位    三、教师与学校课外活动的开展  第二节  建设与发展班级集体的活动    一、建设与发展班级集体的意义与目标    二、班级活动的类型    三、班主任与班级活动的开展附录二  学年或学期教学进度表附录三  单元进度计划表附录四  教案示范5例附录五  供答型试题编制的注意事项附录六  选答型试题编制的注意事项附录七  板书式样举例
查看详情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