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川集:蜀学散论

印川集:蜀学散论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20-04
ISBN: 9787520360982
定价: 129.00
分类: 历史
4人买过
  •   《印川集:蜀学散论》是作者关于“蜀学”的专题论文集。所收录者,既有宏观的通论性质的论文,也有具体的专题性质的论文。通论性质的论文,从宏观层面论述巴蜀文化的发展历程及其特色(社会风俗层面)、蜀学的形神与风骨(文史哲层面)。专题性质的论文,以宋代三苏(苏洵、苏轼、苏辙)、近现代学人(王秉恩、傅增湘、宋育仁、谢无量)、现代哲人(贺麟、唐君毅)、丹棱人物(可朋)为考察重点,并论述巴蜀学人与省外学人(如章太炎、王国维)的交流与交往。全书纵横交错、立体多元,比较全面、丰富地展示了巴蜀文化的风貌。   彭华(1969-),字印川,四川丹棱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学士、硕士、博士,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教授,贵阳孔学堂签约入驻学者,中国先秦史学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先秦秦汉史、近现代学术史以及中国儒学、巴蜀文化研究。在《历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孔孟学报》等发表论文140余篇;出版著作12部,主编著作3部,参编著作5部。著有《燕国八百年》《阴阳五行研究(先秦篇)》《中国文化探秘・先秦篇》等,主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大学)》等,选编《王国维儒学论集》。 题辞

    蜀学总览
    巴蜀文化的发展历程及其特色
    蜀学之形神与风骨综论
    ――以文史哲或经史子集为考察对象

    三苏园地
    苏东坡的养生之道
    苏轼与茶文化
    苏轼与禅师的交往及其影响
    ――兼论苏氏蜀学与三教会通
    博求“三通”
    ――苏氏蜀学的形神与风骨

    贺麟研究
    贺麟的文化史观
    贺麟译学大义述
    ――兼与严复、梁启超、王国维、陈康相参照
    贺麟“新心学”认识论述略
    ――以“自然的知行合一观”为中心
    “同情的理解”略说
    ――以陈寅恪、贺麟为考察中心
    贺麟与唐君毅
    ――人生经历、社会交往与学术思想
    贺麟与蜀学
    ――关于现代蜀学的梳理与思考
    贺麟代表作三种提要

    近代蜀学
    华阳王秉恩学行考
    文献大家傅增湘
    宋育仁与近代蜀学
    一代名流谢无量
    ――生平志业、学术成就与蜀学因缘
    唐君毅的中国哲学史研究
    ――关于方法论的讨论与比较

    蜀学内外
    王国维与巴蜀学人
    章太炎与巴蜀学人的交往及其影响

    桑梓情怀
    诗僧可朋:其人及其诗
    《圆梦大雅堂》序
    《丹棱历代乡贤诗文赏析选》序
    《丹棱地方文史杂记》序

    后记
  • 内容简介:
      《印川集:蜀学散论》是作者关于“蜀学”的专题论文集。所收录者,既有宏观的通论性质的论文,也有具体的专题性质的论文。通论性质的论文,从宏观层面论述巴蜀文化的发展历程及其特色(社会风俗层面)、蜀学的形神与风骨(文史哲层面)。专题性质的论文,以宋代三苏(苏洵、苏轼、苏辙)、近现代学人(王秉恩、傅增湘、宋育仁、谢无量)、现代哲人(贺麟、唐君毅)、丹棱人物(可朋)为考察重点,并论述巴蜀学人与省外学人(如章太炎、王国维)的交流与交往。全书纵横交错、立体多元,比较全面、丰富地展示了巴蜀文化的风貌。
  • 作者简介:
      彭华(1969-),字印川,四川丹棱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学士、硕士、博士,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教授,贵阳孔学堂签约入驻学者,中国先秦史学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先秦秦汉史、近现代学术史以及中国儒学、巴蜀文化研究。在《历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孔孟学报》等发表论文140余篇;出版著作12部,主编著作3部,参编著作5部。著有《燕国八百年》《阴阳五行研究(先秦篇)》《中国文化探秘・先秦篇》等,主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大学)》等,选编《王国维儒学论集》。
  • 目录:
    题辞

    蜀学总览
    巴蜀文化的发展历程及其特色
    蜀学之形神与风骨综论
    ――以文史哲或经史子集为考察对象

    三苏园地
    苏东坡的养生之道
    苏轼与茶文化
    苏轼与禅师的交往及其影响
    ――兼论苏氏蜀学与三教会通
    博求“三通”
    ――苏氏蜀学的形神与风骨

    贺麟研究
    贺麟的文化史观
    贺麟译学大义述
    ――兼与严复、梁启超、王国维、陈康相参照
    贺麟“新心学”认识论述略
    ――以“自然的知行合一观”为中心
    “同情的理解”略说
    ――以陈寅恪、贺麟为考察中心
    贺麟与唐君毅
    ――人生经历、社会交往与学术思想
    贺麟与蜀学
    ――关于现代蜀学的梳理与思考
    贺麟代表作三种提要

    近代蜀学
    华阳王秉恩学行考
    文献大家傅增湘
    宋育仁与近代蜀学
    一代名流谢无量
    ――生平志业、学术成就与蜀学因缘
    唐君毅的中国哲学史研究
    ――关于方法论的讨论与比较

    蜀学内外
    王国维与巴蜀学人
    章太炎与巴蜀学人的交往及其影响

    桑梓情怀
    诗僧可朋:其人及其诗
    《圆梦大雅堂》序
    《丹棱历代乡贤诗文赏析选》序
    《丹棱地方文史杂记》序

    后记
查看详情
12
相关图书 / 更多
印川集:蜀学散论
重读鲁迅:荣格的参照视角
卡罗琳·T. 布朗
印川集:蜀学散论
两美元过一天 : 美国的福利与贫穷
凯瑟琳·爱丁;卢克·谢弗
印川集:蜀学散论
中国龙的发明:近现代中国形象的域外变迁
施爱东 后浪
印川集:蜀学散论
重构契丹早期史 新锐学者关于契丹早期历史全新力作 苗润博 北京大学人文学科文库·北大中国史研究丛书
苗润博 著
印川集:蜀学散论
我能帮上什么忙?(万镜·现象)
戴维·戈德布卢姆;皮尔·布莱登
印川集:蜀学散论
普林斯顿大学生物图鉴 :真菌(地球分解者)
[美]布里特·艾伦·邦亚德 著;陈伟 译;中国国家地理·图书 出品
印川集:蜀学散论
克洛德·夏布罗尔 法国电影新浪潮运动开创者夏布罗尔导演评传
若埃尔·马尼(Jo.l Magny) 著;谢强 译
印川集:蜀学散论
拓地降敌:北宋中叶内臣名将李宪研究
何冠环
印川集:蜀学散论
班史:一个大学班级的日常生活(2018—2022)
黄修志 石榴花 著
印川集:蜀学散论
另一场新文化运动:五四前后“梁启超系”再造新文明的努力
周月峰 著
印川集:蜀学散论
辛弃疾新传
辛更儒 后浪
印川集:蜀学散论
无条件投降博物馆
[荷兰]杜布拉夫卡·乌格雷西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