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访青年马克思:历史、理论与文本

重访青年马克思:历史、理论与文本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21-07
版次: 1
ISBN: 9787214259592
定价: 56.00
装帧: 其他
开本: 16开
纸张: 轻型纸
页数: 258页
字数: 205.000千字
分类: 政治
37人买过
  • 青年马克思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中的一个经典问题。青年马克思的形象建构,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史研究的焦点,事关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的理论阐释。本书在回顾青年马克思研究的思想史历程的基础上,从文本和历史的细节着手,尝试阐明马克思走向唯物史观的探索历程,进而探讨青年马克思问题的理论效应和时代价值。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过程中的阶段性划分、马克思早期文本的理论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若干概念范畴的辨析,本书提供了具有一定创新意义的思考。 周嘉昕,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研究员,哲学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出版《马克思的生产方式概念》《导读》等著作多部,在《哲学研究》《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110余篇。 导论

    章“青年马克思”的发现

    节马克思恩格斯的“道路回顾”

    一、 出版物、修订版、遗留稿、译文版:文本传播中的马克思形象建构

    二、 马克思的自白

    三、 恩格斯与“青年马克思”

    四、 在《神圣家族》与《德意志意识形态》之间

    第二节“到达芬兰车站”

    一、 唯物主义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

    二、 梁赞诺夫与“马克思研究”

    三、 “马克思和恩格斯文献遗产研究的进展”

    第三节两个“青年马克思”

    一、 战斗唯物主义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二、 “马克思的第二次降世”

    三、 从“保卫马克思”到“读《资本论》”

    第二章“探索者道路的初探索”

    节法、自我意识与辩证法:重访马克思的“黑格尔转向”

    一、 “把我诱入敌人的怀抱”

    二、 “自我意识”与辩证法

    三、 自我意识与国家:重述马克思早期思想发展的另一种可能

    第二节私有财产、国家与主谓颠倒

    一、 下流的唯物主义与私有财产

    二、 主谓颠倒与人本主义唯物主义

    三、 市民社会、异化与无产阶级

    第三节《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青年马克思”文本群

    一、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学术语境

    二、 《巴黎笔记》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写作进程

    三、 从异化劳动到黑格尔辩证法批判

    四、 在何种意义上,《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新世界观的发源地?

    第三章“走向历史的深处”

    节《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与“实践的唯物主义”

    一、 《马克思论费尔巴哈》与“唯物主义”传统的建构

    二、 一个“实践唯物主义”的文献“孤证”

    三、 今天该如何使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第二节《德意志意识形态》与唯物主义历史观

    一、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一部独立的著作吗?

    二、 “现实的人道主义”争论:马克思与青年黑格尔派的决裂

    三、 作为“总的结果”的唯物主义历史观

    第三节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范畴的批判

    一、 “现实的抽象”与“科学辩证法”

    二、 布鲁塞尔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

    三、 “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

    四、 阶级对抗、劳动的生产费用与“唯物主义的抽象”

    第四章“青年马克思”的理论效应

    节回到“青年马克思”:模式、历史与路径

    一、 “青年马克思”的五大解读模式:一个再思考

    二、 “青年马克思”研究的五个阶段

    三、 理论范式、思想语境、问题意识:回到“青年马克思”

    第二节“青年马克思”与“市民社会”

    一、 “市民社会”:术语背后的历史与逻辑

    二、 从私有财产到生产方式

    三、 “青年马克思”、“市民社会”与政治经济学批判

    第三节“青年马克思”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研究

    一、 问题的提出:从“青年马克思”的两部“著作”谈起

    二、 MEGA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三、 MEGA研究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方法论自觉

    四、 全面深化MEGA研究的路径思考

    结束语青年马克思唯物主义转变的思想历程与时代意义

    一、 从青年马克思问题到唯物主义转变:回顾与展望

    二、 青年马克思与费尔巴哈

    三、 唯物主义转变与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时代化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内容简介:
    青年马克思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中的一个经典问题。青年马克思的形象建构,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史研究的焦点,事关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的理论阐释。本书在回顾青年马克思研究的思想史历程的基础上,从文本和历史的细节着手,尝试阐明马克思走向唯物史观的探索历程,进而探讨青年马克思问题的理论效应和时代价值。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过程中的阶段性划分、马克思早期文本的理论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若干概念范畴的辨析,本书提供了具有一定创新意义的思考。
  • 作者简介:
    周嘉昕,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研究员,哲学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出版《马克思的生产方式概念》《导读》等著作多部,在《哲学研究》《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110余篇。
  • 目录:
    导论

    章“青年马克思”的发现

    节马克思恩格斯的“道路回顾”

    一、 出版物、修订版、遗留稿、译文版:文本传播中的马克思形象建构

    二、 马克思的自白

    三、 恩格斯与“青年马克思”

    四、 在《神圣家族》与《德意志意识形态》之间

    第二节“到达芬兰车站”

    一、 唯物主义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

    二、 梁赞诺夫与“马克思研究”

    三、 “马克思和恩格斯文献遗产研究的进展”

    第三节两个“青年马克思”

    一、 战斗唯物主义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二、 “马克思的第二次降世”

    三、 从“保卫马克思”到“读《资本论》”

    第二章“探索者道路的初探索”

    节法、自我意识与辩证法:重访马克思的“黑格尔转向”

    一、 “把我诱入敌人的怀抱”

    二、 “自我意识”与辩证法

    三、 自我意识与国家:重述马克思早期思想发展的另一种可能

    第二节私有财产、国家与主谓颠倒

    一、 下流的唯物主义与私有财产

    二、 主谓颠倒与人本主义唯物主义

    三、 市民社会、异化与无产阶级

    第三节《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青年马克思”文本群

    一、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学术语境

    二、 《巴黎笔记》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写作进程

    三、 从异化劳动到黑格尔辩证法批判

    四、 在何种意义上,《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新世界观的发源地?

    第三章“走向历史的深处”

    节《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与“实践的唯物主义”

    一、 《马克思论费尔巴哈》与“唯物主义”传统的建构

    二、 一个“实践唯物主义”的文献“孤证”

    三、 今天该如何使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第二节《德意志意识形态》与唯物主义历史观

    一、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一部独立的著作吗?

    二、 “现实的人道主义”争论:马克思与青年黑格尔派的决裂

    三、 作为“总的结果”的唯物主义历史观

    第三节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范畴的批判

    一、 “现实的抽象”与“科学辩证法”

    二、 布鲁塞尔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

    三、 “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

    四、 阶级对抗、劳动的生产费用与“唯物主义的抽象”

    第四章“青年马克思”的理论效应

    节回到“青年马克思”:模式、历史与路径

    一、 “青年马克思”的五大解读模式:一个再思考

    二、 “青年马克思”研究的五个阶段

    三、 理论范式、思想语境、问题意识:回到“青年马克思”

    第二节“青年马克思”与“市民社会”

    一、 “市民社会”:术语背后的历史与逻辑

    二、 从私有财产到生产方式

    三、 “青年马克思”、“市民社会”与政治经济学批判

    第三节“青年马克思”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研究

    一、 问题的提出:从“青年马克思”的两部“著作”谈起

    二、 MEGA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三、 MEGA研究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方法论自觉

    四、 全面深化MEGA研究的路径思考

    结束语青年马克思唯物主义转变的思想历程与时代意义

    一、 从青年马克思问题到唯物主义转变:回顾与展望

    二、 青年马克思与费尔巴哈

    三、 唯物主义转变与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时代化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重访青年马克思:历史、理论与文本
马克思的生产方式概念
周嘉昕 著
重访青年马克思:历史、理论与文本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导读
周嘉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