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空间线形参数动力学分析理论与方法

高速铁路空间线形参数动力学分析理论与方法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21-11
版次: 1
ISBN: 9787564379650
定价: 8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49页
分类: 工程技术
  •   《高速铁路空间线形参数动力学分析理论与方法》介绍的知识具有以下特点:
      (1)综合采用理论分析、动力仿真计算方法,通过舒适度试验、收集国内外相关的线路资料,并采用与工程实际对比研究分析等方法,解决了空间线形技术参数动力特性的变化规律、平纵面主要技术参数与动力特性参数之间的理论分析模型、各项技术参数合理取值等空间线形设计的关键问题。
      (2)应用车-线耦合动力学理论,经过大量的仿真计算,揭示了高速列车在通过曲线时速度、圆曲线半径、实设超高、未被平衡超高、缓和曲线参数、纵断面设计参数、空间线形组合等技术参数与车辆之间的相互动力作用关系及影响规律,给出了曲线路段车体横向加速度与未被平衡超高等技术参数的计算关系式。
      (3)建立了高速铁路曲线参数动力学分析理论与方法,完善了高速铁路空间线形的计算理论。
      (4)给出了不同速度等级、不同轨道类型的高速铁路小曲线半径、缓和曲线长度、小竖曲线半径、大坡度、小坡段长度、夹直线长度等技术参数及相应标准建议值,为制定我国高速铁路设计规范提供了科学依据。
      (5)课题研究成果已被成功用在中铁一院、中铁二院、中国铁路设计集团等单位承担的高速铁路项目的设计中,应用本课题的成果指导设计,通过对设计方案的优化,提高了设计质量,降低了工程投资,取得了很高的经济效益。
      《高速铁路空间线形参数动力学分析理论与方法》介绍的高速铁路空间线形技术参数动力学仿真分析方法和分析模型,对于完善高速铁路空间线形参数设计理论,指导高速铁路线路设计,促进我国高速客运专线网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1 绪论
    1.1 高速铁路速度目标值
    1.2 高速铁路曲线参数计算理论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3 曲线参数动力学仿真分析方法的研究概况
    1.4 基于最佳动力学性能的线路参数研究原理

    2 高速铁路曲线路段车,线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
    2.1 线路模型
    2.2 车辆模型
    2.3 轨道结构模型
    2.4 轮轨空间动态耦合模型
    2.5 轨道不平顺激扰模型
    2.6 模型求解方法

    3 高速铁路纵断面车-线纵向动力学仿真模型
    3.1 车-线纵向动力学仿真模型的纵向力计算
    3.2 列车运行仿真模型
    3.3 列车纵向作用力仿真模型
    3.4 车-线纵向动力仿真系统

    4 曲线条件计算参数和车-线动力学性能评价参数与标准
    4.1 曲线条件计算参数与计算条件
    4.2 车辆系统动力学性能指标评估标准
    4.3 曲线通过速度对车-线系统动力性能的影响规律
    4.4 轨道结构状态对车-线动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

    5 高速铁路曲线旅客乘坐舒适度试验
    5.1 试验理论
    5.2 试验实施方法
    5.3 曲线旅客舒适度试验案例

    6 高速铁路最小曲线半径计算方法
    6.1 最小曲线半径计算理论
    6.2 曲线外轨超高允许值确定方法
    6.3 欠超高允许值确定方法
    6.4 过超高允许值确定方法
    6.5 基于动力学分析的高速铁路最小曲线半径计算方法
    6.6 高速铁路最大曲线半径计算方法

    7 缓和曲线
    7.1 缓和曲线长度计算原理
    7.2 缓和曲线超高时变率允许值
    7.3 最大欠超高时变率允许值
    7.4 最大超高顺坡度允许值
    7.5 最小缓和曲线长度
    7.6 三次抛物线型缓和曲线误差分析及其修正方法

    8 夹直线及夹圆曲线的最小长度
    8.1 夹直线和圆曲线的最小长度计算原理
    8.2 国内外夹直线和圆曲线的最小长度
    8.3 车.线动力学仿真分析
    8.4 夹直线及圆曲线最小长度建议值

    9 竖曲线半径
    9.1 旅客舒适条件要求的最小竖曲线半径
    9.2 运行安全条件要求的最小竖曲线半径
    9.3 养护维修条件要求的竖曲线半径
    9.4 最小竖曲线半径取值标准

    10 最大坡度
    10.1 最大计算坡度
    10.2 工程经济条件对最大坡度的影响
    10.3 国内外最大坡度应用情况
    10.4 最大坡度取值原则

    11 最小坡段长度
    11.1 车钩纵向受力条件要求的最小坡段长度
    11.2 列车运行平稳条件要求的最小坡段长度
    11.3 旅客列车不同时跨两个变坡点条件要求的坡段长度
    11.4 最小坡段长度对客运专线工程经济的影响
    11.5 最小坡段长度取值
    11.6 最大坡段长度限制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A 书中所采用的客车系统参数
    附表B 书中所采用的轨道系统参数
    附表C 书中积分参数所采用的值
  • 内容简介:
      《高速铁路空间线形参数动力学分析理论与方法》介绍的知识具有以下特点:
      (1)综合采用理论分析、动力仿真计算方法,通过舒适度试验、收集国内外相关的线路资料,并采用与工程实际对比研究分析等方法,解决了空间线形技术参数动力特性的变化规律、平纵面主要技术参数与动力特性参数之间的理论分析模型、各项技术参数合理取值等空间线形设计的关键问题。
      (2)应用车-线耦合动力学理论,经过大量的仿真计算,揭示了高速列车在通过曲线时速度、圆曲线半径、实设超高、未被平衡超高、缓和曲线参数、纵断面设计参数、空间线形组合等技术参数与车辆之间的相互动力作用关系及影响规律,给出了曲线路段车体横向加速度与未被平衡超高等技术参数的计算关系式。
      (3)建立了高速铁路曲线参数动力学分析理论与方法,完善了高速铁路空间线形的计算理论。
      (4)给出了不同速度等级、不同轨道类型的高速铁路小曲线半径、缓和曲线长度、小竖曲线半径、大坡度、小坡段长度、夹直线长度等技术参数及相应标准建议值,为制定我国高速铁路设计规范提供了科学依据。
      (5)课题研究成果已被成功用在中铁一院、中铁二院、中国铁路设计集团等单位承担的高速铁路项目的设计中,应用本课题的成果指导设计,通过对设计方案的优化,提高了设计质量,降低了工程投资,取得了很高的经济效益。
      《高速铁路空间线形参数动力学分析理论与方法》介绍的高速铁路空间线形技术参数动力学仿真分析方法和分析模型,对于完善高速铁路空间线形参数设计理论,指导高速铁路线路设计,促进我国高速客运专线网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 目录:
    1 绪论
    1.1 高速铁路速度目标值
    1.2 高速铁路曲线参数计算理论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3 曲线参数动力学仿真分析方法的研究概况
    1.4 基于最佳动力学性能的线路参数研究原理

    2 高速铁路曲线路段车,线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
    2.1 线路模型
    2.2 车辆模型
    2.3 轨道结构模型
    2.4 轮轨空间动态耦合模型
    2.5 轨道不平顺激扰模型
    2.6 模型求解方法

    3 高速铁路纵断面车-线纵向动力学仿真模型
    3.1 车-线纵向动力学仿真模型的纵向力计算
    3.2 列车运行仿真模型
    3.3 列车纵向作用力仿真模型
    3.4 车-线纵向动力仿真系统

    4 曲线条件计算参数和车-线动力学性能评价参数与标准
    4.1 曲线条件计算参数与计算条件
    4.2 车辆系统动力学性能指标评估标准
    4.3 曲线通过速度对车-线系统动力性能的影响规律
    4.4 轨道结构状态对车-线动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

    5 高速铁路曲线旅客乘坐舒适度试验
    5.1 试验理论
    5.2 试验实施方法
    5.3 曲线旅客舒适度试验案例

    6 高速铁路最小曲线半径计算方法
    6.1 最小曲线半径计算理论
    6.2 曲线外轨超高允许值确定方法
    6.3 欠超高允许值确定方法
    6.4 过超高允许值确定方法
    6.5 基于动力学分析的高速铁路最小曲线半径计算方法
    6.6 高速铁路最大曲线半径计算方法

    7 缓和曲线
    7.1 缓和曲线长度计算原理
    7.2 缓和曲线超高时变率允许值
    7.3 最大欠超高时变率允许值
    7.4 最大超高顺坡度允许值
    7.5 最小缓和曲线长度
    7.6 三次抛物线型缓和曲线误差分析及其修正方法

    8 夹直线及夹圆曲线的最小长度
    8.1 夹直线和圆曲线的最小长度计算原理
    8.2 国内外夹直线和圆曲线的最小长度
    8.3 车.线动力学仿真分析
    8.4 夹直线及圆曲线最小长度建议值

    9 竖曲线半径
    9.1 旅客舒适条件要求的最小竖曲线半径
    9.2 运行安全条件要求的最小竖曲线半径
    9.3 养护维修条件要求的竖曲线半径
    9.4 最小竖曲线半径取值标准

    10 最大坡度
    10.1 最大计算坡度
    10.2 工程经济条件对最大坡度的影响
    10.3 国内外最大坡度应用情况
    10.4 最大坡度取值原则

    11 最小坡段长度
    11.1 车钩纵向受力条件要求的最小坡段长度
    11.2 列车运行平稳条件要求的最小坡段长度
    11.3 旅客列车不同时跨两个变坡点条件要求的坡段长度
    11.4 最小坡段长度对客运专线工程经济的影响
    11.5 最小坡段长度取值
    11.6 最大坡段长度限制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A 书中所采用的客车系统参数
    附表B 书中所采用的轨道系统参数
    附表C 书中积分参数所采用的值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高速铁路空间线形参数动力学分析理论与方法
高速铁路物联网技术(精)/现代信息技术系列/高速铁路基础研究与技术创新丛书
史天运、孙鹏、张惟皎、陈瑞凤 编
高速铁路空间线形参数动力学分析理论与方法
高速列车自动驾驶控制理论
本丛书编委会总主编
高速铁路空间线形参数动力学分析理论与方法
高速铁路接触网检测技术
韩通新 著;《高速铁路接触网检测技术》编委会 编
高速铁路空间线形参数动力学分析理论与方法
高速列车空气动力学设计技术
丁叁叁
高速铁路空间线形参数动力学分析理论与方法
高速铁路车站
魏崴,贾坚,等
高速铁路空间线形参数动力学分析理论与方法
高速电主轴系统智能化关键技术
范丽婷 著
高速铁路空间线形参数动力学分析理论与方法
高速列车结构安全防护理论与技术
作者
高速铁路空间线形参数动力学分析理论与方法
高速铁路桥梁抗震设计(精)/工程设计系列/高速铁路基础研究与技术创新丛书
陈兴冲、张永亮 编
高速铁路空间线形参数动力学分析理论与方法
高速铁路基础设施健康监测与维护
作者
高速铁路空间线形参数动力学分析理论与方法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结构水泥基材料理论与技术
龙广成
高速铁路空间线形参数动力学分析理论与方法
高速铁路轨道工程BIM正向设计软件开发及实践
作者
高速铁路空间线形参数动力学分析理论与方法
高速公路改扩建交通组织研究与设计
鞠金荧、赵欣、陈亚振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