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脉

命脉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9-03
版次: 1
ISBN: 9787563383214
定价: 46.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452页
字数: 45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社会文化
18人买过
  • 《命脉》以叶澜的文章开篇,继续深化以“生命·实践”作为教育学当代重建基因式内核及其命脉的论述,既在延续《基因》之脉,又在建构《命脉》的总体形象与内在之神。第二部分聚焦教育学发展的实践命脉,从教育学重建式发展、教学理论重建、班级建设理论重建等领域,试图呈现实践命脉之独特,进而进入到对教育研究、教学改革,乃至于听说评课范式转换的讨论,进一步扎深教育学发展的实践根基。第三部分聚集中国传统文化,从对中国本土文化与中国教育学发展之关系入手,讨论了知识论命脉、草根底色、对传统文化的接续与创新等问题。第四部分的内核是“学术传统”,从中国学术转型、中国教育学的学术发展之脉络的意义上展开,提供了我们对于中国教育学发展如何扎根于学术传统的自觉思考。第五部分是对教育研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当代反思,再一次促使我们审视中国教育学发展所需要植根于其中的马克思主义之命脉。第六部分为教育学之“命脉”聚焦后的再次开放,既有对青少年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系统反思,从而为教育学发展提供了参照学科,也有对赫尔巴特教育思想、杜威教育思想的重读;既有对“课程”与“教学”的词源考古,又有对当前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的田野研究。 叶澜,女,祖籍福建南安,1941年12月生于上海,1962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本科,并留校工作至今,现为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名誉所长,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主要学术兼职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成员兼教育学原理学科组组长,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曾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主任,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首任所长等职。主要研究领域有教育学原理、教育研究方法论及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教师教育改革等。已出版的专著有《教育概论》、《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等;撰写并主编的丛书与研究报告有“教育学科元研究”丛书、“世纪之交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系列丛书、“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系列丛书、“新基础教育”发展性研究系列丛书、《中国教育学科发展年度报告》等;在《中国社会科学》、《教育研究》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80余篇。承担多项全国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并多次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其学术成就包括由其开创和引领的“新基础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生命·实践”教育学引论(下)——关于以“生命·实践”作为教育学当代重建基因式内核及其命脉的论述
    以基础教育改革实践为根基的教育学重建式发展
    思维方式转变与教学理论重建
    从生命实践的角度建构教育理论——以班级教育理论的建构为例
    论“深度介入”式的教育研究
    从“教学”的重建管窥“生命·实践”教育学的命脉
    听说评课的范式转换
    为什么存在“中国”的教育学知识?——兼论“生命·实践”教育学的知识论命脉
    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文化关怀与“新基础教育”的草根底色
    散议“生命·实践”教育学对传统文化的接续与创新
    20世纪以来中国学者对教育学中国化的探索和梦想
    生生不息的智慧——试论当代中国教育学发展与中国学术传统之传承
    中国学术转型背景中的教育学研究
    教育研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当代反思
    探究巨人们走过的路——青少年发展心理学研究反思
    “教育性教学”的历史传承与当代更新
    杜威“哲学的革命”之再认识——写在杜威诞辰150周年之际
    再论课程与教学的定义与内涵:从词源考古到现代释义
    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东寨民族小学的田野研究
  • 内容简介:
    《命脉》以叶澜的文章开篇,继续深化以“生命·实践”作为教育学当代重建基因式内核及其命脉的论述,既在延续《基因》之脉,又在建构《命脉》的总体形象与内在之神。第二部分聚焦教育学发展的实践命脉,从教育学重建式发展、教学理论重建、班级建设理论重建等领域,试图呈现实践命脉之独特,进而进入到对教育研究、教学改革,乃至于听说评课范式转换的讨论,进一步扎深教育学发展的实践根基。第三部分聚集中国传统文化,从对中国本土文化与中国教育学发展之关系入手,讨论了知识论命脉、草根底色、对传统文化的接续与创新等问题。第四部分的内核是“学术传统”,从中国学术转型、中国教育学的学术发展之脉络的意义上展开,提供了我们对于中国教育学发展如何扎根于学术传统的自觉思考。第五部分是对教育研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当代反思,再一次促使我们审视中国教育学发展所需要植根于其中的马克思主义之命脉。第六部分为教育学之“命脉”聚焦后的再次开放,既有对青少年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系统反思,从而为教育学发展提供了参照学科,也有对赫尔巴特教育思想、杜威教育思想的重读;既有对“课程”与“教学”的词源考古,又有对当前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的田野研究。
  • 作者简介:
    叶澜,女,祖籍福建南安,1941年12月生于上海,1962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本科,并留校工作至今,现为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名誉所长,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主要学术兼职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成员兼教育学原理学科组组长,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曾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主任,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首任所长等职。主要研究领域有教育学原理、教育研究方法论及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教师教育改革等。已出版的专著有《教育概论》、《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等;撰写并主编的丛书与研究报告有“教育学科元研究”丛书、“世纪之交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系列丛书、“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系列丛书、“新基础教育”发展性研究系列丛书、《中国教育学科发展年度报告》等;在《中国社会科学》、《教育研究》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80余篇。承担多项全国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并多次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其学术成就包括由其开创和引领的“新基础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 目录:
    “生命·实践”教育学引论(下)——关于以“生命·实践”作为教育学当代重建基因式内核及其命脉的论述
    以基础教育改革实践为根基的教育学重建式发展
    思维方式转变与教学理论重建
    从生命实践的角度建构教育理论——以班级教育理论的建构为例
    论“深度介入”式的教育研究
    从“教学”的重建管窥“生命·实践”教育学的命脉
    听说评课的范式转换
    为什么存在“中国”的教育学知识?——兼论“生命·实践”教育学的知识论命脉
    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文化关怀与“新基础教育”的草根底色
    散议“生命·实践”教育学对传统文化的接续与创新
    20世纪以来中国学者对教育学中国化的探索和梦想
    生生不息的智慧——试论当代中国教育学发展与中国学术传统之传承
    中国学术转型背景中的教育学研究
    教育研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当代反思
    探究巨人们走过的路——青少年发展心理学研究反思
    “教育性教学”的历史传承与当代更新
    杜威“哲学的革命”之再认识——写在杜威诞辰150周年之际
    再论课程与教学的定义与内涵:从词源考古到现代释义
    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东寨民族小学的田野研究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命脉
命脉处方 训练血管唤醒你的自愈力 吉训明 著(限量印签版)
吉训明
命脉
命脉(三卷)
何弘;吴元成
命脉
命脉:中国水利调查/共和国国情报告
陈启文 著
命脉
命脉
李冉 著
命脉
命脉(中国水利调查)
陈启文
命脉
命脉——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与关键
陈辟濠 著
命脉
命脉:新时代中国能源战略和能源安全治理
刘军平 杨涛 夏可珍
命脉
命脉
何弘、吴元成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