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做教师:实习生与指导教师互动研究

学做教师:实习生与指导教师互动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 , ,
2023-02
版次: 1
ISBN: 9787519132583
定价: 62.00
装帧: 其他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04页
字数: 244千字
分类: 社会文化
6人买过
  • 《学做教师:实习生与指导教师互动研究》关注师范生实习期间指导教师对其知识转化与身份获得产生了何种影响,以及影响是如何产生的。本书作为教 育 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成果,采用质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既从全国范围调查了实习生与指导教师互动的总体情况,又通过案例的形式讲述了数十名实习生“学做教师”过程中的师徒互动故事。本研究提炼出了实习生与指导教师互动的本土化类型,并从知识转化与身份获得两个唯独追踪了不同互动类型产生的多样化结果,更进一步从制度层面探讨了如何优化我国师范生的教育实习,对打造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具有启发意义。 陈向明,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教师教育、质性方法研究。

    魏戈,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教师教育、质性方法研究。

    张玉荣,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外语教师教育研究。

    曲霞,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劳动教育研究。

    江淑玲,浙江师范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教师教育研究。 第一章 走进教育实习的时空情境 1 

    第一节 教育实习的历史考察 7

    第二节 教育实习的理论追索 15

    第三节 教育实习的研究路径 28

    本章小结 45

    第二章 勾勒教育实习的互动图景 47 

    第一节 问卷调研设计与实施 48

    第二节 实习生与指导教师互动概览 55

    第三节 实习生与指导教师互动效果再分析 76

    第四节 问卷分析的结论与解释 84

    本章小结 89

    第三章 识别教育实习的互动模式 91

    第一节 互动模式分析框架的探索 91

    第二节 师徒互动模式的类型及影响 111

    第三节 师徒互动的社会-文化媒介 168

    本章小结 176

    第四章 透视教育实习的作用机制 179 

    第一节 知识转化与身份获得的关系 179

    第二节 实习生知识转化的机制 197

    第三节 实习生身份获得的机制 207

    本章小结 223

    第五章 反思教育实习中理论与实践的张力 225 

    第一节 主要结论与核心发现 225

    第二节 与前人研究的对话 234

    第三节 对教育实习的建议与展望 252

    本章小结 260

    参考文献 263 

    附录 279 

    附录一: 实习生访谈提纲 279

    附录二: 指导教师访谈提纲 281

    附录三: 师徒互动观察提纲 282

    附录四: 实习生个人反思表 288

    附录五: “实习生与指导教师互动模式研究”调查问卷 290

    术语索引 299

    后记 303
  • 内容简介:
    《学做教师:实习生与指导教师互动研究》关注师范生实习期间指导教师对其知识转化与身份获得产生了何种影响,以及影响是如何产生的。本书作为教 育 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成果,采用质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既从全国范围调查了实习生与指导教师互动的总体情况,又通过案例的形式讲述了数十名实习生“学做教师”过程中的师徒互动故事。本研究提炼出了实习生与指导教师互动的本土化类型,并从知识转化与身份获得两个唯独追踪了不同互动类型产生的多样化结果,更进一步从制度层面探讨了如何优化我国师范生的教育实习,对打造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具有启发意义。
  • 作者简介:
    陈向明,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教师教育、质性方法研究。

    魏戈,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教师教育、质性方法研究。

    张玉荣,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外语教师教育研究。

    曲霞,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劳动教育研究。

    江淑玲,浙江师范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教师教育研究。
  • 目录:
    第一章 走进教育实习的时空情境 1 

    第一节 教育实习的历史考察 7

    第二节 教育实习的理论追索 15

    第三节 教育实习的研究路径 28

    本章小结 45

    第二章 勾勒教育实习的互动图景 47 

    第一节 问卷调研设计与实施 48

    第二节 实习生与指导教师互动概览 55

    第三节 实习生与指导教师互动效果再分析 76

    第四节 问卷分析的结论与解释 84

    本章小结 89

    第三章 识别教育实习的互动模式 91

    第一节 互动模式分析框架的探索 91

    第二节 师徒互动模式的类型及影响 111

    第三节 师徒互动的社会-文化媒介 168

    本章小结 176

    第四章 透视教育实习的作用机制 179 

    第一节 知识转化与身份获得的关系 179

    第二节 实习生知识转化的机制 197

    第三节 实习生身份获得的机制 207

    本章小结 223

    第五章 反思教育实习中理论与实践的张力 225 

    第一节 主要结论与核心发现 225

    第二节 与前人研究的对话 234

    第三节 对教育实习的建议与展望 252

    本章小结 260

    参考文献 263 

    附录 279 

    附录一: 实习生访谈提纲 279

    附录二: 指导教师访谈提纲 281

    附录三: 师徒互动观察提纲 282

    附录四: 实习生个人反思表 288

    附录五: “实习生与指导教师互动模式研究”调查问卷 290

    术语索引 299

    后记 303
查看详情
12
相关图书 / 更多